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究某一因子改變對生態瓶的影響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各種因素,并設計實驗。【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生態瓶的設計,探究某一因子改變對生物生存的影響。學會分析和評價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各種因素。通過設計實驗方案的過程,學會控制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的基本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設計生態瓶的過程,體會生物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意識到保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意義。教學重點:1. 體驗實驗設計的過程和方法。2. 分析影響生態瓶穩定性的因素。教學難點:對影響生態瓶穩定性的變量進行控制教學準備:學生課前預習教材中“方法與技能”----如何進行實驗設計制作生態瓶的各種材料、多媒體課件和生態瓶樣本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引入 你們知道生態瓶嗎? 展示不同類型的生態瓶圖片,拿出課前準備好的2個生態瓶。 提出問題:這些生態瓶每個瓶內是否稱為一個微型生態系統?為什么? 欣賞、觀察、回答問題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溫故生態系統組成這一知識點,初步了解生態瓶設計的原理,知道生態瓶是密閉的人工模擬的微型生態系統。明確目的,設計一個生態瓶 出示教材上的實驗目的 仔細閱讀實驗目的,明確 “因子”的概念。 明確實驗目的及其原理,以便在設計生態瓶時,明確其不同成分之間的關系,做到心中有數。提出假設 提出問題: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生態瓶的穩定性? 展示給學生準備的實驗材料 根據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明確五個待選因子。 提出假設:影響生態瓶穩定性的因素可能有水質、小魚數量、水草數量、水草種類…… 學生對影響生態瓶穩定性的因素進行猜測。 為了避免盲目,避免選材過度分散,給學生提供可選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方案 你們小組想研究哪個因子改變對生態瓶的影響?你們打算怎么改變這一個因子? 明確實驗設計三個主要原則:單因子試驗原則(控制變量)、對照性原則、平行重復原則 引導學生通過模擬活動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注意遵循實驗原則,注意設計的嚴密性和合理性。 小組討論,完成活動單中的設計實驗方案。 小組分工合作,通過模擬活動體驗實驗設計的過程和方法。實驗方案的交流展示 組織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指出實驗方案中的不足和改進方法。 在討論的過程中落實實驗原則。 分小組交流實驗方案。 小組間可指出不足之處。 體會實驗設計的主要原則。 通過交流討論發現問題,滲透實驗設計的主要原則。實驗數據的記錄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 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 以便更好地落實課后觀察活動。DIY制作生態瓶(時間允許的情況下) 強調生態瓶的制作要點及注意事項。 提供學生實驗材料,小組根據設計的方案完成生態瓶的制作,以備觀察。 完成生態瓶的制作。 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制作生態瓶,如果沒有時間,就把材料提供給學生課后完成。布置課后任務 布置觀察任務 明確每天的實驗觀察和記錄任務 明確實驗觀察任務,為第2課時奠定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