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知識點一、繁華的都市生活北宋的開封(大相國寺)、南宋的臨安、元朝的大都,都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1.瓦子: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豐富起來。開封城內(nèi)的娛樂兼營商業(yè)的場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專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欄”。2.雜劇:宋元時期戲劇表演的主要形式是雜劇,包含說唱、雜技、歌舞、傀儡等技藝在內(nèi)。①形成于宋代;②元建立后,盛行于元大都為中心的北方;③元朝統(tǒng)一后,元雜劇傳入南方。3.節(jié)日:今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等,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稱春節(jié)為元旦(年節(jié),新年)。1.(2022·河南洛陽·七年級期中)“北宋至明清時期除了附庸風雅的貴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業(yè)生活、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發(fā)展”。下列屬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疇的是A.書法藝術的發(fā)展 B.印刷技術的進步C.戲曲藝術的勃興 D.“交子”的發(fā)明【答案】C【詳解】材料中“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業(yè)生活、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的新文化”,即以商品經(jīng)濟為基礎的市民文化。戲曲藝術的勃興是市民文化的體現(xiàn),C項正確;書法藝術屬于高雅藝術,不符合“瓦舍勾欄中的新文化”的特點,排除A項;印刷術屬于科技成就,排除B項;交子屬于貨幣與材料中“瓦舍勾欄中的新文化”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C項。2.(2021·福建泉州·七年級期中)《水滸尋宋》中記載:瓦肆早的五更頭回就上演“小雜劇”,遲來的就看不到;不論風雨寒暑,勾欄里看客之多,日日如此;“終日居此,不覺抵暮”。據(jù)此可知( )A.唐朝長安的繁榮 B.元朝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C.宋朝市民生活的豐富 D.宋朝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答案】C【詳解】根據(jù)題干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瓦肆、勾欄為宋代城市中的娛樂場所,而“勾欄里看客之多,日日如此”則反映出宋代市民生活的豐富,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宋朝,與唐朝、元朝無關,排除AB項;材料并未反映經(jīng)濟中心的南移,排除D項。故選C項。3.(2021·江蘇鹽城·七年級期中)“爆竹聲十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瞳瞳,總把新桃換舊符。”該詩描述了宋代人的一個什么節(jié)日?( )A.春節(jié) B.元旦 C.端午節(jié) D.中秋節(jié)【答案】B【詳解】“爆竹聲十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瞳瞳,總把新桃換舊符。”該詩描述了宋代人的元旦,今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稱春節(jié)為元旦,最受重視,B項正確;AC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項。4.(2021·江蘇·高郵市車邏鎮(zhèn)初級中學七年級期中)《東京夢華錄卷之三相國寺萬姓交易》記載:“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大三門上皆是飛禽貓犬之類,珍禽奇獸,無所不有。”材料反映了( )A.榷場的貿(mào)易量很大 B.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C.經(jīng)濟重心南移完成 D.市民生活豐富多彩【答案】D【詳解】根據(jù)題干可知,宋代隨著市民養(yǎng)寵物現(xiàn)象增多,與寵物相關的產(chǎn)業(yè)隨之出現(xiàn),這是城市行業(yè)分工日趨細密的表現(xiàn),表明市民生活豐富多彩,D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xiàn)榷場,排除A項;開封是北方地區(qū),排除B項;南宋完成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排除C項。故選D項。5.(2021·江蘇鹽城·七年級期中)宋代農(nóng)民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①印刷術的普及 ②書籍文化用品的流行 ③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答案】A【詳解】宋代農(nóng)民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和改善的原因有:①印刷的普及;②書籍文化用品的流行;③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①②③為農(nóng)民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和改善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A項正確;BCD項不全面,排除。故選A項。知識點二、宋詞和元曲宋詞1.興起發(fā)展:詞在唐朝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經(jīng)五代到兩宋,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2.定義和特點: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長短句,便于歌唱。每首詞依據(jù)樂譜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即詞牌,如《念奴嬌》《滿江紅》《蝶戀花》等。3.內(nèi)容:開始多描寫女性傷離怨別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變化較大,風格多樣,內(nèi)容廣泛。蘇軾:北宋文學家,①改進了詞的創(chuàng)作,②擴大了詞的境界,③提高了詞的格調(diào)。詞風豪邁而飄逸,把寫景、抒情和議論結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勝、激發(fā)情感的藝術效果。李清照:兩宋時期女詞人,詞風委婉、細膩、清秀。