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終極攻略03:世界近代史“逢十”周年-熱點搶分寶典 學案(熱點追蹤+熱點解讀+模擬演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終極攻略03:世界近代史“逢十”周年-熱點搶分寶典 學案(熱點追蹤+熱點解讀+模擬演練)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攻略03:2022年世界近代史“逢十”周年熱點預測+模擬演練
(
本專輯整理了2022年常考熱點、周年熱點和時政熱點,對2022年中考進行全面預測,讓學生全面回顧考點、熱點,精選2022年全國各地最新模擬試題,針對熱點演練,助力中考,奪取高分!!
)
時間 周年數 事件經過 意義或相關事件
1452年 570 達芬奇出生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
1492年 530 哥倫布的船隊到達美洲 發現美洲新大陸,打破了美洲與世隔絕的狀態
1522年 500 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 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
1792年 230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大革命摧毀了君主專制,傳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1812年 210 拿破侖遠征俄國大敗而歸 拿破侖帝國由盛轉衰
1862年 160 林肯《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扭轉了北方軍隊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
知識點一:達芬奇出生570周年。
文藝復興(14世紀-16世紀,被稱為“人的發現”)
1、文藝復興開始的時間:14世紀中期;
2、最早出現的國家:意大利,(后擴展到歐洲其他地方)★★★根本原因:因為意大利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3、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
4、文藝復興采取的形式: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注意并非簡單“復興”,而是有繼承,更有創新 )★★★
5、文藝復興的實質: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
6、性質: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
7、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代表作《神曲》,分“地獄”、“煉獄”、“天堂”三個部分。
但丁、薄伽丘 、彼特拉克并稱為文藝復興“文學三杰”。
(2)達 芬奇(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大師,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達 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并稱為“美術三杰”,。
(3)莎士比亞(英國):文學巨匠(作品集中體現人文主義),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7、影響: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 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8、認識:思想解放是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重要推動力。
中外思想解放運動
知識點二:哥倫布的船隊到達美洲530周年、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500周年。
探尋新航路
原因:
①經濟根源(根本原因):商品經濟日趨發達,新生資產階級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
②社會原因:《馬可·波羅行紀》的影響;
③直接原因:東西方傳統的商路受阻。
(二)探尋新航路的條件
1、客觀條件:地圓學說的流行,指南針的應用,造船技術的提高;
2、主觀條件:航海家積極的探索精神;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主要航海家和路線
航海家 資助國家 時間 方向 事跡
迪亞士 葡萄牙 1487-1488年 向東 到達非洲好望角
哥倫布 西班牙 1492年出發 向西 橫渡大西洋,發現了古巴和海地,發現美洲新大陸
達伽馬 葡萄牙 1497—1498年 向東 繞過好望角,橫渡印度洋,到達印度西海岸
麥哲倫 西班牙 1519—1522年 向西 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地圓學說的正確
3、影響:★★★★
積極影響:(1)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3)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消極影響:歐洲國家走上了殖民擴張與掠奪的道路。
附:1.文藝復興和新航路開辟的共同作用: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比較哥倫布等人的航海與中國鄭和的遠航有什么不同:①規模:鄭和船隊龐大,船多人多;哥倫布等人船隊很小,船少人少。②目的: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擴大明朝的影響加強海外聯系;哥倫布等人遠航是為了開拓市場,掠奪財富。③性質:鄭和下西洋是與各國友好交往;而哥倫布等人遠航屬殖民擴張活動。④影響:鄭和下西洋促進了與亞非國家的友好往來;哥倫布等人開辟新航路客觀上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
◆綜合評價:西方人盛贊哥倫布,說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而美洲人卻批評他,說是一個強盜。你認為應當如何評價哥倫布?
