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INCLUDEPICTURE"教學目的.TIF" INCLUDEPICTURE "F:\\課件制盤(2017年春下冊)\\各年級\\八年級\\(精英)人教版 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8人生(下)\\教學目的.TIF" \* MERGEFORMATINET(一)知識目標1.通過觀看教學錄像和討論使學生了解兩棲動物的生活環境。2.通過觀察、分析使學生知道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并進行體外受精。3.通過觀看教學錄像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理解體外受精的過程和意義。4.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5.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對比,使學生認識到環境變遷對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的影響。(二)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2.培養學生善于聯想、想象的能力。3.培養學生分析、判斷和總結的能力。(三)情感目標1.幫助學生樹立起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良好道德意識。2.培養學生關注并關愛我們人類自身生活環境的意識。INCLUDEPICTURE"教學重點.TIF" INCLUDEPICTURE "F:\\課件制盤(2017年春下冊)\\各年級\\八年級\\(精英)人教版 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8人生(下)\\教學重點.TIF" \* MERGEFORMATINET1.青蛙的鳴叫,以及鳴叫的意義。2.青蛙的生殖方式和體外受精的過程、意義。3.青蛙的發育過程,以及發育過程中青蛙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的變化。INCLUDEPICTURE"教學難點.TIF" INCLUDEPICTURE "F:\\課件制盤(2017年春下冊)\\各年級\\八年級\\(精英)人教版 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8人生(下)\\教學難點.TIF" \* MERGEFORMATINET1.雄性青蛙的鳴囊及其作用。2.雄性青蛙鳴叫的意義。3.體外受精的過程及意義。INCLUDEPICTURE"教學準備.TIF" INCLUDEPICTURE "F:\\課件制盤(2017年春下冊)\\各年級\\八年級\\(精英)人教版 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8人生(下)\\教學準備.TIF" \* MERGEFORMATINET(一)教師準備:1.準備關于兩棲動物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的錄像帶。2.準備青蛙生殖和發育過程的錄像帶。3.準備青蛙捕食田間害蟲的圖片、資料和統計數字等。4.準備人類捕食青蛙的圖片、資料等。5.準備一些畸形青蛙的圖片。(二)學生準備:復習前兩節所學的內容并預習新課。INCLUDEPICTURE"教學過程.TIF" INCLUDEPICTURE "F:\\課件制盤(2017年春下冊)\\各年級\\八年級\\(精英)人教版 八年級生物下冊\\教案·8人生(下)\\教學過程.TIF" \* MERGEFORMATINET教師活動環節和內容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導課1.提問: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看電視嗎?那你們喜歡看動物世界欄目嗎?那現在想不想就看動物世界呢? 1.引起興趣并急于回答。回答:喜歡看;喜歡;想看。 通過放映教學錄像短片,引起學生的興趣并導入新課 2.陳述: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動物世界的錄像,是關于兩棲動物的。下面就請同學們認真地觀看、記住要仔細地看,看完了還要回答問題哦。(教師播放錄像) 2.學生認真觀看教學錄像,并思考錄像中所播放的內容。 通過列舉圖片和資料,對學生進行情感道德教育 3.錄像放映結束后教師提出問題:(1)在剛才的錄像中大家看到了哪些動物?(2)錄像中這些動物的生活環境有什么特點?(3)它們為什么被稱作兩棲動物? 3.學生回憶錄像內容并回答:(1)在錄像中出現的有青蛙、蟾蜍、大鯢、蠑螈等。(2)它們生活的環境一般都很潮濕并且有水。(3)因為他們既能在陸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 4.教師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陳述:老師剛才提出的問題,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好。