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中考生物三輪復習】3.4-3.6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教材回歸知識讀記學案+精講精練課件(共38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中考生物三輪復習】3.4-3.6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教材回歸知識讀記學案+精講精練課件(共38張PPT)

資源簡介

(共38張PPT)
2022中考生物 三輪復習 教材回歸
考點精講精練
2022中考生物 三輪復習 教材回歸
3.4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3.5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6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例1】(2021黃岡模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青山”中植被豐富,
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請據圖判斷出正確的一項是( )
A.甲圖葉片正在進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別代表氧氣和二氧化碳
B.甲圖③④所代表的物質分別通過葉脈的導管和篩管運輸
C.圖乙中的N點時,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
D.圖乙中的植物要積累有機物,大棚內光照強度至少應大于P點
B
【解析】甲圖葉片正在進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別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氣,①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②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B選項中③是水分,④是有機物,水分是通過葉脈的導管運輸的,有機物是通過篩管運輸的;圖乙中的N點時,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強度相同,C錯誤;圖乙中植物要積累有機物,大棚內光照強度至少應該大于N點才行。
【例2】綠色開花植物能維持碳-氧平衡,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任何活細胞都在不停地進行呼吸作用
B.葉綠素是綠葉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C.植物的每個細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D.植物在白天只進行光合作用,而在晚上只進行呼吸作用
【解析】任何活細胞都在不停地進行呼吸作用,A正確。葉綠體是綠葉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B錯誤。植物的具有葉綠體的細胞能進行光合作用,C錯誤。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進行,而呼吸作用有光無光均可以進行,D錯誤。
A
1.(2021十堰期末)如圖表示把天竺葵進行暗處理后,用黑紙片將A處兩面遮蓋,移到陽光下幾小時,再經水浴加熱脫色后滴加碘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實驗的變量是光
B.滴加碘液后,A部分變藍,B部分不變藍
C.暗處理的目的是消耗或運走葉片中原有的淀粉
D.水浴加熱過程中,小燒杯中盛放的液體是酒精
B
2.(2021荊門期末)甲乙兩地出產同一種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兩地溫度條件差別如下表,其他光照、栽培方式等條件均相同。對此分析正確的是( )
A.甲地比乙地夜間溫度相對低,甜瓜呼吸作用相對弱,糖分消耗少
B.乙地甜瓜白天光合作用強,呼吸作用比夜晚也強,比甲地積累的糖分多
C.乙地比甲地的晝夜溫差小,甜瓜呼吸作用強,不積累糖分
D.甲地比乙地的甜瓜白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多
平均溫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間 12 22
A
3.(2021隨州模擬)如圖所示,圖(一)、(二)為種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實驗裝置圖,圖(三)的曲線表示種子呼吸作用(實線)及植物光合作用(虛線)強度變化過程,如圖(一)和(二),由漏斗向裝種子的瓶內加入少量水后(圖中a點),圖(三)的曲線發生了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種子吸水萌發,呼吸作用加強,所以圖(三)中曲線ab段上升
B.圖(一)裝置中種子萌發產生的CO2進入圖(二)裝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增加
C.曲線bd不變化是因為種子不再進行呼吸作用和植物不再進行光合作用
D.當CO2濃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再隨CO2含量的提高而增強
C
7.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實驗目的】
1.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綠葉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實驗原理】
1.在光合作用中,葉綠素能吸收光能,顏色是綠色,能溶于酒精,而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難溶于酒精,用酒精處理葉片,處理掉的僅僅是葉綠素,而不是淀粉。
2.根據淀粉遇碘液變成藍色的特性,可以用碘液來檢驗淀粉的存在。
3.將葉片遮蓋一部分,與未遮蓋部分形成對照,可以證明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
【實驗現象】葉片見光部分遇碘液變成藍色;遮光部分遇碘液不變藍色。
【實驗結論】葉片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例】為探究綠色植物的生理活動,某興趣小組設計并完成了以下實驗步驟:
①連接好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關閉閥門A和B后放到黑暗處一晝夜。
②將整個裝置移到適宜的陽光下照射數小時(光照前阻斷葉片間有機物的運輸)。
③打開閥門A,將透明塑料袋中的氣體通入甲玻璃管,待氣體收集滿后,打開橡皮塞,用帶火星的木條檢測。
④打開閥門B,將黑色塑料袋中的氣體通入乙試管進行檢測。
⑤取下葉片Ⅰ、Ⅱ,用酒精脫色處理,漂洗葉片后滴加碘液,觀察顏色變化。
(1)步驟①暗處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木條能復燃,則該氣體是____,請寫出綠色植物釋放該氣體的生理活動的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④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該氣體來自植物的_______(填生理活動)。
(4)步驟⑤中,若只有Ⅰ葉片變藍色,則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耗盡葉片中原有的淀粉
氧氣
呼吸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8.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實驗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
【材料用具】
盆栽天竺葵一盆,250毫升燒杯2個,水槽2個,玻璃罩2個,
