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免疫一、教學目標 1、掌握人體保衛自身的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體的概念及抗原、抗體與吞噬細胞之間的關系。 3、區別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 4、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5、說出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二、教學重點: 1、描述人體三道防線的工作機理,理解人類是如何抵抗疾病的。 2、了解特異性免疫過程中抗體和抗原的關系。3、說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三、教學難點: 1.理解特異性免疫過程中抗體和抗原的關系。 2.培養學生對免疫科學不斷追求與探索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本課是蘇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十單元《健康地生活》第二十五章《疾病和免疫》第三節的內容,這節課在本單元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意義在于幫助學生學會健康生活,樹立正確對待疾病的態度。但本節課涉及的概念較多,其中有一些比較抽象,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應化難為易,化復雜為簡單,化枯燥為生動。本課教學需要一課時。五、學情分析這個階段的初中學生大多有了近兩年的學習積累,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生物學學習方法。但這個階段學生的分化已經非常明顯,學生能力差別較大,而本節的內容比較難,對于教學節奏的把控有很大難度。學生難以靜下心來耐心閱讀的課文,老師在講解過程中應照顧學生的學習狀態。年級學生仍然是感性思維強于理性思維,學生不易理解本節內容,多次使用形象生動的卡通動畫,盡量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另外,八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本節課教學中,主要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為基礎,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課上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分析歸納、班級交流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六、設計思路本節課以“三道防線,兩種免疫,一種本質”為教學順序,以患病痊愈過程中免疫系統無聲的反擊戰為教學主線,引導學生探究人體奧秘,建立免疫學的核心概念。主要采用啟發互動、任務驅動、自主學習相結合的策略,引導學生調動生活經驗,通過觀察思考、資料分析等達成學習目標。七、新課導入:提問:在傳染病流行的季節,為什么有的人雖然接觸到傳染病病毒卻不會患病?為什么已經提前接種過傳染病疫苗的人會安然無恙?在學生闡述完自己的觀點后,教師要用簡練的語言來總結,免疫系統就像一支“軍隊”,時刻守護著我們的健康,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們的軍隊是如何打敗敵人的。板書標題:免疫 (一):自主學習1、 問題一:為什么涂在清潔皮膚上的病菌會很快死亡?這說明皮膚具有什么作用? 問題二:病菌在什么情況下能夠侵入人體內? 問題三:當我們不小心摔破皮膚,很多時候不用治療就能痊愈,這是為什么?2、總結人體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由( )組成,具有阻擋、殺滅、清掃作用。第二道防線:由( )組成,具有溶解、吞噬作用。第三道防線:由( )組成,可以產生抗體、清除抗原。3、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又稱先天性免疫,是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某一特定病原體對 ( ) 都有的防御作用,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天然防御屏障,包括( )和( )。非特異性免疫主要成員是吞噬細胞。特異性免疫又稱后天性免疫,是人體在出生以后逐漸形成的后天防御屏障,只針對( )起作用。我們的第三道防線就是特異性免疫。4、免疫的功能(1)、免疫的含義:所謂“免疫”,顧名思義即免除瘟疫。用現代的觀點來講,人體具有一種( ) 的功能叫“免疫”。(2)、器官移植中的排斥現象免疫并不總是對人體有益的,在器官移植過程中,患者的免疫系統會對異體器官產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因此,必須尋找與患者身體相匹配的器官還要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但同時患者的抵抗力也會下降。(3)、過敏反應生活中人們常會看到這樣一些現象,有的人吃了魚、蝦等食物后,會發生腹痛、腹瀉、嘔吐,或是皮膚奇癢難熬;有的人吸入花粉或塵土后,會發生鼻炎或哮喘;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會發生休克。這些都是過敏反應的表現。當免疫功能過強時,進入人體內的某些物質就會引起過敏反應。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在醫學上稱為過敏原。找出過敏原并盡量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是預防過敏反應再次發生的主要措施。5、計劃免疫( 1)、疫苗用( )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后,人體內可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的抵抗力。從免疫學上說,( )是抗原,接種這樣的抗原我們體內會產生特異性的抗體。(2)、計劃免疫為了更好地保護兒童的身體健康,必須按照規定的科學的免疫程序,有計劃地利用各種疫苗對兒童進行預防接種,達到控制以至最終消滅相應傳染病的目的,這樣有計劃地開展預防接種就叫( ) 。生后6個月的嬰兒從母體內獲得一定的抵抗傳染病的能力,隨著嬰兒的成長,抵抗力逐漸減弱和消失,孩子就容易患各種傳染病。為了提高兒童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就需要有計劃地給孩子進行預防接種,使孩子自身產生抵抗力以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保護兒童的身體健康。(二):合作探究1、組成人體的第三道防線與前兩道防線的作用特點相同嗎?有何獨特的特點? 2、皮膚除了具有保護功能外還具有什么功能? 3、計劃免疫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手段。在我國剛剛出生的嬰兒,就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你知道從免疫學的角度看,卡介苗和嬰兒體內相應產生的物質分別稱為什么嗎? 4、若某兒童口服“糖丸”后,此地流行流行性腮腺炎,此兒童是否不患此病?請你說出原因。 5、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嗎?為什么?(三):總結當堂檢測1、判斷(1)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都是人天生就有的免疫功能。( )(2)抗體石淋巴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才產生的。( )2、以下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 ( )A.垂體分泌生長激素B.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防止壞血病C.皮膚破損后發炎D.得過腮腺炎的人不再得腮腺炎3、以下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A.皮膚的屏障作用B.得過天花的人不再得天花C.白細胞的吞噬作用D.溶菌酶殺菌4、狗用沾滿唾液的舌舔傷口,能使傷口好轉,其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A.抗體B.消化酶C.溶菌酶D.生長素5、被瘋狗咬傷的患者,要注射狂犬病抗毒血清,注射的物質和措施分別稱為( )A.抗原,消滅傳染源B.抗原,保護易感者C.抗體,控制傳染源D.抗體,保護易感者6.下列對免疫概念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B.免疫使人體對任何疾病都能抵抗C.免疫是后天得到的D.計劃免疫是獲得免疫力的惟一途徑7.當人體免疫功能過高時,會發生的疾病是( )A.艾滋病B.過敏反應C.肺結核D.肝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