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泌尿系統是如何維持內環境穩定的 教學設計方案修改稿課題 泌尿系統是如何維持內環境穩定的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排泄的概念、腎單位的結構與功能。2、理解泌尿系統在內環境穩定中所起的作用。二、過程與方法1、利用插圖和多媒體課件,能簡述尿液形成的過程。2、通過比較、分析正常人的血漿、原尿、尿液中的成分,了解尿液在形成過程中成分發生的變化。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了解泌尿系統在內環境穩定中所起的作用,并進一步認識到泌尿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關系。重點 腎單位的結構與功能;尿液形成過程。難點 腎小球、腎小囊壁和腎小管在尿液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尿液形成過程中物質發生的變化。教法與學法 討論法、引導探究法 以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為主,輔以教師的講解、演示、指導。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課件教 學 過 程教學內容教師行為學生行為教學說明引入人體在生命活動中會產生許多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等等,同時也會攝入一些有害物質如藥物,這些廢物通過血液送到某些器官排出體外,這個過程稱為排泄。學生在書本上進行圈劃。介紹排泄的概念。排泄與排遺(板書)一、排泄問:排便屬于排泄嗎?補充:排泄是通過血液循環從體內排出;但糞便是食物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殘渣形成的,未進入血液循環,直接由大腸排出,這個過程叫做排遺,并不屬于排泄的范疇。問:排泄都有哪些途徑呢?學生回答。答:1、皮膚(汗液的形式);2、呼吸系統(氣體的形式);3、泌尿系統(尿的形式)知道排泄和排遺的區別,并簡單了解排泄的幾條不同途徑。 泌尿系統的組成過渡:在這三個排泄途徑中,通過泌尿系統以尿液形式排出廢物是人體排泄最主要的形式。問:那么泌尿系統是由哪些器官組成的?復習回顧泌尿系統的組成。(板書)二、泌尿系統的組成答:腎臟——形成尿液 輸尿管——輸送尿液 膀胱——暫時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復習泌尿系統的組成。腎單位的結構過渡: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場所,那么,血液在經過這個器官時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可以形成尿液?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腎臟的解剖圖,了解一下它的內部結構。ppt出示腎單位的結構示意圖。腎單位是腎的基本功能單位,人的腎由170萬~240萬個腎單位組成。問:腎單位是由哪些結構組成的呢?(板書) 三、腎單位 現在,大家對腎單位的結構都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血液是如何流經腎單位的呢?學生根據書本P29第二節自學。學生上臺在黑板上對結構圖進行填空并在ppt上指出腎單位的組成結構,簡要介紹、交流從課本中獲得的信息。學生回答:腎動脈—入球小動脈—腎小球—出球小動脈—腎小管周圍的毛細血管—腎靜脈引導學生思考,知道腎單位的結構組成。尿的形成過程過渡:血液在流經腎單位的過程中,它的成分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尿形成過程的第一步:播放尿液的形成(腎小球濾過部分)動畫,問:血液流經腎小球時,血漿中的哪些成分被腎小球濾過?哪些成分進入了腎小囊中形成原尿?(板書)尿形成過程的第二步:指導學生閱讀書本P29第4、5節腎小管重吸收作用的內容,思考問題: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腎小管重吸收了哪些成分?這些成分被重吸收后進入了哪里?腎小管里殘留的液體匯集到哪里形成尿液?(板書)學生觀看并通過書本P29第3節內容思考。學生回答:(1)血液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不能被腎小球濾過;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進入到腎小囊中。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回答:(1)全部的葡萄糖、大多數的水分和其他少量物質被腎小管重吸收;(2)這些物質被重吸收后進入毛細血管,并被送回血液。利用視頻使學生更加清楚直觀地看到腎小球的濾過作用中物質發生的變化。通過比較、分析正常人的血漿、原尿、尿液中的成分,了解尿液在形成過程中成分發生的變化。泌尿系統維持內環境穩定的意義通過形成尿液,起到排出廢物的作用,而且對調節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含量、維持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理解泌尿系統在內環境穩定中所起的作用。課堂練習書本P30思考與討論ppt補充練習學生完成練習課堂小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回答預設: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明白了排泄和排遺的區別,回顧了泌尿系統是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組成,其中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場所。腎單位是腎的基本功能單位,與尿的形成有密切關系,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兩個過程。尿液形成以后,可經輸尿管、膀胱、尿道排出體外。排尿對于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排出廢物,而且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 。鞏固本堂課的新知識附:板書設計 泌尿系統是如何維持內環境穩定的1、排泄2、泌尿系統的組成血液(血細胞、蛋白質、葡萄糖、水、無機鹽、尿素) 腎小球 濾 過 腎小體 腎小囊 原尿(150L)(微量蛋白質、葡萄糖、一部分水、3、腎單位 無機鹽、尿素、氨基酸) 腎小管 重吸收 尿液(1.5L)(水、無機鹽、尿素) 4、尿的形成過程課后反思:教案說明: 學生通過前期的學習,已經了解血液循環、呼吸、消化、泌尿等相關系統的組成與功能,了解了內環境的概念,而本節的內容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入,是進一步理解這些系統的生理活動與內環境穩定之間的關系。本節課主要涉及的“尿的形成過程”和“內環境穩定”的內容相對復雜而抽象,因而在教與學兩方面都有一定的難度。 針對以上分析,本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以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再憶為主,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各種教學資源,如模型或者課件等,通過師生互動,引導學生分析相關的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獲得新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