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1 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的關系一、設計思路1、教材分析:“生物與環境”這一節是教材主題五“生態系統”的開節篇,主要講述了非生物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和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普遍性和相對性。本節內容的學習將為后面第二節“生態系統的結構與類型”、第三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等內容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2、學情分析:在知識方面,學生在第四章已經學習了動物、植物、微生物的主要生活環境和特征,可以利用之前學習的知識進行各種生物現象的分析。在能力方面,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觀察能力,但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有不足。3、教學思路:首先利用實物生態瓶導入新課;然后利用電子書包內的資料進行小組活動,分析并總結非生物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因素;再次用生態瓶分析小魚適應環境的結構特征導入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內容,通過視頻分析北極熊適應環境的結構,讓學生頭腦風暴列舉其他的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進而總結出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普遍性;然后通過列舉各種有趣的自然現象及搶答活動來理解保護色、擬態、警戒色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最后通過雷鳥、熊貓等例子理解生物對環境適應的相對性。通過學習,讓學生從整體和系統的角度關注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懂得保護自然、珍愛生命。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各種生物的生存環境都是由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組成。2、說出水、陽光和溫度等非生物環境因素對生物的影響。3、知道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普遍性和相對性。(二)過程與方法1、學會觀察實物和圖片的基本方法,初步學會從現象到本質來描述觀察結果的方法。2、通過對具體事例的觀察和分析,學會區別生物的保護色、警戒色和擬態。(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的關系,感受到生物與環境的對立統一關系,意識到保護生物的生存環境是保護瀕危生物的重要舉措之一。三、重點和難點重點: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普遍性和相對性。難點:保護色、警戒色和擬態以及三者之間的區別比較。四、教學準備生態瓶、電子書包資源庫、多媒體課件、視頻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教學說明導入 展示神秘禮物——生態瓶。 通過希沃授課助手投屏至大屏幕。 問:影響魚生存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總結環境分為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 觀察生態瓶。思考并回答問題。 用實物引導觀察,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非生物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先示范引導學生通過生物學現象分析非生物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展示發霉的橘子、酵母菌的繁殖。 設問:影響因素是什么? 總結:溫度、水等非生物環境會影響生物的繁殖。 2、指導小組討論自己分析非生物環境對生物影響的現象,自己總結結論。 3、利用電子書包評價學生的討論結果,并總結結論:非生物環境影響生物的形態結構、行為、繁殖、分布等。 利用電子書包內的資源進行小組討論。 分享交流討論結果。 總結結論。 利用電子書包為學生提供小組討論的圖片資料,打破了傳統教學的不足。 同時利用電子書包實現小組討論及生生、師生互評,提高課堂效率。 通過分析各種不同的生物現象,進而總結非生物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將抽象知識形象化。二、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普遍性 過渡語: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也表現出了各種適應環境的結構特征。 1、分析生態瓶中魚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 2、播放視頻。 分析討論北極熊適應環境的結構、行為或生理功能。 3、組織學生頭腦風暴列舉其他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總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普遍性。 過渡:我們的生物為了能很好地適應環境,還有一些有趣的現象。 活動:火眼金睛找動物。 展示圖片:“蝗蟲、尺蠖、紅斑樹蛙”。 分析三種生物并講解保護色、擬態、警戒色的概念。 舉例說明保護色、擬態、警戒色的區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測驗:搶答游戲。 觀察生態瓶中的魚并回憶魚適應環境的結構。 觀看視頻分析北極熊適應環境的結構。 頭腦風暴舉例說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 參與“火眼金睛找動物”“搶答游戲”來理解保護色、擬態、警戒色的區別 通過實物魚、視頻、圖片等形式講解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使抽象知識形象化。 通過“頭腦風暴”“火眼金睛找動物”“游戲搶答”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三、生物對環境適應的相對性 投影:一組雷鳥圖片 設疑:雷鳥的遭遇說明了什么?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相對性。 設疑:為什么生物的適應具有相對性? 引導學生得出適應之所以具有相對性,主要由于環境條件的變化。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到要保護環境。 思考并闡述自己的觀點。 舉例說明生物對環境適應的相對性。 體會生物與環境之間長期形成的和諧關系,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自然環境的責任感。小結 以填空題形式,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重點知識進行總結。 靜聽并參與總結。 有利于學生知識系統的建立。作業布置 瘋狂造物主 設計出符合“客戶”需求的生物。 能夠在“客戶”提供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畫出你的“設計圖”六、板書設計: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的關系非生物環境:水、陽光、溫度、空氣等一、環境生物環境:植物、動物、微生物二、非生物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分布、形態結構、行為、繁殖普遍性:保護色、擬態、警戒色三、生物對非生物環境的適應相對性 環境變化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