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背講考】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背)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背講考】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背)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知識點一、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1.唐朝建立:原鎮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淵趁機起兵反隋,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隨后消滅各支起義軍和割據勢力,平定了全國。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627年年號“貞觀”。
2.貞觀之治: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的盛世局面。
原因:(1)納諫: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進諫200多次。
用人:廣納賢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齡、杜如晦。用人唯賢是出現“貞觀之治”的重要原因。(3)政治:①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②制定法律,減省刑罰;③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④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
(4)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5)軍事上,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3.封建社會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點:
(1)主要盛世:西漢的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東漢的“光武中興”、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
A、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是盛世局面出現的前提和基礎。
B、政治清明和政策穩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證。(如:制度的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開放的外交政策等。)
C、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
D、統治者的勤政愛民、勵精圖治。
(3)共同表現: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思想活躍,外交開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4.現實意義(對今天的啟示):(1)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保證社會經濟發展。(2)合理調整統治政策,促進經濟快發展。(3)重視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任用,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4)以德治國與以法治國并重,確立民本思想,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創建和諧社會。
1.(2021·廣西三江·七年級期中)唐朝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是哪位皇帝開創的?(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2021·天津津南·七年級期中)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下列與之含義最接近的選項是( )
A.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B.勤于政事,戒奢從簡
C.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D.重視人才選拔,擴充國學規模
3.(2021·江蘇·蘇州新草橋中學七年級期中)《劍橋中國隋唐史》中提到:太宗的施政作風之所以被人推崇,不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這一理想。與這一理想最契合的太宗言論應是( )
A.食為人天,農為政本
B.選賢之義,無私為本
C.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D.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而朕愛之如一也
4.(2021·陜西長安·七年級期中)據《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講“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中矣。”這則材料說明唐太宗執政期間,重視
A.制度創新 B.文化教育事業 C.發展農業 D.選拔使用人才
5.(2021·陜西長安·七年級期中)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講:“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這段材料說明
A.唐太宗能吸收隋滅教訓,從善如流 B.唐朝初年,人才濟濟,經濟繁榮
C.唐太宗用人唯賢,不拘一格 D.唐朝初年,政治清明,出現“貞觀之治”
知識點二、女皇武則天
1.稱帝:是唐高宗的妃子,與唐高宗共掌朝政,后相繼廢掉兩個已經做了皇帝的兒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國號為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統治措施:①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②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駱賓王),擴大了統治基礎。③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
3.影響:在位期間,①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②人口持續增長,③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④為“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6.(2021·陜西長安·七年級期中)史書評價武則天統治有“貞觀遺風”。持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是
A.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武則天推行唐初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
C.武則天統治為開元盛世奠定基礎 D.武則天殘酷打擊反對她的元老重臣和舊貴族
7.(2021·山西實驗中學七年級期中)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被宋慶齡評價為“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得到肯定的原因是( )
A.親自考核地方官吏 B.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
C.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D.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8.(2021·遼寧老邊·七年級期中)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采取的統治手段不包括:
A.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 B.大力發展科舉制
C.減輕人民的負擔,重視發展生產 D.他統治時期,國力強盛史稱“開元盛世”
9.(2021·遼寧宏偉·七年級期中)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對科舉制的貢獻是( )
A.設進士科 B.設太學 C.八股取士 D.設殿試
10.(2021·廣西靖西·七年級期中)武則天遺言立“無字碑”,由后人評說自己的功過。下列是四位同學根據掌握的有關歷史知識,為武則天撰寫的一句碑文,你認為最恰當的應該是( )
A.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唐朝
B.推行科舉制,重用賢人,發揮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C.善于納諫,開創了“貞觀之治”
D.勵精圖治,使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知識點三、“開元盛世”
2.措施:(1)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賢相姚崇和宋璟輔佐下實施改革。(2)整頓吏治,裁減冗員。(注重官吏考核)(3)發展經濟,改革稅制。(4)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3.表現: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11.(2021·廣西寧明·七年級期中)“開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這里所描繪的社會景象被稱為( )
A.開皇之治 B.貞觀之治 C.貞觀遺風 D.開元盛世
12.(2021·江西·九江市第三中學七年級期中)唐代詩人杜甫在《憶昔》詩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該詩稱頌的是
A.文景之治 B.開皇之治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13.(2021·遼寧鞍山·七年級期中)“以姚崇、宋璟為相,廓清武后則天以來之積弊,勵精圖治,至民夜戶不閉,道不拾遺。遂達臻全盛。”材料中描述的這段時期是( )
A.唐太宗統治前期 B.唐太宗統治后期
C.唐玄宗統治前期 D.唐玄宗統治后期
14.(2021·河北邢臺·七年級期中)唐朝中外交往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出現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B.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C.唐朝對外政策開放 D.唐朝對外交通發達
15.(2021·福建新羅·七年級期中)“一方面是因為前有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打下深厚的基礎,另外就是在唐玄宗年輕的時候也是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來的。”以上內容反映了開元盛世的
A.原因 B.表現 C.結果 D.影響
【知識延伸】
1.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統治措施的共同點
1)都重視人才的選拔。
2)都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負擔。
3)發展完善科舉制度。
4)重視民族關系。
5)統治期間,經濟持續發展,國力不斷增強
2.啟示:
1)要重視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
2)要重視生產,發展經濟;
3)要善于用人,選拔人才。
3.盛世之治
相關名言:
(1)民本思想:
①“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②“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③“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其時為本”
(2)用人:
①“選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委任責成,各盡其用”
②“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3)民族關系:“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4)納諫:
①“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2018.3)
②“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借忠臣”
(5)法治:“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難點突破】唐興盛的原因有哪些?
