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盛唐氣象知識點一、經濟的繁榮1、農業:①統治者重視發展農業生產。②墾田面積不斷擴大。③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④發明推廣了重要的生產工具(曲轅犁、筒車)。⑤ 興修水利工程。2、手工業:①紡織業:花色品種多,技術高超(絲織工藝水平高,蜀錦色彩艷麗,紋飾精美)。②陶瓷業:越窯青瓷如冰如玉、邢窯白瓷類雪似銀、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麗。③造船業、礦冶業、造紙業。3、商業繁榮:表現:①水路交通發達,②貿易往來頻繁,③出現繁華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長安城特點:①布局嚴整對稱;②街道寬敞整齊;③商業繁榮(東西兩市是商業區)。長安城地位:①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交往中心,②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 【圖片解讀】解讀:曲轅犁是耕地工具,適用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筒車是灌溉工具,提高了水利灌溉效率,節省了人力。解讀:開元通寶反映了唐朝經濟的繁榮,日本的和同開珎受到其影響;唐都長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規劃井然有序,城中有東、西兩市,市是主要的商業區;坊是居住區,與市場界限明顯,坊市分開1.(2021·貴州畢節·七年級期中)如果你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你可能看到( )①農民正在用曲轅犁耕山 ②街道兩邊店鋪林立,商品琳瑯滿日③越窯燒制的粉彩瓷器 ④歐陽詢的書法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2.(2021·山東·濟南市鋼城區辛莊初級中學期中)唐代出現了筒車。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輪,輪的四周斜裝若干小筒。筒車安置在水邊,立輪隨水流轉動,小筒不斷把水舀起,倒入田間。這說明筒車是( )A.手工業生產工具 B.便捷的交通工具C.農業灌溉工具 D.實用的生活用具3.(2021·山西實驗中學七年級期中)有一則材料記載:“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材料描述的是A. B.C. D.4.(2021·河南鄭州·七年級期中)歷史圖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圖可以用來研究A.江南地區開發過程 B.元朝民族交融狀況C.宋朝強化中央集權 D.唐朝社會繁盛景象5.(2021·山西廣靈·七年級期中)開元初,四方豐稔,城鎮商鋪林立,客商如云。丁壯之夫,不識兵器。”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唐朝的( )A.對外關系 B.民族關系 C.文化科技 D.社會經濟知識點二、民族交往與交融 (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各族擁戴為“天可汗”)戰爭:唐初,突厥控制漠北和西域,唐太宗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對西域統治。任職: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冊封(封王):東北渤海國(粟末靺鞨族)首領渤海郡王,西北回紇首領懷仁可汗,西南南詔首領云南王。設管理機構: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和親(聯姻):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和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聯姻。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穆宗長慶年間(821-824)唐蕃訂立友好盟約,立“唐蕃會盟碑”。)知識點三、開放的社會風氣原因:政治開明,經濟發達,民族交融,交通發達,思想活躍。表現:①唐朝時期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社會充滿活力,顯示出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②一些婦女受文學、音樂等教育,可參加娛樂活動。③社會風氣兼容并包,衣食住行受西北少數民族影響。 ④剛健豪邁的尚武之風盛行一時。【圖片解讀】解讀:《步輦圖》畫面描繪了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求婚使者的場景,是漢藏兩族友好情誼的歷史;唐蕃會盟碑是漢藏兩族友好關系的見證。6.(2021·福建平和·七年級期中)“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共同反映的是( )A.唐與突厥的友好關系 B.唐與回紇的友好關系C.唐與南詔的友好關系 D.唐與吐蕃的友好關系7.(2021·遼寧老邊·七年級期中)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下列屬于唐太宗民族政策的是:A.將皇室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加強了漢藏友好關系B.冊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C.冊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D.冊封渤海國首領為渤海郡王8.(2021·云南·普洱市思茅區第四中學七年級期中)唐朝時期的社會充滿活力,人們多顯示出一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當時的一些婦女受過詩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動。這說明當時的唐朝( )A.社會風氣開放 B.社會風氣保守C.尚武風氣盛行 D.男女平等9.