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恒(一)課型 新授課 主備 汪捷 審核 上課時間:2013年 月 日班級: 學號: 姓名: 家長簽字: 學習目標:1、了解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了解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的區別。2、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過氧化氫分解和高錳酸鉀加熱分解),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儀器名稱、裝置的連接、檢驗氣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檢驗氧氣的方法。學習重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區別;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學習難點: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預習任務1、 的反應叫分解反應。2、 的反應叫化合反應。3、實驗室制氧氣的原理是:(寫化學反應式)〈1〉 〈2〉 〈3〉 4、由于氧氣 溶于水,所以收集氧氣可以用 法。5、在一個化學反應中能改變 而本身的 和 在反應前后都 的物質,叫催化劑。工業上叫 。探究討論1、氧氣的制取和收集(1)實驗裝置和操作原理:儀器:燒瓶、導管、集氣瓶、水槽、鐵架臺、分液漏斗。(提示:分液漏斗的作用是裝配于氣體發生裝置,用活塞控制添加試劑,加液后關閉活塞,防止氣體沖出漏斗。)裝置:(左邊)發生裝置:常溫下進行,注意檢查氣密性( );裝入液體和固體試劑(用漏斗和藥匙或紙槽)。(右邊)氣體收集裝置:收集方法的確定①排水集氣法--凡是 溶于水的氣體適于此法。②向上排空氣法——氣體密度比空氣 。(2)催化劑:是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沒有改變的物質。工業上叫觸媒。特點就是:一變二不變,即改變(不只是加快) ,反應前后質量 、化學性質 。催化劑具有選擇性,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唯一的。2、實驗室也可用分解高錳酸鉀或氯酸鉀來制取氧氣。在加熱分解氯酸鉀來獲得氧氣的實驗時需要加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二氧化錳氯酸鉀 → 氯化鉀 + 氧氣高錳酸鉀 → 錳酸鉀 + 二氧化錳+氧氣展示評價由小組選派代表,將“預習任務”及“探究討論”中的內容展示。歸納小結當堂檢測1、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B、使生成物質量增加 C、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D、減慢化學反應速率2、用過氧化氫分解解氧氣時,若不加二氧化錳,其結果是( ) A、不產生氧氣 B、產生氧氣的速度很慢 C、最終產生氧氣的質量減少 D、產生氧氣的速度加快3、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B、只能用排水法 C、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4、某氣體的密度是空氣密度的5/9,且難溶與水,那么收集該氣體的方法是( )(1)、向上排空氣法(2)、向下排空氣法(3)、排水法 A、(1)和(2) B、(1)和(3) C、(2)和(3) D、(1)(2)和(3)4、下列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有 ( )分解反應的有( ) A、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 B、碳酸 →水+二氧化碳 C、乙塊+氧氣→ 水+二氧化碳 D、氫氧化鈉+氯化氫→水+氯化鈉3、以下是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實驗。請按要求回答問題:(1)、描述氧氣已經集滿的現象: 。(2)、請將下列實驗步驟進行正確排序:A、通過分流漏斗向燒瓶中加過氧化氫B、用排水法收集氧氣C、住燒瓶中加入二氧化錳 D、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E、把燒瓶固定在鐵架臺上,且集氣瓶注滿水倒置在水槽中。F、從右向左,從上至下拆除裝置正確的實驗順序是(填序號) (3)用收集的氧氣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請描述燃燒現象 (4)、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A B D E F 課型 實驗課 主備 汪捷 審核 上課時間:2013年 月 日班級: 學號: 姓名: 家長簽字: 學習目標:1、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裝置的裝配、連接和檢驗氣密性的方法。2、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和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初步學會粉狀固體試劑的使用方法。3、學會研究氧氣性質的方法學習重點和難點: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操作方法。難點:催化劑和催化作用的概念。預習任務1、按課本P46圖組裝左側氣體 裝置,在加入該藥品之前,應先檢查裝置的___ 。2、在試管中加入約3-4立方厘米的高錳酸鉀,若要一次性加入,可用 _。并在試管口放一團蓬松的棉花團,其目的是 ,后塞緊橡皮塞。3、將試管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其目的是 。4、來回移動酒精燈,其目的是 。5、當氣泡 時,再收集收集完氧氣,其目的 。6、氧氣收集完成后,停止實驗時,應先 ,再 。其目的是 。探究討論觀察氧氣的顏色、狀態和氣味。2、將燒紅的木炭插入集氣瓶內,出現 現象。說明集氣瓶中有 。反應完后向集氣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有 現象。說明生成了 。3、鐵在氧氣中燃燒,待火柴即將燃盡時,伸入集氣瓶中。現象: ,放出 熱,生成一種 色 體。注:反應前預先在瓶內鋪一層沙或盛少量水,目的是為了防止 。4、實驗過程中,發現水槽內的水變成了 色。原因是 。