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期中考試社會 法治答題卷姓 名: 班 級: 座位號: 貼條形碼區缺考考生,由監考員用2B鉛筆填涂右面的缺考標記考生禁填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姓名。2.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注 意 事 項填 涂 樣 例正確填涂一、選擇題(本題有20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歷史與社會1 [A] [B] [C] [D] 6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3 [A] [B] [C] [D] 8 [A] [B] [C] [D]4 [A] [B] [C] [D] 9 [A] [B] [C] [D]5 [A] [B] [C] [D] 10 [A] [B] [C] [D]道德與法治11 [A] [B] [C] [D] 16 [A] [B] [C] [D]12 [A] [B] [C] [D] 17 [A] [B] [C] [D]13 [A] [B] [C] [D] 18 [A] [B] [C] [D]14 [A] [B] [C] [D] 19 [A] [B] [C] [D]15 [A] [B] [C] [D] 20 [A] [B] [C] [D]二、非選擇題(本題有6大題,共60分)21.(12分)(1)(3分)山脈 ___ 盆地(2)(2分)(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分)(5)(2分)生產特色:生活特色: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2.(8分)(1)(3分)(2)(4分)(3)(1分)23.(10分)(1)(4分)(2)(4分)(3)(2分)24.(10分)(1)(2分)(2)(1分)(3)(3分)(4)(4分)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21.(1)25.(10分)(1)(1分)(2)(5分)(3)(4分)26.(10分)(1)(4分)(2)(3分)(3)(3分) 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請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黑色矩形邊框限定區域的答案無效!第二學期八年級(社會 法治)期中試卷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題2分,共2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A B C A D D A A二、非選擇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0分)24.(10分)(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憲法的基本原則;(2分)(2)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實現,這是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1分)(3)我國憲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1點1分,3點得3分)(4)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始害無窮;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2分)國家機關行使權力應當有法律依據,不能超越權限行使權力,也不能濫用權力,任何超越權限、濫用職權的行為均應承擔法律責任。(2分)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權力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2分)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責任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2分)答到以上任意2點即可。25.(10分)(1)貧窮。(1分)(2)尊重和保障人權(1分)。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②執法方面:行政機關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③監察方面:監察機關依獨立行使監察權;④司法方面: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⑤守法宣傳方面: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答到2方面即可得4分)(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1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1分)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1分)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1分)26.(10分)(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4分)(2)審議權;表決權;提出議案(3分)(3)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人民群眾意見和要求,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3分)2021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社會 法治)期中試卷歷史與社會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B B B B C A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題10分,共30分)21. (12分)(1)天山 塔里木 二(3分)(2)A 變化原因:海陸位置 自東向西降水量逐漸減少(答出一點即可得分),(3)新疆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強烈(1分),晝夜溫差大,利于糖分的積累(1分)。(4)喜馬拉雅山脈,西藏自治區 牦牛(3分)(5)生產特色:畜牧業/河谷農業/旅游業等(1分)生活特色:衣---穿藏袍;飲食---吃牛羊肉奶制品;住--帳篷 傳統節日等(1分)22.(8分)(1)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分)歷史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任答出2點得2分)(2)軍隊名稱:中國人民志愿軍(2分)理解: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2分)(3)圖一的全國人民政協會議第一次會議為新中國的成立準備了條件。(1分)23.(10分)(1)土地改革的完成(1分),意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生活得到極大改善。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3分)(2)工業基礎,尤其是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一五”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2分)(3) 1952-1967年,我國棉/糧等主要農產品產量有所增加。(2分)原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使農業產量提高。