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全用藥與急救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藥物品種越來越多,藥物中毒、濫用藥物的現象也越發嚴重。加強教育,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用藥知識,關注安全用藥,關注健康,珍愛生命顯得尤為重要。“安全用藥”一節的教學設計,依據《義務教育初中生物學課程標準》倡導的“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和倡導探究性學習”的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以“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為宗旨,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為首要策略。本節課注意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根據初中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實物、案例和資料分析等教學資料,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通過案例分析及合理設計家庭小藥箱等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探究和思考的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意在使學生逐步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安全用藥的目的。二、教學背景分析(一)教學內容“安全用藥”是北京版《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十五章《健康地生活》中第四節“安全用藥與急救”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內容涉及到的“說出一些常見藥物的名稱和作用,以及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等內容,是“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的,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的重要概念,因此是本節課的重點。通過本次的教學活動,不僅提高學生的醫藥、衛生常識,而且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也為學生免受不良用藥的危害打下基礎。為此,本節課將“合理設計、改善小藥箱”確立為本節課的難點。(二)學生情況:本屆的初二學生中,有些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做到熱情參與、積極投入,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只是機械地獲取知識,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盡最大可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盡量面向全體學生。對于藥品學生并不陌生,他們也有過不少生病后用藥的經歷,但是他們更多的是在醫生和家長的叮囑下用藥的,很少有人獨自去醫院或藥店有過買藥的經歷,而對于用藥前對于藥品說明書的使用也比較容易忽略,而藥品一旦使用不當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嚴重后果,所以非常有必要向學生普及安全用藥的知識。(3)教學方法和手段根據課程課標的要求和教學設計思路,主要運用直觀教學法。提供豐富的實物、知識卡等直觀資料,結合多媒體手段,使活動資料的呈現和介紹生動直觀。從而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積極思考的基礎上,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提供基本數據,增強學生安全用藥的防范意識和緊迫感;調查家中常備藥,在學生積極參與的基礎上,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基礎;實物觀察,提高事物的可信度,更好的明確如何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方法,以及讀懂說明書的道理;通過科普閱讀,引導學生探究的意識和增強宣傳意識;通過案例分析,緊密的聯系生活實際。家庭小藥箱的設計,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照顧自己,照顧他人。此教學方法的確定,主要是依據本節課的內容性質和學情來制定的。在啟發講授過程中教師主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實效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兩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很容易突破本課的難點了。(四)技術準備:PPT演示文稿 電子白板 實物投影等三、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說出一些常見藥物的名稱和作用。2.區分處方藥與非處方藥。3.嘗試分析藥物說明書中包含的信息和生活中的一些用藥行為,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二)能力目標嘗試設計小藥箱的探究活動,展示設計結果,學會運用安全用藥的常識。(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用藥安全,關注自己及他人健康,養成獨立,全面考慮問題的品格,生成關心他人的情感。四、教學流程示意五、教學過程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 技術應用 時間安排利用概念圖引出課題 展示:第十五章健康的生活概念圖提出研究課題:患病后,怎樣才能恢復健康呢?