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生物的分類1、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 :1. 知道生物的7個分類階元以及結合生活,通過實例的列舉和分析,知道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2. 知道生物分類等級與生物親緣關系遠近和生物共同特征之間的關系。3. 通過閱讀書本,知道物種命名方法——雙名法的基本含義。方法與過程 : 通過分析歸納獲取生物分類的知識,初步學會對生物進行分類的方法,并把這種方法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體驗使用“雙名命名制”對生物進行統一命名便于科學歸類的重要性。2. 體驗分類法是基本的科學方法。2、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 分類的階元及基本單位2. 物種的命名方法——雙名法難點:生物分類等級與生物親緣關系遠近和生物共同特征之間的關系。3、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制作4、 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的教學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教師提出問題:大型百貨公司的貨品很多,如果購物時間很倉促,我們如何用有限的時間去購買到需要的物品?根據購物指示牌很快能找到自己想買的物品,這是因為商品分類擺放。地球上生物的種類也非常豐富,人們是如何區分和認識這么多浩如煙海的生物呢?分類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引入課題:生物的分類。 學生思考,回答根據百貨公司的購物指示牌,來確定要購買的商品所在區域,然后再去買,就節約時間了。一、分類階元 分類的概念指導學生將給出的4種生物進行分類,完成活動卡,小組交流完以后,老師再提問:蝙蝠是屬于鳥類嗎?為什么?通過分析蝙蝠不是鳥類的原因,引出分類的定義。分類階元生物學家就是根據生物特征的相似程度,將生物分為7個分類階元,自高至低為: 界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教師例舉虎和小麥的分類隸屬,指出,任何一種已知的動物或植物無例外地歸屬于這幾個階元之中。分類階元的特征觀察人的分類階元圖,引導學生思考:從人的分類階元圖中,分類階元越小,生物種類數量呈什么趨勢?以人的分類階元為例,引導學生分析每一個階元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分類階元越小,共同特征怎樣?從這些分析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指導學生完成活動卡。分類階元越小,生物種類越少,生物間共同特征越小,親緣關系越近生物同一種的判斷常見犬牧羊犬、狼犬、狐貍犬等外形上有重大差異,它們是同一種嗎?我們如何來判斷生物間是不是同一個種? 同種雌雄個體可以互相交配,并產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聯系生活,引發思考:馬和驢是同一種嗎?它們后代有生殖能力嗎? 活動學生活動:觀看4種生物圖片,嘗試將4種生物分類,討論分析蝙蝠不是鳥類的原因。通過教師總結,知道生物分類的定義。學生聆聽,舉例。知道生物的7個分類階元。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得出分類階元的特征。完成學生活動卡。思考與討論:常見犬牧羊犬、狼犬、狐貍犬等外形上有重大差異,它們是同一種嗎?它們互相交配能產生后代嗎?知道判斷同一物種的依據。二、物種的命名 俗名出示馬鈴薯的圖片,引出俗名的定義和特點請學生看書P60-61,回答有關學名的問題學名學名的命名方法由瑞典生物學家——林耐提出學名的命名方法——雙名法。屬名 + 種名 + 名人姓氏拉丁文書寫指導學生觀察獅、虎、豹、桃、李、梅的學名,有什么規律?通過學名的學習,同屬不同種的生物,屬名相同,親緣關系較近。 學生回答看圖,了解俗名的特點。學生看書、回答學生回答:屬名相同。閱讀獅虎豹的分類階元圖,分析學名組成,同屬不同種的生物屬名相同,親緣關系較近。學生活動:找一找屬名相同的生物總結 結合植物標牌,總結上課內容。 學生活動閱讀植物標牌,回答問題,回顧整節課知識。作業 練習冊教學后記這堂課是有關生物的分類。事先學生已經學習了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知識。在這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再學習生物的分類。按書上的順序,是先上物種的命名,再講分類階元,我考慮到按照人們對事物的一種認識規律,而且在物種的命名中,涉及到了屬名和種名,由于未學到分類的階元,所以學生會比較難以理解。所以,我就更改了內容的次序,先上分類階元,再上物種的命名。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