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查補易混易錯06 古代世界高考對古代世界的內容考查比較穩定,考查內容、頻率、題型難度都變化不大,備考時要熟練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內容和特點、梭倫改革。羅馬法及其影響。古希臘的人文主義。高考五星高頻考點,從2016年到2021年高考全國卷基本在32題進行考查。易錯點1、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易錯角度】地理環境并非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易錯點撥】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形成是由獨特的海洋地理環境小國寡民的城制度、商品經濟發展、歷史文化傳統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地理環境對古代臘民主政治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但并非決定性因素。【易錯角度】古代雅典享受民主權利的只是少數人【易錯點撥】伯利克里曾說:“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因為政權是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睂嶋H上古代雅典民主的范圍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對外邦人,廣大奴隸,婦女和未成年人而言,民主遙不可及。古代雅典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奴隸主階級的民主。【易錯角度】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有很大弊端【易錯點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種直接民主,公民通過公民大會和陪審法庭等國家機關直接參與城邦管理. 政治家與普通公民之間可以直接交流,城邦的一些重大事務由公民直接進行集體表決。 有時候公民會受到政治家演說的影響,做出對城邦不利的決定,甚至會導致集體暴政。 此外,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參政方式也意味著素養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國家管理權,不能保證參證質量,這容易導致權力的濫用和誤用。【易錯角度】《十二銅表法》 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利益, 但根本上維護的仍然是貴族的特權【易錯點撥】 《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羅馬平民與貴族長期斗爭的結果。 它打破了貴族對法律解釋權的壟斷,其中有很多內容維護了平民的利益,甚至有部分條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隸的地位, 但它在根本上維護的仍是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屬于貴族法。【易錯角度】羅馬法具有靈活性, 但也存在缺陷【易錯點撥】 羅馬法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實用性。 羅馬法在實踐過程中,隨著羅馬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完善。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羅馬法維護了婦女、奴隸的利益。但是羅馬法也存在程序煩瑣、形式主義特征明顯、注重維護奴隸主利益等缺陷。易錯點2、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易錯角度】智者學派樹立了人的尊嚴和權威,但容易導致極端個人主義【易錯點撥】智者學派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強調人的價值和尊嚴,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 然而,過于相信“人的感覺", 否定制度、 法律和道德對人行為的約束力,給極端個人主義打開了方便之門,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維護社會公德。【易錯角度】蘇格拉底的思想彌補了智者學派思想的不足【易錯點撥】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都否定絕對權威,肯定人的作用。智者學派否定一切對人的約束,認為每個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確的,強調個人自由,忽視社會道徳;蘇格拉底則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追求理性的價值,強調個人的要求必須在一定的道德規范內,強調美德對人的重要性。蘇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們的道德價值觀,以挽救衰頹中的城邦制度,其思想彌補了智者學派思想上的不足。【易錯角度】蘇格拉底并不反對民主,而是反對直接民主【易錯點撥】蘇格拉底認識到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局限性——人們的決定不一定都合乎理性,他們很可能盲目行事。人的決策往往建立在感覺和情緒之上,人數多不一定能產生理性、正義和民主。因此,蘇格拉底反對“無限民主”和“直接民主”,倡導“精英民主”。【易錯角度】人文主義思想并非古代希臘的主流思想【易錯點撥】 古代希臘是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發源地,然而人文精神并不符合古代希臘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未能得到統治階級的推崇,因此人文主義思想不是古代希臘的主流思想,只是古代希臘眾多思想中的一種。以神為本,強調神權至上,研究自然,探求自然規律,才是當時希臘人關注和研究的重點。一、單選題1.(2022·浙江·高考真題)有學者認為:羅馬以前,整個古代世界不知道“私人”的存在。即使希臘人的公民資格,也只是從城邦分享什么,而不是在城邦之外擁有什么。