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六下第四單元第4課《變化中伴隨的現象》習題基礎練習1.選擇題。(1)鐵銹的顏色是( )。A.紅褐色 B.黃綠色 C.黑色 D.白色(2)下列物質變化中,可確認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B. C. D.(3)生活中常見的下列現象,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汽油揮發、酒精燃燒 B.食物腐爛、白磷燃燒C.蠟燭熔化、電燈發光 D.水分蒸發、滴水成冰(4)鐵變成鐵銹,這種變化在科學上叫( )。A.化學變化 B.物理變化C.生物變化 D.自然變化(5)下列與鐵生銹屬于一樣的變化的是( )。A.開水燒開 B.混合紅墨水和清水C.泥水靜置 D.用面粉烘制蛋糕2.填空題。(1)古代詩文當中也蘊含著科學道理,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屠蘇是一種酒)”中爆竹的變化屬于_____________變化。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中的鐵杵磨成針的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變化。(2)判斷物質發生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關鍵是看這種變化是否_____________。如果物質變化時,_____________,那么該變化是化學變化。(3)化學變化伴隨著各種現象,如下選項中的_____________時會發光發熱,_____________時會產生氣體,而變藍的是_____________,而硫酸銅溶液與鐵混合則會_____________。(米飯中滴碘酒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 蠟燭燃燒 硫酸銅溶液與鐵混合)實驗探究3.小科在自己的自行車上發現有些部位生銹了。鐵為什么生銹?鐵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呢?針對這一問題,小科提出了假設并設計了如圖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時間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空氣試管A 無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 有點生銹水試管B 無變化 生銹 銹多了 銹更多了菜油試管C 無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1)分析上述實驗,你認為小科作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結果分析。比較A試管里的鐵釘和B試管里的鐵釘,證明在有__________水時,鐵釘容易生銹。比較在__________試管里的鐵釘和在__________試管里的鐵釘,證明在有空氣時,鐵釘容易生銹。(請填字母)(3)實驗結論,鐵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環境里容易生銹。(4)根據上述實驗結果,我們應該怎樣防止鐵生銹?請列舉兩種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優訓練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汽車銹蝕會降低車身強度,引起部件失靈,增加故障隱患。無論哪一個司機,也難保證汽車表面不會有劃痕。而這些劃痕決不能忽略,它們往往就是“銹”的源頭,所以一定要時常擦拭汽車的表面。如果發現了劃痕,那么可以先涂些牙膏在劃痕處,防止短期內生銹,但還是要去專業的汽車保養點進行處理。同時汽車的一些空隙和部件常易積水或積泥土,要經常對門邊緣、雨刷器活動處及一些邊角處等進行檢查。(1)汽車的一些空隙和部件常易積水或積泥土,這些位置( )生銹。A.更容易B.不容易C.一定不會(2)在汽車劃痕處涂抹牙膏的原理是( )。A.牙膏可以掩蓋劃痕B.牙膏可以起到隔絕空氣的作用,防止短期內生銹C.牙膏的成分和車漆中防銹的成分是一樣的參考答案1.(1)A (2)C (3)B (4)A (5)D2. (1)化學 物理 (2)產生新物質 產生了新物質 (3)蠟燭燃燒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米飯中滴碘酒 產生沉淀3. (1)鐵生銹與水和空氣都有關 (2)水 A C (3)有水和空氣(4)示例:①涂上油漆或涂上油。 ②放在干燥處。4. (1)A (2)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六下第四單元第4課《變化中伴隨的現象》教學設計課題 變化中伴隨的現象 單元 四 學科 科學 年級 六學習目標 1.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現象發生。