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血液的教學設計一、教學設計思想1.教材分析: 本節教學內容多數屬于經驗型知識,最適合的學習方式并非探究,本節課的設計試圖在傳統教學方式和探究學習方式中找到整合點,嘗試多種學習方式的結合。 新課程的理念并非完全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要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在傳統的教學中整合探究理念更有實際意義,血液的顏色與紅細胞和白細胞數目比的關系,還有血型的不同與輸血原則的關系等。2、學情分析: 處于八年級學生幾乎都有流血、抽血和見血的經歷,對血液有一些感性認識,但學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及其各成分的主要功能。因此,要重在采用多種手段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重在設計給學生提供機會去體驗主動學習的過程;重在引導學生合作交流、討論質疑,使學生在思考問題中訓練思維,在解決問題中學會學習。 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初步學會看血常規化驗單,了解血常規化驗數據。(3)知道人體的血量和輸血的原則。2.過程與方法(1)通過教師的導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通過觀察實驗(血液分層現象)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通過看血常規化驗單,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課堂學習目標的共同探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產生珍愛生命的情感。三、重點和難點 1.重點:血液的成分及功能。2.難點:血細胞的功能及教會學生看血常規化驗單。四、教學資源 :加入抗凝劑(檸檬酸三鈉)已分層的血液、血液常規化驗單、學生的練習單、PPT。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教學說明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血液”二字。如醫生為了診斷某些疾病,往往先要驗血。有人在意外事故中失血過多,必須及時輸血,有些疾病如乙肝、艾滋病她們通過血液傳布的。可見血液與人體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今天我們就學習血液的有關知識一、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血漿的主要成分和功能 2.血細胞的功能 人體內有一條條奔流不息的紅河,它們就是遍布人全身的血管,血管里流淌著的是血液。 現在我們來學習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觀察血液的分層現象: 出示經抗凝處理并靜置12h的動物血,經過抗凝處理的新鮮血液,靜置一段時間之后會發生分層現象,我們能清楚地看到血液的組成:血液總量的45%為血細胞,55%是血漿。 血漿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是什么呢? 2.同學們在的幻燈時,看到了哪些細胞?觀看幻燈在光學顯微鏡下的人血液涂片,并說出三種血細胞的形狀、數目、大小。哪種細胞的數目最多?哪種細胞最大?哪種細胞最小?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下這些血細胞有什么作用吧! 視頻:紅細胞的功能 為什么這種細胞是紅色的呢? 趣味學習: 1.世界上所有動物的血液都是紅色的嗎?深海中的一種動物鱉血液為藍色,因為她血液中的血紅蛋白中不含鐵,含的是銅,所以血液為藍色。 2.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以后,為什么力大無比呢? 視頻:白細胞的功能 趣味學習:化膿是怎么一回事?白細胞做變形運動,穿過血管壁,吞噬病菌。流出的膿液是病菌及死亡的白細胞。 視頻: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體積較小的細胞碎片,無細胞核。促使血液凝固,止血作用。 趣味學習:奮不顧身的堵漏工(講止 血的過程) 知識點反饋: 搶救大面積燒傷的病人時是輸送的血液還是血漿? 皮膚滑劃破后流出的血液,為什么會凝固? 血細胞中細胞數量最多的是什么?細胞最小的是什么?細胞最大的是什么? 血液常規檢查: 血液中各種血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是相對穩定的,請大家拿出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規檢查單,對照檢查項目后的正常參考值,看看是否處于正常范圍內? 請大家來交流一下你們小組的結論。 血液常規檢查的數目偏離正常范圍的10%以上,就提示可能患有某種疾病,如貧血、炎癥、凝血障礙等…… 介紹青少年時期容易患的缺鐵性貧血,多吃含鐵高的食物如肝臟、瘦肉、海帶等。 觀察回答: 血液分成三層: 上層:淡黃色半透明的(血漿) 下層:深紅色的是(紅細胞) 中間一層:白色(白細胞和血小板) 學生閱讀P22第一段和第13行并回答。 學生觀察并答出 觀看視頻后回答及其記錄:紅細胞具有運送氧氣的功能。 不是,有的是藍色如鱟。無色的昆蟲、淡青色的是蝦,蟹。等 學生觀看并回答及其記錄 小組活動,討論,記錄 實物演示更為直觀,讓讓學生由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更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的思考能力。 趣味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貼近學生的生活并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 知識點運用,理論聯系實際。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給予切實指導。二、血量 血量約為人體體重的7%-8%(70ml-80ml/kg) 以50公斤的人,人體血量是多少? 失血量為多少會危及人的生命? 獻血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獻血者的條件是什么?(年齡、體重) 學生計算 滲透“兩綱”教育,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三、輸血原則 輸血的原則:輸同型血為原則 血型的類型? 學生回答:A型、 B型、 AB型、 O型及RH型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內容,復習內環境,同學們回顧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血細胞的種類及作用。 知識點的鞏固。評價 學生練習單 課堂反饋作業布置 :練習冊P7-9(一)3 (二)4.5.(四)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