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態系統的結構【設計思路】1、課程標準學習內容 學5.2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5.2.1 生態系統的組成 B5.2.2生態系統的功能 B5.2.3 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 B2、教材分析本課內容屬于上教版初中生命科學教材第二冊第五章《生態系統》的第二節《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本節課整合了“生態系統的組成”和“多種多樣生態系統”的教材內容,該節課是第一節《生物與環境》的進一步加深,在種群和群落的概念上,幫助學生構建生態系統的概念,建立生物與環境是一個整體的思想,最終達成“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的教學目標。這節內容又是下一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學習的知識基礎。3、學情分析本節課教授對象是八年級學生。課前,學生已經構建了“棲息地能為生物提供基本的生活需要”、“所有生物都依賴于其他生物及無機環境維持生存”、“生物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等重要概念,對生物的營養方式已有所了解,為構建生態系統的概念奠定了基礎。但是,八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處于發展階段,理解生態系統的整體觀以及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有機聯系等知識內容還有較大的難度。4、教學思路本節課以草原情境為切入點,以概念圖建構為教學載體,通過教師的引導逐步過渡到抽象層面的概念建構。通過學生對草原的觀察活動,感知組成生態系統的生物具有多樣性,不同生態系統的組成生物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獲得有關生態系統組成的知識體驗。然后,引導學生系統地學習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間的相互關系,歸納、總結不同生態系統的共性,得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探索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構建生態系統概念圖,通過“找食物”游戲構建食物鏈、食物網的概念,通過分析某種生物的作用,建立起“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觀點,構建生態系統的科學概念。最后請學生概述本節收獲,并利用所學知識,建立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觀念,體現學科學習價值。【教學目標】(第一課時)1知識目標 舉例說出生態系統的概念;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各組分之間的關系以及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學會書寫簡單的食物鏈;會利用食物網分析生態系統的變化。2能力目標 提高觀察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學會運用概念圖呈現生物學概念。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生物與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建立生態系統整體觀的科學觀點。【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 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各組成成分的作用。教學難點 分析生態系統組成成分及其相互關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目的創設情境 播放草原視頻 觀看視頻 對生態系統有直觀認識回顧舊知 提問:在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請進行簡單的描述。 思考并回答問題 回顧種群和群落概念新課講授: 生態系統的概念 提問:有沒有肉眼觀察不到的生物類群? 回答:腐生生物(微生物) 歸納出生態系統中的三種生物類群:①綠色植物,②動物,③腐生生活的生物提問:這些生物想要生存,需要什么條件呢? 回答:陽光、空氣、水等環境條件 建立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關系 提問:它們在自然環境中的作用是什么? 通過探究動物、植物、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建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概念。 生態系統中各成分相互聯系,缺一不可。指導學生討論 4人小組合作討論:如果缺乏某一成分,生態系統會發生什么變化?食物鏈 小游戲:找食物 分別戴上不同成分的面具,找到自己的食物,并抓住他(她)的衣角,站成一排 建立食物鏈的概念提問:如何用簡單的語言或符號來表示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捕食關系? 回答:在生物和生物之間畫上箭頭利用諺語、歇后語等形式,請學生寫出食物鏈 書寫食物鏈 歸納食物鏈書寫的注意事項食物網 呈現某草原生態系統動植物圖片: 提問:1.有幾條食物鏈?它們構成了什么? 2.若過度放牧,對草原生態系統有什么影響? 根據問題進行回答 1建立食物網的概念 2認同生物與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建立生態系統整體觀的科學觀點。課堂小結 播放《流浪地球》片段 觀看視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提問:看完視頻,據今天所學知識,你有何感受與啟示? 根據所學知識與視頻內容回答問題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