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生態系統 第三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二、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影響一、設計思路本節課的重點是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認識了生物與環境間關系、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涵義及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基礎上,并通過身邊的事例運用已經學到知識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影響。首先,由圖片和一段視頻,讓學生感受到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影響及其最終帶給人類毀滅性的災害,認識到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然后通過圖片比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填湖造田、圍海造田形成的農田生態系統的差異,明白結構單一、物種密集的農田耕地大面積開墾的嚴重后果,使學生感悟到大規模改變自然生態系統會破壞它本身的穩定性;引用“嗚咽”的草原、“哭泣”的駱駝、“滴血”的森林資料,分析其原因,引導學生說出超量取用資源會改變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導致穩定性破壞。呈現酸雨造成的危害、蘇州河今昔圖片的分析讓學生明白大量人類活動的物品輸入也會破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影響表現的三方面并非是獨立的,在學生認識其影響的過程中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在前面認識的基礎上最后和學生一起討論保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措施,幫助學生初步建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理念,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環境、關注生命。意識到人類的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舉例說出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知道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影響的多種表現。過程與方法收集有關信息并通過圖片比較觀察,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影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認識到保持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初步學會用生態觀點去分析一些環境問題,增強對保護生態系統穩定性責任3、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環境、關注生命。4、步建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理念,意識到人類的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三、重點和難點重點:1.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影響。2.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難點: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有效措施。四、教學準備生態系統被破壞后的圖片、盧彤景先生拍攝的照片、與生態系統破壞有關的故事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教學說明引入 圖片提問:播放視頻 生態系統穩定性遭到破壞的外力因素有2種。外力的影響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PPT出示圖片火山地震、海嘯、泥石流、洪水等 觀看。用生態學的原理分析回答生態系統穩定性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回答當外力的影響超出這個限度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會遭到破壞。思考并回答自然因素的影響 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影響及其最終帶給人類毀滅性的災害。運用科學中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學會知識運用的技能。一、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影響1.大規模地改變自然生態系統2.超量取用生態系統中的各種資源3.向生態系統大量輸入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產品和廢物 圖片:自然因素造成的破壞但更多的是人類活動產生的負面影響。人類的生產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干擾和破壞正變得越來越厲害!對生態系統穩定性造成嚴重影響。森林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提問:自然生態系統與人工生態系統在結構上有何差異?毀林造田、把圍海造田,填湖造田,產生了結構單一、物種密集的人工生態系統。它需要人類不斷的維護。其穩定性較差,較易被破壞。除此之外這還和人類濫捕的行為有關。大規模改變自然生態系統有時與人類超量取用了資源有關,如草原過度放牧、森林的濫砍濫伐圖片資料:嗚咽的草原,哭泣的駱駝,滴血的森林提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圖片資料: 河邊的垃圾2008年春節上海7天生活垃圾天天超萬噸,總量94920噸,日均13560噸。提問:垃圾往哪里倒?又會帶來什么問題?圖片資料排入污水的河流、冒煙的煙囪、蘇州河的過去。提問:蘇州河為何有這么大的變化?我們目前知道的十大環境問題?那么那些是與我們人類活動造成的呢?酸雨危害的圖片 看圖比較。回答自然生態系統結構比較復雜、物種比較多。思考并回答。過度放牧引起草原生態統退化,土地沙漠化,沙塵暴加聚等環境保護意識的缺乏,對物質的貪欲,人們對木材的大量的需要驅使他們破壞了草原、森林的生態系統,破壞了其他生物棲息的生境,使原本物種豐富、結構復雜、穩定性好的草原、森林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看圖比較繁忙的航運、污濁的碼頭、林立的工廠、密集的民居,開始污染上海的母親河蘇州河,使它成了一條都市大陰溝。溫室效應酸雨的蔓延(含硫化合物)淡水危機(水污染)…… 通過觀圖、比較讓學生知道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的差異。人工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較差,從而理解大規模地改變自然生態系統會破壞其穩定性。從三則故事中造成的原因及其產生的嚴重后果,意識到我們對大自然的索取要有一定限度,否則它將報復于人類。以具體的數值、事例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用大家熟知的蘇州河的今昔圖片比較以及酸雨造成的危害的圖片,認識到破壞生態系統穩定的嚴重后果二、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提問:我們采取了什么措施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圖片資料:水、大氣、垃圾的處理總書記植樹照片 人類適當的活動圖片:①黑臭難擋的蘇州河②治理后的蘇州河。提問:你認為重建蘇州河生態系統必須開展哪些工作?提問;為我們的共同家園,我們應該為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做些什么? 觀察分析得出: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植樹造林,適當栽種防護林避免過度過量獲取自然資源(前提是要在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范圍內進行)。思考并回答使破壞的生態系統恢復需要的投入很大的人力,才力。所以我們更應該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要有環境保護的意識、要從我們自己周圍的環境做起、不用一次性筷子、不踐踏草地、不扳樹枝等 幫助學生初步建立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理念,意識到人類的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鞏固練習 練習冊回家查閱環境污染及其各種危害及保護的各種措施教學反思本節課的重點是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通過學生身邊熟悉及不熟悉的事例造成的后果,利用PPT圖文結合給學生很大的震撼,在一陣陣驚嘆后,學生們紛紛表示再也不用一次性筷子了、多學點生命科學的知識、家里裝潢少用點木材等等,發言熱烈。本課亮點運用例子很好很有說明力,但師生的互動少了點,如果能讓學生自己在網上找尋更多的有關資料的話,這節課會更活躍,更加使讓學生們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影響有多大。明白保護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從自己做起,關注生活,關注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