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器官是由什么構成的一、設計思路:有關器官的內容對學生而言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有些器官的名稱都知道,陌生的是對器官的構成一知半解,對它們確切的位置也模模糊糊,對它們之間是如何聯系的也不太清楚。然而這些知識與學生自身的生活密切相關,對他們認識自己以及指導將來的健康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嘗試利用模型并結合課件(人體解剖結構)進行講解,以增加教學的直觀性便于知識的理解;嘗試通過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體驗,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記憶;嘗試通過自主分析、相互交流等活動,幫助學生串聯知識,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也促使學生利用知識指導生活。二、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并討論皮膚的結構活動,學生能概括出器官的概念。2.觀察人體內臟器官半身模型或相關課件,學生能指出人體主要器官所在的具體位置,能簡述這些主要器官的功能,并能指出哪些器官之間關系密切。3.能初步認識到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關系。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觀察人體內臟器官相關課件及半身模型,學生能指出人體主要器官所在的具體位置,能簡述這些主要器官的結構與功能,概括出器官的概念,并能指出哪些器官之間關系密切。難點:1.能初步認識到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關系。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半身人體內臟模型。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說明習題導入 連線題:四大組織的結構及功能特點連線題:四大組織的具體實例。 回憶、連線連線:上皮組織-表皮;神經組織-脊髓;肌肉組織-心肌;結締組織-血液 利用習題讓學生回憶舊知,同時對新知埋下伏筆。器官的概念 1、提問:同學們選對了,表皮確實是上皮組織,那到底什么是“表皮”呢? 2、來看一下皮膚的結構。出示皮膚結構圖,組織學生觀察、歸納皮膚各部分分別屬于何種組織。3、組織學生依據交流的結果,概述器官的概念。提問:根據概念,能否舉出更多的器官例子?講解:概念中的“一定形態特征”、“一定的生理功能”等較難的術語。 2、思考并回答。豎毛肌-肌肉組織;神經-神經組織;動靜脈-結締組織;表皮-上皮組織。3、器官:是由多種不同的組織聯合構成的結構單位,具有一定的形態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4、思考并回答。 以相較于教材上的胃壁結構更簡明的皮膚結構幫助學生對“器官”結構的理解,能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人體器官的位置 出示圖片:人體結構(顱腔、胸腔、腹盆腔)出示圖片:人體內臟圖,并對各主要器官所處位置進行講解。組織課堂比賽:看誰在最短時間內記清各器官及其位置。出示人體內臟半身模型并檢查學生記憶情況:邀請1-2位學生上講臺,在其他學生的講解及配合下,逐個解釋人體內主要器官。 看課件聽教師講解。嘗試記憶通過對模型的展示記憶結果。 教師通過講授等方法,使得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正確、清晰的掌握。借用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大道在較短時間內記憶的目的。運用模型凸顯了本學科的特色,又能讓學生“在做中學”,鞏固新知。課堂練習鞏固 利用教材p14的思考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指出實際生活中的器官只是應用。 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培養其保護器官的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