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課 和平、發展與當代國際社會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課 和平、發展與當代國際社會

資源簡介

第15課 和平、發展與當代國際社會
一、理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兩大主題
原因
相互關系
解決途徑
和平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1)絕大多數國家都致力于發展本國經濟,普遍反對建立一國獨霸的單極世界
(2)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經歷和大量核武器的存在,提醒人們要維護和平
(3)國際社會祈盼和平的呼聲不斷高漲,維護和平的力量日益強大,爭取和平是當今 時代的主題之一
(1)和平與發展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2)和平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經濟發展是維護和平的堅實基礎
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另一個 主題
(1)當今國際社會仍然是一個貧富差別懸殊的世界
(2)落后、貧困、危機、債務困擾著占世界人口2/3的發展中國家的人民
2.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
(1)冷戰結束: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意味著東西方兩大集團對峙格局的終結。
(2)世界多極化: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歐洲則加快了一體化進程,世界正在向多極化發展。
(3)基本態勢:總體和平,局部戰亂。
(4)時代潮流:維護世界持久和平。
二、分析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1.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
產生
危害
舉例
恐怖主義
領土、民族、宗教、
資源等矛盾交織的產物
給世界政治、經濟、安全形勢帶來嚴重
威脅
(1)美國的9·11事件
(2)挪威奧斯陸爆炸槍擊案
主要因素
產生
危害
舉例
霸權主義、
強權政治
超級大國依仗其經濟、科技、軍事優勢,鼓吹“先發制人”和“預防性干預”,以爭奪和控制世界戰略要地和資源重地
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
(1)北約轟炸南聯盟。
(2)伊拉克戰爭
(3)北約轟炸利比亞
局部戰亂
民族矛盾、宗教紛爭、領土糾紛、資源爭奪
使國際和平蒙受陰影
巴以沖突
2.維護世界和平的途徑
(1)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徑)。
(2)維護和平的力量團結起來,反對戰爭,爭取和平。
(3)發揮聯合國的作用,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挑戰。
三、了解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地域分布,分析造成南北問題的原因
1.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地域分布
(1)分布:大多數發達國家地處北半球,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在南半球,因此,發展問題也稱為南北問題。
(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比較
經濟差異
地域分布
舉例
發達國家
工農業現代化
程度較高,經
濟比較發達
歐洲、北美洲、
大洋洲、亞洲
的日本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
發展中國家
工農業現代化
程度較低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
中國、印度、埃及、巴西、阿根廷
2.造成當今世界發展問題的原因
表現
原因
發展形勢
對策
發展問題突出表現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問題,也稱為南北問題
(1)歷史原因:源于西方殖民者對亞非拉廣大地區的殖民 侵略。
(2)根本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 本改變
(3)現實原因:一些國家獨立 后,長期的不穩定和戰亂;
沉重的外債等
“冷戰”結束后,
南北關系的形勢總體走向緩和,但南北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1)根本途徑: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2)發達國家:增強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減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在國際貿易中實行等價交換
(3)發展中國家: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不斷推進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維護國家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4)中國:支持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增強同它們的團結;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不懈努力,促進國際社會餉共同繁榮和發展
四、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主要外交成就
1.新中國外交原則
外交原因
內.容
意義
毛澤東
提出了三條
外交原則
“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揭開了中國外
交史的新篇章
周恩來
提出了和平
共處五項原則
互相尊重主權和領
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內政、平等
互利、和平共處五項
原則
奠定了新中國
外交事業的基礎
2.我國的外交政策
(1)我國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外交政策的新內容
①內容:提出了不與任何大國結盟的新戰略。
②影響:
A.我國對外政策又有重大發展,賦予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內容。
B.中國外交活動進入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主動、最有利、最活躍的時期,我國外交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
3.我國外交的主要成就及原因
(1)主要成就
時間
外交成就
影響
新中國
成立初期
我國與蘇聯等26個國
家建立外交關系
粉碎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孤立新中國的圖謀
1971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新中國在國際上得到
承認
1972年
美國總統訪華,中美簽署《聯合公報》
結束了長達20多年的敵對、隔絕狀態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2001年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及相關會議在中國上海成功舉行
這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2001年
中、俄、哈、吉、塔、烏六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這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起名的國際組織,它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
2009年
我國已同171個國家建
立外交關系
(2)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
②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實行不與任何大國結盟的新戰略。
③我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效力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例題解析
【例l】(2012·浙江衢州)標志著中美關系結束敵對、隔絕狀態,開始走向正常化的歷史事件是 ( )
A.抗美援朝
