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6 人大代表為人民課堂導入班級是如何選舉班干部來管理班集體呢?通過選舉班委會,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為同學服務。班委會由班委會委員組成,委員之間互相協作,形成合力,協助班主任與同學們一起推動班級進步。目錄人民選出的代表1責任在肩 人民在心2我們是場外“代表”3板書設計4課后作業5人民選出的代表作為國家的主人,人民該如何行使權利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為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人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統一管理國家和地方事務。人民選出的代表12345思考:人民是如何選出代表的?人民選出的代表12345全國人大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代表設區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縣級、鄉級人大代表全體選民人民選出的代表12345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直接選舉是指人大代表由選區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我國縣級[包括縣、自治縣(旗)、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人大代表、鄉級(包括鄉、民族鄉和鎮)人大代表,由直接選舉產生。間接選舉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級人大選舉產生。全國人大代表、省級(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代表、設區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由間接選舉產生。具體做法是,這三級人大代表分別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開會選舉產生。知識窗人民選出的代表12345如何進行選舉?人大代表候選人與選民見面( )選民登記( )參與投票( )人大代表候選人名單公布( )1234人民選出的代表12345神圣的一票人民選出的代表12345選舉資格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知識窗人民選出的代表12345責任在肩 人民在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何時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兩會責任在肩人民在心12345每年的三月初,來自全國各地的全國人大代表會聚北京,走進人民大會堂,代表全國各族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共商國是。責任在肩人民在心123452022年兩會會期最近6年兩會,會期11—18天2013年兩會3月3日—3月17日2014年兩會2015年兩會2016年兩會2017年兩會2018年兩會2019年兩會3月3日—3月13日3月3日—3月15日3月3日—3月16日3月3日—3月15日3月3日—3月20日3月3日—3月15日15天11天13天14天13天18天13天2021年兩會3月5日—3月16日12天3月4日—3月16日13天時間推遲2020全國兩會時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2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5月21日在北京召開5月27日下午閉幕2020年兩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兩會時間推遲至5月下旬召開。責任在肩人民在心12345發現:與上一屆相比,一線工人、農民和專業技術人員等基層代表數量有所增加,黨政領導干部代表數量有所下降。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有什么特點?責任在肩人民在心12345人大代表有哪些職責?1.要按時出席人民代表大會;2.依法認真行使大會期間的各項職權;3.要密切聯系人民群眾,聽取和反映選民的意見的要求。責任在肩人民在心12345多方調研,了解民情、社情他們是如何履行這些職責的?責任在肩人民在心12345設立接待日,接待來訪群眾責任在肩人民在心12345撰寫議案和建議,在人民代表大會上提交責任在肩人民在心12345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責任在肩人民在心12345我們是場外的“代表”作為公民,我們可以對國家、社會的哪些方面提出建議呢?國家重大事項我們可以參與討論社會發展、身邊問題我們可以建言獻策12345我們是場外的“代表”發現:網民提出的問題都與生活息息相關;網民關注的問題也特別廣泛,從綠色經濟到全面小康,再到精準扶貧……12345我們是場外的“代表”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建言獻策呢?撥打政府市民熱線的方式在政府網站留言給人大代表寫信建言參加聽證會12345我們是場外的“代表”小學生建言獻策12345我們是場外的“代表”板書設計人民選出的代表人大代表為人民責任在肩 人民在心我們是場外“代表”人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認真行使選舉權了解選舉資格全國人大代表構成的廣泛性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職權,積極履職公民有權利和責任對國家、社會事務建言獻策公民參政議政的方式小學生也可以積極參與建言獻策12345板書設計課后作業圍繞你所關心的社會問題,寫一封建言信。要求:1.提出你認為最需解決的問題。2.簡述問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3.提出解決方案。12345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 人大代表為人民.pptx 全國人大代表如何產生.mp4 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mp4 全國人大代表的構成.mp4 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1.mp4 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2.mp4 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3.mp4 小學生建言獻策.mp4 神圣的一票.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