展示評價由小組選派代表,將“預習任務”及“探究討論”中的內容展示。歸納小結1、實驗室制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加熱至氣體不再產生,試管內固體剩作物有 ;改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加熱到沒有氣體產生時,試管內固體剩余物有 這兩個反應的固體剩余物中都有 ,但它在兩個反應中的作用不一樣,在氯酸鉀分解中它是 ,在高錳酸鉀分解中它是 。2、在氧氣性質和制取的實驗中,需完成碳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兩實驗。 實驗操作: ①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他應選用如圖甲中的發生裝置 ;②制氧時,小明未能收集到兩瓶氧氣,其可能的原因有 ;A、沒有塞緊試管塞 B、試管口放有棉花C、沒有及時更換收集第二瓶 D、加熱前已將集氣瓶灌滿水倒立于水槽中③小明采用圖乙方法收集,從水槽中取出充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于實驗桌上,發現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動,其原因 。 當堂檢測1、工業上制取大量氧氣的方法是 ( )A、加熱氯酸鉀 B、加熱高錳酸鉀C、分離液態空氣 D、加熱二氧化錳2、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點 B、用帶火星木條接近氣體C、用鼻子去嗅氣味 D、用天平稱量3、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其共同點是 ( )A、都是給固態物質加熱 B、都使用二氧化錳催化劑C、都發生了分解反應 D、都生成了兩種物質4、實驗室制取氧氣時,裝藥品的大試管口應 ( )A、朝下 B、略向下傾斜 C、朝上 D、略向上傾斜5、實驗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需將導氣管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這個操作應在( )A、加熱固體藥品前 B、與加熱固體藥品同時C、開始有氣泡放出時 D、氣泡連續并均勻放出時6、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2)某同學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備和收集氧氣,他應選用裝置(填序號) 來制取,用裝置E來收集,其原因是由于氧氣的 。 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A. B. C. D. E.(3)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六步操作,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①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②熄滅酒精燈;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④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裝入試管里,用帶有導管的塞子塞緊,并將它固定在鐵架臺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將導管 從水槽里取出。第三節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恒(二)課型 新授課 主備 汪捷 審核 上課時間:2013年 月 日班級: 學號: 姓名: 家長簽字: 學習目標:1、通過對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及生成物質量的實驗測定,了解質量守恒定律,通過對化學反應的實質分析。通過具體化學反應分析,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則,了解化學方程式包含的意義。2、初步學會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3、認識在化學反應中各反應物質量總和與各生成物質量總和相等的原因,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學習重點和難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質量守恒定律。預習任務1、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2、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是:化學反應過程是分子 為原子,原子 為新的分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原子的 和 沒有改變和增減,原子數量也沒有變化。3、定義:用 來表示 的式子叫化學方程式4、化學方程式有如下意義(1)表示一個化學反應中的 物和 物(2)表示反應條件(3)表示各物質間原子和分子的 比(4)表示各物質間的 比5、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1)化學反應方程式必須以 (2)化學反應方程式必須遵守 定律6、在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時,如生成物中出現氣體,而反應物中無氣體,則要在氣體化學式的右邊用 號表示;如果在 中的反應,生成物中有不溶物出現,而反應物中無固體,則應在不溶物的右邊用 號表示。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步驟:(1)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左邊寫出反應物的化學式,右邊寫出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連一條短線(注明反應條件,常見的有:點燃、加熱(△)、高溫、催化劑等)。如果反應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種,就用“+”連接。(2)配平化學方程式:在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得式子兩邊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相同。