(2分)(或者答到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也可給1分。)八年級(下)期中考試社會·法治試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選對1題得2分,共40分)1.周恩來曾經對民主人士黃炎培說:“它是由全國各黨派一起千斟萬酌制定的臨時憲法,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劇本。”話中的“劇本”指的是(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國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2.某同學在回顧中國共產黨誕生100周年的奮斗歷程時,繪制了歷史年代尺,其中③處最符合填寫的是( ) )A.開天辟地 B.當家做主 C.勝利曙光 D.工業起步3.“地主”這一名詞象征著封建主義,在人們腦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這一階級退出中國歷史舞臺是在( ) )A.辛亥革命后 B.開國大典后 C.土地改革后 D.三大改造后4.“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雄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是我們前進的動力。黃繼光、楊根思等英雄激勵著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與他們有直接關聯的歷史事件是( )A.開國大典,全國歡呼 B.抗美援朝,保衛國家C.消滅地主,土地改革 D.經濟建設,計劃實施5.下表反映的史實產生的影響是( )批次 時間 規模第一批 1950年冬至1951年春 在1.28億農業人口地區進行第二批 1951年冬至1952年春 在1.1億農業人口地區進行第三批 1952年冬至1953年春 在3000萬農業人口地區進行A.消除了中國農民貧困落后的根源 B.廢除了數千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C.國民黨的反動統治被徹底推翻了 D.土地制度由私有制變成了公有制6.從右圖我們可以看出“一五計劃”的特點是( )A.工業門類齊全 B.優先發展重工業C.地區分布均衡 D.工業技術領先世界7.中共中央的某項決議中提到:“要克服很多農民在分散經營中所發生的困難……要使國家得到比現在多得多的商品糧食及工業原料……使國家的工業品得到廣大的銷場,就必須提倡‘組 織起來’。”這里的“組織起來”是指( )A. 進行土地改革 B. 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C. 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 D. 開展“大躍進”運動8.青藏地區農業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原因是( )A. 河谷地帶地形平坦 B. 光照充足 C. 海拔低,氣溫高 D. 有灌溉水源9.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要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下列農業生產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是( )【A. 內蒙古高原退耕還林還草 B. 青藏高原地區增加放牧牲畜的數量C. 山東丘陵地區大面積種植柑橘 D. 長江中下游平原大力發展林業生產10.麗水市青瓷、畫鄉、石雕、禽鄉四個小鎮被列入省級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小超同學計劃對300名游客進行特色小鎮“滿意度”具體情況的調查,最合適的調查方法是( )A.問卷調查法 B.實地考察法 C.訪問調查法 D.文獻調查法11.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提出“只生一個孩子好”,到后來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到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再到現在的三孩政策。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不斷調整的原因有( )①少生、優生政策不符合社會實際,是錯誤的②高生育、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人口的主要特征③人口增長情況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④人口自然增長率偏低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發展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憲法監督既需要完備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們增強憲法意識。下列做法屬于增強憲法意識的有( )①設立國家憲法日 ②建立憲法宣誓制度 ③開展憲法宣傳 ④堅持憲法至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憲法明確規定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C.全民參與原則D.政治協商制度14.右圖《公示》中的舉措有利于( )①保障公民權利 ②規范權力運行③杜絕權力腐敗 ④加強權力監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下圖是一部法律的構成圖。根據圖中的相關內容推測,橫線上應填寫的法律是( )A. 民法 B.國旗法 C.憲法 D.國家安全法16.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法律強調要保障未成年人權益,這體現了國家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是( )A. 尊重和保障人權 B.堅持依憲治國C.全心全力為人民服務 D.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17.去年1月,網絡傳出某市一街道干部進小區拒不配合志愿者登記并給社區盧書記打電話要求放行的視頻,引發網友廣泛關注。經查,網絡反映問題屬實,涉事人員均受到處分。這說明( )①我國人民監督權力運行,直接管理國家事務②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③公職人員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④網絡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有效方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8. 小云同學是某校的“公益達人”,最近她將自己的獎學金500元捐給了山區貧困小學。小云依法行使了對財產的( )A.收益權 B.使用權 C.占有權 D.處分權19.在居委會組織下,某社區進行“最美樓棟”建設。通過“鄰里微信群”和“美麗樓棟建設小組”,居民們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共同讓小區更加和美。從“最美樓棟”建設可以看出( )A.基層群眾自治,能促進社會和諧 B.遵守正當程序,能避免產生糾紛C.培養高雅情趣,能有效調節情緒 D.加強多黨合作,能拓寬民主渠道20.近年來,針對市場豬肉供應緊張、價格上漲過快的情況,浙江省政府采取財政補貼、政策支持等舉措,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這表明( )①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②政府對經濟進行科學宏觀調控③政府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④多種所有制經濟需要共同發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共60分)21.