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2021.12“我在美國待了七年”成網(wǎng)絡熱梗,你認為的底氣,不過是個笑話合作與探究:1 該女子想追求怎樣的“自由”?2 如何評價這位女子追求的那種“自由”?3 如何看待這位女子提到的“我不是平民百姓,我在美國呆了七年”?7.1 自由平等的真諦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1.自由的內(nèi)涵2.自由的意義3.如何正確認識自由 4.法治與自由兩者有什么關系?5.平等含義6.平等的意義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現(xiàn)?【自主學習P98—103頁】——心中有目標,學習更有效無法治不自由疫情解封,你感受到哪些自由?體現(xiàn)了自由有何作用?思 考1.自由的內(nèi)涵 (是什么)自由主要是指人們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動的權利。P1002.自由的意義 (為什么)①對個人: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②對社會:能激發(fā)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P99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孟德斯鳩如何看待這些說法?紀律是自由的第一條件?!诟駹?br/>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為自由?!吕?br/>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呥_哥拉斯自由是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nèi)任意行事的權利?!系滤锅F白云飄飄,一只風箏在天上飛。風箏許了一個愿,乞求天空能讓自已掙脫那根線,讓自己不再被束縛。突然,一陣狂風襲來,風箏被吹得搖搖晃晃,它一心想掙脫線的約束,昂頭借風拼命掙扎。線終于斷了,風箏如愿以償,滿心歡喜的它來不及擁抱藍天,就一頭栽了下來,再也無法飛了。掙脫了束縛的風箏為什么“無力回天”?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沒有限制的“自由”有限制的自由?合作探究:1 獲得小區(qū)解封的自由,應基于怎樣的防疫形勢和條件?2 解封之前,居民應遵循哪些規(guī)則?這些看似是“被約束”的規(guī)則與后期的小區(qū)解封有著怎樣的關系?無論現(xiàn)實世界還是網(wǎng)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nèi)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xiàn),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0103023.如何正確認識自由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條 公民在行使集會、游行、示威的權利的時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不得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第五條 集會、游行、示威應當和平地進行,不得攜帶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動使用暴力。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探究與分享:自由與法治的碰撞自由不能觸碰法治與自由二者間的關系法治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規(guī)范、保障標定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能享自由。4.法治與自由的關系(重點)法治與自由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xiàn)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損害。法治既規(guī)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眼看平等2少數(shù)民族代表出席全國人大會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探究與分享公交車上的愛心專座地鐵站軍人的優(yōu)先通道結合圖片,請用身邊的實例與同學分享自己對平等的認識,它有哪些意義?要求:準確、簡潔的說出自己的觀點時間:3分鐘城鄉(xiāng)同票同權同工同酬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機會上的平等)教育公平城鄉(xiāng)平等不同情況差別對待(結果上的平等)。因為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等他們屬于弱勢群體,是需要幫助的特殊對象,所以對他們給予“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是對他們?nèi)藱嗟淖鹬?、關心和愛護,這也是對憲法精神和平等原則的體現(xiàn)和尊重。5.平等的含義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yōu)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形式平等結果平等結果平等公平是相對的。有同學認為“同等情況同等對待”與“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是不是存在矛盾呢?不矛盾。因為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等他們屬于弱勢群體,是需要幫助的特殊對象,所以對他們給予“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是對他們?nèi)藱嗟淖鹬?、關心和愛護,也是讓他們有條件享受平等。不同情況差別對待,追求的不是絕對的平等,也不是“均等”,更多的是實質上的平等。“人皆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逆轉的權利1776美國獨立宣言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1789法國人權宣言從第136冊起連載斯賓塞爾《自由篇》1900中國萬國公報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1948世界人權宣言自由平等被寫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2中國十八大人類追尋自由平等的足跡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國家助學金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就業(yè)婦女就業(yè)殘疾人就業(yè)提問:結合上述材料,分析這些變化和做法的意義。6.平等的意義理想.主題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fā)展的永恒主題。基本原則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原則之一。思考:《憲法》和《教育法》的規(guī)定是如何體現(xiàn)平等的?《憲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chǎn)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教育法》第九條規(guī)定: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財產(chǎn)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受教育者在入學、升學、就業(yè)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權利。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各項權利探究與分享思考: 《憲法》和《兵役法》的規(guī)定是如何體現(xiàn)平等的?《憲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兵役法》第三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義務依照本法的規(guī)定服兵役。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各項義務。探究與分享湖北公安縣夾竹園派出所原所長黎某違反疫情防控規(guī)定外出聚餐,毆打小區(qū)防控人員,受到留黨察看處分;荊州市商務局科長何某之子在微博上炫耀其父動用關系將其從封城的外地接回荊州,父親被停職;河南新鄭市某醫(yī)院副院長楚某拒絕按照規(guī)定佩戴口罩,面對工作人員的督促,連說16個“我不戴”,也被免了職;探究與分享思考: 以上案例說明了在違法或犯罪行為面前,平等是如何體現(xiàn)的?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在適用法律上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權利、義務上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表現(xiàn)?(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chǎn)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各項義務。平等地保護,平等地追究(2)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 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自由平等的真諦無法治不自由法眼看平等自由的內(nèi)涵、意義自由是有限制的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法律意義上平等的含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現(xiàn)1.2021年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在懲罰方面,未成年人可受刑事處罰的年齡由之前的“十四周歲以上”下調為“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未成年人犯罪也應承擔責任B.法律賦予未成年人受特殊保護的權利,我們要學會珍惜C.法定義務必須履行,只要違法就必須依法受到刑罰處罰D.我國不斷完善法律法規(guī),為了維護社會絕對的公平正義A2.國家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辦公室公布的《互聯(lián)網(wǎng)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guī)定》明確提出,各網(wǎng)站要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這說明( )A.在網(wǎng)絡上公民不享有言論自由 B.自由只會導致混亂和傷害C.自由不利于社會的進步與繁榮 D.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D3.“過度的自由實際上是在提倡野蠻?!毕铝袑@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有( )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 ②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③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④擁有自由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4.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nèi)容。以下關于自由與法治的關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法治與自由相互聯(lián)系不可分割B.自由如果脫離法律的限制,必將導致混亂與傷害C.自由是法律之外的自由D.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是自由的底線和保障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自由平等的真諦 課件.pptx 【廣州荔灣芳村片區(qū)解封!市民-很開心_很興奮!】廣州市新型冠.mp4 女子不服防疫人員管理!叫囂不是平民百姓.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