以北宋滅亡為界,前期描寫真摯的夫婦情感,后期反映戰(zhàn)亂帶來的災難,抒寫深沉的憂患情懷。辛棄疾:南宋人,詞風豪放,具有報國情懷,①使詞境變得更為雄奇闊大,②抒情、寫景、敘事、議論,氣勢磅礴,震撼人心,進一步提高了詞的社會功能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二)、元曲組成:包括散曲、雜劇和南戲等。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關漢卿:金末元初,元代最優(yōu)秀的雜劇作家,代表作是悲劇《竇娥冤》。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在明代以后被譽為“元曲四大家”(王實甫與之齊名)。6.(2021·遼寧營口·七年級期中)近期央視科教頻道推出一檔大型文化類益智競賽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打造了一場全民參與的“詩詞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擬了一道題目:“豪放風格;抗金斗爭;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符合上述條件的詞人是:( )A.蘇軾 B.李清照 C.岳飛 D.辛棄疾【答案】D【詳解】根據(jù)題干可知,該詞人是豪放派詞人,參加過抗金斗爭,詩詞名句是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該句出自于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D項正確;蘇軾是北宋的詞人,豪放派的代表,但與題干材料的內(nèi)容無關,排除A項;李清照是婉約派詞人,排除B項;岳飛是南宋抗金英雄,與題干內(nèi)容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7.(2021·福建漳州·七年級期中)人們常以“比竇娥還冤”來形容人受到冤情。歷史上塑造“竇娥”這個藝術形象的是( )A.關漢卿 B.馬致遠 C.鄭光祖 D.王實甫【答案】A【詳解】根據(jù)材料“比竇娥還冤”“竇娥”,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竇娥冤》全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元雜劇代表作,也是元雜劇悲劇的典范,寫竇娥被無賴誣陷,又被官府錯判斬刑的冤屈故事。A項正確;馬致遠是著名戲曲家、雜劇家,被后人譽為"馬神仙",還有"曲狀元"之稱,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排除B項;鄭光祖是元代著名雜劇家、散曲家,代表作有《倩女離魂》等。排除C項;王實甫是元代著名雜劇作家,雜劇《西廂記》的作者。排除D項。故選A項。8.(2021·福建漳州·七年級期中)下表反映的是我國古代文學成就之一的(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A.唐詩 B.宋詞 C.元曲 D.明清小說【答案】B【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宋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華,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蘇軾、辛棄疾(豪放派代表詞人)、柳永、李清照(婉約派代表詞人)。B項正確;唐朝詩歌通稱,與表格中人物所處朝代不符,排除A項;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與表格中人物所處朝代不符,排除C項;明清小說與表格中的代表作品內(nèi)容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9.(2021·山東威海·期中)走進《清明上河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實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們?nèi)粘I畹膶懻眨? )①可以去夜市買東西②在“瓦子”里看雜技表演③人們飯后談論關漢卿的《竇娥冤》④大街上店鋪林立,你可以隨意吃到各種風味小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北宋時期,已經(jīng)有了夜市,人們可以去夜市買東西;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文化生活豐富起來,出現(xiàn)了瓦子,可以在瓦子里面看雜技表演;北宋時期,大街上店鋪林立,可以隨意吃到各種風味小吃,B項正確;關漢卿是元朝時期著名劇作家,北宋時期不可能看到《竇娥冤》,排除ACD項。故選B項。10.(2021·遼寧鞍山·七年級期中)元朝戲劇空前發(fā)達.出現(xiàn)了元曲。“元曲四大家”不包括A.關漢卿 B.馬致遠 C.鄭光祖 D.王實甫【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因此D項符合題意;結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項錯誤,排除。故選D項。知識點三、司馬光和《資治通鑒》概況: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縱貫16個朝代。目的:“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戒來加強統(tǒng)治。地位:《資治通鑒》與《史記》并列為中國史學不朽巨著,司馬光與司馬遷被稱為“史學兩司馬”(西漢司馬遷,著有紀傳體通史《史記》,記錄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繪畫藝術:宋元時期的繪畫藝術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技巧成熟,(山水、花鳥、風俗畫)。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北宋東京卞河沿岸風光和繁華景象,美術史上不朽之作。元朝趙孟頫的《秋郊飲馬圖》。(山水、花鳥、人物畫無不傳神,他的作品被稱為“神品”)* 書法:宋元時期,盛行行書。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書法家是趙孟頫(勁秀雄健,功力深厚)。11.(2021·福建漳州·七年級期中)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由他主持編寫的編年體通史巨著是( )A.《資治通鑒》 B.《史記》 C.《舊唐書》 D.《宋史》【答案】A【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資治通鑒》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jīng)驗教訓,供統(tǒng)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tǒng)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A項正確;《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排除B項;《舊唐書》,原名《唐書》,署名后晉劉昫等撰,實為后晉趙瑩主持編修。