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第二節 人體生命活動需要的環境條件人體是如何維持內環境穩定的-腎臟與尿液形成一、教學設計本課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在于將一個微觀結構——腎單位,還要進一步拆分為腎小體和腎小管,并且要理解濾過作用和重吸收作用這2種不同的生理活動,特別是注意血液——>原尿、原尿——>尿液的成分變化,在《教學基本要求》這部分學的要求是B級。我設計了關于成分變化的探究環節,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將之前學過的內容和本課的新知結合起來,建立聯系,能用積極的科學思維方式主導學習,而不是重復老師講授的內容。教材上腎單位的圖片不夠直觀,信息量較多,而且缺乏經驗的學生們一下子不知道看哪一部分。這里設計利用板繪、板書、電腦動畫、學習紙等等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同學把注意力集中在血液經過腎單位處理的一步一步上。繪圖時強調的毛細血管網,與之前學習的“物質交換場所”知識相呼應,體現了生物體的機構與功能相統一的科學觀點。利用教師的親身例子以及尿毒癥的資料等,讓同學體會腎臟功能對于維持內環境穩定的重要作用,如果平衡被破壞會有什么嚴重后果,認識尿液檢驗是醫學檢驗的重要手段,會解讀尿液檢驗結果有助于加強生命的自我管理。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泌尿系統在維持內環境穩定中的作用;知道腎的基本功能單位是腎單位,由腎小體和腎小管組成;知道尿液的形成過程;理解維持內環境穩定的意義;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腎小體的結構知道原尿的形成過程,原尿的成分與血液的區別;通過學習腎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知道尿液與原尿的成分區別;認識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需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生命體形態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觀點;感悟人體生命活動的協調性和整體性。三、重點與難點重點:腎單位的結構;腎小體和腎小管在尿液的形成中的作用;認識泌尿系統在維持內環境穩定中的作用難點: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后,血漿——>原尿的成分變化;經過腎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原尿——>尿液的成分變化。四、教學準備 視頻資料和圖片媒體,課件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教學說明復習引入 1、血漿的成分提醒學生注意“還有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代謝廢物”2、P.25圖引入代謝廢物等的排出 P.22一、什么是排泄? 1、在生理學中,把代謝終產物、攝入過多的物質以及某些異物(如藥物)和有害物質經血液循環通過某些器官從體內排出的過程。閱讀P.28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由大腸排出,不屬于排泄的范疇。為什么?2、簡單梳理呼吸作用,解釋代謝終產物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氨基酸+氧氣→含氮廢物(尿素)+二氧化碳+水 閱讀P.28練一練1、 *代謝終產物不是腎臟產生的,而是全身細胞生理活動產生的廢物,由循環系統運送到腎臟排出體外二、腎臟的結構 1、觀察腎臟縱剖面逐漸放大,展示腎單位腎單位:腎臟的結構功能單位。腎單位結構圖腎單位的數量:170-240萬個 看圖學習紙:腎小體: 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三、尿液的形成(微觀)1、原尿的形成腎小球濾過作用-原尿2、尿液的形成腎小管重新吸收作用-尿液 血液流經腎單位發生了什么?之前學過,人體的血液是完全的閉管式循環,而物質交換的場所是毛細血管網。*板繪腎小體,觀察血液流向血液經過腎小球后,一部分液體濾出進入腎小囊,即是原尿。原尿的成分與血液有什么區別?人體全身血液每天要流過腎臟300多次進行處理,經過測量,健康成人一天產生原尿約150升,這么多的液體當然不能直接作為廢物排出。原尿流到哪里?*板繪腎小管,觀察尋找第2個物質交換場所 原尿中哪些成分被重新吸收?(提示:有用物質)回收多少?推測尿液的成分。人體每天排出的尿液約1.5升。練一練2、請根據主要物質的濃度回答樣品A、B、C分別是什么樣品(在“血漿”、“原尿”、“尿液”中選擇),并說出理由。3、病人每天的排尿次數和尿量都比正常人多,可能是哪種結構發生病變所致……………( ) A.腎小管 B.腎小球 C.腎動脈 D.腎小囊 記錄第1個物質交換場所觀察腎小體: 血液經入球小動脈流入一個毛細血管球,即腎小球學習紙A、以下血液成分里,哪些是大分子物質,哪些是小分子物質?B、根據(A)推測出原尿的成分。觀察腎小管外纏繞著毛細血管 學習紙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被吸收,水分、無機鹽大部分被吸收,尿素不吸收。離開腎小管進入集合管的液體就是尿液看樣品成份表:樣品A是尿液,因為不含葡萄糖。樣品B是原尿,因為含葡萄糖,且蛋白質微量。樣品C是血漿,含大量蛋白質。排出人體細胞代謝產生的廢物;到黑板上指出病變位置 鼓勵同學進行探究強調毛細血管球,與之前學習的物質交換場所呼應,體現結構與功能相統一體現結構與功能相統一鼓勵同學進行探究練一練2、3既要求學生進行科學分析,也利用黑板上畫好的腎單位圖,讓同學復習鞏固腎單位的結構和尿液形成的過程。四、維持內環境穩定的意義 尿液檢驗的意義練一練4、下表是兩個尿液樣本的化驗數據,請分析并回答:葡萄糖蛋白質無機鹽尿素尿酸紅細胞樣本A——1.62.00.02—樣本B—++1.62.00.02++(注:表中“一”表示很少或無,“+”表示較多,“++”表示很多,物質的單位是克/100毫升)(1)可以判斷,不正常的尿液是樣本________,因為其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2)判斷可能是哪種結構發生病變所致………………( )A.腎小管 B.腎小球 C.腎動脈 D.腎小囊5、“200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一位兒子。他瞞著母親將自己的一個腎捐獻給了母親,挽救了患尿毒癥母親的生命。請用所學知識說說尿毒癥患者為什么通過換腎可以治愈 到黑板上指出病變位置通過資料知道什么是尿毒癥,用自己的語言做出解釋 用老師的例子讓同學體會到尿液檢驗的意義,引導同學重視自身的生命管理體會泌尿系統對于維持內環境溫度的重要意義,一旦平衡被破壞,人體會面臨嚴重的問題。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