氫氧化鈉溶液20毫升,清水20毫升,剪刀一把,凡士林。
【實驗步驟】
(1)將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
(2)剪取大小相同的兩段枝條分別插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
(3)甲燒杯放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水槽內、乙燒杯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水槽內,將兩套實驗裝置分別套上透明玻璃罩。
(4)將兩套裝置同時放在光下照射幾小時。
(5)打開裝置,取下葉片,酒精脫色后滴加碘液,檢驗葉片內有無淀粉產生。
【實驗結論】
常見問題剖析
(1)暗處理問題:在實驗操作之前一定要進行暗處理。將葉片中的有機物耗盡,以免葉片內殘余的有機物干擾實驗結果。
(2)封閉問題:玻璃罩要密閉良好。玻璃罩要密封,以防止氣體進入,影響實驗。
(3)實驗試劑問題:氫氧化鈉溶液具有腐蝕性,應注意安全。
(4)變量分析:盛有氫氧化鈉溶液和清水的燒杯構成一組對照實驗,其中盛有清水的燒杯為對照組,變量是二氧化碳的有無。
盛有氫氧化鈉溶液 盛有清水
現象 葉片經酒精脫色后滴加碘液不變藍 葉片經酒精脫色后滴加碘液變藍
結論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例】某生物興趣小組以天竺葵為實驗材料,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實驗步驟如下(說明:氫氧化鈉溶液能夠吸收二氧化碳):
a.將兩段葉片大小、數量、生長狀況相同的天竺葵枝條放在黑暗處一晝夜;
b.將暗處理后的兩段天竺葵枝條進行如下處理(如圖一),移到陽光下照射幾小時后,從甲、乙兩個裝置中各剪取一片大小相同的葉片,并標記為甲、乙;
c.脫色、漂洗、滴加碘液;
d.觀察實驗現象。
(1)將天竺葵枝條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一乙裝置的培養皿里應該放等量的____,本實驗的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
(3)圖二脫色處理后葉片的顏色變為___________。
(4)圖三滴加碘液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甲葉片_________,乙葉片____。
(5)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菜農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
清水
二氧化碳
黃白色
不變藍
變藍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適當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
1.(2021陜西)有人說:“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生物是‘攀附’著植物的莖蔓才站在這個星球上的。”對這句話的理解,錯誤的是( )
A.植物為動物提供了食物來源
B.植物為其他生物提供了棲息場所
C.植物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
D.植物為其他生物提供了二氧化碳
2.(2021菏澤)下列表示“驗證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部分實驗步驟。
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實驗的先后順序是①③④②⑤
B.葉綠素能夠溶解在圖④小燒杯內的酒精里
C.葉片的遮光部分不變藍,未遮光部分變藍
D.此實驗能夠證明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D
D
4.(2021隨州)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環境因素對金魚藻光合作用的影響,
設計如圖裝置開展探究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裝置是為了研究無機鹽濃度對金魚藻光合作用的影響
B.相同時間內,LED燈管調至第1級時產生的氣泡最多
C.燒杯中金魚藻產生的氣泡,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D.燒杯中碳酸氫鈉溶液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氣的含量
B
5.(2021宜昌)如圖為小麥葉肉細胞內部分代謝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小麥因具①過程故屬于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B.僅②過程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①②過程依次在光下與黑暗條件下進行
D.生產上欲使小麥增產,需同時促進①②過程
A
6.(2021蘇州)下列有關大棚蔬菜種植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向大棚中通入“氣肥”,目的是提高氧氣量以增產
B.適當施加有機肥,可提高蔬菜對有機物的吸收量
C.適當增加光照強度,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D.只要加大蔬菜的種植密度,就可提高蔬菜的產量
C
7.(2021福建)為探究綠蘿的生理活動,選取生長狀況相近的花斑葉綠蘿多株,
均分為兩組,分別置于密閉玻璃箱內進行水培,實驗設計及結果如下。
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片的白斑部分不進行光合作用
B.Q1與植株所有細胞有關
C.Q1是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的量
D.Q2是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的量
實驗組 條件 二氧化碳的變化量
甲 放置于黑暗處12小時 Q1
乙 放置于陽光下12小時 Q2
D
8.(2021荊門)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步驟一:取兩株形態相近的天竺葵分別放入甲乙兩個密閉玻璃鐘罩中,甲內放一杯清水,乙內放一杯氫氧化鈉(能吸收二氧化碳)溶液;步驟二:把它們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幾小時;步驟三:分別取出一片葉,用酒精脫色后,滴碘液觀察,甲組葉片變藍,乙組葉片不變藍。
本實驗的結論是( )
A.光合作用產生了淀粉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水
D.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B
9.(2021鄂州)某同學在學習普利斯特利實驗的基礎上做了一個實驗:將點燃的蠟燭分別放在不同密封的玻璃罩里,實驗處理方案如表所示,蠟燭最先熄滅的一組是( )
A.1組 B.2組 C.3組 D.4組
組別 實驗材料 實驗條件
1組 一支點燃的蠟燭+綠色植物 光照
2組 一支點燃的蠟燭 光照
3組 一支點燃的蠟燭+綠色植物 黑暗
4組 一支點燃的蠟燭 黑暗
C
10.(2021陽泉)剛采摘的玉米如果未及時食用,幾天后甜度會降低,
主要原因是玉米種子進行( )
A.呼吸作用分解了有機物
B.呼吸作用合成了有機物
C.光合作用分解了有機物
D.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機物
11.(2021河南)我國大力推進國土綠化行動,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森林可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B.森林為陸生動物提供了棲息環境
