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 二 年級 思想品德 學科導學案(個案)復備人所在單位 上課時間復備人課型新授課 復備時間 課時1 課 題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了解我國的國家性質,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區別,理解公民權利的含義,了解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正確認識自己主人翁地位,具備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理解公民可以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的能力。 過程方法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和體會我們是國家的主人,增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和我們是中國公民的自豪感。 學 習 重 點人民是國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權利是怎樣得到保障的, 學 習 難 點人民和公民的關系 教學、教具(課件)準 備多媒體課件 教法、學法1、直觀演示法: 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情感激勵法;創設特定情景,激發學生情感,把知識內化為能力,外化為行動。3、相近內容比較法,教材中人民和公民的含義相近,學生容易混淆,用比較的方法,找出它們的區別,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4、討論法; 自主學習1、學生閱讀教材4頁虛框內容大家看見哪些地方懸掛國徽?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場合都能懸掛嗎?為什么?(國家的象征和標志)請大家觀察國徽的圖案是怎樣的?你知道整個圖案體現了什么嗎?2、閱讀P5材料,舉一些選舉人大代表的例子。提問: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3、案例分析,指導學生閱讀教材6頁虛框內容,回答(1)小寒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撫養的權利、受教育的權利)(2)小寒作為公民理應享有各項權利,可她的權利為什么未能實現? (沒有得到家庭的保障)4、提問:法律和保障公民權利的關系是怎樣的?(參看P7虛框內容,要求學生寫一寫、說一說)5、小品表演,八個學習小組每組選一名代表表演《尷尬的搜身--教材7頁虛框內容》,分組討論:傅某把6名同學帶到治安室強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學生的權利?什么權利?(人身自由權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體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經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權利。)6名同學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得到司法保障) 自我評價:我得了( )顆★小組長評價:你得了( )顆★合作探究教師引導學生區別公民與人民的概念:你知道公民、人民、國民這些詞語嗎?能不能將它們區別開來?閱讀教材6頁漫畫,思考問題1、 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嗎?是不是年滿18周歲才成為公民?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們是否享有公民權利?(是,比如同樣享有隱私權但不享有全部權利如選舉權、被選舉權,不能履行服兵役義務)形成結論(1)含義不同。公民是指取得某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人民是指國家的主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人民有著不同的含義。在我國現階段,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2)范圍不同。公民的范圍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人民卻不包括全體社會成員。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其他敵對分子不屬于人民,但屬于公民。(2)性質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大家都屬于人民,我們自己就是國家的主人。在我國作為人民,憲法賦予了人民管理國家的權力。作為國家的公民,憲法和法律賦予了公民各項權利。 小組長評價:你得了( )顆★精講點撥法律是保障我們權利的法寶,有了法律,我們就有了維權的利劍。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在于人權能夠得到尊重和保障。 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達標檢測 教師評價:你得了( )顆★板書設計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一、人民是國家的主人1、我國的國家性質2、我國現階段人民的構成3、確保人民當家做主的地位不被動搖二、法律確認、保障權利1、公民基本權利的含義2、人民和公民的區別3、法律保障公民權利 課后反思 初 二 年級 思想品德 學科導學案(個案)復備人所在單位解愁中學上課時間 復備人吳岳課型新授課 復備時間 課時1 課 題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1、知道公民享有廣泛而平等的權利,明確公民要依法正確行使權利。2、初步培養學生劃清是非界限的能力,分清什么是正確行使權利,什么是非法越權。3、培養學生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正確指導行為的能力。 