B.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
C.尼克松總統訪華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屬于知識識記類題目。
【答案】C
【例2】(2012·浙江紹興)稀土素有“工業黃金”的美譽。作為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國的中國,長期被迫以低廉的價格賣出稀土,再以高價向發達國家購買開發稀土的專利和生產線。近年來,稀土開采中沉重的資源和環境代價促使中國加強了對稀土開采和出口的管理。為繼續享用中國廉價的稀土資源,2012年,美國、歐盟、日本以中國限制稀土等原材料出口為由向WT0提起貿易訴訟。據此回答第(1)(2)題。
(1)材料中中國的遭遇從一個側面說明了 ( )
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②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沒有改變
③國家間的資源爭奪必然會使國際和平蒙受陰影
④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常使發展中國家處于不利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國要改變稀土生產受制于人的局面,從稀土生產大國轉變成強國,關鍵在于 ( )
A.堅持對外開放,引進先進技術
B.加強南南合作,擴大國際貿易
C.實行依法治國,規范市場秩序
D.實施科教興國,加強自主創新
【分析】本題以“稀土”為材料,第(1)題考查國際關系的相關知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和世界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材料表現的是生產趨勢,因而①③可排除。第(2)題我國“長期被迫以低廉的價格賣出稀土,再以高價向發達國家購買開發稀土的專利和生產線”說明自主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一個國家缺少自主創新能力必然受制于人。要改變這一局面,關鍵在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強自主創新。
【答案】 (1)C (2)D
【例3】(2012·浙江義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當人類進入21世紀時,非洲有一半人口每天生活費不到l美元;非洲人的平均壽命不足40歲,兒童死亡率為14%;在非洲8億人口中,40%是文盲;非洲婦女的生育率居全球之冠,人口增長率3%(世界年均l.2%)。
材料二:商務部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已為非洲50多個國家援建了900多個項目,涉及農牧漁業、工業、水利等各領域;為非洲國家培養了大量人才,深受受援國的歡迎;減免了33個非洲國家的對華債務,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這些國家的財政負擔。
(1)材料一反映了當前非洲面臨哪些社會問題?
(2)從材料二中概括中國政府援助非洲的具體措施。
(3)非洲問題也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國際社會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對策是什么?
【分析】本題(1)(2)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第(3)小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
【答案】(1)生活貧困,醫療衛生落后,人口素質不高,人口增長率高。(2)援建多個項目,培養大量人才,減免對華債務。(3)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強化訓練
考點38:理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1.“冷戰”結束以后,世界局勢的發展引人矚目。下列對當今世界局勢的表述,正確的有 ( )
①世界正在向多極化發展
②和平成為時代主題之一
③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
④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2.2011年2月16日以來,利比亞爆發的騷亂及流血事件不斷升級,造成上千人死亡。由此說明 ( )
A.當今世界還存在南北問題
B.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C.當今世界總體不太平
D.當今世界還存在威脅和平的問題
3.法國、美國對利比亞進行了軍事打擊,表明 ( )
①世界正在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②和平問題尚未解決
③總體和平,局部戰亂是世界基本態勢
④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次公開場合抨擊美國“幾乎是毫無節制地濫用武力”,并且稱美國所倡導的“單極世界”是不可接受的。這段材料表明 ( )
①美國在推行霸權主義政策
②美國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
③“兩極”格局仍然存在
④俄美兩國存在分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地區局勢動蕩不安一直是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原因。2003年,美國、歐盟、俄羅斯、聯合國四方共同制定了中東和平“路線圈”,以便巴以雙方和平共處;2003年4月以來印度和巴基斯坦伸出友誼之手,南亞和平再現曙光;目前,朝核問題正在朝著通過政治途徑和平解決的方向努力發展。據此回答第5~6題。
5.上述材料表明 ( )
A.當今世界的主題在發生變化
B.發展是當今世界唯一的主題
C.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D.世界和平即將實現,世界人民將永享太平
6.影響地區局勢動蕩不安的因素有 ( )
①民族矛盾激化
②宗教沖突
③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④南北發展不平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1年10月5日,載有l3名中國船員的兩艘貨船在湄公河遭遇劫持和襲擊,造成中國船員全部遇害。中方希望與泰國、老撾、緬甸加強執法安全合作、維護國際航運安全,使湄公河真正成為“安全、和平、友好”的國際黃金水道。據此回答第7~8題。
7.中國船員遇害事件折射出 ( )
A.中國與泰、老、緬的戰爭一觸即發
B.和平不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C.跨國犯罪是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D.當今世界還不太平
8.中方始終保持冷靜和克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際關系中的問題。中國政府的做法 ( )
①體現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符合和平這一主題
③有利于打擊恐怖主義
④有利于亞太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發展是當今世界主題之一,下列事件體現發展主題的有 ( )
①美國政府從阿富汗撤兵
②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
③G20峰會商討全球經濟問題
④菲律賓、越南挑起南海事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點39:分析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10.近年來,我國海軍多次完成亞丁灣護航任務。這充分表明 ( )
A.中國海軍活動范圍擴大
B.中國政府重視外交活動
C.中國海軍武裝力量強大
D.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
11.從2011年3月爆發沖突以來,敘利亞局勢持續緊張。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中國堅持通過和平、對話和政治方式解決問題的原則立場,對決議草案投了反對票。西方國家對此橫加指責,人們擔心,西方國家可能會進行除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之外的“第四場戰爭”。上述材料說明 ( )