(2021·重慶·七年級期中)唐朝時期民族交往頻繁,民族交融進一步發展,以下史實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①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②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③皇帝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 ④朝廷很多重要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2021·河南柘城·九年級期中)閆立本創作的《步輦圖》,描繪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使者到長安請求和親,唐太宗欣然允諾的故事。這一事件《步輦圖》A.是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的開始 B.加強了漢藏兩地的和平友好交往C.加強了唐政府對新疆地區的管轄 D.消除了唐政府和邊疆地區的矛盾知識點四、多彩的文學藝術 (經濟基礎,統一安定,民族交流)1.文學方面(詩歌)李白(詩仙,盛唐時期):詩歌特點:①歌頌祖國山河壯美;②抒發昂揚進取精神;③表現蔑視權貴、超凡脫俗的風骨;③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濃郁的浪漫主義情懷。杜甫(詩圣,由盛轉衰時期):詩歌特點:①詩風淳樸厚重;②反映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③抒發悲憤凄婉之情;④詩歌反映史實,有“詩史”之稱。白居易(唐朝中期):詩歌特點:①直面社會現實,揭示統治者腐化和人民疾苦;②平易近人,通俗易懂。2.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石窟和雕刻書法: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顏真卿的字端正勁美,雄渾敦厚;柳公權的字方折峻麗,筆力勁鍵。繪畫:人物、山水、花鳥、宗教。閻立本的人物畫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吳道子的畫落筆雄勁,風格奔放。音樂舞蹈:吸收周邊民族的藝術精華,多姿多彩,出現舞蹈家、歌唱家、樂器演奏家。石窟:敦煌莫高窟(甘肅敦煌東南鳴沙山)。【圖片解讀】11.(2021·江西南城·七年級期中)在一次鑒寶節目中,一持寶人持有如圖所示《麻姑山仙壇記》書法名篇,專家鑒定組介紹它的特點是“端正勁美、雄渾敦厚、蒼勁古樸、骨力挺拔”。如果鑒定該作品為真跡拓本(復制品),其真跡作者是A.柳公權 B.王羲之 C.顏真卿 D.歐陽詢12.(2021·貴州石阡·七年級期中)《中國詩詞大會》是為讓古代經典詩詞,深深印在國民大眾的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是“詩圣”對“詩仙”的評價。“詩圣”“詩仙”分別是( )A.杜甫、李白 B.白居易、韓愈 C.杜甫、白居易 D.杜牧、李白13.(2021·河北路北·七年級期中)下列敘述史實與杜甫不符的一項是A.他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B.他的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抒發了悲憤凄婉之情C.他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D.他藝術技巧高超,人們稱他為“詩圣”14.(2021·山東兗州·七年級期中)"你從盛唐款步走來……,贏得'詩仙'的美譽。你在詩的世界天馬行空,留下豪放飄逸;大筆一揮,磅礴氣勢讓天下才子驚嘆;執筆一頓,大唐盛世又多一份精彩。"材料中的"你"是A. B.C. D.15.(2021·山東高青·七年級期中)某同學總結出一個朝代的特點:犁耕技術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頻繁,民族關系和諧,社會風氣開放,文學藝術多姿多彩。這描述的是A.漢武盛世 B.盛唐氣象 C.兩宋輝煌 D.康乾余輝【知識延伸】1)文成公主入吐蕃屬于唐朝與吐蕃關系友好的表現,不能說明他們之間存在隸屬關系。所以,唐朝時吐蕃沒有納入中央政府的正式管轄。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是在元朝。第3課盛唐氣象知識點一、經濟的繁榮1、農業:①統治者重視發展農業生產。②墾田面積不斷擴大。③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④發明推廣了重要的生產工具(曲轅犁、筒車)。⑤ 興修水利工程。2、手工業:①紡織業:花色品種多,技術高超(絲織工藝水平高,蜀錦色彩艷麗,紋飾精美)。②陶瓷業:越窯青瓷如冰如玉、邢窯白瓷類雪似銀、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麗。③造船業、礦冶業、造紙業。3、商業繁榮:表現:①水路交通發達,②貿易往來頻繁,③出現繁華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長安城特點:①布局嚴整對稱;②街道寬敞整齊;③商業繁榮(東西兩市是商業區)。長安城地位:①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交往中心,②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 【圖片解讀】解讀:曲轅犁是耕地工具,適用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筒車是灌溉工具,提高了水利灌溉效率,節省了人力。解讀:開元通寶反映了唐朝經濟的繁榮,日本的和同開珎受到其影響;唐都長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規劃井然有序,城中有東、西兩市,市是主要的商業區;坊是居住區,與市場界限明顯,坊市分開1.(2021·貴州畢節·七年級期中)如果你穿越時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你可能看到( )①農民正在用曲轅犁耕山 ②街道兩邊店鋪林立,商品琳瑯滿日③越窯燒制的粉彩瓷器 ④歐陽詢的書法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農民發明了曲轅梨,因此①在唐朝時期可以看到;歐陽詢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家,④在唐朝也能看到,D項正確;②體現的是市突破了時空限制,唐朝時期市、坊嚴格分開,商業活動受到政府的嚴格限制,故②不可能看到;③中的粉彩瓷是清朝的,不可能;含有②③的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點睛】2.(2021·山東·濟南市鋼城區辛莊初級中學期中)唐代出現了筒車。