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下第4、5、6課公共利益柳埠一中 思品組【課標要求】 積極參與公共生活、公益活動,自覺愛護公共設施,遵守公共秩序,有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精神。【復習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以公共利益為重的意識,初步養成維護公共利益的良好習慣。【能力目標】初步具有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客觀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為社會公共利益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能正確認識處理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知識目標】了解正在形成的涉及全人類的公共利益格局,知道國際安全、國際經濟、文化、自然環境資源等是全人類的公共利益所在;幫助學生明確公共利益是個人利益實現的有力保障,實現公共利益是為保障社會成員享有更廣泛的個人利益;掌握公私利益發生矛盾和沖突時的正確處理原則。【知識網絡】 身邊的公共利益 第四課《共同的需要》 關涉全人類的公共利益 關系:(1)(2) 第二單元《公共利益》 第五課《公私之間》 發生矛盾如何處理?為什么? 1、政府(最大):哪些手段? 2、非政府組織第六課《公共利益的維護》 3、其它社會組織:學校、醫院、工廠、銀行、商店 4、社會成員(中學生):如何維護?【考點聚焦】第四課 共同的需要1.公共利益:我們身邊的公共利益+關涉全人類的公共利益(了解即可)公共場所、 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國際安全、國際經濟、國際文化、自然環境資源等。政府是公共設施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建設公共設施的主要目的是直接造福于人民,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2.列舉我們身邊的公共利益。興建奧體中心、高鐵濟南西客站片區開發建設全面啟動、修建濟南北園高架路、BRT快速公交通車、修建京滬高速鐵路、動車組、從2008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在全國范圍內全部免除了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2008年國家力推全民醫保等第五課 公私之間1.怎樣理解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1)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相互依賴、相互包含的關系。①公共利益由個人的利益組成。②公共利益的實現是個人利益實現的有力保障。公共利益實現越多內容越豐富,個人利益實現也就越充分。③公共利益具體地體現在每個人的實際利益之中。(2)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有時候也會發生矛盾和沖突。2.面對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的沖突,應做出怎樣的選擇?為什么?(1)當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沖突時,優先考慮公共利益,放棄或犧牲某些個人利益或群體利益。同時,依法保護個人的正當權益。(2)面對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沖突,優先考慮公共利益,這樣做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共利益,而且從長遠看也是對個人利益的最大保護。只有為維持整個社會的存在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每個人才會從中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機會。第六課 公共利益的維護1.政府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發揮著怎樣的作用?(1)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與守護者。從一定意義上講,公共利益的實現程度反映了政府的執政水平和能力,也體現了一個國家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程度。(2)政府維護公共利益有多種方式,如通過法律、行政、經濟、教育、道德教化等強制的或非強制的方式,履行維護公共利益的職責。 (p46—47 能夠判斷某些具體做法是政府通過何種手段維護公共利益即可)①我國政府依照各種法律、法規、規章,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法保障公民應有的權利,履行維護公共利益的職責。②政府還通過行政手段來維護公共利益。如我國政府通過規定休漁期(禁漁期)、休牧期等,來保護海洋漁業資源和草場資源。③政府運用經濟手段來維護公共利益。如我國政府通過投資交通、能源、水利、環保、通信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改善和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④在突發事件面前組織各種資源聚集各方力量采取各種有力措施,保護人民大眾的利益,是一個負責任,高效率的政府。2、作為中學生,應怎樣維護公共利益?和諧的公共生活,需要我們養成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作為中學生:①我們要關心和參與公共事務,有愛心和正義感,主動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②我們要有服務社會的意愿,也要不斷提高自己服務社會的能力。③我們可以從我做起,從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④熱心環保,積極參加環保實踐活動,遵守社會公德,自覺維護公共利益,愛惜公共設施【課堂演練】一、單項選擇題1、關于公共場所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它是人們交往互動的公共生活空間 ②它可以歸屬于某個特定的人或集團 ③大家都可以出入、停留和使用 ④對公共場所,我們愛怎么用就怎么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2、建國初期我國人口平均壽命是男性39歲,女性42歲,到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已達71.40歲,其中男性為69.63歲,女性為73.33歲。我國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歲,比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高7歲,這反映了( )①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治療水平的提高③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提高 ④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醫療水平最高的國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關涉全人類的公共利益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近年來,各國政府廣泛合作,為維護全人類的公共利益作出了積極努力。