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導學案【學習目標】1.知道新中國的外交政策。2.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和影響。3.知道萬隆會議的概況和“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4.概括周恩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動。【知識框架】【自主學習】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1、外交政策: 的和平外交政策2、外交環境①新中國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 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為恢復經濟建設創造了一個好的 ;②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 態度,實行 政策,不與中國建交,并對中國實行 。3、提出與發展①提出: 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 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內容: );②發展: 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印度總理 、緬甸總理 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 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正式提出)。4、影響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 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標志著 。1、背景新中國積極發展與 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 。2、萬隆會議①召開: 年,印度尼西亞萬隆;②地位: ;③周恩來提出“ ”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④意義: 。⑤“萬隆精神”:亞非人民 ,維護 ,增進各國人民之間 的精神。【合作探究】1、請分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和影響。主要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的成熟。2、請思考:“求同存異”中“同”和“異”分別指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意義?相同:遭遇相同:都曾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目的相同:指亞非國家團結一致,共同反對殖民主義、保障民族獨立,謀求發展。不同: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社會習俗等不同。意義: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3、列舉20世紀50年代,周恩來的外交貢獻?1953年,周恩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后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原則。1954年,周恩來參加日內瓦會議,為新中國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推動了會議圓滿成功。【練習鞏固】1.“在對外交往中,我們要更好體現平等相待,和而不同、誠信正義、立己達人等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價值,讓世界感受到中國外交的胸懷。”首次讓世界感受到中國這種外交胸懷的是( )A.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B.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出席日內瓦會議 D.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權益2.1955年,來自亞洲、非洲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亞洲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這次會議的召開地點在( )A.萬隆 B.巴黎 C.紐約 D.柏林3.從發展模式來看,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的發展經驗和模式,為世界上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的道路選擇。中國所走的發展道路是( )A.霸權 B.擴張 C.結盟 D.和平4.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的政治力量登上國際舞臺開始于( )A.日內瓦會議 B.雅爾塔會議 C.萬隆會議 D.德黑蘭會議5.據統計,1955年一年內到中國訪問的使者,有來自亞、非、歐、澳、美五大洲的63個國家的417個代表團,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這一年中國外交新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一邊倒”政策的實施 B.各國贊成社會主義C.“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 D.以聯和國為中心開展外交6.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外交成熟的標志是以下哪一原則的提出( )A.“求同存異” B.“一國兩制”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一邊倒”7.下表是1949—1953年與中國建交國家數量變化情況。導致1951-1953年建交國家數量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49 1950 1051 1952 1953建交國家數 10 9 1 0 0A.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美國等國對中國實行外交孤立政策C.中印緬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8.下列對萬隆會議的表述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B.通過了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C.周恩來在會議中提出“求同存異”方針D.會議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民族自信9.1965年,中國大陸與西方國家的貿易額在進出口總額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上升到52.8%。這種變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國( )A.實現了與西方國家關系的正常化 B.調整了與蘇聯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歐美對華經濟封鎖10.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稱霸亞洲的外交政策C.聯蘇抗美的外交政策 D.與亞非國家結盟的外交政策11.2020年6月,100多人的印軍在加勒萬河谷地區趁夜越線,企圖把蠶食我方的領土變成既成事實。我邊防軍堅決捍衛國家政權,先禮后兵,越境的印軍,在被重創之后,倉皇逃跑。在這一事件中,印方公然違背的是當年雙方都同意的( )A.聯合公報的規定 B.聯合國大會的決議C.求同存異的方針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2.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新中國建立后奉行什么樣的外交政策?在此“宣告”的基礎上,后來中國提出的什么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材料二 一位美國記者評價周恩來的重要作用時說:“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度,但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2)材料二這是周恩來參加的哪一次重要會議?在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什么方針?參考答案1.B 2.A 3.D 4.C 5.C 6.C 7.B 8.D 9.B 10.A 11.D12.(1)獨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萬隆會議;求同存異。(3)就是要弘揚古絲綢之路和平友好、開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勢下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的新模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