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島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級科學下冊《科學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20-30課)第20課《月球、地球、太陽的相對運動》一、記錄園地1.我知道太陽、地球、月球之間的相對運動方式(寫一寫或畫一畫):月球繞地球自西向東公轉。地球自轉的同時繞太陽公轉。2.我這樣模擬太陽、地球、月球的相對大小:用網球代表月球,用籃球代表地球,用一座大樓代表太陽。 二、拓展探究我了解到月球、地球和太陽運動到一條直線上時可能發生的天文現象:可能會發生日食和月食。月食和日食是特殊的天文現象,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射向月球的太陽光被地球擋住,就會發生月食。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這時會發生日食。 第21課《給植物分類》一、記錄園地1.我會用二歧分類的方法給下列植物分類: 二、拓展探究我用二歧分類的方法給校園里的植物分類: 第22課《動物行為與環境變化》一、記錄園地1.我知道北極熊在環境發生變化時的行為變化:北極環境的變化 全球變暖,溫度升高,北極海冰每年都更早地融化北極熊行為的變化 長距離游泳或到岸上尋找食物。2.我知道這些動物在環境發生變化時的行為變化:動物名稱 環境變化 行為變化蚯蚓 大雨過后,土壤中空氣稀少 爬到路面肺魚 缺水 把自己裹在泥土里,不吃不動等待雨季的到來蝗蟲 干旱 大量繁殖,迅速生長燕子 下雨前,氣壓變低,蟲子無法飛高 低飛捉蟲子二、拓展探究我知道同一種動物在野外和在動物園中的不同行為:動物名稱 野外 動物園中豬 野豬獠牙長,野豬性格狂野,野豬成長速度也遠比家豬慢很多。 家豬獠牙短,家豬性格溫和,家豬成長速度快,兔 野兔的壽命一般是2;野兔一般吃三葉草、青草、野生花卉以及農作物等;野兔的體型比較小,一般體重在2.5千克左右,比較大的也只有3.5公斤左右,體重在4公斤左右的野兔比較少。 室內的家兔在有適當照顧的情況下可以活8-12年左右,而在室外養的家兔壽命一般有5年左右;家兔有比較特殊的飲食要求,包括24小時供應干草、果園草以及清潔水等,家兔還需要吃新鮮蔬菜和優質粒料,這樣可以保證家兔健康的成長;而家兔體型比較大,一般體重在3.5公斤以上,比較大的可以達到8公斤左右。 第23課《保護我們的環境》一、記錄園地1.我知道噪聲、霧霾、污水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污水 (1)導致急性或慢性中毒。(2)傳播傳染病。(3)誘發致癌。(4)引起水的外觀惡化,如呈現異味、異色、出現泡沫等。霧霾 霧霾天氣時,氣壓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驟增,空氣流動性差,有害細菌和病毒向周圍擴散的速度變慢,導致空氣中細菌和病毒濃度增高,疾病傳播的風險很高,如降低免疫力、引發血栓、引發心梗等。噪聲 噪聲污染會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影響工作效率,嚴重時還會危及人的生命。2.我知道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方法有:凈化污水、旱廁改造、綠色出行、清潔供暖、修建隔音設施、植樹造林等 二、拓展探究我制作的“保護環境”的手抄報(畫一畫或貼一貼): 第24課《太陽系》一、記錄園地1.我認識的太陽系的組成: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按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我知道太陽系8顆行星按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是:太陽系8顆行星按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我制作的太陽系模型(貼照片): 二、拓展探究我查到的有關太陽系其他天體的資料:太陽系包括太陽、8個行星、近500個衛星和至少120萬個小行星 ,還有一些矮行星和彗星。 第25課《神秘星空》一、記錄園地1.我了解的銀河系的組成是:銀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團及其他星際物質組成的巨大的盤狀天體系統。星團是由十幾顆至上百萬顆恒星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的恒星集團。星云是由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結合成的云霧狀天體。星際物質是恒星之間的物質,包括星際氣體、星際塵埃和多種多樣的星際云,還包括星際磁場和宇宙射線等。2.我計算的走完2.3萬光年用的時間是:乘坐時速300千米的高速列車 乘坐時速800千米的飛機 乘坐時速40000千米的火箭時間(萬年) 831.4 311.8 6.2 3.我知道的其他星系有:河外星系:螺旋星系、風車星系、草帽星系、橢圓星系、不規則星系等 二、拓展探究我制作的星系專題板報(畫一畫或貼照片):第26課《探究宇宙》一、記錄園地1.我了解的人類觀測天體的歷史:人類對天體的觀測經歷了漫長的過過程,一開始,人們靠肉眼來觀察星空。后來,各種觀測工具的出現,讓人類能夠看得更遠遠、更清晰。