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為上海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學》(試用本)初中第二冊第5章第1節“生物與環境”的第二課時內容: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介紹了生物的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在學生學習了“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的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生物與生物環境之間關系的一節課。教材首先給出了“生物環境”的概念,之后分別介紹了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的定義及舉例,最后說明了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有何作用。二、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授課對象為八年級學生。通過學習前一章《生物的類群》,學生已在各個類群中認識了多種生物。同時,學生對自然界中發生的現象也頗感興趣,在課外的所見所聞中,對生物之間的關系存在著一定的認識。初中學生思維活躍,更偏愛發現體驗式學習和討論式學習。三、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說出生物與生物之間關系的類型、特點。2. 對應生物之間關系的類型,舉出實例。過程與方法1. 體驗動物行為觀察的方法。2. 通過小組討論,增強溝通交流合作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體驗“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2. 通過認識種內關系,辯證地認識人類社會中的競爭與互助。四、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生物與生物之間關系的類型、特點。教學難點:體驗 “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五、設計思路本節課由學生的團體活動引入課題: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通過觀察金魚的行為,發現金魚與水蚤的關系,并由此引發對競爭和捕食2種關系的探討。通過小組討論,舉出競爭的其它實例,分析競爭的原因、導致的結果,并理解競爭的意義。再通過被捕食者的物種生存問題引發思考,體驗“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接著,繼續通過小組討論,將學生已知的生物之間的其它關系進行分類、分析其特點,包括寄生、共生、互助,并思考人類社會中競爭與互助對人類自身的影響。再將所探討到的關系分為2類,即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除了教材所舉出的生物之間的關系外,本節課還對生物之間的關系進行了一定的拓展,探討草與人類之間存在的關系:草為人類的進化提供了生物環境。本節課結合了科學探究實踐與意義的思索,試圖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引發其對社會競爭與互助的辯證思考,同時,體驗“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六、教學流程七、教學資源教學材料:自制課件、任務單、課本實驗對象:金魚、水蚤實驗儀器:圓水槽、500mL燒杯、放大鏡實驗室設備:電腦、投影設備八、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引入 游戲:搶椅子 共進行3輪, 在游戲開始前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進行游戲 引起學生好奇,思索游戲與本節課內容的關系活動:觀察金魚 觀察金魚在清水中的活動情況,當水蚤進入水槽中后,繼續觀察金魚的活動 提醒學生觀察金魚的注意事項 可用放大鏡觀察水蚤 提出問題:水槽中可能存在著幾種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 聆聽觀察方法 進行實驗、觀察 3種:金魚捕食水蚤、金魚之間的競爭、水蚤之間的競爭 通過觀察金魚的活動,體驗動物行為的觀察方法 通過現象,發現生物之間存在的關系競爭 小組討論: 還有哪些生物之間存在競爭? 引發競爭的原因有哪些? 競爭的結果是什么? 學生舉例,講述原因 食物、配偶、生存領地等 適者生存,繁衍后代物種得以延續 結合已學習的知識和課外見聞,探討競爭的例子和原因 體驗在競爭關系中“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通過討論,增強溝通交流的能力捕食 展示圖片:捕食關系 提出問題: 獵物會因為被捕食而消失嗎? 提出問題: 捕食者在這個關系中如何遵守“適者生存”的法則? 一般不會。被捕食者會通過增強逃跑、防御的能力,躲避捕食者的追捕;同時,以增加后代數量的策略,防止物種滅亡 跑得更快、捕獵技巧更敏捷 體驗在捕食關系中“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其它生物之間的關系及特點 小組討論: 生物之間還存在著哪些關系?這些關系各自具有什么特點? 提出問題: 那些危險的寄生生物 為何會孤注一擲? 提出問題: 寄主在這段關系中如何遵守“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共生與互助: 我們把2個物種之間互利的關系稱為共生;而在同一個物種內,不同個體之間互利的關系,稱為互助 提出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與互助對人類自身產生怎樣的影響? 競爭、捕食、寄生、共生、互助等生物之間的關系可分為2大類: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 寄生:一種生物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生活,依靠攝取該種生物的營養生存,并對其產生影響或損害 在寄生的這段時間內,可以產生后代,使物種得以延續 增強自身的抵抗能力,避免被感染 共生:2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對雙方都有利,或對一方有利對另一方無害 學生思考,表達觀點 體驗在寄生關系中“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體驗在共生關系中“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引發學生對社會關系中競爭和互助的思考,產生辯證的認識課堂拓展 提出問題: 草與人類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播放視頻《非洲大草原》 思考,嘗試回答 觀看視頻 草為人類進化提供了生物環境,人類的始祖為了適應非洲草原而直立行走 體驗生物之間關系的復雜性小結 環境由非生物環境與生物環境組成; 生物環境由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組成 鞏固所學的內容布置任務 預習書P77-79 “種群的數量變化規律及其應用”九、板書設計附:游戲“搶椅子”規則:1. 1位同學背向椅子,連續勻速擊鼓2. 伴隨鼓聲,4位同學繞著3個椅子轉圈3. 當鼓聲停止,搶先坐到椅子上的同學獲勝4. 下一輪減少1個椅子,繼續游戲5. 最終獲勝的同學將獲得1份神秘禮物觀察金魚的注意事項金魚對光、振動、聲音等因素的變化均較為敏感,易受驚,因此,為觀察金魚的正常活動,請在觀察時:1. 避免身體快速運動、晃動2. 避免搖晃、敲擊實驗桌3. 避免發出聲響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