——安全用藥 構建人體免疫、疾病預防以及安全用藥等概念之間的聯系。思考并回答明確研究內容 利用概念圖,構建概念間的整體聯系,培養總結和概括的能力。 ppt展示概念圖 3分鐘認識常見藥物 過渡:提到藥品,同學們都不陌生,家中都要儲備一些藥品。指導學生活動:1.出示課前填寫的家庭藥品清單。2.這些藥品是從哪里購買的?3.根據藥品的用途將家中儲備的藥品進行歸類。4.你知道藥品的批準文號和生產批號的含義嗎?展示交流:指導交流、評價,解答問題。歸納總結:略講述:舉例說明藥品的批準文號與生產 批號的含義。提示:辨別藥品的真假可以登錄國家食 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 傾聽展示課前填寫的家庭藥品清單,按要求師友組交流相關問題。提出交流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傾聽,明確識別假藥的基本方法。 通過調查活動,初步一些常見藥物的名稱和作用。嘗試對藥物進行分類;初步學會辨析藥物真假的基本技能。為安全用藥奠定基礎。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課下填寫的家庭藥品清單 5分鐘識別處方藥與非處方藥 過渡:展示用藥不當造成危害的幾組數據。看了這幾組數據,你認為,用藥的安全問題僅僅是個例嗎?案例:小明感冒了,渾身不舒服,他到藥店去購買感冒軟膠囊和頭孢克洛膠囊這兩種藥。問題:1.店員只賣給感冒軟膠囊,而拒絕賣給他頭孢,這是為什么呢?2.國家為什么要將藥物分為處方藥和非處方藥?3.怎樣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歸納總結:區分處方藥與非處方藥 思考并回答傾聽,進入情境。案例分析,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 學會兩種藥物的區分方法,進一步為自己安全用藥奠定基礎。 實物投影展示幾種藥品的實物 10分鐘讀 懂 藥 品 說 明 書 問題:小明把從藥店買的感冒藥帶回家,卻不知怎么服用,請你為他想一想,這種非處方藥的“用藥依據”是什么? 指導學生:閱讀藥品說明書1.哪些內容可以了解藥物的治療作用,幫助我們判斷是否“對癥下藥”?2.哪些內容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與適用人群?3.什么時間吃藥,吃多少,你應該關注哪項內容?4.哪些內容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藥物質量是否合格?交流與評價:指導交流、評價,解答問題。歸納總結:處方藥 vs 非處方藥案例:小明服用感冒藥的第二天,學校要進行期中考試。他為了讓自己盡快好起來,便找到家里人以前吃剩下的青霉素V鉀片進行服用。為了盡快好起來,他還特意增加大了藥量。結果,服藥幾分鐘后,他便感覺呼吸困難、頭暈頭痛,并出現滿色發白、血壓下降等癥狀。問題:小明在哪些方面做法不當,以致出現了不良的后果呢?歸納總結:不能亂用抗生素 思考并回答以小組為單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思考并解答相關問題。小組派代表展示、發言,其他小組成員給予補充。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具體案例,解答相關問題。傾聽并思考 學會閱讀和使用藥品說明書,是每個公民應掌握的安全用藥的基本技能。進一步為自己安全用藥奠定基礎。通過案例分析,使學到的知識得以鞏固和內化,從而做到知識的遷移和完善,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和升華。 ppt展示閱讀藥品說明書的要求及相關問題 10分鐘正確認識抗生素類藥品 指導學生:閱讀知識卡中提供的《抗生素與超級細菌》的相關知識,思考并分析相關的問題。 1.有人認為,抗生素可以“包治百病”,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2.你認為,濫用抗生素對人體的健康會產生怎樣的不良影響呢? 3.什么是“超級細菌”? 4.人們為什么會認為“超級細菌”的泛濫,是人類自己濫用抗生素造成的? 5.作為中學生的你,應該怎么做才能減小抗生素所產生的副作用呢?交流評價:指導交流、評價,解答問題。歸納總結:“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將無藥可用” 閱讀知識卡中提供的關于《抗生素與超級細菌》的相關知識,討論分析相關的問題。交流學習成果,提出發現的問題。 利用科普閱讀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到濫用抗生素對全人類帶來的危害,從而提高防范意識,增強宣傳的力度。 實物投影展示梳理后的成果 5分鐘學以致用設計家庭小藥箱 歸納總結:安全用藥問題:1.今天你學習了安全用藥的知識,你認為該如何管理自家的小藥箱呢?2.家庭小藥箱在建立過程中應該從幾個角度考慮呢?溫情提示:1.調查家庭成員健康狀況。 2.家庭用藥不宜多備。 3.按說明書上的貯藏方法存放。 4.經常查看、更換,確保藥品質量。 5.除了內服藥,還應包括準備一些外用藥和一些醫用器具。. 根據提示,總結概念。就各自調查的家庭小藥箱情況進行表達交流,然后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補充完善,扮演好“家庭小醫生”的角色。根據提示,整理家庭小藥箱。 創設情境,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體會設計的過程。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學會照顧自己,照顧他人。 ppt展示活動要求及問題 6分鐘課堂小結 結束語:不管是家庭小藥箱的設計,還是藥物的保管和服用,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醫學常識,這樣才能科學、合理使用藥物,才能真正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問題:關于安全用藥,還有什么疑問嗎? 總結本課的知識點,說出收獲和疑問。 強化安全用藥的意識 2分鐘目標檢測 提示:1.先自己獨立完成,2.學師指導學友完成。指導學生:完成學案中相關問題的作答。 