①和平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②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③中國遵循了聯合國的宗旨,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④發展問題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11年7月23日,挪威遭遇雙重恐怖襲擊,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彈在挪威政府大樓外被引爆,而后一名持槍男子向一個有數百名青年參加的夏令營開槍,至少有93人在這兩起事件中喪生。這表明( )
A.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因素不容忽視
B.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問題
C.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不再構成威脅
D.恐怖主義已成為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13.朝鮮無視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再次進行核試驗,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這表明 ( )
①我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②國際經濟舊秩序沒得到根本改變
③要不斷推進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
④爭取世界和平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動用了“超過一個國家的戰力”的美韓黃海聯合軍演于2010年12月1日結束,緊接著“規模超過美韓演習6倍”的美日聯合軍演又開始登場。但這不過是拉開了美、日、韓三國歲末一系列軍事演習的大幕而已。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東亞局勢仍將處于持續的緊張狀態當中。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
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②恐怖主義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③說明世界各國要加強軍事合作④當今世界不太平,和平問題遠未解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5.總體和平,局部戰亂,是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威脅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有 ( )
①恐怖主義②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新的表現
③南北貧富差距有所擴大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沒有改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6.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沖突,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 )
A.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B.恐怖主義
C.領土、民族、宗教、資源矛盾
D.冷戰思想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從2011年3月爆發沖突以來,敘利亞局勢持續緊張。敘國內多地武裝沖突不斷,美歐對敘進行制裁,阿拉伯聯盟不斷施壓,巴沙爾政權出現嚴重危機。
材料二:2011年8月以來,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以敘利亞政府“鎮壓平民”為由,宣布制裁敘利亞。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及歐盟領導人發布聲明,要求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臺,為暴力鎮壓示威者負責。
材料三:2012年2月4日,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決議進行表決,中國和俄羅斯投了反對票,否決了由摩洛哥提交的,西方國家及有關阿拉伯國家等共同起草的涉敘決議草案。
(1)結合材料一分析,敘利亞局勢持續動蕩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做法和態度是美國等謠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推行什么政策的集中體現?其目的是什么?
(3)中國投了反對票,體現了我國怎樣的外交政策?它符合聯合國的哪些原則?
(4)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正確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思考。
考點40:了解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地域分布,分析造成南北問題的原因
海地的種種“悲劇”之中,所看見的不只是海地的地震慘劇,不只是災后亂局,更是這個地區的歷史中不斷被人刻意忽略的殘酷真相。據此回答第18~19題。
18.造成海地是美洲最貧窮國家的原因有 ( )
①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
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③歷史上長期的殖民掠奪和統治
④戰亂和不穩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解決海地種種“悲劇”最根本的措施是 ( )
A.推動南北對話的進程
B.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C.擴大南北合作范圍
D.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20.非洲是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下列關于它的敘述,正確的有 ( )
①西方殖民者的殖民侵略是非洲經濟落后的歷史根源
②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是非洲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③國際上通常把非洲與中國的關系問題稱為南北問題
④目前非洲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已經有了明顯縮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1.2012年是中非合作論壇l2周年,下述表述正確的有 ( )
①中非合作是推進南北對話的一次全新嘗試
②和平、發展、合作應成為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
③中非合作有助于推動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
④中非合作有利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2011年,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歐美債務危機交互激蕩,世界經濟衰退風險增大。這反映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是 ( )
A.和平問題 B.發展問題 C.資源問題 D.環境問題
23.下列對南北關系和南北問題理解正確的有 ( )
①“南”“北”分別是指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
②南北問題源于西方殖民者對亞非拉廣大地區的殖民侵略
③南北問題主要是指發展問題
④造成南北問題的根源是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改善南北關系、縮小南北差距”的意義在于( )
①對窮國有利,對富國無益
②對大國有益,對小國不利
③有利于解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
④有利于保障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11年9月11日是美國“9·11”十周年紀念日,奧巴馬l0日致辭時表示,美國正在盡一切努力保護美國人民。與此同時一些國際媒體稱,美國利用“9·11”事件“入侵阿富汗”,根本就是“欺世盜名”,讓“成千上萬的阿富汗人付出生命的代價”。
材料二: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與最貧窮的1/5人口之間的收入差距從1960年的30:1擴大到1997年的74:1。
(1)材料一反映了當今世界存在什么問題?