歷史評價要求全面、客觀、公正,哥倫布遠航美洲給印第安人帶來了巨大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后,同時密切了美洲和世界各地的聯系,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在客觀上使掠奪的財富成為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進步性。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歷程
知識點三: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230周年。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
一、啟蒙運動(18世紀)
1、中心:以法國為中心,波及歐洲其他國家。
2、性質: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3、核心思想:理性主義(自由、平等)
4、思想主張:抨擊法國的封建制度;宣傳自由、平等、民主;提倡對民眾啟蒙教育,用理性驅散黑暗
5、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觀點
(1)伏爾泰(法國):啟蒙運動的旗手,推崇英國的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
(2)盧梭(法國):主張最大限度地讓公民直接參與國家管理(主權在民)。
(3)孟德斯鳩(法國):最博學的啟蒙學者,提倡分權制衡的政治模式(最早在美國1787年憲法實踐)。
6、影響:啟蒙運動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注意:啟蒙運動為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理論指導。
二、法國大革命
1、根本原因: 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2、領導階級、領導人物:資產階級 、羅伯斯庇爾。
3、導火線(直接原因):1789年,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
4、特點:革命徹底,群眾自始至終廣泛參與。
5、性質: 資產階級革命。
6、經過
(1)開始標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2)制憲:1789年 8月,制憲議會通過了《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
1791年,制憲議會制定了憲法,廢除了舊制度,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3)成立共和國:1792年,法國廢除君主制,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4)斷頭:1793年,國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國罪送上斷頭臺。
(5)高潮:以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掌握了政權,法國大革命達到高潮。
(6)結束:1794年,羅伯斯庇爾被送上斷頭臺,大革命的高潮結束。
7、影響: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世界性影響。
三、拿破侖帝國
1、上臺執政:1799年底,拿破侖發動政變,組建新政府。
2、措施:(1)對內:①重視改善財政和發展經濟,大力發展工商業和農業;
②1804年頒布《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
意義:自頒布實施后,經過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國施行。后來,很多國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侖法典》為參照藍本。(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③建立帝國:1804年,法國改為帝國,史稱“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加冕稱帝。
(2)對外:多次擊敗反法同盟,
評價拿破侖的對外戰爭:
積極影響:拿破侖大軍幾乎橫掃歐洲大陸,在廢除各地封建特權的同時(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局限性:也對當地人民進行壓榨和掠奪。
3、由盛轉衰:1812年遠征俄羅斯失利。
4、滅亡:1815年,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
英、美、法三國資產階級革命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 同 點 ①原因(根本):都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受到阻礙,為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②領導階級: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都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性質; ③結果:都取得了勝利,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 ④革命動力相同:人民群眾在革命中都起了推動作用。 ⑤影響相同:都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阻礙,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鞏固了資產階級政治制度;對歐美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有很大影響。★★★★
不 同 點 ①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國革命為了要推翻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美國革命是為了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法國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的專制統治。 ②領導階級不完全相同:除資產階級領導外,英國還有新貴族;美國還有南方種植園奴隸主階級。 ③特點不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經過一個反復曲折的過程,建立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共同執政的君主立憲制;美國獨立戰爭不僅是資產階級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法國革命則成為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大的、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 ④意義不同:英國揭開了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開辟了一個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美國摧毀了英國殖民枷鎖,贏得國家獨立;法國掃蕩了國內的封 建勢力,動搖了歐洲其他國家封建制度的基礎。
推動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人物
知識點四:林肯《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60周年。