1、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統治者吸取隋亡教訓,勤于政事,善于用人、納諫,政治清明。2、制度創新促進社會進步(如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3、統治者采取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經濟發展繁榮4、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少數民族稱為“天可汗”5、文化繁榮,科技領先6、對外開放,對外來文化兼收并蓄;7、個人因素:統治者勵精圖治、個人的努力。第2課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知識點一、唐朝的建立與“貞觀之治”
1.唐朝建立:原鎮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淵趁機起兵反隋,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隨后消滅各支起義軍和割據勢力,平定了全國。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627年年號“貞觀”。
2.貞觀之治:唐太宗統治期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的盛世局面。
原因:(1)納諫: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歷史教訓,勤于政事,虛心納諫,從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進諫200多次。
用人:廣納賢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齡、杜如晦。用人唯賢是出現“貞觀之治”的重要原因。(3)政治:①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②制定法律,減省刑罰;③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④嚴格考查各級官吏的政績。
(4)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5)軍事上,先后擊敗東、西突厥,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
3.封建社會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點:
(1)主要盛世:西漢的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東漢的“光武中興”、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
A、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是盛世局面出現的前提和基礎。
B、政治清明和政策穩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證。(如:制度的創新、開明的民族政策、開放的外交政策等。)
C、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
D、統治者的勤政愛民、勵精圖治。
(3)共同表現: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思想活躍,外交開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4.現實意義(對今天的啟示):(1)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保證社會經濟發展。(2)合理調整統治政策,促進經濟快發展。(3)重視人才的培養、選拔和任用,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4)以德治國與以法治國并重,確立民本思想,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創建和諧社會。
1.(2021·廣西三江·七年級期中)唐朝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是哪位皇帝開創的?(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答案】D
【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唐玄宗統治前期,年號“開元”,當時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鼎盛時期,歷史上稱“開元盛世”,D項正確;唐高祖是唐朝的開國皇帝,排除 A項;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排除B項;“開元盛世”不是唐中宗開創的,排除C項。故選D項。
2.(2021·天津津南·七年級期中)唐太宗說:“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下列與之含義最接近的選項是( )
A.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B.勤于政事,戒奢從簡
C.輕徭薄賦,發展生產 D.重視人才選拔,擴充國學規模
【答案】C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水則載舟,亦能覆舟”意思是古代的君主就像船,老百姓就像是水,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深刻認識到君舟民水的關系,對百姓存有敬畏之心,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減輕民眾負擔,以此來穩固統治,這與“君舟民水”最接近,C項正確;材料中“君舟民水”強調的是君民關系、以民為本,“任用賢才,虛心納諫”“勤于政事,戒奢從簡”“重視人才選拔,擴充國學規模”均與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
3.(2021·江蘇·蘇州新草橋中學七年級期中)《劍橋中國隋唐史》中提到:太宗的施政作風之所以被人推崇,不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這一理想。與這一理想最契合的太宗言論應是( )
A.食為人天,農為政本
B.選賢之義,無私為本
C.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D.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而朕愛之如一也
【答案】C
根據“儒家的納諫、愛民為治國之本這一理想”可知強調的是虛心納諫,以民為本,所以與之接近的唐太宗的言論應該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體現了民本思想,C項正確;A項體現了重農,B項體現了選賢,D項體現了開明的民族關系,都與題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選C項。
4.(2021·陜西長安·七年級期中)據《資治通鑒》記載,唐太宗講“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中矣。”這則材料說明唐太宗執政期間,重視
A.制度創新 B.文化教育事業 C.發展農業 D.選拔使用人才
【答案】C
【解析】
【詳解】
依據題干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中矣。”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段話的含義是如果所有人都能衣食無憂,生活富足,那么我即使不聽管弦之樂(指生活中的享受事物),也會樂在其中。這反應了唐太宗重視發展農業,重視民生的思想,能夠憂人民之所憂,C項正確;制度創新指的是三省六部制度,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文化教育事業、選拔使用人才與題干的材料內容無關,排除BD項。故選C項。