(2)請對美國“欺世盜名”的做法作出評介。
(3)材料二反映了當今世界存在什么問題?請從歷史角度說說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
(4)解決材料一、二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
考點41: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主要外交成就
26.2011年是周恩來總理逝世35周年。某校學生要編寫一期以“周恩來外交成就”為主題的黑板報,以下關于周恩來的活動與評價中,最適合這一主題的是 ( )
A.深明大義——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B.顧全大局——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C.爭取和平——奔赴重慶參加國共談判
D.高瞻遠矚——推動中美關系堅冰消融
27.右圖是一幅珍貴的新聞照片。名稱為《喬的笑》,人物是中國外交部長喬冠華,地點是在聯合國大廳。照片反映的歷史是( )
A.中美關系正常化
B.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C.萬隆會議圓滿結束
D.上海合作組織成立
28.2012年5月,敘利亞爆發了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包括40多名兒童在內的100多名平民遭到了屠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要求制裁敘利亞,而中國則反對干涉敘利亞內政。這一事件體現中國政府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是 ( )
A.大國強權的原則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利益第一的原則
D.“人權高于主權”的原則
29.20世紀70年代是新中國成立后與外國建交的又一高峰期,發生在該時期的外交事件有 ( )
①中蘇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②APEC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行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交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成就。新世紀的第一年,在上海舉行了一次我國迄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這個活動是 ( )
A.亞非國際會議的召開
B.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召開
C.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
D.中國乒乓球隊邀請美國乒乓球隊正式訪問中國
31.某校歷史探究學習小組以“中國的過去與未來”為主題,決定舉辦一次中國近現代對外關系演變歷程的展示活動。請你參加活動并回答下列問題。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材料一:l842年,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規定: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 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1)材料一中,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的條約是什么?
展示二:現代獨立自主篇
材料二: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舊中國屈辱外交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積極同鄰近國家和新興獨立國家發展友好關系,參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動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國際政治舞臺開始有了“中國的聲音”。70年代,中國對外關系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2)20世紀50年代,中國率先提出的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是什么?
(3)結合所學知識,列舉20世紀70年代中國對外關系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歷史事件。(舉出兩例即可)
展示三:新時期改革開放篇
(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的對外開放開始起步。設立“經濟特區”始于哪一年?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怎樣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5)綜上所述,中國近現代對外關系經歷了從屈辱外交到獨立自主、對外開放的演變歷程,對此你有何感想?
參考答案
第15課 和平、發展與當代國際社會
D 2.D 3.D 4.A 5.C 6.B 7.D 8.D 9.C 10.D ll.A l2.A l3.C l4.C l5.A l6.C l7.(1)民族矛盾、宗教沖突、經濟困境、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外部干涉等。 (2)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爭奪和控制世界戰略要地和資源重地。 (3)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 (4)開放題,言之有理即可。 18.C l9.D 20.A 21.D 22.B 23.A 24.D 25.(1)和平問題。 (2)美國干涉他國內政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表現。 (3)發展問題。 西方殖民者對亞非拉廣大地區的殖民侵略。 (4)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26.D 27.B 28.B 29. D 30.B 31.(1)《南京條約》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3)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 (4)1980年。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5)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言之有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黄龙县| 海城市| 黑山县| 承德县| 克什克腾旗| 巫山县| 读书| 黑山县| 龙泉市| 会同县| 枣阳市| 右玉县| 皮山县| 太白县| 杭锦后旗| 独山县| 子洲县| 安平县| 海安县| 虎林市| 新邵县| 武山县| 南靖县| 中方县| 丽江市| 宜州市| 梅州市| 启东市| 永和县| 花莲县| 肃宁县| 达孜县| 通化市| 沙湾县| 唐山市| 鄂托克前旗| 延川县| 民勤县| 泾川县|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