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已經不再滿足于用望遠鏡來觀察宇宙,而是想沖出地球球,飛向太空。經過人們的不斷努力,人們的這一愿望終于實現。渾儀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張衡以渾天說為理論基礎制造的天體觀測儀器,由相應天球坐標系各基本圈的環規及瞄準器構成,一重重的同心圓環,整體看起來就像一個圓球。它的作用是用肉眼觀測星空時方便定位;伽利略望遠鏡是伽利略發明的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屬于一種光學折射望遠鏡;牛頓望遠鏡是牛頓發明的反射望遠鏡,現代的巨型望遠鏡大多屬于這種反射望遠鏡;郭守敬望遠鏡是一臺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是我國自主創新的世界上口徑最大、光譜獲取率最高的望遠鏡。2.我了解的人類探索太空的歷程:(1)明朝初期的陶成道,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到并利用火箭飛天的人,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2)1957年10月4日,蘇聯用衛星號運載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軌道。(3)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進入太空,成為進入太空第一人。(4)和平號空間站是蘇聯1976年2月17日完成建造的一個軌道空間站。它是首個可供人類長期居住的空間研究中心,在軌運行15年。(5)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3.我了解的中國航天大事:1970年4月24日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9時整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順利飛向太空,楊利偉成了浩瀚太空迎來的第一位中國訪客。2007年10月24日 我國第一顆繞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2008年9月27日16時41分翟志剛打開神舟七號艙門,身著國產艙外航天服進行我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2013年6月13日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2016年8月16日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2016年9月15日 天宮二號成功發射升空。天宮二號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太空實驗室。2017年4月20日 “太空快遞員”天舟一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具有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等功能。2020年7月23日 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2020年11月24日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同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10月16日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4.我了解的中國空間技術新成就:2020年12月17 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完成中國“探月工程”規劃的“繞、落、回”中的第三步,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采樣返回,為未來我國開展月球和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3月4日,國家航天局發布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清火星影像圖。2021年4月29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進入預定軌道,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全面展開。2021年10月 16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進駐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二、拓展探究我的電子報設計稿:2021年10月16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成為入住中國空間站的第二批航天員。183天的太空飛行中,3名航天員在地面科技人員支持下,圓滿完成了2次出艙活動、2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活動,開展了多項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項目。