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時 生活在法律的保護中【知識網絡】 法律保護公民的權利 生活中的法律保護 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需要家庭保護生活在法律 學校保護的保護中 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 社會保護司法保護防患于未然學會自我保護 依法實施自我保護 考綱要求:知道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理解)了解家庭、學校、社會、司法保護的基本內容(理解);了解日常牛活中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理解);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學會運用法律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運用)。【中考熱身】 1.(2012·株洲)校車安全牽動每個人的心。2011年11月27 H,溫家寶總理在參加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時稱:已責成有關單位制定校車標準,完善資金投入方案,嚴格責任追究制,對發生的嚴重事故要依法嚴肅處理。溫總理如此高度重視校車安全問題,是因為 ( ) ①未成年人社會生活經驗相對缺乏;②未成年人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保護能力較弱;③未成年人自身的合法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往往還意識不到;④目前校車安全問題形勢嚴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012·湖州)湖州市“德清校車”被評為2012年度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校車由縣鎮府出資購買。為學生量身定做。安全性能強,行駛中給予優先通行權,該縣的做法 ( ) ①有利于保護學生的生命健康權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③有利于保護學生的人生自由權④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保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12·南昌)2012年3月通過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應當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訴訟權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幫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承辦。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 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社會保護 D.司法保護 4.(2012·廣安)2012年5月7日至13日,是國全第四個防災減災安全周,廣安市各中小學開展了“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全市中小學體驗了火災現場逃生演練,地震災害應急避險等安全教育項目。這一活動的開展 ( ) ①有利于增強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②體現了家庭和司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和自救方法④有利于營造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11·濰城)自我保護是人的本能,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是未成年人向成熟邁進的重要一步。遇到下列情況時,以下做法恰當的是 ( ) ①在人多擁擠的場合,如上下樓梯時,避開人流②遇到大雨或洪水時,遠離河流、溪口、堰塘等處③當火災發生時,通過跳樓、乘電梯等方式趕快逃離火場④去電影院、體育場等公共場所,留心觀察安全出口、安全通道的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探究實踐題: 燕趙中學八年級(2)班結合《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施行,準備辦一期主題為“承擔責任、健康成長”的黑板報。請你參與完成其他欄目。 【新聞快遞】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學校、幼兒園和公共場所發生突發事件時,應當優先救護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與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新聞評述】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為什么確立“未成年人優先”原則?【“畫”說成長】下面漫畫反映了什么問題? 【編者寄語】為了健康成長,面對不良誘惑及其侵害,我們青少年應該承擔起哪些責任?【方法歸納】 如何回答實踐與探究題這類試題是根據課程和時政熱點結合學生實際而設計的,是一種允許、倡導和鼓勵答案多元而不唯一的命題形式。學生可以根據所學的相關知識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來思考、認識同一個問題,從而得出各不相同但又均為正確的答案。要想解答好這類題,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認真審題,弄清題意。認真閱讀背景材料,確定背景材料與所要回答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準確把握試題所要回答的是什么。 第二,其次,發散思維,找準結合點。在審清題目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分析、思考試題所要求回答的問題涉及到課本中的哪些理論知識,將試題中的問題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 第三,確定切入點,選擇最佳知識點。根據設問的指向以及與課本的結合點,確定回答問題時的下手之處。從最符合題意的有關理論知識中選出答題需要的有關知識要點,確定答題思路,列出答案提綱。 第四,準確完整作答。注意依據題中設置的多個小問題的題型規范作答。【考點精要】 1.法律是如何保護公民的權利的? 在法治社會里,法律保護每一個公民的正當權利。一方面,任何侵害公民正當權利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懲處。另一方面在現實生活中,當公民的權利受到侵犯時,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法律是維權的保護傘。 2.社會保護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1)各級人民政府應創造條件,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 (2)營業性歌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 (3)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 (4)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5)國家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 3.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主要有哪些? 《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有哪些?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5.為什么要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1)由于自我保護能力的不足特別是自我保護意識的缺乏,未成年人受到傷害的事件仍時有發生。 (2)在遭遇突發事件和不法侵害的情況下,學校和家庭保護有時不能及時到位,即出現“保護缺位”,這就更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6.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能力? (1)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未成年人應該意識到社會、學校、家庭的保護有時不能及時到位,自我保護就非常重要。 (2)學會和掌握一定的自我保護技巧和方法。特別是增強臨機處事的應變能力。如獨自在家時有人叫門,一定要問清來意,對不熟悉的人或不認識的人,堅決不要開門;如來人強行闖入,可到窗口、陽臺等處高聲喊叫鄰居或去打報警電話嚇跑壞人。 (3)學會求助法律,如及時報警,學會請律師,尋求法律援助等。 (4)我們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不法侵害做斗爭。【課堂演練】一、單項選擇題 1.(2012·東營)校車安全事故頻頻發生,震撼了全國人民的心。國務院在征求社各界意見的基礎上,于2012年4月5日公布《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按照確保安全、切合實際的總體思路,規定了保障校車安全的基本制度。這說明 ( ) ①國家重視保護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權②我國法律法規給予未成年人特殊保護 ③條例的公布能夠確保校車安全事故不再發生④國家重視和改善民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12·安順)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未成年公民享有的特殊權利包括 ( ) ①免受刑法處罰權②受義務教育權 ③被撫養權④免受死刑懲罰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多選題)新修訂的《重慶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確定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應當得到特殊、優先保護”的原則。確定這一原則是基于未成年人 ( ) A.身心尚未成熟,社會生活經驗不足 B.不能辨別是非,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C.了解法律知識不多,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D.所處社會環境復雜.沒有得到社會保護 4.(2012·益陽)2011年12月26日,民政部、中央綜治辦、公安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通知,部署從現在起至2012年年底,在全國聯合開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專項行動,提出到2012年年底,我國城市街面力爭實現無流浪未成年人。這一行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 A.司法保護 B.家庭保護 C.學校保護 D.社會保護 5.(2012·天津)下圖,體現了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的 ( ) A.司法保護 B.家庭保護 C.學校保護 D.社會保護 6.蕭百佑被稱為“中國狼爸”,他的四個孩子中,有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他的“育子秘訣”是“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面對專家、‘學者的尖銳質疑,“狼爸”堅稱自已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對于“狼爸”的做法,我們做子女的應該這樣認識 ( ) ①只有采取一切辦法進行反抗,才能糾正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誤區;②要理解、體諒父母的一片苦心;③這些近乎苛刻的“嚴要求”,反映出父母對我們的愛;④“打孩子”的做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社會保護是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確定的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保護的重要防線之一。下列規定屬于社會保護的是 ( ) A.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榮譽權不受侵犯 B.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 C.尊重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學校不得隨意開除未成年學生 D.未成年人違法被人民法院免除刑事處分后,復學、升學、就業不受歧視 8.(2012·衡陽)我們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在面對不法侵害時,往往處于被動地位而容易受到傷害。這要求我們 ( ) ①要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②面對不法侵害,要忍氣吞聲任其所為;③面對不法侵害,要用智慧保護自己;③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善于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近年來,一些地方拐賣兒童犯罪活動猖獗,危害日益嚴重。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職責,嚴厲打擊拐賣兒童犯罪。這說明 ( ) ①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受特殊保護②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③拐賣兒童是嚴重的犯罪行為④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12·長沙)每當我們搭乘公共汽車時,公交廣播總會溫馨提醒我們:請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財物,防止小偷行竊!對此,我們的正確做法有 ( ) ①提高警惕,謹防自身財物被盜②不必在意,偷盜事件很難發生③注意觀察,如發現小偷及時采取有效措施④少管閑事,打擊盜竊是公安機關的職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11.(2012·湛江)未成年人需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下列的看法正確的是 ( ) A.遇到歹徒行兇時,不顧一切地與之搏斗 B.只要網友要求見面,就應該答應 C.獨自在家時,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防盜門 D.不管什么網站都可以瀏覽二、判斷題(對的標“T”。錯的標“F”) 12.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對象是未滿18周歲的我國公民。 ( ) 13.在法治社會里,法律保護公民的一切權利。 ( ) 14.民主和睦、幸福溫暖、重感情、守信用的家庭氛圍,對未成年人良好品格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 ) 15.良好的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著積極作用,而不良的社會環境可能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造成嚴重的損害。 ( ) 16.依靠法律是預防侵害的首要原則。 ( )三、簡答題17.某市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將原來的“遇到壞人壞事要主動報告、見義勇為、敢于斗爭”改為“遇到壞人壞事要主動報告”,“遇到有侵害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學會“自護自救”等內容。為什么中小學生要學會自護自救? 18.