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專題一大力促進科技創新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京完成開艙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中國正在以讓世界意想不到的速度在發展。在黨的領導下廣大科研工作者不畏艱辛,逐夢星空。2022年,中國航天依舊“忙碌”。中國空間站將完成在軌建造任務;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重大任務正式啟動工程研制,中國航天行星際探測不斷拓展新征程。未來還將陸續發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嫦娥八號探測器,開展任務關鍵技術攻關和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其中嫦娥六號計劃到月球背面采樣,并正在論證構建環月球通信導航衛星星座。從無到有、自力更生,我國航天事業逐步掌握了進入太空的能力,但與世界航天強國相比,還存在差距。航天事業“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從1965年到2021年,從東方紅一號開始研制到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人鑄就了“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完成了從無到有、從落后到強大的華麗蛻變。中國航天事業一次次的突破,圓了中國人的航天夢,更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遙望星空,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火星上第一次留下中國印記;筑夢天宮,天和、神舟接續飛天,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5G領跑,我國5G全場景應用與整機研發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移動通信技術實現歷史性跨越;核電發力,全球首座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商業示范電站實現并網發電,標志我國成為世界核電技術的領跑者;深海蓄能,“海牛Ⅱ號”鉆機鉆出231米的新紀錄;最快時速,世界首套設計時速達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最新紀錄,“人造太陽”持續“燃燒”,將原世界紀錄延長了5倍;科技抗疫,5條技術路線25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7個獲批使用……“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砥礪前行、勇攀高峰!中國科技成就燒腦時刻請你思考,以上素材你能聯系到哪些所學知識?創新奉獻社會教育創新強國中國夢★易錯點背誦(P8易錯點84、85、86、87、88、89、90)★重點知識點背誦(P16知識點29、30、31)29.創新的作用(1)對個人的作用①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 ②創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③創新讓生活更美好、便捷與豐富。(2)對國家的作用①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②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 ③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創新推動發展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 現實需要。30.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型國家(我國科技創新現狀)①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我們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③但從整體上看,我國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31.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①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②大力發展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 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④完善創新制度保障。鞏固知識一本到位:P53 1、2、3、4、6、8、10、11、14、15(1)【選擇題】1.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 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 成功發射,將帶領三名新航 天員再次開啟太空之旅,經歷長達 6 個月的“出差”生活。這表明( A )A①我國實施的科教興國戰略、創新強國戰略成果豐碩②我國已成為全面創新型強國③我國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④ 創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021 年 11 月 3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 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向獲得 2020 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 術獎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 院士頒發獎章、證書。這說明 ( A )①我國積極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 ②我國營造有利于創 新的社會輿論氛圍 ③我國依靠獎勵來促進創新發展 ④科技是 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3.科學家潘建偉宣布:中國率先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 量子糾纏分發,打破了此前國際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級”紀錄。 這一科學實驗的成功( )①說明我國的量子科學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②說明我國的科 技創新已經領先世界③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創新型強國④得益于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B4.深圳媽灣港,5G 無人集卡在集裝箱碼頭上自由穿梭;深圳創 維 5G+8K 智能柔性工廠,5G+AI“車間眼”不會放過生產線每一批 電路板的瑕疵點;比亞迪總裝工廠,AGV 小車通過 5G 行業專網 為各工位按需、實時配送物料……據此可知 ( B )A.生活處處有創新 C.創新讓生活更美好B.科技創新促進生產發展D.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B6.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 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 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 稱“雙減”),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對“雙減”認識錯誤的是 ( B )A.國家重視教育發展,提升教育質量B.“減負”政策實施,學生沒有了壓力C.回應社會關切,提升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D.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保護學生身心健康B8.“十四五”規劃建議: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動義務教育均 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促進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深圳市政 府為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最近幾年迅速新建擴建很多 中小學優質學位,并與一些國內外著名高校聯手創建深圳的高起 點優質大學。這樣做是因為 ( )A.教育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B.教育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C.教育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D.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D9.2020 年可以說是直播帶貨元年。在疫情防控的宅經濟“催熟” 之下,直播帶貨迅速在各行各業興起,出現了大量農民群體的直 銷主播,直播帶貨給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的農民的農產品提供了 便捷的銷售渠道,網絡直播帶貨 ( )A.是加快我國經濟發展的最關鍵舉措 B.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C.有利于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D.實現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C10.日前,深圳企業樂聚機器人聯合哈工大計算學部、松靈機器人等研發的冰壺機器人正式進入冰壺賽場測試,其利用人工智能、圖像識別、自動控制等先進技術,彌補冰壺戰術分析手段的不足,輔助運動員進行訓練,為“科技冬奧”計劃提供重要保障,冰壺機器人是科技“科技冬奧”國家重點專項課題。北京冬奧會期間,這款冰壺機器人將作為科技賦能冰雪體育的標志性成果,這說明( )①我國實施創新強國戰略 ②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③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我國全面引進先進技術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D11.習近平主席指出:教育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 義的事業。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因為教育是( C )A.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B.創新的唯一條件,沒有教育就談不上創新C.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 徑D.促進生產發展的根本途徑C14.辨析題。(10 分)2021 年“雙減”政策下,初中生小王高興地喊:“減負了!我們要 好好玩,學習沒那么重要了!”請你評析小王的觀點。①小王的觀點是錯誤的。②雙減政策雙減”指要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雙減的實施有利于減輕學生學業壓力,有利于提高教育質量。③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④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徑;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2 分)⑤作為學生,學習是應盡的義務,我們要提高科學文化素養,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積極學習。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 2022 年春節聯歡晚會主視覺形象。主視覺形象由一只瑞虎“2022”“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 會”等字樣構成,整體以紅色和金黃色為主,突出了傳統節的喜慶與厚重。該標識的設計者即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深 圳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陳湘波。這只瑞虎之所以奪人眼球,是因為 它有別于人們慣常見到的老虎形象,威嚴中不失萌態,既剛猛勇 武,又傳遞了吉祥之意。老虎是力量的化身,這只瑞虎,張揚的 也是深圳設計的、創意的力量。深圳與春晚有許多創新的淵源。1997 年,深圳原創主旋律歌曲《春天的故事》登上春晚舞臺,唱遍大江南北。1998 年、1999 年,深圳原創主旋律歌曲《走進新時代》連續兩年通過春晚向全國觀眾派發深圳的昂揚向上。2011 年,深圳福永街舞團首次亮相央視春晚,更多人由此看見了深圳的青春活力。2019 年,央視春晚首次在深圳設立分會場,向全球呈現精彩“深圳七分鐘”。2021 年,原創歌曲《燈火里的中國》,在春晚舞臺上精彩演繹……為什么是深圳 無論是瑞虎、申奧標志、APEC 領導人服裝,還是那么多唱上春晚的原創歌曲等,它們都擁有共同的特質,那就是創新;都根植于共同的土壤,那就是深圳。(節選自深圳新聞網 2022 年 1 月 24 日)(1)深圳多年以前就獲得“創意之都”的稱號,請結合材料說說深圳為什么能對春晚貢獻那么多的創意作品。(3 分)①“深圳原創主旋律歌曲登上春晚舞臺”--深圳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深圳七分鐘”--深圳重視發展教育,培養了很多人才。③“原創歌曲、APEC 領導人服裝”--深圳市民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積極創新。④“深圳設計”--深圳完善創新制度保障。作業感謝聆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一 大力促進科技創新.pptx 創新.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