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附件實 驗 教 學 計 劃學校:錦繡學校 年級:初 三 年 級(下)學科:初 中 科 學教師: 蔣香明一、年級學生基本情況分析九年級共有8個教學班,一班44人,二班42人,三班44人,四班42人,五班45人,六班43人,七班44人,八班44人,共計344人。 經過三年來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科學實驗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知道科學知識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通過一年的科學實驗探究,部分學生已對學習科學產生了較濃的興趣。同學們大部分愛學習,對學習科學更有一種執著的追求;學生們的思想能力已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由表象向內部延伸;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他們能懂得一個問題、一種現象不單從一個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側面去尋求答案;學科成績也在不斷的提高。但由于學生思維能力、認識水平、學習基礎等發展不平衡,進入新的學期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會加速班級學生成績的分化,學生會逐漸喪失學習的積極性,此時做為一名教師,更應該要看到學習的積極的一面,發揮科學實驗對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個年級的科學教學成績。二、實驗內容分析第1章 演化的自然本章實驗主要是有關有關地球誕生和生物演化方面。第2章 生物與環境通過實驗,學生認識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體驗科學來源于生活,生產。 第3章 人的健康與環境第4章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三、實驗目標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科學世界,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更深入的,更加科學的認識。教學中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科學的好奇,培養對科學學科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解決問題或做決定時能嘗試運用科學原理和科學研究方法;運用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過程,具有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具有創新意識,能獨立思考,養成尊重事實,大膽想象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四、實驗措施(一)教師演示實驗教學1,利用直觀,形象的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2,利用演示實驗設置問題,制造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3,利用演示進行思維引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二)學生分組實驗教學1,教師充分準備,學生充分預習。2,學生分組做到科學化,合理化,每組按3至5人分。3,注意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素養:造作能力,數據處理能力,觀察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團結協作能力。(三)家庭探究實驗的教學1,內容:課堂內容的進一步探究;生活中常見現象的探究;科學前沿知識的探究。2,培養實際應用能力,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五、實驗進度周次實驗名稱類型(演示、學生分組)實驗器材1用氣球作星系運動模型演示器材按課本P32做一個太陽系形成的沙盤模型演示器材按課本P73觀察自己的人體性狀演示器材按課本P254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分組器材按課本P315觀察酵母種群分組器材按課本P386觀察校園內外某個生活環境中的生物種群演示器材按課本P407觀察校園內外的小樹林的生物分布演示器材按課本P418觀察生物與它所生活的環境演示器材按課本P529制作生態球分組器材按課本P5310制作健康金字塔演示器材按課本P6411觀察不同濃度的青霉素對細菌生長的抑制作用演示器材按課本P6912什么時候流感的的發病率最高(調查表)演示器材按課本P7013血管阻塞對血液流動的影響分組器材按課本P8714香煙煙霧過濾實驗演示器材按課本P9315通過繪制扇形圖分析各類電力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分組器材按課本P1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