C.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D.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維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A
D
二、非選擇題
12.(2021隨州)圖為能在茫茫宇宙中做長期飛行的“宇宙飛船”簡化模型圖,在封閉的宇航微型生態系統中,可以實現基本的有機物、氧氣的自給自足。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宇航微型生態系統中,分解罐中的細菌、真菌可將動植物遺體分解成無機物供植物重新利用。由此可見,腐生微生物對生態系統中的_________(填“物質循環”或“能量流動”或“信息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物質循環
(2)宇航員等生物通過__________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作為飛船中的植物進行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文字表達式)的原料。
(3)飛船中的被子植物根尖的____區是其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呼吸作用
成熟
(3)飛船中的被子植物根尖的____區是其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4)2020年,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歷經23天,成功攜帶月壤和水稻、苜蓿、燕麥、擬南芥種子等三十余種實驗材料返回地球。科學家期待著從中選育出“中國原創”的新品種。月球返回的種子,經過太空誘變獲得新性狀,這屬于_______(填“可遺傳”或“不可遺傳”)的變異。
成熟
可遺傳
13.(2021濱州)精準扶貧是當前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建造溫室大棚生產有機農產品,可以有效地促進農民增收。如圖中,甲所示為密閉溫室內某氣體一天中的含量變化,乙中A、B、C分別表示植物葉片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丙中①-⑥表示該植物葉肉細胞內進行的某些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根據圖甲中氣體濃度的變化分析可知,該氣體為________,一天中____點時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2)該植物在6:00-18:00時間段內進行的生理活動有_______(用圖乙中的字母表示)。B過程是通過葉片上的____完成的,通過B過程,能夠促進根從土壤中吸收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
18
ABC
氣孔
水和無機鹽
(3)綜合分析甲、乙兩圖信息可知,表示A活動強度大于C活動強度的時間段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植物葉肉細胞在12:00時進行的生理過程有__________(用圖丙中的序號表示)。
(5)請你運用所學知識,為農民朋友提高大棚內作物產量提出兩條合理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00-6:00
①②⑤⑥
適當提高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
14.(2021杭州)小金同學為驗證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和葉綠體,設計了如下實驗。
材料用具:銀邊天竺葵(葉邊緣呈白色,無葉綠體)、黑紙片、打孔器、白紙板、吸管、適宜濃度的酒精、碘液、回形針。
實驗步驟:
①將天竺葵放置黑暗環境中24小時。
②把黑紙片用回形針夾在天竺葵植株的某一葉片上半部,然后把植株放在陽光下照射4小時。
③剪下此葉片,用打孔器分別在A(黑紙片遮光的綠色部位)、B(未遮光的綠色部位)和C(未遮光的白色部位)各取一個葉圓片(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④中將葉圓片放入酒精溶液中進行脫色處理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金同學是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觀察指標來判斷3個葉圓片在實驗過程中是否發生了光合作用。
(3)A和B進行對照的目的是,驗證_________________。
(4)若實驗結果葉圓片B變藍,C不變藍。
則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酒精脫去葉綠素便于觀察
3個葉圓片是否變藍
光合作用需要光
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3.4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3.5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6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的作用
1.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
(1)組成成分:水和少量無機鹽,主要是有機物。
(2)舉例:
①從細胞水平看,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是有機物;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質和脂質是有機物;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DNA也是有機物。
②從器官水平看,蘋果、梨等果實含有豐富的糖類;黃豆和花生的種子中富含蛋白質和脂肪;芝麻和向日葵的種子中含有較多的脂肪。
③從個體水平看,構成植物體干重的絕大部分物質是有機物,只有極少部分是無機鹽。
2.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綠色植物是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還通過食物鏈、食物網,為其他生物提供了構建自身的材料和生命活動的能量,從而養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存儲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實質:光合作用實質上是將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并將光能轉化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
(3)兩種變化
①物質變化: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②能量轉化: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4)表達式
二氧化碳+水淀粉(貯存能量)+氧氣
示意圖
原料 水和二氧化碳
產物 有機物和氧氣
場所 葉綠體(A.葉綠體既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B.葉綠體主要存在于葉片內的葉肉細胞中,因此葉片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
影響因素 A.光照強度:光照增強,光合作用增強,當增強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強,因此中午光照最強的時候并不一定是光合作用最強的時候;B.二氧化碳濃度:溫室大棚通常采用提高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的方法以提高產量;C.溫度:植物在10~35 ℃正常進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 ℃最適宜