2.物質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可以根據是否產生新物質來判別它們。3.能夠描述物質變化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4.能夠根據物質變化的現象判斷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5.尊重證據。當多人觀察、實驗出現不一樣的結論時,樂于分析原因,再次觀察、實驗,以事實為依據做出判斷。6.能堅持長時認真細致觀察鐵釘生銹的現象,發展探究鐵釘生銹的興趣。7.人類可以利用科學與技術干預物質變化。重點 通過觀察鐵釘生銹的實驗現象得出鐵釘生銹的過程是化學變化。難點 通過尋找證據來證明變化現象后是否產生新的物質,以此來判別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在我們周圍,會發生很多變化,變化的過程也會伴隨著很多現象。比如燃燒的木炭伴隨的現象有:發光、發熱,有氣體及黑煙產生,木炭燃燒后生成炭黑。結合前面所學的內容,想一想,從我們知道的變化中,可以觀察到哪些現象 學生交流并回答問題。 聚焦變化中伴隨的現象。講授新課 探索:變化中伴隨的現象。物質的變化經常會產生很多現象。有的會發光發熱,有的會改變顏色,有的會產生氣體,還有的會生成沉淀。有時這些現象也可能會同時發生。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現象來判斷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產生的現象化學變化發光發熱蠟燭燃燒(燃放煙花)改變顏色加熱白砂糖生成沉淀蠟燭燃燒、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生成沉淀某兩種物質混合后產生新的沉淀物質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的同時,往往伴隨顏色改變、發光、發熱、產生氣體和生成沉定等現象,這些現象常常可以幫助我們初步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觀察鐵釘生銹的過程。實驗目的:探究鐵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生銹。實驗猜想:把鐵放在水里,鐵容易生銹。實驗方法:對比法。實驗材料:無銹鐵釘三根,量筒三個,水,干燥劑,蓋子。實驗步驟:(1)取三個量筒,一個裝滿水、一個裝半量筒水、一個不裝水。(2)將三根鐵釘分別放入三個量筒中,在半量筒水中的鐵釘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3)將三個量筒封上口,靜置在角落,每天觀察鐵釘的變化,并記錄我們能觀察到的現象。實驗記錄:實驗分析:鐵釘在裝滿水的量筒中,只能接觸到水,沒有接觸到空氣,沒有生銹;裝一半水的量筒中的鐵釘,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氣中,接觸到水和空氣,生銹了;不裝水的量筒中的鐵釘只接觸到空氣,沒有接觸到水,沒有生銹。由此可知,鐵在水和空氣的環境中會生銹。實驗結論:鐵生銹跟水和空氣有關。研討:觀察下面這些變化,包括發光、發熱顏色變化、生成沉淀和產生氣體等。你認為這些變化中有沒有新物質產生 它們的變化過程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呢 說說你的理由。1.混合紅墨水和清水。混合紅墨水和清水時會發生顏色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紅墨水擴散到了清水中,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2.電燈發光.電燈發光屬于發光、發熱的變化,電流流過小燈泡的燈絲時,電能轉化成光能和熱能,這個過程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3.泥水靜置。泥水靜置后,泥沙沉淀在瓶子底部,水變得清澈,屬于發生顏色變化,但是這個過程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4.燒水。燒水的過程會有小氣泡從水底冒出來,部分水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由以上現象可以看出,物質變化過程中會伴隨發光、發熱、顏色改變、生成沉淀和產生氣體等現象,判斷一個變化是否是化學變化時,這些變化現象可以作為初步判斷依據,但本質依據還是是否產生新物質,即使伴隨上述現象,但是沒有新物質產生,就屬于物理變化。拓展:請進行調查了解,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人們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鐵制品生銹?你認為其中的依據是什么?1.鐵生銹的原因。鐵生銹是水和空氣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空氣充足的情況下,水越多,鐵生銹得越快,并且鹽水能加快鐵生銹的速度。