用 法來確定化學計量數。探究討論1、C+O2 點燃 CO2 包含哪些意義?2、化學方程式——用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來表示。以磷和氧氣反應為例來說明:文字表達式 磷 + 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化學方程式 P?。?O2 —— P2O53、用觀察法或用最小公倍數法來確定化學計量數。① Cu+ O2 CuO② Al+ O2 Al2O3③ Fe+ HCl FeCl2+ H2④ HgO Hg+ O2⑤ KMnO4 K2MnO4+ MnO2+ O2展示評價由小組選派代表,將“預習任務”及“探究討論”中的內容展示。歸納小結1、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反應2、以上兩個化學方程式讀法?化學方程式的有哪些意義?當堂檢測1、試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硫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②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③實驗室以過氧化氫為原料二氧化錳為催化劑制取氧氣的方法④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氧氣⑤電分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化學反應⑥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某物質燃燒后的產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物質的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還有____元素。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2AB+B2=C中,C的化學式______。4、在2X+Y2=2Z的反應中,X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Y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Z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A. 32 B. 40 C. 56 D. 64第三節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恒(三)課型 新授課 主備 汪捷 審核 上課時間:2013年 月 日班級: 學號: 姓名: 家長簽字: 學習目標:1、在了解化學方程式意義的基礎上,能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反應物質量和生成物質量之間的計算。2、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練習,規范解題格式。3、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增強學生認識量化的物質世界。學習重點和難點: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練習。預習任務1、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步驟⑴設_________。⑵寫出_______________ 。⑶寫出有關物質的________________(或式量和)和已知量、未知量。⑷列________式,求解。⑸簡明地寫出答案。2、計算二氧化硫中(1)氧元素、硫元素的質量比;(2)各元素的質量分數;(3)多少克二氧化硫中含有16克硫。探究討論1、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則各物質的質量比是多少?如果燃燒16克硫需多少克氧氣?產生了多少克的二氧化硫?2、2克氫氣和8克氧氣充分反應能生成多少克水?3、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若使24千克碳完全燃燒,能生成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4、下列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有錯誤,簡述錯誤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加熱12. 25g氯酸鉀,充分反應后可制得氧氣多少克? (2)改正:解:設生成氧氣的質量為x。 122.5 3212.25g x x=3.2g答:加熱12.25g氯酸鉀,可制得氧氣3.2g。(1)錯誤原因: 。(2)改正: 。展示評價由小組選派代表,將“預習任務”及“探究討論”中的內容展示。歸納小結1、實驗室用加熱分解分解24.5克氯酸鉀和5.5克二氧化錳的混合固體,充分反應后。求:1.能制得多少克的氧氣? 2.剩余固體有哪些?各有多少克?2、取一定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固體加熱制取氧氣,充分反應后固體質量減少了9.6克。求:1.生成多少克的氧氣? 2.生成氯化鉀多少克?當堂檢測1、10g細鐵絲在充足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 ( )A. 約等于10g B. 一定小于10g C. 一定大于10g D. 一定等于10g2、電解水的反應中,H2、O2與H2O的質量比為 ( )A. 1∶16∶9 B. 2∶16∶9 C. 1∶8∶9 D. 2∶1∶23、相同質量的下列物質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消耗的氧氣最多的是 ( )A. P B. H2 C. S D. C4、4g氫氣和34g氧氣充分燃燒后,生成水的質量為 ( )A. 32g B. 36g C. 38g D. 以上都不對5、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制取氧氣?,F要制取16克氧氣,需要多少克過氧化氫?6、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15.5克,放入一大試管中加熱,反應完全后冷卻到反應前溫度,稱殘余固體質量為10.7克。求生成氧氣多少克?生成氯化鉀多少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