美國內戰---南北戰爭(1861—1865年)
1.根本原因:南北兩種不同經濟制度之間的矛盾(焦點是奴隸制度的廢存
問題)
2.導火線:1861年3月林肯當選為總統。
3.領導人:林肯。
4.開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隸主挑起內戰。
5.轉折點:1862年9月,聯邦政府審時度勢,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作用:激發了廣大黑人奴隸和農民的革命積極性。踴躍參軍,扭轉了戰場不利的局面。
6.結果:1865年南北戰爭以北方勝利而告終。
7.影響:①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性質)
②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
③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奴隸制的存與廢
美國兩次戰爭比較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評卷人得分
一、選擇題
1.(2022·北京朝陽·一模)15世紀,意大利的一些畫家重視現實世界的寫實,甚至宗教繪畫中的人物也有穿當時服裝的,有時還將買畫的人的形象嵌入宗教畫中。這反映出( )
A.宗教題材繪畫徹底消失 B.意大利畫家的技藝不斷提高
C.資產階級贊助畫家創作 D.人文主義思潮逐漸影響繪畫
【答案】D
【解析】
【詳解】
根據“意大利的一些畫家重視現實世界的寫實”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世紀意大利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理念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主張重現世生活。畫家給宗教人物穿上當時的服裝,將“神景”現實化。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潮逐漸影響繪畫。D項正確;A項表達過于絕對。排除A項;畫家給宗教人物穿上當時的服裝,是畫家個人繪畫的傾向而非技藝水平。排除B項;“資產階級贊助畫家創作”在題干中沒有表現。排除C項。故選D項。
2.(2022·四川成都·一模)歷史課上,某同學介紹如下圖“這是英國著名畫家拉斐爾的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它以現實人物為主題,展現生命的活力,充分地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該同學對這幅名畫的介紹正確的是( )
A.作者的國籍 B.畫的作者
C.畫的名稱 D.體現的核心思想
【答案】D
【解析】
【詳解】
根據圖片可知,題干圖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達 芬奇的《蒙娜麗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達 芬奇是意大利一位偉大的藝術大師,他多才多藝,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代表作有《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他把藝術創作和科學探索結合起來,創作了許多完美生動的人物形象,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D項正確;由所學知識可知,該同學對這幅名畫作者及其國籍的介紹是錯誤的,排除A項、B項;由所學知識可知,該同學對這幅名畫名稱的介紹是錯誤的,排除C項。故選D項。
3.(2022·山東濟寧·一模)《蒙娜麗莎》與《神曲》之所以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作品,主要是因為它們都( )
A.反映現世生活和贊美人性偉大 B.反對宗教束縛和追求城市自治
C.反映了對民主共和的追求 D.揭露了教會的虛偽和腐化
【答案】A
【解析】
【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蒙娜麗莎》和《神曲》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這兩幅作品都體現了對人的贊頌和肯定,反映了現世生活和對人性偉大的贊美,A項正確;這兩幅作品與追求城市自治和民主共和無關,排除BC項;這兩幅作品并不是在揭露教會的虛偽和腐化,排除D項。故選A項。
4.(2022·遼寧·葫蘆島市實驗中學一模)達·芬奇曾經創作了這樣一幅名畫:畫中的內容雖然取材于宗教,但卻是表現現實生活中人的真實情感的是
A.《蒙娜麗莎》 B.《最后的晚餐》 C.《自畫像》 D.《西斯廷圣母》
【答案】B
【解析】
【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達·芬奇的名畫《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畫的是耶穌在遇難前和他的12個門徒共進晚餐的情景。描畫了門徒們各自的內心活動和神態。B項正確;《蒙娜麗莎》雖然是達·芬奇的名畫,但不是取材于宗教,排除A項;《自畫像》是達芬奇的素描精品,但不是取材于宗教,排除C項;《西斯廷圣母》是拉斐爾的畫作,排除D項。故選B項。
5.(2022·山東德州·一模)拒絕全球化,就是拒絕太陽升起。觀察下面的全球化進程示意圖,開啟“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是( )
A.亞歷山大東征 B.鄭和下西洋 C.三角貿易開始 D.新航路開辟
【答案】D
【解析】
【詳解】
依據題干可知開啟“全球化1.0版本”的事件對應1492年,結合所學知識,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這是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的重要事件,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相對隔絕的狀態,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D項正確;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東征建立起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排除A項;1405-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排除B項;三角貿易發生在新航路開辟之后,排除C項。故選D項。
6.(2022·云南昆明·一模)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帶著5艘船和265名船員開始了一次劃時代的壯舉,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其重要意義在于麥哲倫的船隊
A.到達非洲好望角 B.到達印度西海岸
C.橫渡大西洋“發現”美洲 D.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
【答案】D
【解析】
【詳解】
根據所學,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達·伽馬1497年—1498年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西海岸。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大陸,開辟通往美洲的航路。麥哲倫的船隊從大西洋出發完成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
7.(2022·安徽滁州·一模)“當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大西洋挺進,繞過非洲,開辟去印度、東方的新航路的時候,開辟從西歐向西橫渡大西洋,到達印度、亞洲的東海岸的計劃也在醞釀和籌劃之中。”最早將這一籌劃付諸實踐的是( )