羅馬人第一次將整個法律體系區別為“公法”和“私法”。這卻開啟了古代世界最有價值的一場革命,當時誰也沒有在意。該觀點意在強調,羅馬法( )A.適應了當時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B.有利于完善法律體系,緩解社會矛盾C.對近代西方的法律產生深遠影響 D.穩定了羅馬共和國和帝國的統治秩序2.(2021·海南·高考真題)公元前272年,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半島,被征服的意大利人沒有羅馬公民權,而公民權意味著占有土地的權利和機會且具有排他性。約公元前124年,“拉丁官員法”的頒布使得意大利人在擁有本土權利的前提下,可以獲得羅馬公民權。這一轉變A.緩和了貴族與平民間的矛盾 B.有利于羅馬帝國的形成C.消除了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 D.標志著羅馬成文法誕生3.(2021·北京·高考真題)雅典民主改革后,工商業者獲得一定權利。一位雅典公民瀕臨破產,卻不愿讓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認為只有蠻族和奴隸才做這種“低賤營生”。蘇格拉底勸導說,為了家庭生計,自由的女人運用技藝從事商品生產是“最高貴”的行為,通過學習和練習可增進美德。這說明①蘇格拉底認為雅典社會道德淪喪②古希臘城邦時期開始出現手工工場③蘇格拉底認為人應當求知并付諸實踐④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對工商業抱有偏見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4.(2021·湖南·高考真題)早期的羅馬法規定債的關系不可轉移,后來羅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準許他人替代原債權人或原債務人,以實現債權或債務在不同主體間轉移。這一轉變A.動搖了保護私產的觀念 B.旨在保護奴隸主特權地位C.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D.表明羅馬法形成完整體系5.(2022·浙江·高考真題)著名法學家江平認為:“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發展,中國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觀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羅馬法精神在中國的復興,私法精神在中國的復興,人文主義在中國的復興?!毕铝袑Α傲_馬法精神在中國的復興”的理解和認識正確的是A.從強調統治階級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本位B.羅馬法的內容適合改革開放后的中國C.權利自主的經濟本位應完全服從于國家至.上的國家本位D.立法從以羅馬法的經驗主義為基礎到“摸著石頭過河6.(2022·遼寧·模擬預測)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并沒有完全熄滅萬民法的火種,萬民法所蘊含的普遍主義理念和自然法精神只是在此后的歷史變遷中暫時蟄伏下來,一俟經濟社會發展,萬民法便拂去歷史塵埃,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再次登上國際私法舞臺。以上材料主要說明了萬民法A.伴隨著羅馬對外擴張而產生 B.沒有因羅馬帝國滅亡而消失C.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法學淵源 D.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不斷發展7.(2022·安徽合肥·二模)有學者指出:在古希臘,政治是與城邦相關的-切事務,人們所有的一切都被納入到政治領域中。政治領域的自由不是一種個人獨享的權利,而是集體權利壓倒個人權利,主要以掌權者即“多數人”的寬容為基礎。這說明古希臘民主政治A.實現了公民內部的政治平等 B.立足于維護城邦的集體榮譽C.加速城邦體制逐步走向衰落 D.公民個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8.(2022·浙江紹興·二模)奧運會源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因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古代奧運會停辦1500年之后,法國人顧拜旦于19世紀末提出舉辦現代奧運會的倡議。1894年成立奧委會,1896年舉辦了首屆奧運會,1924年舉辦了首屆冬奧會,1906年舉辦了首屆殘奧會,2010年舉辦了首屆青奧會,2012年舉辦了首屆青冬奧會。下列項中,對此解讀正確的是①首屆奧林匹亞競技會辦于阿提卡半島②首屆現代奧運會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③法國承辦了世界上第一屆冬季奧運會④北京成為奧運史上首個“雙奧”城市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2022·江西宜春·模擬預測)古希臘早期的哲學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質的過程中更深刻地體會了對命運的追尋、對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對人性的多向度追求。這表明古希臘A.創造了輝煌的文化 B.哲學發展有永恒性C.具深厚的人文意蘊 D.自然哲學不斷發展10.(2022·湖南·模擬預測)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記載:“老天鑄造他們的時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黃金,這些人是最寶貴的,是統治者。在輔助者(軍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銀。在農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鐵和銅?!氈裰I曾經說過‘銅鐵當道,國破家亡’。”他這一主張實際上A.導致了雅典社會的分裂 B.帶有強烈的等級命定論色彩C.誘導人文主義精神的萌發 D.不認可雅典實行民主政體11.