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五年級科學下冊復習知識點第二單元微生物第1課發霉和發酵發霉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探究饅頭發霉的條件:問題:饅頭在溫暖的環境下容易發霉嗎?假設:饅頭在溫暖的環境下容易發霉實驗步驟:(1)將同一個饅頭切成相同大小的若干小片。每小片饅頭都滴2滴水。(3)將小片饅頭分成兩組。(4)一組放入冰箱冷藏室,另一組放在溫暖的地方。(5)一周時間后取出進行觀察比較。實驗結論:饅頭在溫暖的環境下容易發霉。問題:饅頭在潮濕的環境下容易發霉嗎?假設:饅頭在潮濕的環境下容易發霉實驗步驟:(1)將同一個饅頭切成相同大小的若干小片。將小片饅頭分成兩組。(3)一組烤干減少水分,另一組第2滴水。(4)將兩組饅頭放在相同溫暖環境下(5)一周時間后取出進行觀察比較。實驗結論:饅頭在潮濕的環境下容易發霉。3、據明代學者李日華的《紫桃軒(xuan)雜綴》所載:黃山多猿猴,春夏采集花果于石洼中,發酵后醞(yiun) 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很早以前,人們發現了食物發霉、發酵的現象,但其中的秘密,當時的人們并不清楚。第2課觀察微生物顯微鏡問世以來,人們對發霉等現象的原因有了更多的認識。食物上的霉,是一-種微小的生物,叫霉菌。利用普通光學顯微鏡,可以看清它們的結構。食物等物品的發霉,就是霉菌在其上生長發育的結果。在我們身體的里里外外,生活著不計其數的微小生物,當人類發明了幾百甚至上千放大倍率的光學顯微鏡后,才得以看清了它們的真面目。1683年,荷蘭人列文虎克用自制光學顯微鏡(可放大300倍)觀察人的牙垢( gou),發現人的口腔中竟然生活著許多“小動物”,他驚嘆道:“在 牙垢中生活的動物,比整個荷蘭王國的居民還要多!”這是人類第一次觀察到細菌時發出的驚嘆。當可放大上萬倍的電子顯微鏡問世后,人們發現了比細菌還要小很多的生物病毒。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像酵母菌、霉菌、細菌和病毒等體形微小、結構簡單的生物,統稱為微生物。7、在“微生物王國”中也有特殊的“公民”,如蘑菇和木耳,它們是“微生物王國中的巨人”,用肉眼就可以清晰看到。第3課微生物和我們1、2、微生物對人類有利有弊。3、隨著關于“微觀生命世界”的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的生產生活也有了極大的改變。4、了解玉米的防霉技術人們通過哪些方法防止玉米發霉 不同的防霉方法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晾曬玉米 真空包裝玉米 做成玉米罐頭 冷凍玉米不斷發展的防霉技術,讓食物更好地保存下來。說一說食物的保存對我們的影響。5、青霉素的發現1928年的一天,弗(fU)萊明在研究導致傷口感染的葡萄球茵時,發現葡萄球茵培養基不小心被青霉茵污染了。用顯微鏡更仔細地觀察后,他驚訝地發現:這種青霉菌的某種分泌(mi) 物居然抑制和殺死了它周圍的葡萄球菌。他將這種分泌物稱為青霉素。后來,經過提純后的青霉素被制成抗生素藥劑,大量生產,廣泛使用,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許多藥物都是通過抑制和殺滅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來治療各種疾病的。6、青霉素雖然功效強大,但在注射前,一定要先做皮膚過敏試驗(皮試),確認無過敏反應才能使用。否則,注射后,身體可能會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危及生命。少年兒童安全用藥須知如有過敏史,要提前告訴醫生;(2)遵醫囑,用法用量要精確;(3)服藥如不適,要立刻告知大人;(4)注意保質期,不吃過期藥;(5)過期藥品應通過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處理。第4課傳染病的防控傳染病是由各種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一類疾病。病原體大部分來 自微生物。1918年世紀大流感1918年3月,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一個軍營的一些士兵得了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主要癥狀是頭痛、咳嗽、發熱; 4月,英法軍營流感暴發; 5月,法國本土出現大量流感患者,波及平民和士兵。不久,敵軍陣營也暴發了流感,近50萬德國士兵躺在了醫院。很快,流感在歐洲多國蔓延,到了秋季,則在全球暴發。到1920年春,短短2年,這場流感就在全世界造成約10億人感染,近4000萬人死亡。甚至因為交戰雙方患病減員太多,而加快了大戰的終結。持續了4年多的戰爭,有1000多萬人喪生,但死亡人數還不及這次流感致死人數的一半。.如果把這個過程比作傳染病在人際間的傳播,假設每傳染一次用時1天,且這個過程不受控制,從最初只有1個人感染,到讓全球約76億人被傳染,僅需33天的時間!實際傳播會更復雜多變。也許1人會傳染很多人,成為病毒“超級傳播者。在2020年開始肆虐的新冠肺炎傳染病的防控過程中,相對于全球的疫情擴散兇猛程度而言,我國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控效果,贏得了國際上廣泛的贊譽。結合你了解的事例和自己畫的傳染線路圖,說一說我國是如何成功防控此次新冠肺炎傳染病的。(1)將病人隔離起來,新聞上說......(2)要求公共場合必須佩戴口罩,這樣做.....(3)提倡科學飲食、加強鍛煉,是為了.....防控傳染病有三條基本原則: 1.隔離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人群。8、下面的做法,是針對新冠肺炎傳染過程中的哪條防控基本原則 作用是什么 (1)感覺不適,及時就醫,請假休息(2)公共環境按時消殺(3)勤洗手(4)不聚集,保持1米距離(5)使用公筷公勺9、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能夠快速、顯著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我們應該按照國家的免疫規劃,及時配合打預防針(疫苗)。10、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傳播機制,像細菌性痢疾是通過人體消化道傳染的。如何防控這樣的傳染病 請在學生活動手冊中寫出你的想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