那么你們在觀看錄像的時候還發現了什么問題,而老師又沒有提出來,你們可以提出來與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提的很好,說明大家觀察得都很仔細。答案老師先不告訴你們,因為學習了今天的內容以后,我相信你們自己就會找到答案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三節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4.學生回憶、思考,然后提出問題:錄像中青蛙產出的卵都在水中,而青蛙也能在陸地上生活,那為什么青蛙不在陸地上產卵呢?此問題如果學生沒有發現和提出,教師可以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關注青蛙的產卵問題,從而發現這個問題并提出來。 放映青蛙的鳴叫、生殖發育過程的教學錄像,教師講解青蛙的鳴叫和生殖發育過程,啟發學生去發現問題。青蛙的生殖和發育1.陳述: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詩吧:“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詩中描述的是有蛙的叫聲,農民就有播種的希望,有蛙聲就有收獲的喜悅和歡樂!蛙的叫聲原來是如此的美好,那我們現在就來學習有關青蛙的知識。 1.聽教師的陳述,并對教師的描述產生興趣,急于想學習后面的知識。 2.要求學生根據現有的記憶和見聞描述一下青蛙的特征。陳述:青蛙呱呱地叫聲,草綠色的皮膚,輕盈的跳躍,都是我們所熟悉的,而青蛙的生殖發育過程對我們來說卻很陌生,大家想不想知道青蛙是怎樣產出小蝌蚪的,而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青蛙的生殖和發育。 2.描述:青蛙會“呱、呱、呱”地叫。青蛙既會跳躍又會游泳,蛙泳就是模仿青蛙游泳的姿勢而得名的。青蛙的皮膚是綠色的,而且還粘粘的、滑滑的。青蛙還會生小蝌蚪。回答:想知道。 3.陳述:下面我們先來看一段青蛙生殖和發育過程的錄像。請同學們仔細觀看并思考。教師播放教學錄像。 3.學生認真觀看青蛙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錄像。 4.錄像放映完畢后教師提出問題: (1)錄像的一開始就是一只大青蛙在呱呱地鳴叫,請問在青蛙鳴叫的時候伴隨著什么動作的發生?陳述:對,在青蛙鳴叫的時候,青蛙的口兩側有兩個“大泡”鼓起來又癟下去,那兩個“大泡”叫做鳴囊,是青蛙用于發聲的器官。(2)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能鳴叫呢?(3)請大家結合前邊的錄像想一想青蛙鳴叫的意義是什么?提示:雄蛙是到了繁殖的季節,才會不停的鳴叫,說明什么?大家發揮你們的想象力,花兒的芳香用來招引昆蟲為它傳粉,那么此處的芳香具有引誘的功能,類比以下青蛙的叫聲,你們會想到什么呢?陳述:同學們分析得很好,雄蛙的鳴叫確實有這樣的意義,那你們知道鳴叫還有其他的意義嗎?課后請同學們自己查閱一些資料,完成這道題。 4.回答:(1)在青蛙鳴叫的時候,青蛙的口兩側有兩個“大泡”伴隨著青蛙的鳴叫鼓起來又癟下去。(2)不是,只有雄性青蛙會鳴叫。(3)到了繁殖的季節,雄蛙會鳴叫,說明鳴叫與繁殖有關。而進行繁殖必須經過兩性的結合,此時的雄蛙需要找到雌蛙后才可以繁殖,所以雄蛙的鳴叫可能是用來召喚雌蛙的,是求偶的叫聲。(對于第三個問題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回答,或者是學生回答不上來,此刻需要教師的引導、幫助)5.陳述:錄像中顯示青蛙到了繁殖的季節,雄蛙不停的鳴叫從而引來了雌蛙,然后雄蛙會與雌蛙緊緊地抱在一起,這叫做抱對。接著就會發生生殖作用。提問:(1)在錄像中的雌蛙和雄蛙分別排出了什么?又排在了什么地方?(2)卵細胞與精子在水中發生了什么變化?(3)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了受精卵,它已經是一個新個體了,意味著生殖作用的完成,那么青蛙是以何種方式生殖的呢?為什么?(4)青蛙在生殖過程中進行體外受精。請同學思考為什么是體外受精呢? 5.回憶錄像內容并回答問題!回答:(1)雌蛙向水中排出了卵細胞,雄蛙向水中排出了精子。(2)卵細胞與精子在水中結合形成了受精卵。(3)青蛙是有性生殖,因為雌雄蛙有抱對現象,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了受精卵。(4)因為雄蛙將精子排在水中而不是排在雌蛙體內,雌蛙也將卵細胞排在水中,精卵的結合在水中進行而不是在雌蛙體內進行,所以是體外受精。 6.陳述: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緊接著就是發育的過程了。提問:(1)從錄像中我們看到水中的受精卵首先發育成了什么?(2)小蝌蚪的形態特征是什么?生活環境有什么特點?生活習性是什么?(3)小蝌蚪慢慢地長出了什么?小蝌蚪的尾巴慢慢地發生了什么變化?(4)最后小蝌蚪變成了什么?(5)青蛙生活在哪里呢?(6)與上節課的家蠶作比較,從蝌蚪到青蛙的發育過程變化大么? 6.回答:(1)受精卵首先發育成了小蝌蚪。(2)小蝌蚪有頭、尾,沒有四肢;它們都生活在水中,以游泳的方式生活。(3)小蝌蚪慢慢地長出了四肢,尾巴漸漸地在發育過程中消失。(4)最后小蝌蚪就變成了青蛙。(5)青蛙既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中生活。