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年中考時政熱點專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一、時事熱點回放1、十八大以來中央公開高調反腐,措辭嚴厲罕見。上至副部級官員李春城,下至深圳“20億身家”村官,一批“老虎”、“蒼蠅”先后被打倒。此輪持續反腐風暴勢頭正勁。各級黨委、政府及司法機關已經宣布了至少15名廳級以上干部落馬、12名廳級以上干部免職的信息,其余級別官員數量更多。2、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報告: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3、2012年11月15日,7常委首次記者會,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打鐵還需自身硬。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4、2012年11月17日,7常委首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物必先腐,而后蟲生。近年來我們黨內發生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性質非常惡劣,政治影響極壞,令人觸目驚心。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5、2012年11月30日,中紀委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黨的作風關乎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信任不能代替監督。6、2013年1月22日,中紀委二次全會,習近平: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7、2013年1月23日,中紀委研討班,王岐山:要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二、時政熱點解讀1、反腐倡廉的意義。反腐倡廉有利于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維護法律的權威地位,保證國家的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反腐倡廉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有利于黨員干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做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2、腐敗行為給社會帶來哪些危害:損害黨的形象,降低黨的威信,影響黨群關系;破壞社會穩定,危害國家政權;敗壞社會風氣;危害社會公平正義。3、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反腐敗?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反腐敗是鞏固自身執政地位的需要;當今國家,國家機關干部的腐敗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有些領導干部的腐敗已經明目張膽,引起了人民的強烈不滿,嚴重危及黨的執政地位。由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中共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決定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4、如何反腐倡廉?反腐敗,在今天當然要依法懲腐、治腐。反腐敗當然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設。只有提高這些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覺悟,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腐敗。道德水平不是嘴上說文件上寫,只對他人要求道德,更重要的是黨員領導干部的自身道德踐行,要聽其言,更應觀其行。反腐敗,要有監督機制,更要能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的權利,加強監督,讓黨員領導的言行,在群眾監督的陽光下運行。5、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議:加強對黨員干部先進性教育活動;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和行為準則;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大對腐敗分子的打擊和懲處力度;廣開渠道,保障公民監督權。6、中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反腐倡廉工作:我們發現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沒有履行或者沒有正確履行他們的職責時,有向他們提出批評建議的權利;當我們發現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失職、違法行為時,有舉報、揭發他們的權利。具體的辦法有:直接向人民代表反映情況,表達我們的意見、建議和要求;可以給有關國家機關寫信、打電話或直接向有關人員反映情況;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論采取何種方式行使權利,都應該而且必須是合法的。三、熱點與教材的鏈接1、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2、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決定國家的重大事務。要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能夠分辨是非善惡,學會在比較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選擇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和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知道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理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了解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規定,懂得要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理解遵守社會規則和維護社會公平對社會穩定的重要性。3、生活在法治國家里,每個公民都要自覺學法守法用法,樹立法制觀念,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4、實行依法治國,保證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需要加強監督和制約機制。5、公民積極行使監督權,可以督促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可以為人民謀利,政府取信于民,國家長治久安。6、我們要有國家主人翁意識,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與政治生活,行使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7、公民行使監督權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以事實為依據,有正確的善惡是非觀念、掌握行使監督權的有效方法。8、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9、在我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享有各項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10、在我國,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正確行使權利.忠實履行義務;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的根本的活動準則,增強憲法意識。知道依法治國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 了解建立、健全監督和制約機制是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強公民意識,學會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四、典型題例解析1、2013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時指出,依法嚴懲貪污、賄賂、瀆職犯罪,推動反腐敗斗爭深入開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B??)A.腐敗現象很難消除??????????????B.我國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C.嚴懲腐敗只能依靠法律??????????D.領導干部出現腐敗行為在所難免2、網絡反腐說明?(??C??)A.?網絡舉報已成為公民行使監督權的主要渠道B.?中國互聯網普及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C.?網絡輿論日益受到各級黨政機關的重視D.?我國互聯網發展迅速3、香港《大公報》以《網絡問政增信心》報道說:總理與網民的網上對談,被媒體賦予了“網絡問政”之名。或許網絡問政的形式下,體察、紓解民意,提振、匯聚民心顯得更加重要。廣大網民積極參與“網絡問政”(???D?)①有利于國家機關加強廉政建設和效能建設②能徹底杜絕違法亂紀現象③有利于政府提高決策水平④有利于督促國家機關依法辦事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審議并通過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中共領導同志在基層調研走訪期間提出了要看到“真正的貧困”、減少接待招待、改變會風文風等一系列要求。