農業應用 A.合理密植農作物,既不能過密,也不能過稀;B.間作套種,充分利用空間,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C.大棚種植時,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增強光照強度等,提高作物產量;D.利用人工光源延長光照時間,提高作物產量
意義 A.為動物和人類提供有機物;B.是動植物和人類生活所必需的能量來源;C.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
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物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的演示實驗
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甲瓶溫度升高,乙瓶不變 種子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種子呼吸作用
釋放二氧化碳
甲瓶蠟燭熄滅,
乙瓶正常燃燒 種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氣
3.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線粒體
無論植物、動物還是真菌,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在它們的細胞中都具有線粒體。
4.呼吸作用的實質及其表達式
(1)實質: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2)表達式:
+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5.呼吸作用的意義:呼吸作用釋放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動力,另一部分轉化成熱能釋放出去。
6.影響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
(1)溫度:一定范圍內,溫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強;溫度過高,呼吸作用強度減弱。
(2)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強。
(3)氧氣:一定范圍內隨氧氣濃度的增加,呼吸作用顯著加強。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濃度大,抑制呼吸作用。在貯藏蔬菜、水果、糧食時使用低溫、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施可延長貯藏時間。
7.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1)合理灌溉:過多的水分會使根部周圍氧氣減少,呼吸作用減弱,從而導致爛根現象。
(2)田間松土、及時排澇:增加氧氣含量,促進呼吸作用。
(3)夜間降低大棚內溫度:呼吸作用減弱,減少對有機物的消耗。
eq \o(\s\up7(),\s\do5(知識歸納))
圖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說明:圖中A、C為氣體,經葉片的氣孔進出,B、D由導管或篩管運輸。
(1)若圖示為光合作用,圖中A為二氧化碳,B為水,C為氧氣,D為有機物。
(2)若圖示為呼吸作用,圖中A為氧氣,C為二氧化碳。
(3)呼吸作用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實質都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8.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比較
對比項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區別
場所 葉綠體 線粒體(主要)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氣
產物 有機物、氧氣 二氧化碳、水
部位 只在含有葉綠體的細胞中進行 在所有的活細胞中都能進行
條件 只有在光下才能進行 有光無光都能進行
氣體交換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 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實質 制造有機物、儲存能量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物質轉變 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
意義 有利于維持大氣中碳—氧的平衡 為各種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應用 ①種植農作物要合理密植、間作套種;
②溫室大棚中通過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或增加光照強度來增強農作物的光合作用;
③生產韭黃時,遮光處理,不形成葉綠素 ①土壤板結時進行松土、農田水淹及時排澇等有助于根的呼吸作用;
②貯存水果、蔬菜、糧食時一般保持較低溫度,大棚種植時夜間降低溫度,都可減少呼吸作用對有機物的消耗
聯系 (1)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物質基礎;
(2)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可被光合作用利用,產生的能量維持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包括光合作用);
(3)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綠色植物在維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1.碳—氧平衡的概念
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作用、有機物的分解以及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消耗大量的氧氣,放出二氧化碳。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又將氧氣釋放到大氣中,維持了生物圈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
2.生物圈碳—氧平衡現狀及保護措施
(1)現狀:人類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已超出生物圈的自動調節能力,導致溫室效應愈演愈烈。
(2)保護措施:①保護現有森林,大力植樹造林。充分發揮綠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氧氣的功能。②開展國際合作,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參加綠化家園的活動
1.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
人均森林面積少,且長期以來對森林資源的利用不夠合理;過度放牧使許多草場退化、沙化。我國是土地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
2.從我做起,保護植被
(1)法律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退耕還林條例》。
(2)節日:我國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军事| 巩留县| 曲水县| 个旧市| 东丰县| 贵州省| 化隆| 北票市| 双辽市| 永城市| 无棣县| 郴州市| 满洲里市| 固安县| 册亨县| 文成县| 高陵县| 肇州县| 即墨市| 旬邑县| 静海县| 德庆县| 教育| 九江市| 高台县| 大同市| 南和县| 平谷区| 黄大仙区| 岚皋县| 建水县| 南岸区| 亳州市| 潞城市| 黄平县| 盖州市| 陇川县| 山东省| 永定县|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