排除C項;《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排除D項。故選A項。12.(2021·天津東麗·七年級期中)近代學者梁啟超評價《資治通鑒》時說:“司馬溫公《通鑒》,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 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jù)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 溫公亦偉人哉!”梁啟超強調(diào)的《資治通鑒》是什么體例A.編年體 B.紀傳體 C.紀事本末體 D.國別體【答案】A【詳解】根據(jù)材料“……其結構之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jù)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可知,梁啟超認為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結構宏偉,取材豐富,后世有想編著通史的,勢必以它為藍本。結合所學可知,《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記錄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的歷史,材料中梁啟超強調(diào)的《資治通鑒》是編年體體例,A項正確;紀傳體、紀事本末體和國別體均與題意不符,排除B、C、D項。故選A項。13.(2021·河南商丘·七年級期中)七年級上下冊,我們一起學過兩個著名的史學家,請選出下列相應正確的一項:( )A.司馬遷——《資治通鑒》 B.司馬光——《史記》C.司馬炎——《資治通鑒》 D.司馬光——《資治通鑒》【答案】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D項正確;司馬遷編著《史記》,開創(chuàng)紀傳體史學,排除AB項;司馬炎是晉朝開國皇帝,排除C項。故選D項。14.(2021·甘肅·酒泉市第二中學七年級期中)下列有關《資治通鑒》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 作者是北宋史學家司馬遷 ② 是一部編年體通史 ③ 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的歷史 ④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答案】C【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得,北宋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這部書按年代順序,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的歷史,將近三百卷,全書取材廣泛,敘事明晰,文筆生動,對研究古代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其史學地位與司馬遷齊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為“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和說法正確,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的歷史說法正確,②③說法正確,故選C項;作者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不是司馬遷。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是司馬遷的《史記》,①④說法錯誤,含有①④的選項錯誤,故排除ABD項。15.(2021·江蘇南通·七年級期中)下列時期的史實從《資治通鑒》中查不到的是( )A.漢代 B.三國 C.北宋 D.唐代【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資治通鑒》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因此北宋的事情不可能記載,C符合題意;漢代、三國及唐代均在《資治通鑒》的記載范圍,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第12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知識點一、繁華的都市生活北宋的開封(大相國寺)、南宋的臨安、元朝的大都,都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1.瓦子:隨著城市的繁榮,宋代的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豐富起來。開封城內(nèi)的娛樂兼營商業(yè)的場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專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欄”。2.雜劇:宋元時期戲劇表演的主要形式是雜劇,包含說唱、雜技、歌舞、傀儡等技藝在內(nèi)。①形成于宋代;②元建立后,盛行于元大都為中心的北方;③元朝統(tǒng)一后,元雜劇傳入南方。3.節(jié)日:今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等,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稱春節(jié)為元旦(年節(jié),新年)。1.(2022·河南洛陽·七年級期中)“北宋至明清時期除了附庸風雅的貴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業(yè)生活、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發(fā)展”。下列屬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疇的是A.書法藝術的發(fā)展 B.印刷技術的進步C.戲曲藝術的勃興 D.“交子”的發(fā)明2.(2021·福建泉州·七年級期中)《水滸尋宋》中記載:瓦肆早的五更頭回就上演“小雜劇”,遲來的就看不到;不論風雨寒暑,勾欄里看客之多,日日如此;“終日居此,不覺抵暮”。據(jù)此可知( )A.唐朝長安的繁榮 B.元朝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C.宋朝市民生活的豐富 D.宋朝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3.(2021·江蘇鹽城·七年級期中)“爆竹聲十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瞳瞳,總把新桃換舊符。”該詩描述了宋代人的一個什么節(jié)日?( )A.春節(jié) B.元旦 C.端午節(jié) D.中秋節(jié)4.(2021·江蘇·高郵市車邏鎮(zhèn)初級中學七年級期中)《東京夢華錄卷之三相國寺萬姓交易》記載:“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大三門上皆是飛禽貓犬之類,珍禽奇獸,無所不有。”材料反映了( )A.榷場的貿(mào)易量很大 B.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C.