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輪,輪的四周斜裝若干小筒。筒車安置在水邊,立輪隨水流轉動,小筒不斷把水舀起,倒入田間。這說明筒車是( )A.手工業生產工具 B.便捷的交通工具C.農業灌溉工具 D.實用的生活用具【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 筒車亦稱“水轉筒車”,是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據史料記載,筒車發明于隋而勝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C項正確;A、B、D選項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C項。3.(2021·山西實驗中學七年級期中)有一則材料記載:“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材料描述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筒車是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筒車的水輪直立于河邊水中,輪周斜裝若干竹本制小筒,利用水流推動主輪,輪周小筒次序入水舀滿,至頂傾出,接以槽,導入渠田材料中的“如紡車……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即是筒車的特點,C項正確;A項是翻車,需要人力驅動,與材料中的“如紡車,以細竹為之”不符,排除A項;B項是曲轅犁,D項是樓車,均不是灌溉工具,排除BD項。故選C項。4.(2021·河南鄭州·七年級期中)歷史圖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下圖可以用來研究A.江南地區開發過程 B.元朝民族交融狀況C.宋朝強化中央集權 D.唐朝社會繁盛景象【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題干中長安城平面圖可知與唐朝有關,長安是唐朝都城,依據圖上“西市”“東市”等信息,可知市是古代城市中的商業區,由此可見可以用來研究唐朝社會繁盛景象,D項正確;長安城位于今陜西西安,屬于北方黃河流域,不能體現江南地區的開發,排除A項;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因此也不能反映元朝民族交融狀況,排除B項;宋朝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因此不能反映宋朝強化中央集權的舉措,排除C項。故選D項。5.(2021·山西廣靈·七年級期中)開元初,四方豐稔,城鎮商鋪林立,客商如云。丁壯之夫,不識兵器。”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唐朝的( )A.對外關系 B.民族關系 C.文化科技 D.社會經濟【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題干關鍵信息“開元”一詞。據所學,“開元”為唐玄宗統治前期的年號,在其統治前期的開元年間,唐朝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故稱“開元盛世”;“開元初,四方豐稔,城鎮商鋪林立,客商如云。丁壯之夫,不識兵器。”意思是開元初年,天下獲得大的豐收,商鋪林立,經商的人很多。青壯年不懂得兵器,說明當時社會安定,經濟繁榮。D項正確;對外關系是唐朝與外國的交往、民族關系是唐朝與少數民族的關系,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AB兩項;題干材料只涉及豐收、店鋪,與經濟有關,與文化科技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知識點二、民族交往與交融 (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各族擁戴為“天可汗”)戰爭:唐初,突厥控制漠北和西域,唐太宗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對西域統治。任職: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冊封(封王):東北渤海國(粟末靺鞨族)首領渤海郡王,西北回紇首領懷仁可汗,西南南詔首領云南王。設管理機構: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和親(聯姻):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和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聯姻。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吐蕃贊普尺帶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穆宗長慶年間(821-824)唐蕃訂立友好盟約,立“唐蕃會盟碑”。)知識點三、開放的社會風氣原因:政治開明,經濟發達,民族交融,交通發達,思想活躍。表現:①唐朝時期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社會充滿活力,顯示出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②一些婦女受文學、音樂等教育,可參加娛樂活動。③社會風氣兼容并包,衣食住行受西北少數民族影響。 ④剛健豪邁的尚武之風盛行一時。【圖片解讀】解讀:《步輦圖》畫面描繪了唐太宗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求婚使者的場景,是漢藏兩族友好情誼的歷史;唐蕃會盟碑是漢藏兩族友好關系的見證。6.(2021·福建平和·七年級期中)“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共同反映的是( )A.唐與突厥的友好關系 B.唐與回紇的友好關系C.唐與南詔的友好關系 D.唐與吐蕃的友好關系【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時期,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景龍四年(710年),唐中宗以親王女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赤德祖贊(尺帶珠丹),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D項正確;唐與突厥的友好關系,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A項;唐玄宗封渤海國首領為渤海郡王,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排除BC項。