5.(2021·陜西長安·七年級期中)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講:“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這段材料說明
A.唐太宗能吸收隋滅教訓,從善如流 B.唐朝初年,人才濟濟,經濟繁榮
C.唐太宗用人唯賢,不拘一格 D.唐朝初年,政治清明,出現“貞觀之治”
【答案】A
【詳解】
根據材料“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結合所學可知唐太宗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重用敢于直諫的魏征,把魏征比作“知得失”的鏡子,從而說明唐太宗能從隋朝滅亡的教訓中找到治國的經驗,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對魏征的評價,不能體現唐朝初年人才濟濟和用人不拘一格,排除BC項;材料沒有體現“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排除D項。故選A項。
知識點二、女皇武則天
1.稱帝:是唐高宗的妃子,與唐高宗共掌朝政,后相繼廢掉兩個已經做了皇帝的兒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國號為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統治措施:①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②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駱賓王),擴大了統治基礎。③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
3.影響:在位期間,①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②人口持續增長,③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④為“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6.(2021·陜西長安·七年級期中)史書評價武則天統治有“貞觀遺風”。持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是
A.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武則天推行唐初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
C.武則天統治為開元盛世奠定基礎 D.武則天殘酷打擊反對她的元老重臣和舊貴族
【答案】B
【詳解】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統治期間,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制,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推行唐初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所以說她的統治有“貞觀遺風”,B項正確;A選項,武則天是第一位女皇帝,片面化,不能當做主要依據。排除A項;武則天統治為開元盛世奠定基礎說法正確,但是不能作為武則天時期有“貞觀遺風”的根據,排除C項;武則天打擊老臣,沒有明確體現出武則天的功績,排除D項。故選B項。
7.(2021·山西實驗中學七年級期中)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被宋慶齡評價為“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得到肯定的原因是( )
A.親自考核地方官吏 B.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
C.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D.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答案】D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武則天是我國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她統治時期,大力發展科舉制,擴大了統治基礎,重視發展生產。她在位期間,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人口持續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D項正確;唐玄宗親自考核地方官吏,排除A項;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與武則天相關,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B項;唐太宗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排除C項。故選D。
8.(2021·遼寧老邊·七年級期中)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采取的統治手段不包括:
A.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 B.大力發展科舉制
C.減輕人民的負擔,重視發展生產 D.他統治時期,國力強盛史稱“開元盛世”
【答案】D【詳解】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號為“開元”,當時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D項正確;武則天統治時期,打擊敵對的官僚貴族,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她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重視發展生產,她在位期間,社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人口持續增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這為后來“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A、B、C選項說法正確,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D項。
9.(2021·遼寧宏偉·七年級期中)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對科舉制的貢獻是( )
A.設進士科 B.設太學 C.八股取士 D.設殿試
【答案】D
【解析】
【詳解】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大力發展科舉制,設置殿試制度,D項正確;隋煬帝設進士科,排除A項;漢武帝設太學,排除B項;八股取士是明朝時期的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
10.(2021·廣西靖西·七年級期中)武則天遺言立“無字碑”,由后人評說自己的功過。下列是四位同學根據掌握的有關歷史知識,為武則天撰寫的一句碑文,你認為最恰當的應該是( )
A.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唐朝
B.推行科舉制,重用賢人,發揮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C.善于納諫,開創了“貞觀之治”