(2022·云南·二模)古希臘著名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曾塑造一組女戰士形象,但無論是人體還是造型,均是男性的健美多于女性的柔美,塑像的重心落在一只腳上,這使得動態的人體保持了完美的均衡。這反映了古希臘A.女性地位低下 B.公民地位至高無上C.崇尚人文主義 D.雕刻塑造技術精湛二、材料分析題12.(2022·浙江·高考真題)依法治國是現代國家治國理政的需要。管窺西方法制演進,立足國情,借鑒精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希臘斯多葛學派(斯多亞學派)關于普遍人性和普世性的自然法思想對羅馬法產生巨大影響。羅馬的法律體系里普遍包含著當地的習慣法,即便在公元212年所有羅馬帝國統治下的自由民都被賦予公民權之后,也依然如此。帝國境內的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還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權力。通過幾個世紀的實踐,他們創造出一套浩瀚無邊、既系統又靈活的法典,架構出大多數我們今天所使用的現代法律體系的主干與分支。——引自【美】喬納森·戴利《現代西方的興起》材料二 “舊制度”下的法國法律長期被一系列疑難雜癥傷害,比如司法管轄權重疊,訴訟程序緩慢且昂貴。為了糾正這種狀況,拿破侖任命了一個專家委員會,耗費了兩年多時間討論司法改革問題。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國《民法典》。它以6世紀的羅馬法和另一些法律為藍本,將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編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將封建殘余和王室特權廢除了。——摘編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歷史》材料三 從形式上說,帝國是原德意志邦國王侯統治者的聯盟,1871年的帝國憲法實際上是王侯之間簽定的條約,按照憲法的規定,皇帝享有極大的權力,他掌管外交和軍隊,有十分廣泛且重要的行政權力,有權解釋憲法。帝國建立了兩院制的議會:聯邦議會作為上議院,代表各邦,成員由各邦君主任命;作為下議院的帝國議會則是全體人民的代表。對于由俾斯麥一手奠定的帝國憲制,有學者評論其極為“粗拙”;有人認為它“適合1870年的德意志”。——摘編自陳曉律主編《界現代化歷程·西歐卷》等(1)根據材料寫出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名稱。結合所學,概述斯多亞學派對羅馬法的貢獻。(2)根據材料二,分析拿破侖編纂《民法典》的原因,概括該法典與啟蒙原則的關系。(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指出該“帝國憲法”確立的政體。對于“帝國憲制“極為‘粗拙’”的觀點,請結合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發展和“帝國憲法”的內容予以闡釋。綜合材料二三概括西方法制演進的規律。三、論述題13.(2021·湖北·漢陽一中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自從人類有了精神活動以來,就開始了精神不斷進化的過程。但是精神進化發生質變,在人類歷史上僅有兩次。一次是在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的文明軸心時代,另一次則發生在近代社會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從這個意義上說,精神進化的確是一個超長時段的概念。面對這樣一個超長時段的概念,人們要扣問的是,在精神進化的過程中,精神內核的變化或曰精神核心價值的變化是什么?人類精神進化的過程與“開放”的概念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它主要體現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在開放的時代,人類精神進化的步伐會更快些,涵蓋的內容也會更多些;另一方面是人類精神進化的內涵當中,本身就包含著豐富的開放文化觀念。——摘編自梁景和、殷定泉《文化開放時代的精神進化》圍繞材料,結合中外相關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2022·浙江·高考真題)有學者認為:羅馬以前,整個古代世界不知道“私人”的存在。即使希臘人的公民資格,也只是從城邦分享什么,而不是在城邦之外擁有什么。羅馬人第一次將整個法律體系區別為“公法”和“私法”。這卻開啟了古代世界最有價值的一場革命,當時誰也沒有在意。該觀點意在強調,羅馬法( )A.適應了當時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B.有利于完善法律體系,緩解社會矛盾C.對近代西方的法律產生深遠影響 D.穩定了羅馬共和國和帝國的統治秩序【答案】C【解析】材料強調了羅馬法區分公法和私法,一定程度上在法律意義上區分了公與私,雖然當時人并未在意,但是這一區分對于后世的法律體系產生了重要意義,C項正確;材料沒有強調商品經濟發展和羅馬法之間的關系,排除A項;材料中強調的是法律概念的區分,而非法律體系中新增內容,因此“完善”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D項是強調羅馬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材料強調的是對后世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C項。2.(2021·海南·高考真題)公元前272年,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半島,被征服的意大利人沒有羅馬公民權,而公民權意味著占有土地的權利和機會且具有排他性。約公元前124年,“拉丁官員法”的頒布使得意大利人在擁有本土權利的前提下,可以獲得羅馬公民權。這一轉變A.緩和了貴族與平民間的矛盾 B.有利于羅馬帝國的形成C.消除了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 D.