故選D。7.(2021·遼寧老邊·七年級期中)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下列屬于唐太宗民族政策的是:A.將皇室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加強了漢藏友好關系B.冊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C.冊封南詔首領為云南王D.冊封渤海國首領為渤海郡王【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時,吐蕃 贊普松贊干布統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定都邏些,實行了一系列發展生產、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將文成公主嫁給他,并派專使護送文成公主遠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蔬菜種子、茶葉、絲綢、工藝品以及佛經、醫藥、歷法、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A項正確;B、C、D三項都是唐玄宗冊封的,不是唐太宗,排除。故選A項。8.(2021·云南·普洱市思茅區第四中學七年級期中)唐朝時期的社會充滿活力,人們多顯示出一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當時的一些婦女受過詩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動。這說明當時的唐朝( )A.社會風氣開放 B.社會風氣保守C.尚武風氣盛行 D.男女平等【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唐朝時期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充滿活力,人們多顯示出一種昂揚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A項正確;社會風氣保守,不會出現一些婦女受過詩書、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騎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動,B項錯誤;尚武風氣題干中體現不了,C項錯誤;題干中也沒有提到男女平等,只提到女子的活動,這恰恰體現的是在封建社會的社會風氣的開放,D項錯誤。故選A。9.(2021·重慶·七年級期中)唐朝時期民族交往頻繁,民族交融進一步發展,以下史實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①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②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③皇帝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 ④朝廷很多重要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具有多樣性,如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皇帝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朝廷很多重要官職由少數民族人士擔任等,②③④正確;元朝形成新的民族——回族,①錯誤。由此可知,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10.(2021·河南柘城·九年級期中)閆立本創作的《步輦圖》,描繪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使者到長安請求和親,唐太宗欣然允諾的故事。這一事件《步輦圖》A.是中央政府對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轄的開始 B.加強了漢藏兩地的和平友好交往C.加強了唐政府對新疆地區的管轄 D.消除了唐政府和邊疆地區的矛盾【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步輦圖》,描繪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使者到長安請求和親且唐太宗欣然允諾的故事,之后,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和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聯姻。而吐蕃就是現在的西藏,因此反映了漢藏兩地的和平友好交往,B項正確;A項是在元朝,排除A項;吐蕃是西藏不是新疆,排除C項;D項表述太絕對,排除D項。故選B。知識點四、多彩的文學藝術 (經濟基礎,統一安定,民族交流)1.文學方面(詩歌)李白(詩仙,盛唐時期):詩歌特點:①歌頌祖國山河壯美;②抒發昂揚進取精神;③表現蔑視權貴、超凡脫俗的風骨;③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濃郁的浪漫主義情懷。杜甫(詩圣,由盛轉衰時期):詩歌特點:①詩風淳樸厚重;②反映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③抒發悲憤凄婉之情;④詩歌反映史實,有“詩史”之稱。白居易(唐朝中期):詩歌特點:①直面社會現實,揭示統治者腐化和人民疾苦;②平易近人,通俗易懂。2.書法、繪畫、音樂、舞蹈、石窟和雕刻書法: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顏真卿的字端正勁美,雄渾敦厚;柳公權的字方折峻麗,筆力勁鍵。繪畫:人物、山水、花鳥、宗教。閻立本的人物畫形態各異,神形兼備;吳道子的畫落筆雄勁,風格奔放。音樂舞蹈:吸收周邊民族的藝術精華,多姿多彩,出現舞蹈家、歌唱家、樂器演奏家。石窟:敦煌莫高窟(甘肅敦煌東南鳴沙山)。【圖片解讀】11.(2021·江西南城·七年級期中)在一次鑒寶節目中,一持寶人持有如圖所示《麻姑山仙壇記》書法名篇,專家鑒定組介紹它的特點是“端正勁美、雄渾敦厚、蒼勁古樸、骨力挺拔”。如果鑒定該作品為真跡拓本(復制品),其真跡作者是A.柳公權 B.王羲之 C.顏真卿 D.