A.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B.哥倫布遠洋航行
C.達·伽馬到達印度 D.麥哲倫環球航行
【答案】B
【解析】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資助,哥倫布率領由87名船員和3艘船組成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B項正確;迪亞士在船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達非洲好望角。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達·伽馬是從歐洲繞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線,沒有橫渡大西洋,排除C項;麥哲倫環球航行與題意不符,排除D項。故選B項。
8.(2022·福建漳州·一模)《哥倫布航海日記》中記載“臣向二位陛下保證。普天之下,無任何地方比這里景色更美麗,這里的一切都應置于陛下統治之下。”據此可知,哥倫布的遠航
A.拓展了海外殖民地 B.目的是尋找黃金
C.得到葡萄牙的支持 D.證實了地圓學說
【答案】A
【解析】
【詳解】
依據“這里的一切都應置于陛下統治之下”和所學知識可知,哥倫布認為所發現的新大陸應歸于西班牙統治之下,由此可見哥倫布的遠航推動了早期殖民擴張,拓展了海外殖民地,A項正確;題干沒有體現哥倫布遠航的目的是尋找黃金,排除B項;哥倫布遠航得到西班牙的支持,排除C項;證實地圓學說的是麥哲倫船隊實現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排除D項。故選A項。
9.(2022·遼寧·葫蘆島市實驗中學一模)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之間才有了第一次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材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
A.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產生 B.推動了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
C.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D.使西歐走上了殖民擴張道路
【答案】C
【解析】
【詳解】
根據所學和材料“各種族之間才有了第一次直接的交往”可知,這是說,全球性交往的開始,也就是說,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C項正確;材料說的是全球性交往的開始,強調全球性,不是資本主義產生、貿易中心、殖民擴張,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
10.(2022·河北石家莊·一模)某歷史書籍的一個章節題目是:在巴哈馬群島巡航(1492),其正文寫道:“島嶼數量眾多,個個蔥綠、平坦、肥沃,從不同方向向他發出邀請。他船上的印第安人比畫著暗示他,這里的島嶼數不清,而且島上人口稠密,彼此處于交戰狀態。……(他)確認自己正置身于馬可·波羅所描述的群島之中,這些島嶼遠離大陸,分布在秦或中國那浩瀚的大海上。”書中的“他”應是
A.達·伽馬 B.哥倫布 C.迪亞士 D.麥哲倫
【答案】B
【解析】
【詳解】
根據材料“在巴哈馬群島巡航(149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來到了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材料“島嶼數量眾多,個個蔥綠、平坦、肥沃,從不同方向向他發出邀請。他船上的印第安人比畫著暗示他,這里的島嶼數不清,而且島上人口稠密,彼此處于交戰狀態。……(他)確認自己正置身于馬可·波羅所描述的群島之中,這些島嶼遠離大陸,分布在秦或中國那浩瀚的大海上。”描述的是美洲的島嶼,B項正確;達·伽馬率領船隊到達了印度,排除A項;迪亞士率領船隊到達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排除C項;麥哲倫率領船隊進行了環球航行,排除D項。故選B項。
11.(2022·北京朝陽·一模)一位同學進行單元主題學習,綜合分析了《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拿破侖法典》四部文獻。他學習的主題應是( )
A.走向近代 B.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C.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D.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答案】B
【解析】
【詳解】
根據材料“《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拿破侖法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和《拿破侖法典》分別是英國、美國、法國在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重要法律性文件,都宣揚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為此,它們共同的主題應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B項正確;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排除A項;日本明治維新、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屬于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排除C項;19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排除D項。故選B項。
12.(2022·四川廣元·一模)下面是針對某一部歷史文獻的評價:德國思想家恩格斯:它是典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法典;美國心理學家伍德·沃斯:它肯定是現代法典制定參考最多的法典;德國法學家茨威格特:它所表現出來的啟蒙和解放,對于任何地方、任何時代的尋求自由與解放的人民,都有極大的教育意義…。上述評價的“文獻”是( )
A.《拿破侖法典》 B.《漢謨拉比法典》
C.《十二銅表法》 D.1787年美國憲法
【答案】A
【解析】
【詳解】
根據題干信息“德國思想家恩格斯:它是典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法典;美國心理學家伍德·沃斯:它肯定是現代法典制定參考最多的法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整理革命以來的立法成果,拿破侖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為《拿破侖法典》,體現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則。這部法典于1804年頒布實施,此后經過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國施行。后來,很多國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侖法典》為參照藍本。A項正確;《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塊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條,內容十分廣泛,從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排除B項;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排除C項;1787年美國憲法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一個聯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排除D項。故選A項。
