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二節 神經調節第3課時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設計思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滬教版八年級《生命科學》第一學期第二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里的第一節《神經調節》的第3課時。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在七年級《科學》課程中的第十一章《感知與協調》中簡單學習了的“反射弧”相關組成知識,并在八年級《生命科學》課程中學習了人體的內環境是細胞進行生命活動的基礎,內環境的穩定依賴于各系統功能的協調,而各系統功能的協調則依賴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作用。《神經調節》這一節是在學生掌握人體各系統參與了維持內環境穩定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學習和深入分析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生命科學是一門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能力的更要學科,為了更好的展開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能夠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進而培養學生科學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設計從學生生活中經歷的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在課堂中經歷觀察、分析、探索和解釋的科學探究學習過程,激活其思維,提升其學習的內驅力,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并學習的積極性,使其逐步養成潛心探索的生命科學核心素養。同時,考慮到八年級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實際心理狀態,選擇通過采取體驗式的探究教學法,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從而進一步產生學習的意愿。體驗式的探究教學將課堂教學與學生的已有經驗結合起來,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客觀事實,發展自己的思辨能力。當然這個過程中,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通過課堂教學的組織和對學生的鼓勵,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要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目標1.通過回憶及體驗式的學習過程,學生能理解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2.在經歷反復的實驗探究后,學生初步學會非條件反射的觀察和記錄方法,并理解反射弧的五個基本環節;3.在分類討論后,學生能通過一系列的探究體驗式學習過程理解反射的類型,體驗生命科學的價值。重點與難點重點:通過實驗探究,初步學會非條件反射的觀察和記錄,并理解反射弧的基本概念難點:用分類討論的思想,探究并理解反射的類型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橡皮錘、實驗單等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新課導入 [游戲]品味道,邀請五位學生參與,通過品嘗及做表情,請在做的同學判斷五位同學嘗到的是? [邀請]分享判斷結果、詢問判斷及分析原因。(同時展示《科學》教材上“簡單的解釋”:感覺器官→感覺神經→腦和脊髓→運動神經→肌肉) [揭曉]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觀察、判斷、思考 思考、嘗試回答 這個方法在七年級科學課程中有涉及,同時用游戲的方式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同時溫故而知新,激發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欲望。反射 反射弧 [實驗]膝跳反射 反射有什么特點呢?兩人一組,根據實驗單的內容進行互動探究,并邊實驗邊思考討論 問題1:叩擊膝蓋下的韌帶,小腿產生了什么反應? 問題2:怎樣記錄實驗結果? 問題3:這個實驗中,感覺器官、效應肌肉部位分別是? 問題4:每次實驗的結果一致嗎?影響實驗結果的可能因素有? [展示]及時同步實驗數據到白板 [再定義]將《科學》的“簡單解釋”與反射弧的五個基本環節相結合。 [回憶]放出《科學》“接尺”實驗,追問:兩個實驗里,在反射弧角度上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 聆聽,實驗 思考、討論 思考、嘗試回答 理解 思考、回答 實驗探究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師作適當的設疑和指導,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分析,完成探究學習的過程。反射的類型 [討論]請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下列哪些反射不受大腦控制?哪些反射是受大腦控制?(嬰兒的吮吸反射、縮手反射、吃梅生津、談虎色變、望梅止渴、眨眼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聽到上課鈴迅速回教室等等) [類型]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是生來就具有的反射活動;條件反射生來不具有,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通過后天的學習形成的反射活動。 [思考]其他動物是否具有“望梅止渴、談虎色變”等反射? 思考、討論、嘗試回答 聆聽,感受 思考、嘗試回答 分類討論思想是生命科學探究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研究問題的重要方法,通過分類討論,使學生自主探究并理解反射的類型。總結 [提煉]通過一節課的學習,什么是“反射”? 思考、判斷、嘗試回答 課堂總結的目的是強化認識,把學生在課堂中接受到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內化的素質。作業布置 練習冊板書: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1. 感覺器官、感覺神經、腦和脊髓、運動神經、肌肉2.反射弧: 感受器、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3.非條件反射VS條件反射4.反射教學反思附:《膝跳反射》實驗單姓名: 組員:1.每兩位學生一組,兩人輪換角色進行實驗。2.重復做膝跳反射3次,記錄結果。實驗后,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1.叩擊膝蓋下的韌帶,小腿產生了什么反應?2.怎樣記錄實驗結果?3.這個實驗中,感覺器官、效應部位分別是?4.每次實驗的結果一致嗎?影響實驗結果的可能因素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