D.勵精圖治,使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答案】B
【解析】
【詳解】
武則天統治期間繼續推行貞觀以來減輕人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推行科舉制,重用賢人,重視發展生產,為后來“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發揮了承前啟后的作用,故選B項;建立唐朝的是唐高祖李淵,故排除A項;開創了“貞觀之治”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故排除C項,使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故排除D項。故選B項。
知識點三、“開元盛世”
2.措施:(1)穩定政局,勵精圖治。重用賢能,在賢相姚崇和宋璟輔佐下實施改革。(2)整頓吏治,裁減冗員。(注重官吏考核)(3)發展經濟,改革稅制。(4)注重文教,編修經籍。
3.表現: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11.(2021·廣西寧明·七年級期中)“開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這里所描繪的社會景象被稱為( )
A.開皇之治 B.貞觀之治 C.貞觀遺風 D.開元盛世
【答案】D
【解析】
【詳解】
根據材料“開元初”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開元是唐玄宗在位時期的年號。“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說明經濟繁榮。由此可知這是開元盛世,D正確;開皇之治的年號是開皇,排除A項;唐太宗在位時期的年號是貞觀,排除B項;貞觀遺風對武則天的評價,排除C項。故選D項。
12.(2021·江西·九江市第三中學七年級期中)唐代詩人杜甫在《憶昔》詩中寫道:“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該詩稱頌的是
A.文景之治 B.開皇之治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
【答案】D
【解析】
【詳解】
“開元盛世”出現在唐玄宗統治前期。材料中的詩是對“開元盛世”的描述,故D符合題意;“文景之治”是漢文帝、漢景帝開創的治世,隋文帝開創的治世被稱為“開皇之治”,唐太宗統治時期開創的治世被稱為“貞觀之治”,排除ABC。故選D。
13.(2021·遼寧鞍山·七年級期中)“以姚崇、宋璟為相,廓清武后則天以來之積弊,勵精圖治,至民夜戶不閉,道不拾遺。遂達臻全盛。”材料中描述的這段時期是( )
A.唐太宗統治前期 B.唐太宗統治后期
C.唐玄宗統治前期 D.唐玄宗統治后期
【答案】C
【解析】
【詳解】
根據“以姚崇、宋璟為相,廓清武后則天以來之積弊”可知這段時期是武則天統治之后,姚崇、宋璟是唐玄宗前期的宰相,由此可知材料描述的應該是唐玄宗統治前期,故選C;唐太宗統治時期是在武則天之前,排除AB;唐玄宗統治后期由于皇帝耽于享樂,導致國勢走向衰微,與“遂達臻全盛”不符,排除D。
14.(2021·河北邢臺·七年級期中)唐朝中外交往出現了盛況空前的局面,出現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B.唐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C.唐朝對外政策開放 D.唐朝對外交通發達
【答案】B
【詳解】
依據所學可知,唐朝的經濟繁榮、科技文化先進,國力強盛,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現了盛況空前的根本原因,故B項正確;唐朝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唐朝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為對外交往奠定了必要的政治前提,排除A項;唐朝對外政策開放、對外交通發達是唐朝對外交往盛況的推動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D項。故選B。
15.(2021·福建新羅·七年級期中)“一方面是因為前有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打下深厚的基礎,另外就是在唐玄宗年輕的時候也是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來的。”以上內容反映了開元盛世的
A.原因 B.表現 C.結果 D.影響
【答案】A
【解析】
【詳解】
材料體現的是唐太宗時期的經濟發展奠基及唐玄宗的個人因素推動了開元盛世局面的出現,是對開元盛世出現的原因的描述,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開元盛世的表現、結果及影響,BCD項排除。故選A。
【知識延伸】
1.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統治措施的共同點
1)都重視人才的選拔。
2)都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負擔。
3)發展完善科舉制度。
4)重視民族關系。
5)統治期間,經濟持續發展,國力不斷增強
2.啟示:
1)要重視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安定;
2)要重視生產,發展經濟;
3)要善于用人,選拔人才。
3.盛世之治
相關名言:
(1)民本思想:
①“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
②“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③“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其時為本”
(2)用人:
①“選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委任責成,各盡其用”
②“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3)民族關系:“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4)納諫:
①“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2018.3)
②“人欲自照,必須明鏡;主欲知過,必借忠臣”
(5)法治:“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難點突破】唐興盛的原因有哪些?
1、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統治者吸取隋亡教訓,勤于政事,善于用人、納諫,政治清明。2、制度創新促進社會進步(如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3、統治者采取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的政策,經濟發展繁榮4、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少數民族稱為“天可汗”5、文化繁榮,科技領先6、對外開放,對外來文化兼收并蓄;7、個人因素:統治者勵精圖治、個人的努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山区| 遂昌县| 南丰县| 南充市| 韩城市| 渭源县| 务川| 大姚县| 陆良县| 磴口县| 韶关市| 四会市| 靖边县| 平陆县| 广丰县| 平江县| 威远县| 托里县| 台南市| 五指山市| 米脂县| 宜昌市| 金寨县| 榆树市| 台北市| 怀集县| 密山市| 北流市| 岳西县| 新晃| 万山特区| 武夷山市| 万全县| 吉安市| 江口县| 广水市| 长丰县| 南和县| 兴海县| 新和县|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