2.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根據鐵生銹的原因,只要把空氣和水與鐵隔離,就能達到防止鐵生銹的目的。(1)放在干燥處:減少與水的接觸。(2)刷油漆:隔絕空氣和水與鐵的接觸。(3)涂抹油:隔絕空氣和水與鐵的接觸。(4)電鍍:利用電解原理在鐵表面附著一薄層 ,從而隔絕空氣和水與鐵的接觸。(5)完全放入食用油中:隔絕空氣和水與鐵的接觸。(6)烤藍:在鐵制品表面生成一定厚度和強度的致密的氧化層,隔絕空氣和水與鐵的接觸。(7)搪瓷:將玻璃或陶瓷質粉末熔結在物體表面形成外殼,多為彩色具有藝術美感的花樣,用于保護和裝飾。(8)合金:改變鐵內部的組織結構,組成合金,如不銹鋼。將鎳等金屬添加到普通鐵里,大大增加鋼鐵制品的抗生銹能力。…… 討論。學生觀察。交流。學生分享自己的記錄表,其他學生可補充或提建議。研討。觀察、分析鐵釘生銹的過程。學生分享觀察記錄,并從記錄中尋找證據。研討。學生分享記錄表(生生交流)。小結。 初步判斷所舉例子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引發思維沖突;進而引導學生探究鐵釘生銹的例子,尋找證據。學生通過長期觀察實驗發現,鐵釘生銹的過程會發生顏色改變和產生沉淀物,但這些證據還是不能讓學生相信鐵銹是一種新的物質。通過對變化中伴隨的現象的研討,得出變化中的現象是初步判斷是否發生化學變化的依據,本質判斷依據是是否產生新物質。課堂小結 本課是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觀察更多伴隨物質變化產生的現象,根據現象初步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然后通過尋找證據,判斷是否產生了新物質;最后確定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4 變化中伴隨的現象教科版 六年級下新知講解鐵是怎么生銹的?新知講解在我們周圍,會發生很多變化,變化的過程也會伴隨著很多現象。比如燃燒的木炭伴隨的現象有:發光、發熱,有氣體及黑煙產生,木炭燃燒后生成炭黑。結合前面所學的內容,想一想,從我們知道的變化中,可以觀察到哪些現象 新知講解變化中伴隨的現象。物質的變化經常會產生很多現象。有的會發光發熱,有的會改變顏色,有的會產生氣體,還有的會生成沉淀。有時這些現象也可能會同時發生。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現象來判斷物質發生了什么變化。1新知講解1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的同時,往往伴隨顏色改變、發光、發熱、產生氣體和生成沉定等現象,這些現象常常可以幫助我們初步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產生的現象 化學變化發光發熱 蠟燭燃燒(燃放煙花)改變顏色 加熱白砂糖產生氣體 蠟燭燃燒、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生成沉淀 某兩種物質混合后產生新的沉淀物質新知講解2觀察鐵釘生銹的過程。實驗目的:探究鐵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生銹。實驗猜想:把鐵放在水里,鐵容易生銹。實驗方法:對比法。實驗材料:無銹鐵釘三根,量筒三個,水,干燥劑,蓋子。實驗步驟:(1)取三個量筒,一個裝滿水、一個裝半量筒水、一個不裝水。(2)將三根鐵釘分別放入三個量筒中,在半量筒水中的鐵釘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3)將三個量筒封上口,靜置在角落,每天觀察鐵釘的變化,并記錄我們能觀察到的現象。新知講解2實驗記錄:時間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裝滿水的量筒 無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裝一半水的量筒 水有點兒變色 鐵釘有些生銹 生銹變多了 生銹更多了不裝水的量筒 無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 無變化新知講解2實驗分析:鐵釘在裝滿水的量筒中,只能接觸到水,沒有接觸到空氣,沒有生銹;裝一半水的量筒中的鐵釘,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氣中,接觸到水和空氣,生銹了;不裝水的量筒中的鐵釘只接觸到空氣,沒有接觸到水,沒有生銹。由此可知,鐵在水和空氣的環境中會生銹。實驗結論:鐵生銹跟水和空氣有關。新知講解觀察硫酸銅溶液與鐵釘的反應新知講解觀察胭脂紅在水中的變化新知講解鐵制品生銹全程實錄新知講解觀察下面這些變化,包括發光、發熱顏色變化、生成沉淀和產生氣體等。你認為這些變化中有沒有新物質產生 它們的變化過程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呢 說說你的理由。1.混合紅墨水和清水。