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節 眼和視覺 (2) 班級 小組 姓名 【學習目標】 1、了解凸透鏡成像的特點。2、應用凸透鏡成像特點解釋照相機、放大鏡。【學習重難點】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過程【課前自學、課中交流】一 、自主學習1、凸透鏡對光線具有 作用;凹透鏡對光線具有 作用。2、我們把透鏡到物鏡的距離叫 ;透鏡到像的距離叫 。3、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膠卷相當于 ,膠片上就會出現景物清晰的 、 、的 像。4、放大鏡是一個短焦距的 ,用來成 、 的 像。二、 合作、探究、展示1、在光具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 、 和 。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 跟燭焰的中心大致在 上。2、成像規律:物距象的特點象距U放大、等大、縮小倒立、正立實像、虛象 v u>2f f<v<2f u=2f v=2f f<u<2f v>2f U=f不成任何像 / u<f / 3.照相機(1)鏡頭相當于一個 ,膠卷相當于 ,膠片上就會出現景物清晰的 、 、的 像。(2)原理:根據凸透鏡 時成像規律。(3)調節:通過調節物體與照相機間距離、膠卷與鏡頭間距離來調節像的大小。4、放大鏡:(1)一個短焦距的 ,用來成 、 的 像。(2)原理:根據凸透鏡 時成像規律。(3)調節:通過調節 與 的距離來改變放大倍數。三.反思四.課堂鞏固1、凸透鏡不能形成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虛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倒立等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實像2、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移動蠟燭靠近凸透鏡,使物距小于凸透鏡的焦距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移動光屏,光屏上也能出現清晰的燭焰的實象;B、移動光屏,光屏上不能出現清晰的燭焰的實象,只會出現燭焰模糊的虛象;C、移動光屏,光屏上什么都沒有,只會出現燭焰的亮光:D、取走光屏,使蠟燭在一倍焦距處,在光屏的同側觀察,可以看到虛象;3、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把點燃的蟾燭放在距凸透鏡15cm處.則蠟燭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是 (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正立、縮小的實像C.倒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 4、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如果把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40cm處。就會在凸透鏡另一側成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如果把物體放在距凸透鏡20cm處.則距凸透鏡后產生一個 ( ) A.放大、正立的虛像 B.放大、倒立的實像 C.縮小、倒立的實像 D.不能成像5、某同學讓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用光屏在透鏡的另一側 觀察太陽光通過凸透鏡后出現的現象(如圖)。移動光屏 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時光斑離凸透鏡l0厘米。據此,我 們可以確定此透鏡的焦距為 (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6、有甲、乙兩個凸透鏡,焦距分別為f甲、f乙,將它們分別放在光具座上做蠟燭威像實驗。實驗結果如表所示,若燭焰到凸透鏡的距離都相等.則 ( )凸透鏡像的性質甲倒立、放大、實像乙倒立、縮小、實像 A.f甲>f乙 B.f甲=f乙 C.f甲7、用照相機給家人照相.人與照相機鏡頭的距離和底片到照相機鏡頭的距離分 別是 ( ) 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 f,小于2 f、大于f C.小于2 f、大于f.大于2 f D.大于f,大于2 f8、在下列現象中,人眼看到物體實像的是 ( ) A.用放大鏡看郵票上的圖案 B.在岸上看水中的魚 C.在平面鏡中看自己的像 D.看電影9、下列關于四種儀器成像情況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潛望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B.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 C.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D.幻燈機成倒立、放大的虛像10、放幻燈片時,想在銀幕上得到一個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燈片正確的插法應選下圖中的哪一種 ( )11、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保持蠟燭和透鏡位置不變,點燃蠟燭,并凋節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燭焰像(如圖)。則在光屏上觀察到的像是(凸透鏡焦距為l0厘米) ( )12、某同學做“凸透鏡成像”實驗。 (1)實驗時,應首先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 。 (2)如果光具座上的蠟燭、凸透鏡不動,光屏在光具座上無論怎樣移動都承接不到像,你猜想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