歐陽詢【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麻姑山仙壇記》該作品及作者是顏真卿,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是顏真卿,他自創“顏體”,其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他的傳世作品有《顏氏家廟碑》、《顏勤禮碑》、《多寶塔碑》等, C項正確;唐代柳公權的字方折峻麗、筆力勁健,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排除A項;王羲之是東晉書法家,當時的人稱贊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筆勢“飄若浮云,嬌若驚龍”,王羲之的代表作是《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后人稱王羲之為“書圣”,排除B項;唐代詩人歐陽詢,書法于平正中見險絕,號為“歐體”,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排除D項。12.(2021·貴州石阡·七年級期中)《中國詩詞大會》是為讓古代經典詩詞,深深印在國民大眾的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是“詩圣”對“詩仙”的評價。“詩圣”“詩仙”分別是( )A.杜甫、李白 B.白居易、韓愈 C.杜甫、白居易 D.杜牧、李白【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李白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他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為“詩圣”。因此“詩圣”“詩仙”分別是杜甫、李白。選項A正確;白居易的詩直面社會現實,他的詩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婦孺都會吟誦,深受大眾歡迎,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BC項;杜牧是晚唐詩人,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D項。故選A。13.(2021·河北路北·七年級期中)下列敘述史實與杜甫不符的一項是A.他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B.他的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抒發了悲憤凄婉之情C.他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D.他藝術技巧高超,人們稱他為“詩圣”【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杜甫是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李白,所以A項符合題意;杜甫的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抒發了悲憤凄婉之情,這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杜甫的詩反映了歷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這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杜甫的藝術技巧高超,人們稱他為“詩圣”,這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擇A項。14.(2021·山東兗州·七年級期中)"你從盛唐款步走來……,贏得'詩仙'的美譽。你在詩的世界天馬行空,留下豪放飄逸;大筆一揮,磅礴氣勢讓天下才子驚嘆;執筆一頓,大唐盛世又多一份精彩。"材料中的"你"是A. B.C. D.【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你從盛唐款步走來……你從險關蜀道走過,贏得詩仙的美譽’”,結合所學可知,材料中“你”是李白。結合課本所學,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李白的詩氣勢磅礴,豪邁奔放,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一生寫下了不少謳歌祖國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人們稱他為“詩仙”,他代表作有《早發白帝城》《蜀道難》等。A項是李白,A項正確;B項是杜甫,排除B項;C項是白居易,排除C項;D項人物與“詩仙”稱號無關,排除D項。故選A。15.(2021·山東高青·七年級期中)某同學總結出一個朝代的特點:犁耕技術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頻繁,民族關系和諧,社會風氣開放,文學藝術多姿多彩。這描述的是A.漢武盛世 B.盛唐氣象 C.兩宋輝煌 D.康乾余輝【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犁耕技術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頻繁;民族關系和諧;社會風氣開放。”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盛唐氣象,唐朝時期發明曲轅犁,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中外交往頻繁,社會風氣開放,B符合題意;漢武盛世與“中外交往頻繁”不符,A排除;兩宋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關系和諧”不符,C排除;乾隆時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與“中外交流頻繁”不符,D排除;故選擇B。【知識延伸】1)文成公主入吐蕃屬于唐朝與吐蕃關系友好的表現,不能說明他們之間存在隸屬關系。所以,唐朝時吐蕃沒有納入中央政府的正式管轄。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是在元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課盛唐氣象(背)-【背誦清單+對點訓練】(學生版).docx 第3課盛唐氣象(背)-【背誦清單+對點訓練】(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