讀地理簡圖,回答問題。(12分)圖一:西北地區簡圖 圖二:青藏地區簡圖(1)圖一中的A是________山脈。 B是______盆地,該盆地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級階梯。(3分)(2)下列能反映圖一景觀自東向西變化的選項是________。(2分)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以上景觀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稱圖一中的新疆為“蜜果之鄉”,請你從氣候角度分析原因。(2分)(4)圖二中的A是最高的高原 。B_______山脈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C是________(自治區)的行政中心。 該地區“高原之舟”是________。 (3分)(5)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請列舉圖二區域的生產生活特色各一例。(2分)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材料二:紀錄片《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還原了抗美援朝戰爭,這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一場使中國“聲威大震”的戰爭。該片分為《決策出兵》、《首戰告捷》等12部,首次全景式記錄了戰爭的全過程,從出兵朝鮮到中國軍隊凱旋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戰役,以及英雄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圖一會議初步建立的政治制度名稱,以及圖二事件的歷史意義。(3分)(2)材料二中凱旋的中國軍隊名稱是什么?并談談你對這場戰爭使中國“聲威大震”的理解。(4分)(3)請簡述圖一和圖二存在的內在聯系。(1分)23.飽經風霜的新中國已經走過了七十多個春秋,共和國不平凡的復興之路,會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在新中國成立前,武漢市喻橋鄉貧農陳友漢家里的土地很少,沒有耕牛、農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萊、雜糧達8個月,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鹽。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畝多,農具齊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鹽。——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1)材料一陳友漢家的變化得益于哪個歷史事件?說說該事件的意義。(4分)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工業基礎,特別是重工業基礎非常薄弱……這種落后的經濟狀況只能靠優先發展重工業才能改變。(2)材料二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怎樣的經濟狀況?為此我國制定了什么計劃?(2分)材料三:(3)簡述1952年--1957年我國主要農業產品產量發生的變化及原因。(4分)24.學習憲法,維護憲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中國立足基本國情,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將人權的普遍性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既努力通過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民的發展權,又努力通過保障人民的發展權,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材料二:我國憲法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這須予以追究。”(1)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為什么要屬于人民?(2分)(2)材料二反映了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是什么?(1分)(3)從憲法的地位角度,說說我們學習憲法,維護憲法的必要性。(3分)(4)“有權不能任性”出自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的經典,它道出了人們的心聲。你如何理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4分)25.脫貧攻堅中國行,黨的光輝照大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氏共同努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圍人口全部脫貧,8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叉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材料二: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我們黨持以人民為中心,永藻初心、率記使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1)從材料可知,我國實現人權的最大障礙是什么?(1分)(2)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體現了我國的哪項憲法原則?它的具體要求是什么?(5分)(3)材料二中能反映出黨的根本宗旨是什么?請結合黨的性質和地位,闡述繼續堅持黨領導的理由?(4分)26. 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0分)某市一位初中教師參加了2022年全國“兩會”。兩會結束后,學校電視臺學生記者專訪了該教師。下面是采訪筆錄(節選): 學生:老師,這次全國“兩會”,您是以人大代表還是以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的? 教師:人大代表。 學生: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教師:主要聽取審議了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機關的工作報告,最后表決批準了我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還有人事罷免等,內容很多。 學生:人大代表要積極履職。作為代表,這次您參與提交了什么方面的議案? 教師:之前了解了許多家長和老師的心聲,所以在這方面提了有關義務教育改革方面的議案,這也是落實目前“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要求的具體體現。根據以上采訪,回答下列問題。(1)這里的“兩會”分別體現我國的什么政治制度?(4分)(2)結合這位教師所談會議內容,請說明人大代表的職權有哪些?(3分)(3)教師的兩會經歷對人大代表如何切實履行職權有什么啟示?(3分)八(下)社會·法治期中 3—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社會法治參考答案.doc 八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社會法治答題卷.doc 八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社會法治試題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