以上舉措表明中國共產黨【 C 】①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②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③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 ④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A.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②④??????????? D. ①③④我國政府嚴懲貪污腐敗高官,這說明了什么?答: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只要觸犯了法律,不論其職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②我國大力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切實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③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④中國共產黨具有堅定不移懲治腐敗分子的堅強決心;⑤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等等。5、違法高官受到法律的嚴懲,這對我們有何啟示?答:①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②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侵蝕。③我們青少年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要認真學法、懂法、守法、護法,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做守法的好公民。④當我們發現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違法失職等行為時,要勇敢地行使建議權和監督權,通過各種合法途徑向有關國家機關反映情況。6、當我們中學生了解到貪污腐敗現象時,可以通過哪些形式向有關部門反映?答:可以通過人大代表或者直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地方人大常委會反映;可以采用書信、電子郵件、電話、走訪等形式,向有關部門舉報或反映;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進行監督等。7、在反映貪污腐敗現象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問題?答:在反映問題時要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如實反映情況,必要時出示證據和各種證明材料。投訴和舉報時,不得捏造或者歪曲陷害,也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方法。8、?2012年2月18日,中國足協正式公布了對反賭涉案俱樂部的處罰方案,天津泰達、上海申花因虛假比賽均被罰款100萬元、扣6分,退回比賽獎項,這意味著申花的末代甲A冠軍頭銜被剝奪,中甲延邊隊因對陣廣藥的比賽中故意輸球,被罰款50萬罰3分;山東魯能因賄賂被罰款100萬元。材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答:知道法律規定的禁止行為,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防患于未然,自覺糾正不良行為等。9、材料一:高層密集表態,措辭嚴厲罕見,十八大以來中央已6次公開提反腐。上至副部級官員李春城,下至深圳“20億身家”村官,一批“老虎”、“蒼蠅”先后被打倒。此輪持續3個月的反腐風暴勢頭正勁。十八大后,各級黨委、政府及司法機關已經宣布了至少15名廳級以上干部落馬、12名廳級以上干部免職的信息,其余級別官員數量更多。材料二:2012年8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告人薄谷開來故意殺人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薄谷開來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薄熙來因涉嫌犯罪,2012年10月26日,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罷免了薄熙來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其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依法進行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說道理】上述兩則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道理?(2)【談啟示】薄熙來和薄谷開來案件給我們怎樣深刻的啟示?(3)【做宣傳】請你圍繞材料一、二,運用所學知識,擬定兩條活動標語。(4)【下決心】作為中學生,今后你應怎樣為抵制腐敗現象做出積極貢獻?答:(1)我們黨和國家加大反腐力度,積極進行廉政建設,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2)?現代法治社會中,法律為每個公民提供了公平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平臺;表明了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個公民要自覺學法,守法,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等。(3)如:堅持依法治國,嚴防腐敗滋生;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保障國家長治久安等。(圍繞主題,語言精煉,言之有理即可)。(4)①努力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制觀念,自覺學法、守法、用法、護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規范自身行為。②做法律的宣傳者和踐行者,學會依法行使批評建議權,監督地方各級政府依法行政,勇于同各種腐敗現象作斗爭。10、【法治宣傳日】 首都各界12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集會,隆重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指出,憲法與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 2012年12月4日是我國第12個法治宣傳日,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服務科學發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設立全國法制宣傳日有何重要意義?.各地異地高考方案出爐、中考招生方案改革。扶貧、共同富裕、醫保全覆蓋 .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黨的十八大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要發揮人民主人翁精神,堅持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最廣泛的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更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薄熙來案、李天一案)11、【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材料一:“湊夠一攝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 “中國式過馬路”的微博在全社會產生了強烈反響。據統計,2012年1至10月,我國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闖紅燈肇事,86人死于違反道路標志線肇事。2012年12月2日是首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中央文明辦等部門圍繞“遵守交通信號,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題,聯合部署了相關活動。鄭州市公安局開展了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組織民警走上街頭,走進學校和社區,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宣傳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提高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材料二:黨的十八大強調,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你校學生會打算組織一批志愿者參與本次宣傳教育活動,請你加入并完成如下任務:(l)請運用所學知識,簡要評價“中國式過馬路”現象。(2)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它的中心環節是________________。請結合“中國式過馬路”現象,談談對“依法治國只是政府部門的事,與公民個人無關”這一觀點的認識。為促進全社會“告別‘中國式過馬路”’,請提幾條合理化建議。請為本次宣傳教育活動設計兩條標語。 12、【弘揚憲法精神,服務科學發展】 材料一:建國以來,我國先后頒布過4部憲法,現行憲法是1982年的憲法。2001年4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批轉的全國“四五”普法規劃,我國現行憲法的實施日,即12月4日,被定為我國每年一次的國家法治宣傳教育日。2012年是現行憲法頒布實施30周年,今年的法治宣傳日主題是“弘揚憲法精神,服務科學發展” 。 材料二:憲法永恒不變精神,就是要規范國家權力的行使,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保持權力與權利的協調與平衡。 材料三:十八大報告強調“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是權力正確運行的重要保證。”法治宣傳日為什么要突出“憲法”精神?“弘揚憲法精神,服務科學發展”,必須要堅持的治國基本方略是什么?如何落實該方略? 設計(列舉)宣傳的方式、創作宣傳標語。(4)作為公民,對于國家機關權力的運行情況,可以通過哪些渠道知情?通過哪些渠道參與、監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