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基本信息 名稱 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所屬教材目錄 人教版生物上冊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講述植物體(綠色開花)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在前面學習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的基礎上再重點學習器官、系統的概念,進而認識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可以說前面所學知識為本節知識做好了基礎;生物體的結構是它們進行各項生命活動的基礎,又是今后學習生物學必備的重要知識基礎。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抽象的知識不易理解,但是對各種知識現象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興趣是他們學習的原動力。讓學生在親身探究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教育學生在采集植物標本時要注意保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通過學習輸導組織把植物的六大器官聯系起來以及人體的八大系統彼此既有分工,又相互協調,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使學生建立起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生物學觀點。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2、說出器官和系統的概念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地進行觀察的能力。2、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概括能力,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某些生產和生活問題,在科學探究中發展交流與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獲取知識的快樂,形成生物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生物學觀點和珍愛生命的觀點讓學生樂于探究生物世界的奧秘。教學重難點 重點 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難點 器官和系統等概念的歸納總結教學策略與 設計說明 以自主學習教學理念為指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為前提,根據本節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特點,圍繞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事例、圖片等媒體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出發,去發現,去思考,了解生物的結構層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注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3分鐘)探究人口增長及其對環境的影響(10分鐘)分析分類活動影響生態環境的事例(15分鐘)爭當環保衛士,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感(9分鐘) 展示第一組景色優美的照片,讓學生感受生物圈的美,展示第二組惡劣環境的照片。讓學生感受思考。提問:環境如此不同與人類的活動有關系嗎?1、播放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世界70億人口日的視頻。2、引導學生分析“資料分析”中的數據,小組討論。3、介紹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必要性,數據說明。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課前收集的一些有關方面的資料,針對教材圖片,圍繞書中提出的問題展開探究、交流。激烈的討論與交流,會在學生中間引起強烈的震撼和共鳴。2、在學生回答有關問題的基礎上,教師補充數據及圖片,引導學生討論歸納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面對人類的種種破壞,大自然已向人類發出了黃牌警告,警鐘為誰而鳴?為你、為我、為他、為大家…面對地球--母親的呼救,你們有何行動?在維持生態平衡、保護環境、建設美好家園中,我們應該怎樣做?1、請你為電視臺策劃一個公益廣告,倡導人們珍惜生命,珍愛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2、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意見。 學生觀看,思考,發表看法。觀看、思考2、閱讀、分析、小組討論,回答問題。3、分析、認同計劃生育這一國策。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討論、歸納、展示各個小組合作探究的結果。最后得出結論: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有正、負兩方面的影響。學生發表看法。形成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通過圖片切入主題,易引起學生的深思。同時,培養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視角去觀察事物,發現問題。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這個環節,從而切實的體會人類增長的事實及環境的改變。也提高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的能力。這一環節教師采用強烈的視覺反差引起學生對環境破壞的進一步認識,感受到環保責任的重大。“深幽的原始叢林為底,襯托著在樹樁禿地中哭泣的老婦;碧草青天的大草原,襯托著滾滾的沙塵暴;……書中圖片創設的問題情境,教師只是用來拋磚引,在這里教師著重鍛煉了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對手中調查資料的處理以及靈活的應用能力。這一環節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搭建一個可以充分展現自我才智的平臺,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大檢閱。課堂小結2分鐘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呼吁人們行動起來,投身到保護生物圈的行列中去布置作業1分鐘 1、制作一份保護環境的手抄報。板書設計 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一、探究人口增長及其對環境的影響人口快速增長——影響生態環境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二、分析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環境的事例破壞環境——改善環境三、積極行動,有所作為教學反思 通過布置學生課前分組查找資料、課上展示分析、課后付諸行動等一系列學生活動展開教學,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了得到了提高,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情感得到了升華。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為不同層次,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創設出適合他們的問題情境,在討論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促進學習動機的形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每一次探究活動都成為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殿堂,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授課中的不足是: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分別展示自己的成果。改進措施是讓學生把各組的成果以墻報或手抄報的形式展示于教室或學校宣傳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