經(jīng)濟重心南移完成 D.市民生活豐富多彩5.(2021·江蘇鹽城·七年級期中)宋代農(nóng)民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①印刷術的普及 ②書籍文化用品的流行 ③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知識點二、宋詞和元曲宋詞1.興起發(fā)展:詞在唐朝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經(jīng)五代到兩宋,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2.定義和特點: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長短句,便于歌唱。每首詞依據(jù)樂譜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即詞牌,如《念奴嬌》《滿江紅》《蝶戀花》等。3.內(nèi)容:開始多描寫女性傷離怨別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變化較大,風格多樣,內(nèi)容廣泛。蘇軾:北宋文學家,①改進了詞的創(chuàng)作,②擴大了詞的境界,③提高了詞的格調(diào)。詞風豪邁而飄逸,把寫景、抒情和議論結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勝、激發(fā)情感的藝術效果。李清照:兩宋時期女詞人,詞風委婉、細膩、清秀。以北宋滅亡為界,前期描寫真摯的夫婦情感,后期反映戰(zhàn)亂帶來的災難,抒寫深沉的憂患情懷。辛棄疾:南宋人,詞風豪放,具有報國情懷,①使詞境變得更為雄奇闊大,②抒情、寫景、敘事、議論,氣勢磅礴,震撼人心,進一步提高了詞的社會功能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二)、元曲組成:包括散曲、雜劇和南戲等。把音樂、歌舞、動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關漢卿:金末元初,元代最優(yōu)秀的雜劇作家,代表作是悲劇《竇娥冤》。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在明代以后被譽為“元曲四大家”(王實甫與之齊名)。6.(2021·遼寧營口·七年級期中)近期央視科教頻道推出一檔大型文化類益智競賽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打造了一場全民參與的“詩詞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擬了一道題目:“豪放風格;抗金斗爭;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符合上述條件的詞人是:( )A.蘇軾 B.李清照 C.岳飛 D.辛棄疾7.(2021·福建漳州·七年級期中)人們常以“比竇娥還冤”來形容人受到冤情。歷史上塑造“竇娥”這個藝術形象的是( )A.關漢卿 B.馬致遠 C.鄭光祖 D.王實甫8.(2021·福建漳州·七年級期中)下表反映的是我國古代文學成就之一的(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A.唐詩 B.宋詞 C.元曲 D.明清小說9.(2021·山東威海·期中)走進《清明上河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實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們?nèi)粘I畹膶懻眨? )①可以去夜市買東西②在“瓦子”里看雜技表演③人們飯后談論關漢卿的《竇娥冤》④大街上店鋪林立,你可以隨意吃到各種風味小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1·遼寧鞍山·七年級期中)元朝戲劇空前發(fā)達.出現(xiàn)了元曲。“元曲四大家”不包括A.關漢卿 B.馬致遠 C.鄭光祖 D.王實甫知識點三、司馬光和《資治通鑒》概況:北宋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縱貫16個朝代。目的:“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戒來加強統(tǒng)治。地位:《資治通鑒》與《史記》并列為中國史學不朽巨著,司馬光與司馬遷被稱為“史學兩司馬”(西漢司馬遷,著有紀傳體通史《史記》,記錄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繪畫藝術:宋元時期的繪畫藝術題材廣泛,風格多樣,技巧成熟,(山水、花鳥、風俗畫)。宋朝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北宋東京卞河沿岸風光和繁華景象,美術史上不朽之作。元朝趙孟頫的《秋郊飲馬圖》。(山水、花鳥、人物畫無不傳神,他的作品被稱為“神品”)* 書法:宋元時期,盛行行書。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元代書法家是趙孟頫(勁秀雄健,功力深厚)。11.(2021·福建漳州·七年級期中)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由他主持編寫的編年體通史巨著是( )A.《資治通鑒》 B.《史記》 C.《舊唐書》 D.《宋史》12.(2021·天津東麗·七年級期中)近代學者梁啟超評價《資治通鑒》時說:“司馬溫公《通鑒》,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結構之 宏偉,其取材之豐贍,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勢不能不據(jù)以為藍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 溫公亦偉人哉!”梁啟超強調(diào)的《資治通鑒》是什么體例A.編年體 B.紀傳體 C.紀事本末體 D.國別體13.(2021·河南商丘·七年級期中)七年級上下冊,我們一起學過兩個著名的史學家,請選出下列相應正確的一項:( )A.司馬遷——《資治通鑒》 B.司馬光——《史記》C.司馬炎——《資治通鑒》 D.司馬光——《資治通鑒》14.(2021·甘肅·酒泉市第二中學七年級期中)下列有關《資治通鑒》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 作者是北宋史學家司馬遷 ② 是一部編年體通史 ③ 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的歷史 ④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15.(2021·江蘇南通·七年級期中)下列時期的史實從《資治通鑒》中查不到的是( )A.漢代 B.三國 C.北宋 D.唐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2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背)-【背誦清單+對點訓練】(學生版).docx 第12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背)-【背誦清單+對點訓練】(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