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態系統的組成教學說明:(一)在教材中的地位生態系統的組成是八年級生命科學第五章第二節“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中的內容,在第一節“生物與環境中”,學生認識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種群的含義及數量變化規律,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而本節課的學習,又為之后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以及第三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因此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二)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在七年級科學第二學期第十五章“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中學習過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等相關內容,對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食物鏈等這些名詞并不陌生。但在科學中并沒有強調它們的營養方式與生活方式,對于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也停留在捕食上,對食物鏈的書寫也不是特別強調。本堂課幫助同學們構建更加完善的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的概念,并思考生態系統各個成分之間的聯系。通過分析食物鏈中某種生物消失可能帶來的影響,使學生認識到每一種野生生物在自然生態系統中都有它獨特的作用。整個課堂教學主要采用提問,傾聽,對話,討論,小組合作等方式來進行。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什么是生態系統。2.能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并了解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3.知道什么是食物鏈、食物網。過程與方法1.通過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填寫,分析簡化森林生態系統的組成,歸納出生態系統的成分。2.通過食物鏈的連接,學會有序的觀察食物網,分析食物網中的生物之間的關系。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懂得生態系統各成分之間的聯系,關注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2.感悟到每一種野生動物在其自然生態中都有相應的作用,人類應該保護野生動物。二、重點和難點重點:生態系統的四大組成成分及其作用。難點: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三、教學準備學生活動紙,多媒體課件等四、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預設行為 學生預設行為 教學意圖引入 播放人類捕狼的片段,詢問同學是否看到過類似的場景,思考為何要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的消失對人類有何影響從而引出今天的課題。 觀看視頻,回憶自己在電視或書中看到過的類似的場景,并與老師交流。 從相關的事件中引發有關生命的思考,帶著問題進行學習一、生態系統的含義 1,展示圖片,以野兔為例說明生物在生態系統中有:個體,種群,生物群落這些結構層次。2思考:生物群落中的這些生物彼此之間有聯系嗎?3提問:生物群落要生存下需要哪些環境因素?從上述這些問題中引出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所有的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統一整體。 回憶種群等相 關知識,認識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指的是生物群落;2,回憶生物之間有捕食,寄生,共生、競爭等關系;3,需要陽光,水,氧氣等環境因素 通過回憶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等相關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環境是相互影響的統一整體。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1,展示:簡化的森林生態系統圖片,組織學生完成表格的填寫: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自養生物異養生物捕食或寄生或共生生物腐生生物2,說明生態系統的四大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3,思考回答:所有的植物都是生產者嗎?所有的動物都是消費者嗎?所有的細菌都是分解者嗎 4,思考:生態系統中的某一成分能否缺少,為何?連接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的兩個橋梁是? 四人一組,討論簡化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組成,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寫交流各組的討論結果舉例說明植物中有消費者,動物中有分解者,細菌中有生產者;思考回答: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食物,消費者為生產者傳粉,產播種子等 通過表格的填寫,將學生對生態系統的關注放在營養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生態系統的四大組成成分。通過分析四大成分的作用,進一步認識到生態系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三、食物鏈與食物網 1,用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成語引出食物鏈。2,如何書寫一條完整的食物鏈?以植物為開端,箭頭指向以此植物為食的動物,直到寫到這種動物在自然生態中無天敵為止,為一條完整的食物鏈,并拓展認識碎食食物鏈。3,以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部分生物為例,請學生用箭頭畫出這些生物之間的食物鏈,引出食物網的含義。4,假設有人在呼倫貝爾草原大量捕殺狼,對草原上的其他動物和草原生態有何影響?5,通過捕狼事件以及滅麻雀行為等例子,思考這些事件給人類的啟示 思考蟬、螳螂、黃雀之間的關系知道完整的食物鏈該如何表示小組合作,根據老師提供的文字資料,一起畫食物鏈討論分析狼的減少對草原其他動物和對草原生態的影響、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認識到每一種野生動物在其所在的生態系統中都有重要作用。 通過小組合作畫食物鏈,既可以增進學生對呼倫貝爾草原豐富的野生資源的認識,也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通過具體的例子,反思人類的行為,并能認識到每一種野生動物在其食物鏈中,生態平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