標志著羅馬成文法誕生【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而公民權意味著占有土地的權利和機會且具有排他性”可知,羅馬公民權具有排他性,材料“使得意大利人在擁有本土權利的前提下,可以獲得羅馬公民權”則意味著羅馬公民權的日益開放性,使得羅馬人之外的人也可以獲得羅馬公民權,這有利于激發意大利人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有利于羅馬的強大,有利于推動羅馬帝國的形成,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給與羅馬之外的人以公民權,強調的是羅馬和外邦人之間的關系,而非貴族和平民的關系,排除A項;C項說法過于絕對,因為外邦人獲得羅馬公民權的前提是“擁有本土權利”,這就意味著一些在本土沒有權利的人如奴隸會依然不能享有羅馬公民權,排除C項;D項與材料無關,材料不涉及羅馬法,而且早在公元前5世紀頒布的《十二銅表法》就已經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故選B項。3.(2021·北京·高考真題)雅典民主改革后,工商業者獲得一定權利。一位雅典公民瀕臨破產,卻不愿讓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認為只有蠻族和奴隸才做這種“低賤營生”。蘇格拉底勸導說,為了家庭生計,自由的女人運用技藝從事商品生產是“最高貴”的行為,通過學習和練習可增進美德。這說明①蘇格拉底認為雅典社會道德淪喪②古希臘城邦時期開始出現手工工場③蘇格拉底認為人應當求知并付諸實踐④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對工商業抱有偏見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D【解析】根據“蘇格拉底勸導說,為了家庭生計,自由的女人運用技藝從事商品生產是‘最高貴’的行為,通過學習和練習可增進美德”可知,蘇格拉底認為人應當求知并付諸實踐,③符合題意;根據“一位雅典公民瀕臨破產,卻不愿讓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認為只有蠻族和奴隸才做這種‘低賤營生’”可知,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對工商業抱有偏見,④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蘇格拉底認為雅典社會道德淪喪,①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古希臘城邦時期開始出現手工工場,①不符合題意。所以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4.(2021·湖南·高考真題)早期的羅馬法規定債的關系不可轉移,后來羅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準許他人替代原債權人或原債務人,以實現債權或債務在不同主體間轉移。這一轉變A.動搖了保護私產的觀念 B.旨在保護奴隸主特權地位C.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D.表明羅馬法形成完整體系【答案】C【解析】根據“后來羅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準許他人替代原債權人或原債務人,以實現債權或債務在不同主體間轉移”可得出羅馬法的調整是為了適應當地羅馬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需要,在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商業糾紛,因此法律也要適當的調整,C正確;材料只說債務關系轉移,但私產的觀念沒有動搖,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護誰,排除B;D項是《民法大全》的頒布,排除D。5.(2022·浙江·高考真題)著名法學家江平認為:“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發展,中國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觀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羅馬法精神在中國的復興,私法精神在中國的復興,人文主義在中國的復興。”下列對“羅馬法精神在中國的復興”的理解和認識正確的是A.從強調統治階級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本位B.羅馬法的內容適合改革開放后的中國C.權利自主的經濟本位應完全服從于國家至.上的國家本位D.立法從以羅馬法的經驗主義為基礎到“摸著石頭過河【答案】A【解析】羅馬私法更多強調的是商品經濟下的財產關系、經濟糾紛,而“私法精神在中國的復興”所體現的是中國對法律觀念的一個轉變,即在市場經濟體制之下,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本位,故A項正確;羅馬法是奴隸制時代的法律,不適應現代中國,排除B;C項太絕對,排除C;D項與材料主旨無關,不能體現,排除D。6.(2022·遼寧·模擬預測)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并沒有完全熄滅萬民法的火種,萬民法所蘊含的普遍主義理念和自然法精神只是在此后的歷史變遷中暫時蟄伏下來,一俟經濟社會發展,萬民法便拂去歷史塵埃,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再次登上國際私法舞臺。以上材料主要說明了萬民法A.伴隨著羅馬對外擴張而產生 B.沒有因羅馬帝國滅亡而消失C.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法學淵源 D.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不斷發展【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一俟經濟社會發展,萬民法便拂去歷史塵埃,以一種嶄新的面貌再次登上國際私法舞臺”可以看出萬民法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不斷發展,D項正確;萬民法是伴隨著羅馬對外擴張而產生的,但材料沒有體現,排除A項;萬民法沒有因羅馬帝國滅亡而消失,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萬民法對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D項。7.(2022·安徽合肥·二模)有學者指出:在古希臘,政治是與城邦相關的-切事務,人們所有的一切都被納入到政治領域中。政治領域的自由不是一種個人獨享的權利,而是集體權利壓倒個人權利,主要以掌權者即“多數人”的寬容為基礎。