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人教版八下歷史課堂導學案第17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教師版)【課程標準】認識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外交事業取得的成就及其所具有的開創性、奠基性意義【學習目標】1.通過分析材料理解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得以恢復的原因和意義。2.通過閱讀教材,簡述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簽署、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史實,并通過材料理解七十年代中美關系緩和的原因及意義。3.通過學生概括新時代中國外交取得的成就,認識中國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感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習過程】一、外交新突破——20世紀70年代(一)揚眉吐氣——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任務一: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85至87頁“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的課文,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設計表格總結歸納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活動時間 事件(外交活動) 意義2.觀察表格,指出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成就中最能體現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事件是什么?3.請根據教材第85頁正文第一段有關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內容,思考:為什么說“恢復”在聯合國席位?任務二:研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67—1971年歷屆聯合國大會對“驅蔣納我”提案表決情況4.請觀察材料一圖表,從中可以獲得哪些歷史信息?5.根據材料一圖表,結合教材內容,簡述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史實。(材料二:喬的笑)6.觀察材料二圖片《喬的笑》,這是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體描述為:“震碎議會大廈的玻璃”。請結合《喬的笑》,用一成語來形容中國回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一事件。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如下四幅圖片(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材料四:下列圖文:毛澤東明確表示:“要去。為什么不去?馬上就組團去。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聯合國)的,不去就脫離群眾了。”——陳相安《中國重返聯合國前的日日夜夜》,載《蘭臺世界》2004年第2期材料五: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掌控力逐步下降,美國在同蘇聯爭霸中也呈現出疲軟態勢。美國政府開始意識到改善同中國關系對提升美國戰略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朱陸民、翦丹《中美關系解凍的秘密渠道:緣起、作用和特點》,載《湘潭大學學報》2020年第2期(1)依據材料三、四、五分析,我國為什么能夠在20世紀70年代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材料六:美國操縱聯合國搞強權政治,圍堵中國圍堵了20年,到這個時候徹底失敗了。中國的地位獲得極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廣度上的影響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國際形勢從這個時候開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材料七:與中國很友好的法國,在發言中說:中國代表權的恢復,“不僅填補了一個巨大的真空”,而且為聯合國組織“獲得新的動力打開了道路”。中國“就座了屬于她的席位”,“必將對聯合國有利,也對她自己有利”。——文興、梁德《共和國珍聞》材料八:聯合國沒有中國的參加就沒有代表性,解決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問題;中國的參加使聯合國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聯合國。 ——1971年致中國代表團的歡迎詞(2)依據材料六、七、八,概括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的影響。(二)打破堅冰——中美關系改善任務三:自主學習:根據任務一1中的表格,列舉中美關系改善的經過任務四:研讀材料,回答問題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八: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和夫人等應邀來華訪問。周恩來等到機場迎接,尼克松走下舷梯,將手伸向周恩來。當兩只手握在一起時,全世界都看到了這歷史性的時刻“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周恩來對尼克松說:“你把手伸過了世界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25年沒有交往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研究組編《周恩來畫傳1898-1976》材料九: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雙方都認為: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72年《中美聯合公報》材料十: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兩國重申《中美上海公報》中雙方一致同意的各項原則,并再次強調: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區謀求霸權?!?978年《中美建交公報》請回答:(1)材料八中“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尼克松訪華取得了什么成果?(2)根據材料九、十,指出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是什么?指出《中美建交公報》比《中美聯合公報》有所發展的表現。結合所學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和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的發表各有何意義?(三)化敵為友——中日建交任務五: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87頁第二段,指出標志中日建交的歷史事件。二、全方位外交——改革開放新時期任務六: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87至88頁“全方位外交”的內容,用表格歸納改革開放時期我國的外交政策、外交原則,全方位外交布局的體現。類別 內容 地位或影響外交政策外交原則全方位 外交 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大國是關鍵多邊是主要舞臺三、總結歸納:請根據以上所學,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建構本課的知識結構。部編人教版八下歷史課堂導學案第17課 外交事業的發展(教師版)【課程標準】認識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外交事業取得的成就及其所具有的開創性、奠基性意義【學習目標】1.通過分析材料理解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得以恢復的原因和意義。2.通過閱讀教材,簡述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簽署、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史實,并通過材料理解七十年代中美關系緩和的原因及意義。3.通過學生概括新時代中國外交取得的成就,認識中國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感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增強民族自豪感。【學習過程】一、外交新突破——20世紀70年代(一)揚眉吐氣——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任務一: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85至87頁“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的課文,思考回答下列問題。1.設計表格總結歸納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活動時間 事件(外交活動) 意義1971年4月 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中國 打開中美兩國交往的大門1971年7月 尼克松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訪華 為尼克松訪華做準備1971年10月 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972年2月 尼克松訪華,中美發表上海《聯合公報》 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br/>1972年9月 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 中日兩國正式建交1979年1月 中美正式建交,鄧小平訪問美國 中美關系實現正常化2.觀察表格,指出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成就中最能體現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事件是什么?