13.(2022·江蘇揚州·一模)下圖是小華同學在學習世界近代史時制作的時間軸,它反映的學習課題是( )
A.走向近代 B.資本主義制度初步確立 C.歐洲經濟發展 D.國際共產主義發展歷程
【答案】B
【解析】
【詳解】
根據材料時間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1689年《權利法案》相關的事件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1776年的《獨立宣言》相關的事件是美國獨立戰爭,與1789年《人權宣言》和1804年《拿破侖法典》相關的事件是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英美法三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制度,B項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開端,排除A項;資本主義經濟的產生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基礎,但材料未反映歐洲經濟發展,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資產階級革命,與國際共產主義發展歷程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
14.(2022·山東青島·一模)下圖是某同學的學習筆記,根據所示內容判斷他筆記中所涉及的歷史人物是( )
A.克倫威爾 B.華盛頓 C.羅伯斯庇爾 D.拿破侖
【答案】D
【解析】
【詳解】
1799年11月,拿破侖發動霧月政變建立獨裁統治,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并頒布《民法典》。因此,材料中涉及的人物是拿破侖。D項正確;克倫威爾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人物,排除A項;華盛頓領導美國獨立戰爭,排除B項;羅伯斯庇爾在1794年就被處死了,排除C項。故選D項。
15.(2022·云南玉溪·一模)18世紀的法國,社會矛盾十分尖銳,法國發生的大革命影響了整個歐洲。這場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專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B.歐洲反法勢力強大
C.殖民統治阻礙了經濟發展
D.走上工業化的道路
【答案】A
【解析】
【詳解】
法國的封建專制和等級制度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引起了資產階級推翻封建王權的法國大革命,A項正確;歐洲反法勢力強大不是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排除B項;殖民統治阻礙了經濟發展是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排除C項;法國當時沒有走上工業化道路,排除D項。故選A項。
16.(2022·廣東河源·一模)圖中的兩項法律條文頒布的共同意義是( )
農民有權贖買他們所住的房屋,并在獲得地主同意后,贖買分配給他們長期使用的上地和其附屬地作為私產。——1861年3月3日 (南方叛亂地區)為人占有而微黑奴的人現在和今后永遠獲得自由;合眾國政府將承認并保障這些人的自由。——1862年9月22日
A.農奴贖買房屋和土地,躋身于地主階級 B.吸收解放奴隸參軍,保證了國家的統一
C.解放了生產力,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D.解放了奴隸,有力地打擊了黑奴販賣者
【答案】C
【解析】
【詳解】
根據材料內容可知1861年頒布的是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農民獲得自由,促進資本主義發展;1862年頒布的法律是美國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農奴獲得自由,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勞動力,所以兩項法律條文都解放了生產力,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C項正確;A項是廢除農奴制的意義,不全面,排除;BD項是《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意義,不是共同點,排除。故選C項。
17.(2022·河北廊坊·一模)林肯說:“我們所奉行的作戰計劃上已經走到了繩子的盡頭,我們必須拿出最后一張牌, 并且改變我們的策略,否則就會輸了,現在我決意采取釋放奴隸的政策。”其中“釋放奴隸的政策”指的是
A.《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B.《獨立宣言》 C.《宅地法》 D.《權利法案》
【答案】A
【解析】
【詳解】
為了扭轉戰局,1862年美國內戰中林肯頒布《解放黑奴宣言》,使廣大黑人奴隸獲得解放,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A項正確;《獨立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排除B項;《宅地法》是關于土地方面的,與“釋放奴隸”無關,排除C項;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頒布《權利法案》,限制了王權,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排除D項。故選A項。
18.(2022·云南昆明·一模)1863年元旦,美國北部的黑人結束了漫漫的長夜,迎來了自由的黎明,這主要是因為( )
A.美國獨立戰爭勝利 B.林肯當選美國總統
C.《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頒布 D.《全國工業復興法》的實施
【答案】C
【解析】
【詳解】
1862年 林肯發表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布從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亂地區的奴隸永遠獲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軍隊,C項正確;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勝利,排除A項;1860 年林肯當選為美國第 16 任總統,排除B項;1933年羅斯福新政,頒布《全國工業復興法》,排除D項。故選C項。
19.(2022·四川成都·模擬預測)《宅地法》規定:凡年滿21歲,沒有參加過叛亂,并且獲得土地是以墾殖為目的的美國公民,只要交納10美元登記費,就可以在美國西部得到一塊不超過160英畝的土地。登記人連續耕種5年后,就可以成為這塊土地的主人。《宅地法》頒布的直接作用是( )
A.避免了美國分裂 B.擴大了美國國土面積
C.解放了黑人奴隸 D.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
【答案】D
【解析】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獨立后,戰爭形勢不利于北方,為扭轉戰局,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的《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提高了人民群眾特別是黑人奴隸的革命熱情,戰爭形勢開始有利于北方。因此美國政府頒布的《宅地法》所起的直接作用是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發動群眾力量扭轉戰局。D項正確;避免了美國分裂是內戰的影響,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擴大了美國國土面積是西進運動,排除B項;解放了黑人奴隸的是《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排除C項。故選D項。