學友獨立完成學案中的第一題,第二題選作;學師兩題同時完成。 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鞏固學習成果。 ppt展示任務提示。 4分鐘板書設計 15.4.1安全用藥學習效果評價設計對知識的評價:通過效果檢測、反饋交流及能力提升等多種形式檢測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有關“安全用藥”知識的掌握情況。對能力的評價:隨堂觀察學生在參與本次學習活動中的表現。如能否積極主動的與其他同學開展合作學習,通過活動獲得知識、訓練技能等。對情感態度 價值觀的評價:通過案例分析及家庭小藥箱的管理,判斷學生是否能夠關注用藥安全,關注自己及他人健康。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本節課主要運用直觀教學法、討論法、思學同步法,通過觀察實物、科普閱讀、案例分析等活動,結合多媒體手段,使活動資料的呈現和介紹生動直觀。從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注重對學生進行聯系生活實際,運用知識解釋問題的能力。本節課貼近生活,實用性強,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醫藥、衛生常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但教材內容知識性、專業性強又很零散,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注重了知識的關聯性,將本節課的知識串成了一條線:即藥品的購買、使用、貯備,將安全用藥的常識貫穿在這條主線中,注重學生的已有知識和能力,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交流,獲得安全用藥的常識,強化安全用藥的意識。總之貫穿課堂教學的核心是,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以學生主動性的知識建構為中心,組織教學,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主動探究獲取知識。知識卡:抗生素與超級細菌1928年,英國的細菌學家弗萊明在研究細菌時發現,青霉能夠產生一種殺死或抑制葡萄球菌生長的物質,他把這種化學物質叫做青霉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醫生用它挽救了成千上萬傷病員的生命。弗萊明因此也獲得了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繼青霉素之后,又有許多種抗生素陸續被發現,如抵抗結核菌的鏈霉素、消炎抗菌的紅霉素等。但是抗生素不是萬能的,不同的抗生素適于治療不同的敏感(缺乏抗藥性)細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而且對人體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濫用抗生素,不僅不能達到治療目的,還會殺死人體內有益的細菌。在長期使用抗生素過程中,人們還發現原來對疾病有特效的抗生素多次使用后,變得不那么靈驗了,于是不得不加大劑量以保證抑菌消炎效果。這樣做的結果是很多細菌對抗生素出現了極強的耐藥性,甚至已經發現了幾種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的“超級細菌”。對于“超級細菌”,人們幾乎無藥可用。2010年,英國媒體爆出:南亞發現新型超級細菌NDM-1,抗藥性極強可全球蔓延。2016年5月26日,美國衛生官員報告,美國發現首例對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抵抗力的細菌感染病例,如果這種超級細菌傳播,可能造成日常感染的嚴重危險。抗生素是人類的一大發明,它使億萬人受益。但是,濫用抗生素也帶來了新的問題。請你根據這篇短文回答下列問題:1. 有人認為,抗生素可以“包治百病”,你 (認同/不認同)這種說法,理由是 。2.由于抗生素對人體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濫用抗生素,在殺死或抑制有害細菌的同時,還會殺死人體內 的細菌,這樣不僅不能達到治療目的,還會破壞人體正常菌群的 。3.與普通細菌相比,“超級細菌”是指對多種抗生素具有 性的細菌。4. 有人認為“超級細菌”的泛濫,是人類自己濫用抗生素造成的。我們可以用達爾文的學說來解釋這種現象: 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細菌群體內由于變異現象的存在,(存在/不存在)具有抗藥能力的個體。人們使用抗生素抑菌的過程中,普通細菌被殺死,而 的細菌則容易存活下來。存活下來的細菌繁殖出的大量后代中,由于 作用,后代中普遍存在抗抗生素的能力。5.正確使用抗生素,即關系到我們個人的身體健康,也關系到全人類的健康。作為中學生的你應該怎么做才能減小抗生素給人類帶來的副作用呢 。教學準備電子白板展示概念圖利用概念圖引出課題分析概念間的聯系,明確研究內容。初步認識家中常備藥物,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實物投影展示藥品品清單組織學生調查家中常備藥物利用實物,引導學生區分處方藥與非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實物投影展示藥品的實物分析案例,觀察藥品實物,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PPT演示文稿展示相關問題閱讀藥品說明書,明確安全用藥的一般原則。組織學生閱讀藥品說明書引導學生分析濫用抗生素的社會危害通過科普閱讀,明確濫用抗生素的危害,達到以身作則,拒絕濫用抗生素的目的。教師活動媒體運用學生活動結束ppt展示檢測題。獨立完成檢測題引導學生檢測學習效果ppt展示任務提示。實物投影展示分析后的成果指導學生學以致用,設計家庭小藥箱根據提示,設計家庭小藥箱。概念分類安全用藥處方藥(無統一標識)關注適應癥——對癥下藥非處方藥(OTC)關注用法用量——準確用藥原則正規途徑購藥關注禁忌和注意事項——避免不良反應閱讀藥品說明書關注保質期和貯藏——發揮最佳效果正確對待抗生素PAGE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