下列選項能證明該說法的有( )①索馬里海盜頻劫船,多國艦隊護航亞丁灣 ②次貸引發金融海嘯,全球聯手遏制衰退③溫室效應至全球變暖,多國簽訂《京都議定書》④奧巴馬當學美國總統,宣布實施政府新政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2009年1月美俄衛星在太空相撞,我國航天人積極參與到收集太空想裝衛星碎片的工作中,對此,正確的看法是( )①我國想獲得有關美俄衛星相撞的內幕②我國積極參與人類公共利益的維護,清掃太空垃圾③我國在履行維護人類公共利益的責任④沒有必要,自己的事情還管不過來呢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5.下列關于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表述正確的事( )A.公共利益由個人利益組成,個人利益就是公共利益 B.每個人的利益相加等于公共利益,二者不會產生矛盾 C.公共利益涵蓋每一個人的特殊的利益,公共利益就是個人利益 D.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相互依賴、相互包含,但有時也會發生矛盾和沖突6.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國家投巨資建設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F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寬帶進了百姓家,電視節目豐富多彩;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出行方便快捷;家家喝上自來水,做飯用上天然氣……這告訴我們( )①個人利益的實現,只能靠國家集體和社會的力量 ②有些需求只有借助國家、集體和社會的力量才能實現 ③公共利益實現的越多,內容越豐富,個人利益的實現也就越充分 ④公共利益的實現是個人利益實現的有力保障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7.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社會管理體系更加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更加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這些目標集中體現了全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②實現這些目標對每個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義 ③實現這些目標主要靠每個公民個人的努力奮斗 ④國家在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8.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彼此依賴,相互包容。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 )①學會正確處理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 ②在優先保證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進個人利益充分實現 ③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能考慮個人利益 ④在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沖突面前優先考慮個人利益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9.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學會正確處理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A.在優先保證個人利益的前提下,促進公共利益的充分實現 B.在優先保證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進個人利益的充分實現 C.學會選擇,優先考慮個人的利益 D.學會選擇,完全照顧個人利益的正當性與合理性10.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我國政府采取各種政策、法律、措施,取消農業稅,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這表明了A.只有農民的權益才屬于公共利益 B.法律和政策是維護公共利益的唯一方式 C.非政府組織不可能成為公共利益的維護者 D.政府通過法律、行政和經濟等手段成為公共利益的最大提供者與守護者11、“助人為樂模范”“見義勇為模范”等,從2008年首次評出的53名全國道德模范身上,我們對責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只有人人都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建和諧美好的社會 ②要自覺承擔責任,努力做負責任的公民 ③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社會身份負有相同的責任 ④責任產生與社會關系的相互承諾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12、目前,一些市民熱衷于養寵物狗,傍晚時分,市民們牽著自己的狗在大街小巷,公元路旁拉屎撒尿,此種現象( )A、反映了市民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B、反映了市民有富足的生活C、反映了市民有充分的自由D、沒有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關系13、在維護公共利益方面,作為中學生,我們要( )①關心和參與公共事務 ②有愛心和正義感 ③主動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4.2009年4月份以來,全球多國暴發甲型H1N1流感疫情,各國政府都注重采取緊急措施防控。各國政府這樣做①侵犯了養豬戶的合法權益 ②有利于防止疫情擴散 ③維護了公共利益 ④履行了一個負責任政府的職責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二、問答題15、老王今年50 歲,祖祖輩輩住在旅游路邊上。他家有耕地2畝,2005年剛蓋了100平方米的住宅,自己還開了個肉類加工的門頭房,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墒?,由于要修建旅游路,他所在的村馬上面臨拆遷,他的耕地要被占用,房屋需要拆除。他實在想不通,不愿意拆遷。。。。。。(1)材料中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分別是什么?(2)假如你是拆遷辦的工作人員,請你用教材知識勸說老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