20.(2022·廣東·模擬預測)閱讀下表中兩個文件的內容節編,可以看出( )
186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 “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買賣或者交換農奴。農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須交納贖金。”
1862年,美國林肯總統領導的聯邦政府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當時仍在叛亂的任何一個州或地區,其境內所有奴隸都應永遠獲得自由。”
A.農奴制改革使農奴獲得了完全自由 B.兩個文件都推動了本國近代化進程
C.兩國徹底廢除舊制度實現民主政治 D.美國全境禁止奴隸制促進南北統一
【答案】B
【解析】
【詳解】
根據材料信息,1861年俄國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內容和1862年美國林肯總統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內容,為本國資本主義發展掃清障礙,促進本國資本主義發展,推動了本國近代化進程,B項正確;俄國農奴制改革并未使農奴獲得完全自由,排除A項;俄國農奴制改革不徹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并未實現民主政治,排除C項;“全境禁止”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B項。
21.(2021·湖南婁底·二模)比較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與1862年美國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其共同點是( )
A.頒布的背景都是發生了外敵入侵 B.要求被解放者都“贖買”土地
C.奴隸(農奴)都無條件獲得解放 D.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答案】D
【解析】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與1862年美國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都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勞動力,有利于促進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D項正確;俄國農奴制改革和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兩國并沒有外地入侵,排除A項;美國《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并沒有要求解放者“贖買”土地,排除B項;俄國農奴獲得解放需要高價贖買“份地”,排除C項。故選D項。
評卷人得分
二、綜合題
22.(2022·山東聊城·一模)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文明總是從低級到高級發展。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大河流域孕育了燦爛的古代人類文明。
材料二:《歐洲史》記載“莊園主很久以來就對奴隸擁有一切權力,而且他們也對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廣泛的權力。”
材料三:
圖A 圖B
材料四:
(1)材料一中圖1中產生的世界性宗教是什么?圖3中產生的天文學成就是什么?圖4中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莊園主行使司法權的權力機構是什么?隨著莊園的衰弱,中世紀城市重新興起。城市居民取得自治權的方式通常有哪些?
(3)材料三中圖示作品的創作者分別是誰?這些杰作集中體現了什么精神?
(4)材料四中使“世界原有的這種狀態被打破”的歷史事件的影響。
【答案】(1)佛教;太陽歷;《漢謨拉比法典》。
(2)莊園法庭;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
(3)作者:圖A是但丁圖B是達·芬奇(寫錯一個不得分)。精神:人文主義。
(4)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建立起來。
【解析】
(1)
根據所學和材料一圖可知,圖片1是古印度文明,它的文明是佛教;圖片三是古埃及文明,它的成就是太陽歷;圖片4 的成就是《漢謨拉比法典》。
(2)
根據所學和材料一“莊園主很久以來就對奴隸擁有一切權力,而且他們也對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廣泛的權力”可知,莊園主行使司法權的權力機構是莊園法庭;隨著莊園的衰弱,中世紀城市重新興起。城市居民取得自治權的方式通常有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
(3)
根據所學和材料三圖片可知,圖A的作者是但丁,圖B的作者是達·芬奇,它們均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
(4)
根據所學和材料四圖片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使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建立起來。
23.(2022·黑龍江佳木斯·一模)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不僅用暴力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而且還用法律形式鞏固了革命的成果,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獻。閱讀材料,回答相應問題。
材料一: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近來以國王權威擅自廢除法律或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
——《權利法案》
材料二:1776年7月4日美國大陸會議通過一部法律文件,它是由杰斐遜起草的。它列舉了英國殖民統治的種種暴政,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
材料三:1787年,華盛頓主持召開了制憲會議,最終制定出美國憲法。憲法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分享權力;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
材料四:法國大革命開始后,制憲議會通過了多項法令,廢除了種種貴族特權和封建地租。1789年8月,制憲議會通過法令強調: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全國公民都有權親身或經由其代表去參與法律的制定。法律對于所有的人,無論是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權利法案》是哪個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后頒布的法律文獻?此文獻的頒布對該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材料二中大陸會議通過的是哪部法律文獻?