(6)從蝌蚪到青蛙的發育過程變化很大,開始是有頭有尾無四肢的小蝌蚪,然后變成有頭有尾有四肢的小蝌蚪,最后變成了有頭無尾有四肢的青蛙。而且小蝌蚪是在水中游泳生活,變成青蛙后就可以水陸兩地生活了,運動方式是既會游泳又會跳躍。 7.想一想這種發育過程被稱作什么呢? 7.這種發育叫做變態發育。 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與環境1.陳述: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工業的前進,人類生存的環境也面臨著許多的問題,例如:全球氣溫的升高,南極冰川的融化,臭氧層空洞,大氣污染等。這些問題也影響了我們人類的生存,如臭氧層空洞使人類的皮膚病發生率上升,大氣污染使人類的呼吸道疾病增長。淡水的缺乏迫使一些缺水地區的人民搬遷等等。環境的變化對我們人類造成了如此大的影響,那么環境的變遷對兩棲動物的生殖發育有沒有影響呢?教師在陳述問題的過程中放映一些相關的環境問題圖片。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6頁的資料進行分析總結。 1.學生觀看幻燈圖片的同時認真聽教師的陳述并思考。回答:有影響。學生閱讀教材上的資料并總結:資料1說明水源影響了青蛙的生殖發育。資料2說明了氣候、水域和食物的變化影響了兩棲動物的生存。資料3說明水中的物質變化會引起青蛙的變異。 展示幻燈片資料,講解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與環境的關系 2.提問: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在水中進行,幼體要經過變態發育才能上陸地生活,這是導致兩棲動物分布范圍小、種類少的重要原因么?還有其他原因么? 2.回答:是一方面原因。同時還有許多的原因會導致兩棲動物分布范圍小、種類少,例如全球氣候的變化,水資源的缺乏與污染,植被狀況的變遷等等。 3.提問:環境的變化影響著整個生物圈,我們如何才能在這個生物圈內更好地生存呢? 3.回答:我們必須從現在起愛護環境,保護動植物的生存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保護青蛙愛護環境1.提問:請問同學們知道青蛙主要以什么為食嗎?教師向學生們展示青蛙在田間捕食害蟲的幻燈片或青蛙捕食的文字資料。陳述:青蛙不但會捕食一些昆蟲,更重要的是它會在田間捕食害蟲,保護莊稼。 1.回答:青蛙吃蚊子、果蠅等。 通過觀看圖片、資料,了解青蛙對人類的益處,并樹立起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 2.提問:(1)同學們,你們覺得青蛙對我們人類有益嗎?我們稱呼它為“莊稼衛士”好嗎?(2)請問你們吃過青蛙肉嗎?現在你們覺得吃青蛙對嗎?(3)那以后你們會怎么做呢?(4)你們不去吃青蛙肉了,很好,但是還有很多的人在捕食青蛙,怎么辦? 2.回答:(1)有益;好。(2)吃過或沒有;不對。(3)以后不吃青蛙了。(4)我們也要告訴身邊的人,青蛙是我們的朋友,也不讓他們去捕食青蛙。 總結: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不但要從自己做起去保護環境,也要教育我們身邊的人一起來愛護環境,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本課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青蛙的生殖和發育,以及環境變遷對青蛙生殖發育的影響。重點要掌握的是青蛙的生殖過程中的體外受精和變態發育過程,并且要意識到保護環境,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板書設計第三節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一、兩棲動物二、青蛙的生殖和發育1.鳴叫:鳴囊——雄性;作用——招引雌蛙2.生殖 有性生殖體外受精:受精過程在水中進行3.發育 卵 精子 受精卵→小蝌蚪(有尾、頭,無四肢)→青蛙(有尾、頭,有四肢)三、兩棲動物生殖發育與環境四、保護青蛙,愛護環境檢測案 1.青蛙被稱為兩棲動物的原因是( C )A.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只能生活在陸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陸地上發育C.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陸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陸地上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 )A.蝌蚪不僅用鰓呼吸,還用肺呼吸,因此稱為兩棲類動物B.青蛙在生殖季節,雌雄抱對,進行體內受精C.青蛙的發育經歷受精卵、蝌蚪、成蛙三個時期D.兩棲動物是由水生向陸生過渡的類群3.青蛙生殖和發育的特點是( C )A.雌雄同體、體外受精、變態發育B.雌雄同體、體內受精、變態發育C.雌雄異體、體外受精、變態發育D.雌雄異體、體內受精、變態發育4.青蛙的生殖和發育是在( B )A.水中和陸地進行 B.水中進行C.陸地進行 D.母體中進行反思與補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