這說明古希臘民主政治A.實現了公民內部的政治平等 B.立足于維護城邦的集體榮譽C.加速城邦體制逐步走向衰落 D.公民個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答案】D【解析】根據“政治領域的自由不是一種個人獨享的權利,而是集體權利壓倒個人權利,……的寬容為基礎”可得出雅典公民的個人自由是要以城邦利益為前提的,受到一定的限制,不是絕對的自由,D項正確;A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B項不是主旨,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民主政治的弊端,排除C項。故選D項。8.(2022·浙江紹興·二模)奧運會源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因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古代奧運會停辦1500年之后,法國人顧拜旦于19世紀末提出舉辦現代奧運會的倡議。1894年成立奧委會,1896年舉辦了首屆奧運會,1924年舉辦了首屆冬奧會,1906年舉辦了首屆殘奧會,2010年舉辦了首屆青奧會,2012年舉辦了首屆青冬奧會。下列項中,對此解讀正確的是①首屆奧林匹亞競技會辦于阿提卡半島②首屆現代奧運會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③法國承辦了世界上第一屆冬季奧運會④北京成為奧運史上首個“雙奧”城市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首屆奧林匹亞競技會舉辦于伯羅奔尼撒半島上,①錯誤;首屆現代奧運會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法國承辦了世界上第一屆冬季奧運會,北京成為奧運史上首個“雙奧”城市,②③④說法正確,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9.(2022·江西宜春·模擬預測)古希臘早期的哲學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質的過程中更深刻地體會了對命運的追尋、對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對人性的多向度追求。這表明古希臘A.創造了輝煌的文化 B.哲學發展有永恒性C.具深厚的人文意蘊 D.自然哲學不斷發展【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古希臘早期的哲學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蘊,哲學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質的過程中,更深刻地體會了對命運的追尋、對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對人性的多向度追求,他們的哲學探討直接關涉的是人自身,是人對自然統治力量的反抗和対人自身生存狀況的覺醒,C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古希臘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哲學發展有永恒性”,排除B項;“自然哲學不斷發展”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10.(2022·湖南·模擬預測)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記載:“老天鑄造他們的時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黃金,這些人是最寶貴的,是統治者。在輔助者(軍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銀。在農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鐵和銅?!氈?,神諭曾經說過‘銅鐵當道,國破家亡’?!彼@一主張實際上A.導致了雅典社會的分裂 B.帶有強烈的等級命定論色彩C.誘導人文主義精神的萌發 D.不認可雅典實行民主政體【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柏拉圖將城邦公民分為三個等級,而這三個等級是上帝在造人時就已經決定了的,可見柏拉圖的理論帶有強烈的等級命定論色彩,B項正確;僅從柏拉圖的主張無法得出雅典是否因此而分裂,排除A項;題干涉及的是國家學說,且西方人文主義的淵源還有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等,排除C項;柏拉圖并不反對雅典實行民主政治,而是反對其直接民主,排除D項。故選B項。11.(2022·云南·二模)古希臘著名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曾塑造一組女戰士形象,但無論是人體還是造型,均是男性的健美多于女性的柔美,塑像的重心落在一只腳上,這使得動態的人體保持了完美的均衡。這反映了古希臘A.女性地位低下 B.公民地位至高無上C.崇尚人文主義 D.雕刻塑造技術精湛【答案】C【解析】古希臘雕塑家在作品中突出“男性的健美”,彰顯“動態的人體”“完美的均衡”,體現了人的力量之美,反映出古希臘崇尚人文主義,C項正確;材料并未說明當時希臘的女性“地位低下”,排除A項;“公民”地位至高無上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著名雕刻家的塑造技術精湛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二、材料分析題12.(2022·浙江·高考真題)依法治國是現代國家治國理政的需要。管窺西方法制演進,立足國情,借鑒精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希臘斯多葛學派(斯多亞學派)關于普遍人性和普世性的自然法思想對羅馬法產生巨大影響。羅馬的法律體系里普遍包含著當地的習慣法,即便在公元212年所有羅馬帝國統治下的自由民都被賦予公民權之后,也依然如此。帝國境內的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還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權力。通過幾個世紀的實踐,他們創造出一套浩瀚無邊、既系統又靈活的法典,架構出大多數我們今天所使用的現代法律體系的主干與分支。