(3)閱讀材料三,說出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原則是什么?
(4)請依據材料四說出這是哪部法律文獻?
(5)從以上文獻的內容來看,這幾個國家的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思想?
【答案】(1)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
(2)《獨立宣言》。
(3)分權制衡(或三權分立)。
(4)《人權宣言》。
(5)民主、自由、法治等。
【解析】
(1)
根據所學知識,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故料一中《權利法案》是英國頒布的法律文獻。通過《權利法案》,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君主立憲制逐漸形成。
(2)
根據材料二“1776年7月4日美國大陸會議通過一部法律文件,它是由杰斐遜起草的。它列舉了英國殖民統治的種種暴政,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結合所學知識,1776年7月4日美國大陸會議通過一部法律文件是《獨立宣言》。
(3)
根據材料三“1787年,……制定出美國憲法。……: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及其相關機構各司其職,相互制衡;……”可知,1787年美國憲法的制定原則是分權制衡。
(4)
根據材料四“法國大革命開始后,……1789年8月,制憲議會通過法令強調: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結合縮寫知識,可知材料表述的是法律文獻是《人權宣言》。
(5)
根據以上材料反映的《權利法案》、《獨立宣言》、1787年美國憲法、《人權宣言》,可知 ,英、美、法人民共同追求民主、自由、法治等思想
24.(2022·河南平頂山·一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晚上睡覺沒有床,成年奴隸……每天干完地里的活,回來還要漿洗、修理、燒飯,睡覺之前還要準備好明天干活的工具。這些事兒做完后,男女老少挨個躺下,各自裹著自己的破毛毯,在又冷又潮的地上睡覺,直到次日一早被號聲叫醒,繼續下地勞作。
——摘編自李軍《自由的新生:美國內戰風云錄》
材料二 只是在聯邦存亡的關頭,為了扭轉戰局而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言不適用于未參加叛亂的蓄奴州……另外,宣言是作為軍事措施頒布的,沒有以憲法的形式固定下來。
——摘編自范紅軍《林肯種族觀的側面探微》
材料三 芝加哥大學和圣母大學的研究顯示,2020年6月至11月,美國的貧困率上升了2.4個百分點,而非洲裔的貧困率上升了3.1個百分點。數據顯示,白人家庭的財富中位數是非洲裔的42倍,是拉美裔的23倍。
——摘編自《2020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黑人的悲慘境遇。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3)綜合上述材料,任選一角度談談你的認識。
【答案】(1)政治上沒有自由;工作上勞動強度大;生活環境惡劣。
(2)宣言頒布,解放了黑人奴隸,成為美國內戰的轉折點;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沒有在美國完全得以實現(還存在種族歧視)。
(3)美國的民主法制建設任重道遠。
【解析】
【詳解】
(1)根據材料二“宣言是作為軍事措施頒布的,沒有以憲法的形式固定下來”可知政治上沒有自由;根據材料一“每天干完地里的活,回來還要漿洗、修理、燒飯,睡覺之前還要準備好明天干活的工具”可知工作上勞動強度大;根據材料一“男女老少挨個躺下,各自裹著自己的破毛毯,在又冷又潮的地上睡覺”可知生活環境惡劣。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宣言在內戰期間頒布給了南方的黑人奴隸以自由,這使得南北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勝利的天平向著北方傾斜,因而成為美國內戰的轉折點;根據材料二 “宣言不適用于未參加叛亂的蓄奴州”可知宣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沒有在美國完全得以實現。
(3)根據材料一至三以及所學知識可知美國至今仍然存在著種族歧視而且愈演愈烈,因此美國的民主法制建設任重道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林| 平遥县| 沅江市| 璧山县| 五原县| 通州区| 通渭县| 亚东县| 怀化市| 海城市| 榆中县| 泰安市| 化隆| 逊克县| 荔波县| 建德市| 乌鲁木齐县| 西乌珠穆沁旗| 宁海县| 岗巴县| 敦煌市| 吴旗县| 迁西县| 彰化县| 石家庄市| 西峡县| 额尔古纳市| 修水县| 九龙城区| 法库县| 平舆县| 石城县| 三都| 兴宁市| 布拖县| 葵青区| 奈曼旗| 凤阳县| 长葛市| 弋阳县| 江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