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實 驗 教 學 計 劃學校:南潯錦繡實驗學校年級:初 一 年 級(下)學科: 初 中 科 學 教師: 蘇 榮 珍 2013年3月一、年級學生基本情況分析七年級共有8個教學班,每班38人,共計304人。 經過一個學期的科學學習,學生已經對科學實驗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知道科學知識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通過科學實驗探究,部分學生已對學習科學產生了較濃厚的興趣。學生實踐活動是一個融知識、技能、態度、過程于一體的綜合活動。初中科學實驗的教學如果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則更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在能力培養方面,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能多角度、多側面去尋求答案;學科成績也有不少的提高。但由于學生思維能力、認識水平、學習基礎等發展不平衡,進入新的學期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沒有及時跟進改善,則會加速班級中學生成績的兩級分化,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該發揮科學實驗對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作用,努力提高整個年級的科學教學成績。做為一名教師,有時還必須設計出更多、更好、更有說服力與吸引力的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引導學生自己從實驗中總結出科學規律、獲取科學知識。二、實驗內容分析第1章 代代相傳的生命本章實驗主要是生命科學的實驗,通過實驗,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學會觀察現象,通過生命現象的分析認識生命的本質,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思維飛躍。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組員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第2章 對環境的察覺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提高觀察現象的能力并初步了解科學的研究方法。通過“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在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措施,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在光學實驗中領略科學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現的喜悅,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激發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和求知欲。運動和力1.實驗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學習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方法。2.探究 影響重力大小的因素,認識重力跟質量的定量關系,知道重力的測量方法,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重力。3.制作 簡易水平儀,知道重力是如何產生的,明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4.實驗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認識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知道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感受科學就在身邊。5.實驗 二力平衡條件,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體驗控制變量思想的運用。6.通過實驗,探究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7.練習使用壓強計,學習實驗過程中實驗條件的控制方法。第4章 地球與宇宙觀察地球儀上某地晝夜變化情況,理解晝夜的產生與晝夜更替的原因。從活動中獲知地球不同地方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通過演示活動,認識月相變化的原因和規律,認識日食、月食產生的原因。 三、實驗目標“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學得快?!毙抡n標下實驗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更要讓學生切實感受實驗探究的過程與方法,形成良性循環的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科學世界,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更深入的,更加科學的認識。教學中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培養對科學學科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解決問題或做決定時能嘗試運用科學原理和科學研究方法;運用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過程,具有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具有創新意識,能獨立思考,養成尊重事實,大膽想象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四、實驗措施(一)教師演示實驗教學1. 利用直觀,形象的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2. 利用演示實驗強化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對新知識的接受以及加強記憶。3. 利用演示進行思維引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二)學生分組實驗教學1. 教師充分準備,學生充分預習。2. 學生分組做到科學化,合理化,每組按3至5人分。3. 注意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素養:造作能力,數據處理能力,觀察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團結協作能力。(三)家庭探究實驗的教學1. 內容:課堂內容的進一步探究;生活中常見現象的探究;科學前沿知識的探究。2. 培養實際應用能力,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五、實驗進度周次實驗名稱類型(演示、學生分組)實驗器材1種子萌發的條件學生分組綠豆種子、燒杯、冰箱、保溫箱、記號筆2觀察花的結構演示桃花、茶花等、鑷子、刀片、放大鏡3扦插學生分組柳(或月季、菊花等)枝條、修枝剪、小鐵鍬、樹蔭下疏松肥沃空地一塊4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學生分組橡皮筋、筆套、鋼尺、鐵塊、玻璃缸、水、紙杯、棉繩、火柴梗、膠帶紙、水槽、軟木塞、鉛筆5耳和聽覺演示機械鐘、棉花、米尺、塑料管、鉛筆、鋼尺、橡皮筋、木條、口琴噪聲的污染和控制演示收音機、秒表、棉布、毛巾、棉衣、棉花6小孔成像觀察儀學生分組兩個圓紙筒、錫箔、繪圖紙、蠟燭、火柴7平面鏡成像演示玻璃板、蠟燭兩只、火柴、刻度尺、方格紙、三角板8凸透鏡成像規律學生分組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9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學生分組不同型號的彈簧測力計、質量為50克的鉤碼、鐵架臺10影響重力大小的因素演示彈簧測力計、質量為100克的鉤碼一盒、鐵架臺、體積相同的鐵塊和銅塊、質量相同的銅塊和木塊簡易水平儀演示量角器、長方體木塊、雙面膠、細線、小重錘11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學生分組長20厘米的小木棒、小球、實驗小車、寬10-15厘米,長分別為30厘米和60厘米左右且厚度相同的刨光木板各一塊、絲綢和棉布各一塊12二力平衡條件演示裝有定滑輪的實驗裝置板、塑料板、鉤碼、細線13探究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學生分組木板、木塊、彈簧測力計、砝碼、棉布14研究水的壓強特點演示玻璃管、橡皮膜、細線、壓強計、刻度尺、玻璃容器、水、食鹽水15模擬地球的自轉及晝夜更替現象演示小型地球儀、黑色記號筆、白紙板、光源月相及其變化演示涂黑的小球、光源、記錄紙、黑色記號筆16模擬日食演示兩個大小不同的球體、光源、黑色記號筆模擬月食演示兩個大小不同的球體、光源、黑色記號筆17無18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