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航天員首次在軌通過遙操作完成貨運飛船與空間站對接,飛行乘組創下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為后續建造空間站奠定了堅實基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期間,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過春節。在地面支持下,飛行乘組利用工作訓練間隙參加了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活動,舉辦了中國人首次天宮畫展,與廣大青少年開展天地互動交流,進行了別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傳播活動。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 第27課《專用工具》一、記錄園地1.我知道核桃夾各部分的名稱及功能是:名稱 功 能限位點 限制核桃的位置,防止核桃掉落,握把 相當于兩根杠桿,施加動力,把核桃硬殼夾開軸 調節夾角的大小,相當于兩根杠桿的支點防滑紋 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止核桃打滑。2.我認識的其他專用工具的名稱及作用:名稱 作用血壓計 測量血壓訂書機 訂書本盾構機 開鑿隧道潛水器 潛入水中開展工作二、拓展探究我設計的專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我設計的專用工具是擦玻璃神器,把抹布固定在伸縮桿上,使用時不用爬到窗戶上,利用伸縮桿就可以擦到窗外和較高的地方了。第28課《磁懸浮列車》一、記錄園地1.我的“磁懸浮列車”制作記錄(寫一寫或畫一畫):材料和工具 銅絲、塑料棒、強力環形磁鐵、兩端能被磁鐵吸引的干電池制作步驟 1.先將銅線緊密、均勻地纏繞在塑料棒上,從塑料棒取下后,銅線即成為線圈。線圈可長可短(以15厘米長為宜),用來充當列車的的軌道。2.把4塊強力環形磁鐵兩兩一組,輕輕吸到 起,成為兩組磁鐵,接著把兩組磁鐵分別吸到干電池的正負極上,干電池正極的金屬帽要和環形磁鐵的內環緊密結合,并按照磁極方向進行安裝。至此,磁懸浮列車的模型就做好了。3.把磁懸浮列車模型放入銅線圈內,使干電池兩端的磁鐵與線圈接觸,此時電池、磁鐵、線圈形成回路,磁懸浮列車模型就會從線圈里面穿行而過。調試 強力環形磁鐵的南北極和電池接錯導致磁懸浮列車不能運行,重新連接正確后,磁懸浮列車正常運行了。改進 線圈的直徑要由塑料棒直徑來確定,其直徑應比環形磁鐵的直徑大;環形磁鐵的直徑要比電池的直徑略大。二、拓展探究1.我了解的電磁懸浮的應用:應用電磁茲懸浮技術的物品:磁懸浮展架、磁懸浮洗衣機、磁懸浮軸承、磁懸浮風力發電機。2.我了解的超導磁懸浮技術:我知道有超導磁懸浮材料和超導磁懸浮列車。 第29課《設計水火箭》一、記錄園地1.我的水火箭設計方案:制作名稱 水火箭制作目的 1.認識水火箭的結構,了解水火箭升空的原理。2.增強對材料進行加工改造制作的意識,建立工程設計意識 設計說明 工具 刻刀、剪刀、直尺、筆等 設計草圖: 材料 可樂瓶、硬紙板、膠帶等結構 整流罩、壓力艙、尾翼、噴嘴動力 水和高壓氣體原理 反沖制作步驟 ●制作箭體1.取一個大容量空飲料瓶,用剪刀將可樂瓶尾部平整地剪掉。2.再取一個完整的大容量空飲料瓶作為水火箭的壓力艙。將水火箭的噴嘴安裝到大容量空飲料瓶的瓶口上。3.將第一個大容量空飲料瓶的尾部與作為壓力艙的大容量空飲料瓶的尾部相接,并用膠帶將接口處纏好固定,作為器體的主要部分。4.再取一個大容量空飲料瓶,將大容量空飲料的瓶身剪出一個扇形,做成錐形的整流罩,并用膠帶把整流罩固定在箭體的頭部。●制作并安裝尾翼。1.找一張長方形塑料板,先割成兩個大小相等等的梯形。2.將兩塊梯形板粘在一起,將梯形板的底邊各向外折起約1厘米(便于粘貼到箭體)。如此制作出4個尾翼。3.取一個可樂瓶,用刀將其兩端切掉。4.留下中間部分當套筒。5.將4片尾翼分別粘貼在套筒上。6.將做好的尾翼套筒連接到水火箭箭身的尾音了,并用膠帶綁好固定。二、拓展探究我對水火箭設計可行性的評估:水火箭設計方案 可行性評估表評估項目 評估結果設計是否符合原理 是材料是否易于搜集、加工 是作品是否便于制作 是操作是否具備安全性 由于普通礦泉水瓶可能無法承受加壓的壓力,可能存在爆裂的危險。刻刀、剪刀容易劃傷皮膚。評估意見: 壓力艙最好用耐高壓的大容量空飲料瓶;相材料盡量用生活中容易獲得的廢舊物品,且不能用有毒、有害的材料等。實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30 制作和發射水火箭一、記錄園地我制作的水火箭的各個結構與功能:結構 功 能整流罩 能幫助減少空氣阻力,便水火箭更快地飛行。壓力艙 儲存能量。尾翼 保障飛行的穩定性。噴嘴 釋放能量,產生動力。二、拓展探究我的水火箭發射測試記錄水火箭裝水量效果測試裝水量 發射角度 效果(高度)描述第一次 無水 90° 未成功發射第二次 滿水 90° 未成功發射第三次 約一半 90° 較遠第四次 約 1/3 90° 較近水火箭發射角度效果測試裝水量 發射角度 效果(距離)描述第一次 約 1/3 30° 較近 第二次 約 1/3 45° 距離最遠 第三次 約 1/3 60° 較近 第四次 約 1/3 90° 較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