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中考復習交流發言材料陳金道德與法治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但是九年級的學生學習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大部分的課外時間都是花在數理化英語上面了,在道德與法治學科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跟別的學科相比是十分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每位教師要在課堂上下功夫,向課堂要質量,真正做到“有效”復習。結合自己近幾年來的教學,我深深體會到提高復習課效率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提高九年級中考復習課的效率呢?一、 認真研讀《江西中考》 《中考復習指導》是中考命題的重要依據,它明確了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考考查范圍及要求,規定了考試的指導思想、命題原則、內容、題型、分值、難易度等,理應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對《中考指導》的忽視,將導致教師只憑自己的經驗而教,只憑自己的感覺而教,在這種情形下,學生只能被動地記憶、做題,既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效率又低下。因此,在復習時,教師一要:認真解讀《中考考點分布》,精確定位知識點,對照考點,大膽取舍,適當、適度地對教材知識進行增減和整合,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二要:重視并準確理解《中考指導》中考點的變化,要弄清楚“修改”和“增加”的原因,并依據教材進行系統整合,結合年度熱點新聞進行整合和強化訓練。如每年必考考點:敬畏生命、挫折、生命的意義、誠實守信、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依法維權、違法犯罪、監督權、中國共產黨領導、憲法、我國的政治制度、全面依法治國、承擔責任、共享發展成果、創新、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生態文明建設、中華文化、世界舞臺上的中國。高頻考點:親社會行為、孝親敬長、自信自強、個人與集體、合理利用網絡、尊重他人、法律的特征、受教育權、我國國家機構、公平正義、維護國家安全、夢想與奮斗、文化多樣性。三要:落實好《中考指導》中對應的八個層次能力要求即: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論證、評價和探究,吃透樣卷中的例題,落實到平時的復習中,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如2021年全國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來看,試題的開放性提高,試題的探究性、綜合性增強;試題材料的選擇范圍、材料類型更加豐富,材料形式包含文字、圖片、漫畫、表格結構圖等,材料類型包含重大會議、周年紀念、國際交流、法律法規、生態文明建設、中華文化、科技、民生建設、熱議話題等,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傳統文化、革命傳統考查明顯,主要涉及名言(古詩詞、習近平用典等)、寓言、漢字演變、歷史人物和故事、地方傳統文化類等。確保材料的權威性,如2021年江西中考7、14、23題等試題素材選自《人民日報》,剩余試題素材選自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二、 要做好集體備課這一常規工作,發揮團隊的作用。每一次集體備課都要圍繞課標和中考指導進行,把準考試方向,該舍棄的知識點大膽舍棄,該精簡的知識點絕不展開。尤其是第二輪的時政專題復習時更要充分利用好集體備課,利用集體備課時間認真研讀和討論,確定專題,再收集和整理相關內容,形成復習資料,盡量精簡。如中考命題趨勢一:試題開放性增加,答案更加多元性——除了用本學科知識外,還需要生活常識、社會實踐作答。如從試題的材料選取看,2021年以老師布置了一道“五一”假期作業——為家人做一頓午餐并寫下心得體會為背景,2020年以疫情背景下學生返校復學后積極參加班級勞動為背景,連續兩年落實《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的相關內容,大立意,小切口。趨勢二:傳統文化、革命傳統考查明顯。如從命題立意上看,2021年試題選材凸顯黨史教育,引導學生學黨史、聽黨話、跟黨走,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注重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奮斗精神、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查,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領悟革命先輩的崇高精神,培養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道德情感。三、 要采取有效的復習策略 (一) 精講基礎知識,強化對基礎知識的記憶掌握 “精講”就要依據《中考指導》能力層次要求,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梳理教材,以單元為復習單位,框定復習內容,《中考指導》中沒有出現的考點大膽舍棄,并在課堂上留出記憶和練習的時間。還要對學生加強記憶方法的指導,不能死記硬背。如“如何構筑中國價值”這個問題就可以讓學生先記憶“樹立意識、強化意識、增強觀念”,再進行關鍵詞拓展來達到記憶的目的。如背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等就可以用這種方法。同時還要盡量做到當堂清,提高學生背誦效率,以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 (二)了解江西中考試題新特點:1、命題形式更加靈活多樣 如2021年江西中考試題呈現出“素材形式靈活、設問問法多樣”等特點。如4題以人物事跡為材料,選項設置名言哲語;5、12、15題素材選取漫畫、圖表等形式;19題以“校園欺凌”情景劇為素材,通過法官點評,引導學生認識憲法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23題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背景,通過“品紅色經典”“慰先烈忠魂”“揚革命精神”三個環節考查多個知識點,第一問要求寫出王爾琢的家書對你的思想觸動,第二、三問以書信、倡議書的形式,讓學生列舉我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弘揚革命精神的做法等。2、命題更加注重回歸教材,選用教材活動欄目突出 如江西近3年中考均有回歸教材的趨勢,主要體現在設題素材的選取、形式的借鑒,側重在《探究與分享》欄目。如2021年4題C選項選用教材名言、22題素材選取教材七上P85《探究與分享》欄目、2020年10題借鑒八下P28《探究與分享》欄目的形式、12題素材選取八下P99《探究與分享》欄目、18題第二問借鑒七上P84《探究與分享》欄目設問形式。2021年全國中考試題很多省市注重回歸教材,主要體現在設問思路、命題素材等源自教材正文或活動性欄目。 (三) 注重講評和考法指導,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 學生的練習不能做完后對對答案就算了,應該認真講評。第一,講評練習或試卷時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重點,面面俱到,這樣既浪費學生的時間,又會讓學生覺得講評乏味,注意力不集中。講評要有針對性,應針對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問題重點點評和分析,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找出癥結所在,以增強學生對錯誤問題的認識,提高效率。第二,在講評時要注重考點的拓展延伸,注意一題多講,教會學生學會知識點的遷移,做到舉一反三,提高解題能力。第三,講評過程中還要注意考法的指導,要有意識地去強化答題方法和答題思路的指導。如2021年全國中考試題命題呈現試題思維含量提高,思維性增強,更加注重深度思維的特點,2021年江西中考試題也注重提升學生深度思維能力的考查。如21題中關于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實踐,能夠增強學生對于國家制度的自信,激發考生的愛國情感。(四) 重視教材知識與時政熱點的結合 課本基礎知識復習一輪之后,一定要進行第二輪的專題復習,專題復習不能僅僅是第一輪的簡單重復,而是要結合當年的時政熱點進行,做到教材知識與時政熱點的有機結合。教師自己要對這一年來的時政熱點了然于胸,根據《中考指導》,結合時政,設計幾個專題,如“雙減政策的落實”“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國兩會”,“北京奧運會、殘奧會”“3.21空難”“鄉村振興”“202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第8個國家憲法日“”“俄烏大戰”“2022中央一號文件”“2022江西好人”“科技成就”等,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練習。這樣通過專題復習,可以讓學生在專題復習中既掌握了時事,又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避免了單純復習教材知識的枯燥乏味,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提高復習效率。總之,九年級道德與法治復習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要注意基本技能的培養,還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復習效率,讓學生在中考中考出滿意的成績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