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時事材料:材料一:諾貝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中國籍作家。“通過幻想與現實、歷史視角與社會視角的混合,莫言結合威廉·福克納與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作品中的因素,創造了一種世界性懷舊,與此同時,也找到了舊式中國文學與語言傳統的新出發點。”瑞典文學院評委會這樣評價莫言的作品。材料二:在倫敦奧運會上感受各國文化差異:加倫敦奧運會的1萬多名運動員來自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讓各個代表團都有著不同的做派,而這種差異在中國、韓國等來自東方的體育強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代表團之間體現得最為明顯。知識鏈接文化的特點: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2、面對不同文化的正確態度:①應采取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②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③善于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長處,取其精華,棄其糟泊。做好友好交往的使者:不僅要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的文化,還要宣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世界了解飛速發展的中國,了解中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4、網絡交往的利弊:①,積極作用——擴大了我們交往的領域、對象,改變了以往的交往方式,豐富了我們的人生經驗;網絡為我們了解時事、學習知識、與人溝通、休閑娛樂等提供了便捷的條件。②消極作用——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易使交往環境被污染;過分沉迷于網絡會損害身心健康,荒廢學業,甚至可能導致違法犯罪。5、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①發揮網絡優勢。以健康的心態把網絡作為生活的補充;學會“信息節食”,抵制網絡上的不良誘惑;善于利用網絡技術,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做一些對他人和社會有用的事情。②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學會自我保護。③遵守道德和法律,文明上網。6、禮貌的作用:是否文明禮貌,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影響到人際關系的質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尊嚴。7、禮儀的作用:①禮儀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征。②按禮儀要求去做,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使我們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被人接納。沖刺演練一、單項選擇1.近年來,我國已同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良好的文化交流。這意味著不同國家的文化能夠和諧發展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優于其他文化 中華文化有其獨特的魅力 我們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A. B. C. D. 2.中國有古老的漢字與長城,法國有時尚的香水與服裝,巴西有充滿激情的桑巴舞與足球,美國有妙趣橫生的迪士尼動畫片……這反映出世界文化A.互不相容 B.彼此割裂 C.豐富多彩 D.逐步趨同中國網民已達5億,網上可查詢資料、淘寶購物、結交新友,也可了解政府的施政綱領、利民措施。如今已進入“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是麥克風”時代。據此回答第3、4題3.這一現實反映了網絡能解決一切生活問題 網絡交往擴大了我們交往的領域、對象 網絡世界有自身獨特優勢,我們可享受網絡的諸多益處 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不斷擴張A. B. C. D. 4.在“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是麥克風”的時代,我們享受健康的網絡交往就要A.放松警惕,廣交朋友 B.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C.擺脫約束,隨意發表言論 D.依賴網絡并隨意消費5.當今社會,網絡已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利用網絡散布小道消息、揭露他人隱私、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A.表明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B.說明我國公民享有的權利和自由是真實的C.公民行使權利必須以遵守法律為前提 D.這是公民個人的事,他人無權干涉6.如右圖,面對網絡謠言,中學生應該 抵制不良誘惑,辨別是非真假 履行公民權利,不信謠不傳謠 行使公民權利,向有關部門舉報 作為個人談資,可以私下傳播A. B. C. D. 7.下列同學的言行符合禮儀要求的有 小薇總是看不起衣著“土氣”的同學 小強得到同學幫助后,真誠地道了聲“謝謝” 小丁在升國旗儀式上與同學打鬧 小夢每天上學前都會主動與父母告別 A. B. C. D. 二、價值判斷8.是否講文明禮貌,是個人私事。 判斷:( ) 理由: 。9.自覺講禮儀關系我們自身的形象,與他人無關。判斷:( ) 理由: 。10.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太繁瑣,要毫不猶豫地舍棄。判斷:( ) 理由: 。11.小云應網友要求,瞞著家長和老師,在某網吧獨自與網友見面。判斷:( ) 理由: 。三、簡答12.紅巖實驗中學初三(2)班舉行“爭做網絡文明先鋒”辯論會,大家就“如何看待網絡交往的自由”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同學,你認為網絡交往有沒有限度?如果有的話,應該是什么??參考答案一、1.A 2.C 3.A 4.B 5.C 6.A 7.D二、8.判斷:錯誤 理由:是否講文明禮貌既關乎自身形象,影響社會風氣的好壞,也關乎國家和民族尊嚴。9.判斷:錯誤 理由:自覺做到講禮儀,不僅關系我們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關系到周圍的人,關系到我們的集體,甚至關系到我們的民族和國家的形象。10.判斷:錯誤 理由: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傳統禮儀,繼承其精華,剔除其糟粕,把傳統禮儀與現代社會的要求結合起來。11.判斷:錯誤 理由: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我們應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不隨意答應網友的要求。三、12.我認為網絡交往有限度,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網絡交往更要遵守法律。?網絡交往要遵守道德。在網絡聊天室、公告欄等公共場所,要語言文明,輕松幽默,不辱罵他人;對求助者,要出于愛心,盡力相助;與網友交流,要真誠友好,不欺詐他人;等等。網絡是我們共有的生活空間,我們共負建設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的責任。?上網更要遵守法律。網絡交往是現實人際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網要遵守法律這一最基本的行為準則。例如,不惡意制造、傳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進行詐騙活動,不泄露國家機密,不制造、傳播病毒,不利用網絡破壞公共設施,等等。我們在上網時,要有很強的依法行事的意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