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適應性練習(一)社會·法治試題卷(2022.04)考生須知:1.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全卷采用閉卷形式。2,全卷共8頁,I選擇題和Ⅱ非選擇題兩部分,答案必須全部涂、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I選擇題一、選擇題(本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3·15晚會”是由中央電視臺聯合國家政府部門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在每年3月15日晚共同主辦的公益晚會。2022年“3·15晚會”的主題是A共治共享放心消費B.凝聚力量共筑美好C公平守正安心消費D提振消費從心開始2022年2月4日~20日,第24屆北京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成功舉辦。回答25題。2.這屆北京冬奧會口號是A.一起感受B.一起向未來C.一束光,一世界D.激情冰火屬于你60°鹽湖城常契平北京30°0°300120°60060°120°圖1歷屆冬奧會舉辦地示意圖3.據圖1,歷屆冬奧會舉辦地最多的大洲是A.亞洲B.非洲C.歐洲D.北美洲4.北京具有舉辦冬奧會的氣候條件。圖3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符合北京氣候特征的是降水量降水量毫米)〔花米)7000035700700006006005000500400-15400-1540030030300200200200450010001007575710月}10(月D圖3NH社會·法治(一)試題卷第1頁(共8頁)可只0000005、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下列關于湄公河平原區域特色的描述,最為合理的是A農民在高溫下干活C.漁民在“耕海收漁”B牧民“逐水草而居”D.游客在露天雪場滑雪6.《史記》在評論某一歷史階段特征時寫道,“…有國強者或并群小以臣諸侯,而弱國或絕祀而滅世?!痹摎v史階段主要是A夏商時期B.西周時期C.春秋戰國D.秦漢時期7《通志》記載:“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發諸嘗通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那、南海,以適徙民五十萬戍五嶺”。據此,“始皇帝”征服“陸梁地”后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是A.分封制B.行省制C郡縣制D.三省六部制8。上海見證了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下列歷史敘述,按時間排序正確的是序號歷史敘述①洋務派創辦的上海輪船招商局正式成立②近代某屈辱條約將上海開辟為通商口岸③上海市信大祥綢布商店慶祝公司合營④國務院批復設立浦東新區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9。在某一歷史時期,官員選拔制度繼承、吸收了中國傳統考試監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華,規定“所有公務員均須依法律,經考試院考選、銓敘,方得任用”。據此推斷,這一變化最早發生于A戊戌變法后B.辛亥革命后C五四運動后D新中國成立后10.圖4為1959一1994年某市百貨零售網點數量(個)某市百貨零售網點數量統計示意圖35000T數量統計示意圖,據此推斷3000029509A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導致零售網點銳減2500020000B.“文化大革命”推動了該市零售業發展15000100005671C.“大躍進”使該市的商品供應迅速增加50003365206501959197719871994(年)D.改革開放極大地激發了該市的市場活力圖4:某市百貨零售網點數量統計圖11,“若就經濟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顯然是首開先河的英國之歐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紀的歐洲則無疑是法國之歐洲?!蹦硨W者所評論的歷史事件分別是A光榮革命法國大革命B.工業革命啟蒙運動C殖民擴張新航路開辟D,科學革命文藝復興NI社會·法治(一)試題卷第2頁(共8頁)可日00000002022年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適應性練習(一)社會·法治參考答案(2022.04)選擇題(本大題有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題號12346789101112答案CCCACCBBD白D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DBDBACBAAA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5小題,25題8分,26~29題10分或12分,共52分)25.(8分)(1)西北:日照、降水、地形。(4分)(2)與北京城區距離近,有公路及鐵路,與城區交通聯系方便(2分);政府政策支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承辦過多次冰雪相關大型活動,服務設施完善(2分,答出1點即可)。26.(10分)(1)限制:國王不得在未經審判的情況下逮捕自由人;不得損害其合法權益。(2分)(2)表現:財產資格逐步降低;獲選舉權的階層逐步擴大;成年男性基本實現普選權。(3分)(3)經濟制度創新:建立工廠制度;作用:有利于科學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推動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完成工業革命后的英國,為尋求世界市場,對外進行殖民擴張,逐步確立起世界霸權。(制度1分,作用4分)27.(10分)(1)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開始長征,長征途中(遵義會議前)遭受重大挫折,使中國共產黨面臨著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2分)(2)應全面、一分為二地評價;應用歷史的眼光去評價(把歷史人物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中)(2分)(3)采用分層評價。水平1:從革命或建設道路任一維度進行簡單分析。水平2:從革命或建設道路兩個維度進行分析,條理清晰。水平3:在水平2的基礎上,還能闡明“一脈相承”的邏輯聯系或結論,且層次清晰,邏輯嚴密。NH社會·法治(一)參考答案第1頁(共2頁)示例:中共成立后,以毛澤東代表的共產黨人總結革命斗爭的經驗教訓,立足國情,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工農武裝割據的正確革命道路,逐步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2分);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的共產黨人領導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總結經驗教訓,立足中國實際,領導探索并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取得了偉大成就(2分)。正是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在堅持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中所進行的奮斗、犧牲和創造,踐行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的“一脈相承”(2分)。(革命及建設道路概括4分,結論2分)28.(12分)(1)有利于彰顯憲法最高權威(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維護憲法最高尊嚴;在儀式過程中,感受憲法的神圣;有利于學生樹立憲法意識,培育憲法至上觀念(注:從兩個角度作答,共4分)(2)法治標定自由的界限,仇某在網上發表詆毀英雄官兵的言論,觸碰了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2分)法治是自由的保障。警方以涉嫌尋恤滋事罪拘留仇某,體現公民合法的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一旦違反了法律就要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2分)(注:僅回答“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無論是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給2分)(3)建議1:制定合理使用手機制度,確有家校聯系需求的可向學校提出申請,學習期間手機由班主任統一保管。理由:遵守規章制度,維護校園秩序。(2分)建議2:開展合理利用手機的主題班會。理由:引導學生合理利用網絡,提升學生媒介素養。(2分)29.(12分)(1)角度一:浙江經濟發展水平高(高質量發展)。角度二:浙江人民生活比較富裕。角度三:浙江城鄉貧富差距縮小,區域發展比較均衡。(一個角度2分,共6分)(2)角度一:嘉興是“敢為人先”、“百折不撓”、“忠誠為民”等紅船精神發源地,可在價值引領方面發揮更好的示范作用。角度二:堅持城鄉均衡發展,提供“嘉興經驗”。角度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任選一個角度2分,共4分)(3)發展不充分;發展不平衡(2分)NH社會·法治(一)參考答案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社會·道德法治 參考答案.pdf 歷史社會道德法治卷.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