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2課 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互聯網使人類進入信息時代,計算機互聯網給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知道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婦女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但要實現與男性完全平等,還需要人類社會不斷努力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分析信息時代的特點,提高比較分析認識規律、比較歷史現象得出結論的能力;指導學生閱讀、處理歷史材料,思考、總結互聯網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提高概括、提煉歷史觀點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全球范圍內工業化的推進,人類社會面臨著嚴重的問題:如生態環境問題、人口問題等,需要人類共同努力與合作,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改善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4、教學重點: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生活,生態與人口問題5、教學難點:計算機網絡改變現代社會生活,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1、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的時間:2、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的標志:模塊二1、計算機網絡普及與發展的影響:模塊三1、婦女地位提高的表現:2、婦女地位提高的局限性:模塊四1、生態惡化的表現:模塊五金1、面對生態惡化,應對的措施:模塊六1、人口增長過快的表現:2、人口增長過快的影響:3、面對人口增長過快,應對的措施:參考答案模塊一1、20世紀90年代以來2、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模塊二1、①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創造了人類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②網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推進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③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模塊三1、①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婦女開始獲得選舉權②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婦女的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③今天,全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的婦女都有了選舉權2、受歷史、文化傳統第諸多因素的影響,婦女在許多方面還沒取得與男性完全平等的權利模塊四1、①人類使用煤、石油等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產生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②污染和浪費也使有限的淡水資源面臨短缺危機。 ③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土地荒漠化越來越嚴重。④對森林資源的亂砍濫伐,導致熱帶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響到全球的生態平衡模塊五1、①提高對生態問題的認識,加強國際合作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③加強環保教育,改善人們的生活消費觀念模塊六1、1987年7月11日 世界人口突破50億,2011年世界人口達到70億2、①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②在教育、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人口過快增長也構成了新的挑戰3、①加強國際合作,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②制定人口政策,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課堂小結】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要想強大,必須重視人才,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持續動力;要堅持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節課的創設情境比較成功,導入比較精彩,所選多媒體很吸引人,對話風趣,貼近生活,使學生在輕松、自然、感興趣的氛圍中進入了課堂。在本課設計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選擇一些比較生動形象的背景材料組織學生的討論探究活動,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情感體驗【鞏固提升】一、選擇題1.下圖是華為公司的企業標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正式注冊成立,2018年7月19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強名單,華為排名第72位。華為公司的發展主要得益于( )A.核能等新能源技術B.航空航天技術C.生物工程技術D.計算機和網絡技術2.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為突出的核心技術。最早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并發揮主導作用的國家是( )A.美國 B.蘇聯 C.英國 D.日本3. 人口問題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會問題之一,是當代許多社會問題的核心。人口增長過快可能帶來的問題有( )A.就業困難 B.醫療衛生條件改善C.教育設施先進 D.居住條件大幅度改善4. 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原子時代 D.信息時代5. “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其中“安全網”是指( )A.“福利國家”制度B.“混合經濟”現象C.第三產業的興起D.國家壟斷資本主義6. 二戰后,西歐國家大力推行和完善社會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人民生活,顯示國家的實力 B.提高勞動積極性,刺激經濟發展C.實行社會保險制度,緩和階級矛盾D.實行民主社會主義,鞏固社會秩序二、材料分析題7、科技改變世界,科技引發革命。回望歷史,可見一次次科技革命改變了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引起了國家力量的興衰演變。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工業革命最早開始于哪個國家?1840年前后該國完成了工業革命,對中國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寫出第一次、第二次科技浪潮中出現的新式交通工具各一例。并說說這些交通工具的發明對人們生活的影響。(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寫出我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一項發明成果。(4)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既推動了社會進步,也帶來了各種社會問題。舉出一個科技帶來負面影響的實例,并說說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 2、A 3、A 4、D5、A 6、B二、材料分析題7. 1)英國;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火車 汽車 方便了人們出行,改變了人生活方式,擴大了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等(3)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 東方紅1號人造地球衛星(4)核泄漏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工業化帶來的環保問題等 我們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發展科技的同時要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和資源,趨利避害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