材料一:詹紅荔是全國優秀法官,為了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護工作,她在從事少年審批的9年間,從不把領刑后回歸社會的未成年人被告人叫做“少年犯”,而是稱為“新生少年”。她還把新生少年組織起來,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通過活動讓他們體會到責任,看到自身價值。 材料二:在工作實踐中,詹紅荔發發現,有時一件小事,就會讓一個孩子失去理智走向犯罪。為此,她主動走進學校,建立“法律教育基地”,通過別開生面的法律教育活動,讓學生潛移默化的增長法律知識,糾正不良習氣。(1)國家為什么要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給予特殊保護?(2)為此制定了哪兩部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3)材料啟示青少年應該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四、分析說明題 19.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目前教育部發出《關于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2009年第1號預警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把安全工作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第14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學校安排了社會實踐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1)[知識鏈接]教育門發出的這一通知,體現了對青少年的什么保護?(2)[社會調查]目前存在哪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安全隱患?(3)[合作探究]為什么要把安全工作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所學知識列舉理由。(4)[實踐提高]在今后生活中,你將如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0.(201l·長沙模擬)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日。某校九年級(2)班的同學們開展了“讓我們健康成長”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國際縱橫談】 第一組同學展示了他們搜集的新聞。 在全球60多億人口中,15歲以下的兒童超過三分之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兒童保護進展報告》顯示,每年全球有5億到15億兒童在家中、學校、社區或拘禁期間遭到暴力或虐待;年齡在5歲至14歲之間的童工數量目前超過1.5億…… 請你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青少年容易受到傷害。 【地方零距離】 第二組同學宣讀了他們搜集的資料。 河南某兒童虐待防治救助中心在2009年前8個月救治的139個案例中,134例的施虐者是父母,其中親生父母為131例,主要是情感虐待和忽視,身體虐待也有不少。 (2)請你評析施虐者的行為。 【新聞串串燒】 第三組同學將本組的成果呈現出來。 2009年11月10日,廣州小學生小俊在校門外被綁架,31個小時后,他用手指甲劃破膠帶,在他人的幫助下,逃出關他的房子,毫發未損地打的回家。 (3)結合小俊的案例,談談青少年如何加強自我保護?參考答案中考熱身 1.B 2.D 3.D 4.B 5.B 6.(1)新聞評述:未成年人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社會經驗相對缺乏,辨別是非能力差,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夠強,容易受到侵害。 (2)“畫”說成長:網絡(網絡游戲)對未成年人有一定誘惑。如果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就會對個人和家庭造成傷害。 (3)編者寄語:①明辨明非,自覺抵制不良誘惑;②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防范侵害,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③遵紀守法,正確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課堂演練一、單項選擇題 1.D 2.D 3.ABD 4.D 5.A 6.B 7,A 8.C 9.D lO.C 11.C二、判斷題 12.T 13.F 14.T 15.T 16.T三、簡答題 17.(1)由于中小學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特別是自我保護意識,他們受到傷害的事件仍時有發生。(2)在遭遇突發事件和不法侵害的情況下,社會、學校和家庭的保護有時不能及時到位,即出現“保護缺位”,這時候自我保護就非常重要。(3)中小學生雖然有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的保護,但還要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把外在的保護和自我保護結合起來。 18.(1)①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關系重大。②未成年人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社會生活經驗相對缺乏,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保護能力弱,需要給予特殊保護。 (2)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①自覺增強法律意識,維護法律尊嚴,自覺依法自律,做一個守法的人。②要從小事做起,預防違法犯罪。③加強修養,踐行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四、分析說明題 19.(1)社會保護 (2)食品和飲食衛生安全;交通安全;校舍安全等 (3)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青少年的各方面還不夠成熟,在社會生活中處于被動地位;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4)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尋求社會、學校、家庭等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用智慧保護自己,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和方法;善于用法律保護自己等。 20.(1)①青少年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②由于生活環境復雜,存在著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權益和損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現象還時有發生。 (2)施虐者的行為是違法的,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法律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得虐待、遺棄未未成年人”。 (3)①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②面對不法侵害,我們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準確地作出判斷,要采取機智靈活的方法與其斗爭。③我國法律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當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解析】第(1)問回歸教材,應注意答題的角度要全面。第(2)問是本題的難點,應注意從法律和道德兩個角度評析。第(3)問可以按照教材內容作答,也可以自己發揮,但應注意答題的角度要多元、開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