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球的繞日運動【學習過程】一、課前自學1.地球公轉運動:指________在不斷地繞著________運行。地球公轉方向:________。2.地球公轉過程中,地軸呈________狀態,地軸的北端始終指向________ 附近。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的夾角為________。3.地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約為________天,即通常所說的________。4.太陽光與地面的交角叫做________ ,簡稱________。一天當中________ (填“日出”或“正午”或“日落”)時太陽高度最大。5.有的地方正午會受到太陽光垂直照射,簡稱________。地表接受太陽垂直照射的點叫做________。二、合作學習(一)地球的公轉:讀課本“地球公轉”圖,回答下列問題:(1)依據地球的自轉方向,描述地球的公轉方向。從北極上空看,地球繞太陽 方向運轉。(填“順時針”或“逆時針”)從南極上空看,地球繞太陽 方向運轉。(填“順時針”或“逆時針”)(2)地球公轉時,地軸在宇宙空間的姿態是怎樣的? 。(3)地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為一年,在這一年中有二十四個節氣,其中有四個節氣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請寫出這四個節氣的大概日期。(說明:這些節氣是對北半球而言的)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1.①根據右圖人在一天中不同時刻的影子長短變化,說說有什么規律?②這一天中太陽高度如何變化?哪個時間太陽高度最大?結論: 。2.讀圖回答:①一年中,同一地點不同季節的正午的桿影長度是怎么變化的?②一年中,同一地點不同季節的正午太陽高度有什么變化?結論: 。[思考與討論] 為了使底層住戶能在全年的正午都見到陽光,則兩幢居民樓之間的距離應依據 時的樓影計算?(填“夏至日”或“冬至日”)3.讀圖回答:①夏至日,太陽直射點M的緯度是 ;冬至日,太陽直射點N的緯度是 。②比較夏至日的P點和M點太陽高度,你能得出什么結論?③比較P點夏至日。冬至日太陽高度的大小。你能得出什么結論?④據圖,說說春分、秋分時太陽直射點在哪里?⑤結合地球公轉圖,用圓點在圖中畫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并用箭頭分別連接這四個點,表示出太陽直射點一年的變化。結論:1)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 之間往返移動。2)一年中有2次太陽直射的范圍是 ;有1次太陽直射的是 ;沒有太陽直射的是 。4.思考與討論:觀察你所在地區居民樓的主臥室和陽臺,通常朝哪個方向。為什么?達標檢測一、選擇題1.某地區晝夜長短的年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A.該地區處于北半球B.A點當日該地區晝長夜短C.B點當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D.晝夜長短的年變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轉2.2020年12月17日,攜帶2公斤月球“土特產”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結束了24天的月球之旅,在內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著陸場安全著陸。當天地球大約處于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3.2021年,當地球在丙附近時運動時,下列出現的情況與我國民間的傳統風俗相符合的是( )A.賞明月,共慶團圓 B.發紅包,守歲迎春C.觀花燈,喜鬧元宵 D.清明時,踏青插柳4.如圖為某日太陽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時的示意圖。由圖可知,此日( ) A.湖州晝長夜短B.南回歸線上晝夜等長C.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D.正午校園桿影全年最長5.如圖為某地某日太陽東升西落示意圖,點、、分別表示不同時間太陽的位置,你覺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位于位置時,太陽高度角最小B.當太陽位于位置時,人影在西北方向C.圖中角為一天中的最大太陽高度,等于90°D.一天中的正午太陽位于正南,桿影應朝正北,桿影最短6.關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杭州一年四季當中,夏至的正午太陽高度最高B.地球公轉的方向與地球自轉的方向一樣,都是自東向西C.從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方向是順時針D.清明節之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往北移動7.結合下圖“演示地球的自轉圖”,我們在演示過程中看到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A.在任何時刻,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產生了晝夜現象B.按自西向東的方向緩緩撥動地球儀,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C.地球自轉的周期是一天D.地球自轉產生了四季更替現象二、填空題8.學校的作息時間會根據季節的不同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晝夜長短的變化。5月1日,我市的白晝時間比黑夜時間________(選填“長”或“短”),造成地球晝夜長短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9.如圖,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沿③→④→①→②繞著太陽公轉。(1)地球公轉產生了___________現象(選填“晝夜交替”或“四季更替”)。(2)6月25日,你正在考試的今天,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圖中的___________(選填“①”、“②”、“③”或“④”)。10.如圖,小科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陽,用一個地球儀代表地球,以電燈為圓心,在桌面上按箭頭方向沿虛線平移地球儀,實驗模擬某自然現象。(1)該實驗能模擬地球的___________運動。(填“自轉”或“公轉”)(2) 要模擬我國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的太陽照射,應把地球儀平移的位置處于圖中的___________(選填字母)附近。1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以下現象主要由地球自轉造成的是______(填字母);A.晝夜現象B.晝夜交替現象C.晝夜長短變化現象D.四季變化(2)當地球公轉到A位置時,南極地區正處于______(填“極晝”或“極夜”);(3)當地球運行到C位置時,這一天正午時分,上虞地區學校旗桿的影子與______(填字母)圖所示最相似。三、探究題12.為了研究影子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數據如下表:點光源的高度h(厘米) 20 30 40 50 60影子長度l(厘米) 30 15 10 7.5 5(1)該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此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是__________。(2)分析上述實驗數據還可得出:在點光源逐漸上移的過程中,若點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則影子長度l的變化量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3)圖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放置處的水平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操作?__________。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D2.D3.A4.A5.D6.B7.D8. 長 地球公轉9. 四季更替 ④10. 公轉 A11. B 極夜 A12. 影子的長度與點光源的高度的關系 減小 保持點光源位置和短木條長度不變,將短木條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動5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