——引自【美】喬納森·戴利《現代西方的興起》材料二 “舊制度”下的法國法律長期被一系列疑難雜癥傷害,比如司法管轄權重疊,訴訟程序緩慢且昂貴。為了糾正這種狀況,拿破侖任命了一個專家委員會,耗費了兩年多時間討論司法改革問題。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國《民法典》。它以6世紀的羅馬法和另一些法律為藍本,將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編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將封建殘余和王室特權廢除了。——摘編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歷史》材料三 從形式上說,帝國是原德意志邦國王侯統治者的聯盟,1871年的帝國憲法實際上是王侯之間簽定的條約,按照憲法的規定,皇帝享有極大的權力,他掌管外交和軍隊,有十分廣泛且重要的行政權力,有權解釋憲法。帝國建立了兩院制的議會:聯邦議會作為上議院,代表各邦,成員由各邦君主任命;作為下議院的帝國議會則是全體人民的代表。對于由俾斯麥一手奠定的帝國憲制,有學者評論其極為“粗拙”;有人認為它“適合1870年的德意志”。——摘編自陳曉律主編《界現代化歷程·西歐卷》等(1)根據材料寫出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名稱。結合所學,概述斯多亞學派對羅馬法的貢獻。(2)根據材料二,分析拿破侖編纂《民法典》的原因,概括該法典與啟蒙原則的關系。(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指出該“帝國憲法”確立的政體。對于“帝國憲制“極為‘粗拙’”的觀點,請結合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發展和“帝國憲法”的內容予以闡釋。綜合材料二三概括西方法制演進的規律。【答案】(1)名稱:《十二銅表法》。貢獻:斯多亞學派在西方歷史上第一次系統論述人“生而平等”的自然法觀念;奠定了羅馬法的哲學(思想)基礎;西塞羅是斯多亞學派的代表人物,他對羅馬法律實踐的理論概括與升華,推動羅馬法學的高度成熟。(2)原因:舊法律弊端重重;資產階級革命成果需要鞏固;傳播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關系:啟蒙原則法律化。(3)政體:君主立憲制。闡釋:19世紀70年代,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度?;实蹤嗔艽?,帝國議會作用很小。德國民主立憲是虛,君主專制是實;容克貴族占主導地位,資產階級則次之。規律:法制文明是一個不斷繼承和發展的過程;法律制度的制定需要依據國德;從人治到法治是一個漫長過程。三、論述題13.(2021·湖北·漢陽一中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自從人類有了精神活動以來,就開始了精神不斷進化的過程。但是精神進化發生質變,在人類歷史上僅有兩次。一次是在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的文明軸心時代,另一次則發生在近代社會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從這個意義上說,精神進化的確是一個超長時段的概念。面對這樣一個超長時段的概念,人們要扣問的是,在精神進化的過程中,精神內核的變化或曰精神核心價值的變化是什么?人類精神進化的過程與“開放”的概念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它主要體現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在開放的時代,人類精神進化的步伐會更快些,涵蓋的內容也會更多些;另一方面是人類精神進化的內涵當中,本身就包含著豐富的開放文化觀念。——摘編自梁景和、殷定泉《文化開放時代的精神進化》圍繞材料,結合中外相關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答案】【示例1】論題:人類的精神進化需要一個漫長過程。闡述:在古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柏拉圖的思想蘊含著西方人文主義的萌芽;到14世紀以后,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不斷成長,文藝復興在意大利興起,人文主義逐漸傳播;此后,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和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形成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思想解放運動,猛烈沖擊著封建制度和基督教會,民主自由平等和科學的思想成為資產階級建立自己理想社會的思想武器。結論:從以上史實可知,從人文主義萌芽到人文主義發展,再到資產階級理性主義盛行先后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人類的精神進化是漸進的,不斷發展的。【示例2】論題:由閉關到開放促進了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闡述: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入侵打開了中國大門,中國由閉關走向開放;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和救亡圖存的時代要求,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地主階級開明分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師夷長技以啟強”,資產階級先后提出變法維新、民主共和、民主科學等思想,無產階級先進分子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最終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結論:從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軌跡可知,近代中國走過了一條由閉關自守到向西方尋求救國方案的道路,雖然幾經曲折,但最終探索出符合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