過程方法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1、感受到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培養國家觀念,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2、提高學生法律意識,增強權利觀念,學會正確行使權利。3、指導學生做一個合格公民。 學 習 重 點公民應該正確行使權利。 學 習 難 點1、公民權利是廣泛而平等的;2、公民應該正確行使權利。 教學、教具(課件)準 備多媒體課件 教法、學法活動法、案例法、陶冶法、演示法。 自主學習一、書本田甜的案例導入。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公民享有的權利是廣泛的。學生討論完成書本的填空,回答書本的問題:1、 這些權利對她有什么好處?2、 你認為我們還應該享有哪些權利?二、(多媒體)設計活動:《大家來闖關》第一關:《手機》提出問題: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種方式?第二關:《如此選擇》提出問題:談談你怎么看待楊某的行為?第三關:《論壇是與非》提出問題:小剛的做法可取嗎?第四關:《誤判之后》提出問題:第一關:《手機》。閱覽室里,一學生手機響起,如何做:(1)大聲接聽;(2)小聲接聽;(3)關機不接;(4)走出閱覽室,小聲接聽。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種方式?第二關:《如此選擇》。“非典”時期,商人楊某用手機散布謠言,并利用舊紗布制成防治“非典”的專用醫療口罩出售,提高有關防治“非典”的醫用器械的價格。你怎么看待楊某的行為?第三關:《論壇是與非》。奧運會上,劉翔奪冠,女足失利,小剛等奧運迷在互聯網上對女足教練張海濤肆意辱罵,對幾位表現欠佳的球員也都惡意侮辱,指名道姓進行人身攻擊。小剛的做法可取嗎? (知識延伸)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已悄悄地走進我們的生活。盡管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通過網絡折射出來的人的行為卻是真實的。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也要承擔法律責任。第四關:《誤判之后》。奧運會擊劍比賽中,由于前五局裁判的六次誤判,中國隊和金牌失之交臂。小剛等一些奧運迷義憤填膺,準備聯絡班里的同學上街游行,以示抗議。小剛行使此項權利應該履行哪些程序?假如小剛沒有經過任何程序,糾集同學,抗議示威,會造成哪些危害?學生活動:你評我說。 自我評價:我得了( )顆★小組長評價:你得了( )顆★合作探究法律賦予我們廣泛的權利,要想真正享有這些權利,首先要學會正確行使權利,如果我們把權利比作一條船,那船帆應該是什么樣的?(多媒體)權利之舟形成結論1.行使個人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2.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通過生動的畫面,形象的比喻,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以上四點是“權利之舟”順利航行的必備條件,缺一不可小組長評價:你得了( )顆★精講點撥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但是在行使權利的時候要注意1.行使個人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2.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 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達標檢測一、單選1、某校的午休鈴聲響過后,八年級(1)班宿舍的其他同學都上床休息了。小亮還在大聲朗讀英語。室友提醒他,他確說:"學習是我的權利和自由,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小亮的言行主要錯在 ( ) A、沒有和同學搞好關系 B、不知道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權利C、在行使權利和自由的時候,損害了他人的自由和權利 D、不知道未成年人不能享有一切自由和權利 2、李某將自己的汽車借給孫某,孫某未按時歸還。有一天李某看到自己的汽車停在停車場,就拿自己的車鑰匙將車開回家,結果李某因此進了班房。此事說明了 ( ) A、將自己的車開回家是錯誤的 B、李某超越連自己的合法權利的范圍 C、李某應該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權利 D、李某應該把車還給孫某3、公民不得濫用權利和自由,而應 ( )A、依照個人意愿行使權利 B、依照單位領導的意愿行使權利 C、依照政府官員的指示行使權利 D、依照法律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和各項自由 二、 材料分析4、大年初二之夜,街上人來人往。"蹦!蹦!"隨著兩聲巨響,人群中有人發出"啊!"的一聲尖叫。人們尋聲望去,只見一個姑娘用手捂住臉露出痛苦的表情,有血從她的手里流出。"炸傷人了,我們趕快報警。"她的同伴打了報警電話。很快,警察來到,欲把放鞭炮的人帶走回去調查。而放鞭炮者不服氣地說:"放鞭炮是我的權利,最多賠償點醫藥費而已,憑什么帶我走......" (1)假如你是現場的警察,你會跟放鞭炮者講述哪些法律知識? (2)放鞭炮者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他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教師評價:你得了( )顆★板書設計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特點:廣泛性、真實性如何行使:1.行使個人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2.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 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