混合紅墨水和清水時會發生顏色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紅墨水擴散到了清水中,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混合紅墨水和清水新知講解2.電燈發光.電燈發光屬于發光、發熱的變化,電流流過小燈泡的燈絲時,電能轉化成光能和熱能,這個過程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電燈發光3.泥水靜置。泥水靜置后,泥沙沉淀在瓶子底部,水變得清澈,屬于發生顏色變化,但是這個過程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泥水靜置新知講解4.燒水。燒水的過程會有小氣泡從水底冒出來,部分水變成水蒸氣,這個過程沒有產生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燒水由以上現象可以看出,物質變化過程中會伴隨發光、發熱、顏色改變、生成沉淀和產生氣體等現象,判斷一個變化是否是化學變化時,這些變化現象可以作為初步判斷依據,但本質依據還是是否產生新物質,即使伴隨上述現象,但是沒有新物質產生,就屬于物理變化。新知講解鐵生銹導電實驗新知講解研究鐵生銹的條件新知講解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新知講解請進行調查了解,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人們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鐵制品生銹?你認為其中的依據是什么?1.鐵生銹的原因。鐵生銹是水和空氣共同作用的結果。在空氣充足的情況下,水越多,鐵生銹得越快,并且鹽水能加快鐵生銹的速度。新知講解2.防止鐵生銹的方法。根據鐵生銹的原因,只要把空氣和水與鐵隔離,就能達到防止鐵生銹的目的。(1)放在干燥處:減少與水的接觸。(2)刷油漆:隔絕空氣和水與鐵的接觸。(3)涂抹油:隔絕空氣和水與鐵的接觸。(4)電鍍:利用電解原理在鐵表面附著一薄層 ,從而隔絕空氣和水與鐵的接觸。新知講解(5)完全放入食用油中:隔絕空氣和水與鐵的接觸。(6)烤藍:在鐵制品表面生成一定厚度和強度的致密的氧化層,隔絕空氣和水與鐵的接觸。(7)搪瓷:將玻璃或陶瓷質粉末熔結在物體表面形成外殼,多為彩色具有藝術美感的花樣,用于保護和裝飾。(8)合金:改變鐵內部的組織結構,組成合金,如不銹鋼。將鎳等金屬添加到普通鐵里,大大增加鋼鐵制品的抗生銹能力。……課堂練習判斷題。1.把一張紙折成紙飛機,構成紙的物質沒有發生變化,發生的是物理變化。( )2.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都有改變顏色、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物體形狀變化等。( )3.以蠟燭為例,在不同條件下,同一種物質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4.鐵制品接觸了水就會生銹。( )5.在鐵盆的外面涂上油漆可以防止鐵生銹。( )6.“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涉及的變化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7.物質的變化對人類的生活都是有利的。( )×√√××√×課堂練習選擇題(1)鐵銹的顏色是( )。A.紅褐色 B.黃綠色 C.黑色 D.白色(2)生活中常見的下列現象,都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A.汽油揮發、酒精燃燒 B.食物腐爛、白磷燃燒C.蠟燭熔化、電燈發光 D.水分蒸發、滴水成冰(3)鐵變成鐵銹,這種變化在科學上叫( )。A.化學變化 B.物理變化 C.生物變化 D.自然變化(4)下列與鐵生銹屬于一樣的變化的是( )。A.開水燒開 B.混合紅墨水和清水 C.泥水靜置 D.用面粉烘制蛋糕BAAD課堂總結變化中伴隨的現象本課是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觀察更多伴隨物質變化產生的現象,根據現象初步判斷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然后通過尋找證據,判斷是否產生了新物質;最后確定是否發生了化學變化。板書設計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4鐵是怎么生銹的?.mp4 《變化中伴隨的現象》教材解讀.mp4 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mp4 教科版六下第四單元第4課《變化中伴隨的現象》習題.doc 教科版六下第四單元第4課《變化中伴隨的現象》教案.doc 教科版六下第四單元第4課《變化中伴隨的現象》課件.pptx 觀察硫酸銅溶液與鐵釘的反應.mp4 觀察胭脂紅在水中的變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