答:事件: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3.請根據教材第85頁正文第一段有關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內容,思考:為什么說“恢復”在聯合國席位?答:因為:①從歷史淵源看,中國本身就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②從國際慣例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理應享有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③但在美國等國家的操縱下,聯合國長期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排斥在外,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由蔣介石集團占據;④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本應擁有聯合國合法席位,所以1971年時稱“恢復”或“重返”,不能說“加入”。任務二:研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67—1971年歷屆聯合國大會對“驅蔣納我”提案表決情況4.請觀察材料一圖表,從中可以獲得哪些歷史信息?答:信息:①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過程艱難曲折;②美國孤立新中國的政策逐漸破產;③經過多年(長期)的努力,新中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終于得到恢復。5.根據材料一圖表,結合教材內容,簡述新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史實。(材料二:喬的笑)答:史實: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絕對優勢通過了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席位,并立即把蔣介石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6.觀察材料二圖片《喬的笑》,這是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體描述為:“震碎議會大廈的玻璃”。請結合《喬的笑》,用一成語來形容中國回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這一事件。答:成語:揚眉吐氣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三:如下四幅圖片(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材料四:下列圖文:毛澤東明確表示:“要去。為什么不去?馬上就組團去。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們抬進去(聯合國)的,不去就脫離群眾了?!薄愊喟病吨袊胤德摵蠂暗娜杖找挂埂?,載《蘭臺世界》2004年第2期材料五: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掌控力逐步下降,美國在同蘇聯爭霸中也呈現出疲軟態勢。美國政府開始意識到改善同中國關系對提升美國戰略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朱陸民、翦丹《中美關系解凍的秘密渠道:緣起、作用和特點》,載《湘潭大學學報》2020年第2期(1)依據材料三、四、五分析,我國為什么能夠在20世紀70年代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答:原因:①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根本原因;②廣大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重要原因;③美國霸權地位的衰落——客觀原因。材料六:美國操縱聯合國搞強權政治,圍堵中國圍堵了20年,到這個時候徹底失敗了。中國的地位獲得極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廣度上的影響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國際形勢從這個時候開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材料七:與中國很友好的法國,在發言中說:中國代表權的恢復,“不僅填補了一個巨大的真空”,而且為聯合國組織“獲得新的動力打開了道路”。中國“就座了屬于她的席位”,“必將對聯合國有利,也對她自己有利”?!呐d、梁德《共和國珍聞》材料八:聯合國沒有中國的參加就沒有代表性,解決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問題;中國的參加使聯合國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聯合國。 ——1971年致中國代表團的歡迎詞(2)依據材料六、七、八,概括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的影響。答:影響:①對中國而言: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進一步提高國際地位;②對世界而言: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發揮了重要作用;增強了第三世界國家在聯合國的力量,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趨勢發展;③對美國而言:標志著美國孤立中國外交政策的失敗,并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美國的霸權。(二)打破堅冰——中美關系改善任務三:自主學習:根據任務一1中的表格,列舉中美關系改善的經過答:經過:①“乒乓外交”(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問中國)——民間交往;②基辛格訪華——官方交往;③尼克松訪華——開始走向正?;?;④中美建交——實現正常化任務四:研讀材料,回答問題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八: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和夫人等應邀來華訪問。周恩來等到機場迎接,尼克松走下舷梯,將手伸向周恩來。當兩只手握在一起時,全世界都看到了這歷史性的時刻“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周恩來對尼克松說:“你把手伸過了世界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25年沒有交往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研究組編《周恩來畫傳1898-1976》材料九: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雙方都認為: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72年《中美聯合公報》材料十: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兩國重申《中美上海公報》中雙方一致同意的各項原則,并再次強調: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區謀求霸權。——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請回答:(1)材料八中“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的具體含義是什么?尼克松訪華取得了什么成果?答:含義:中美雙敵對的時代結束了,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成果:中美雙方正式簽署并發表了《聯合公報》,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br/>(2)根據材料九、十,指出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是什么?指出《中美建交公報》比《中美聯合公報》有所發展的表現。結合所學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和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的發表各有何意義?答:核心問題:是美國在臺灣問題是的立場;有所發展的表現:《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正式宣布同臺灣斷絕外交關系。意義:《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中美建交公報》的發表標志著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三)化敵為友——中日建交任務五: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87頁第二段,指出標志中日建交的歷史事件。答:歷史事件: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二、全方位外交——改革開放新時期任務六: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87至88頁“全方位外交”的內容,用表格歸納改革開放時期我國的外交政策、外交原則,全方位外交布局的體現。類別 內容 地位或影響外交政策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是中國長期奉行的外交政策外交原則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全方位 外交 注重改善和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周邊是首要注重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 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力爭中美、中日關系穩定發展,逐步實現中蘇關系正?;洕l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 大國是關鍵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多邊是主要舞臺積極拓展多邊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廣泛參與多邊經濟、社會領域的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