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九課 我們崇尚公平第一課時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編制:彭中東 審核:歐陽塘生 編制時間:2012年5月 日班次: 姓名: 第 小組學習目標:理解公平;知道公平的產生和含義;了解什么是不公平;失去公平的嚴重后果;公平對于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學習重點:正確理解公平;明確公平的重要性。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整體把握(一)眾說紛紜話公平1、對公平的理解:公平是我們 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個體,面對不同的問題,對公平有著不同的 。公平體現著人們對 的追求。對權力的尊重、對 的肯定。2、公平的產生和含義產生:公平是在 中產生的。含義:公平就是參與社會合作的每個人承擔他 的責任,得到她 的利益。(二)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1、失去公平的嚴重后果(書102頁第一段)2、公平的重要性個人: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 的權力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 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們才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 ,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 。社會:有利于社會穩定;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 、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 。二、合作探究1、在學校舉辦的迎五一繪畫比賽中,劉明獲得了一等獎,但是王剛看到劉明的這幅畫是自己和他共同創造的,而獲獎名單上沒有自己的名字,所以王剛覺得不公平。思考討論:你覺得劉明同學的做法對嗎?為什么?2、小輝發現這樣一種現象:語文老師對成績好的同學的作文批改很仔細很詳細,而對成績不好的同學的作文批改馬虎,只是隨便給個分數。你覺得語文老師的做法公平嗎?他的這種行為可能帶來什么影響呢?三、當堂訓練判斷題1、我們國家已經沒有了不公平現象。( )2、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 )3、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個體對公平的理解是一樣的。( )4、公平有利于社會穩定,公平有利于社會發展。( )5、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 )選擇題1、公平的含義是( ) A絕對公平 B得到自己該得的,分擔自己改做的 C不勞而獲 D工資收入差距均等2、下列觀點中,不正確的是( )A公平是絕對的,不公平是相對的 B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C公平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力的尊重 D不公平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3、以下事例能體現社會公平的有 (多選)A建立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制度 B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C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 D對高收入群體征收所得稅 E提高農產品和日用消費品價格簡答題1、舉兩個例子說明社會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并說說怎樣才算公平?2、你覺得公平的重要性表現在那些方面?課后反思: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九課 我們崇尚公平第二課時 維護社會公平編制:彭中東 審核:歐陽塘生 編制時間:2012年5月 日班次: 姓名: 第 小組學習目標: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為社會做貢獻。學習重點、難點:如何正確面對面對不公平現象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一)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1、公平具有相對性公平一直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公平總是受到一定 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公平總是 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 。2、正確做法(1)我們應該增強 ,善于用 ,求得問題的合理解決,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2)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 。(3)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們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對受害者伸出 。(二)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意義: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因為在這種合作中,人們各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內耗,推動社會高校和諧地運轉。2、要求:(1)我們需要承擔自己應該做的,決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2)公平的合作,必然是 的合作,樹立公平合作意識,有助于我們順利融入社會,為社會作出貢獻。二、合作探究1、八年級某班小靜上課常常做小動作,或者與同學說話。因此,常受到老師的批評。于是她就天天抱怨:“我怎么這么倒霉啊?老師為什么老批評我呢?”你認為老師的做法對嗎?小靜抱怨老師對她不公平,有沒有道理?她應該怎么做?2、目前,我國許多部門仍然存在正式工和聘用工同工不同酬的情況,聘用工事做得多,而得到的報酬卻比正式工少得多。這反映了我國社會還存在什么現象?我們應如何看待這一現象?三、拓展提升判斷題1、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2、公平是相對的,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可能達到絕對公平。( )3、公平與否的判斷,受到個人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制約。( )4、面對不公平,我們要奮起抗爭,努力達到自己的要求。( )選擇題1、我國實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A能徹底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B是實現我國醫療公平的唯一措施C體現了我國法律維護農民的人身自由權 D促進了社會的公平與公正2、比爾.蓋茨說“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公平是相對的,社會生活中沒有絕對的公平B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客觀對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現象C要理智面對生活中的不公平,才能更好地生活D不公平現象隨處可見3、下列不符合公平合作要求的是( )A以公平為基礎進行合作 B承擔自己應該做的事C.互利互惠的合作 D.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簡答題為什么要樹立公平合作意識?課后反思: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 第十課 我們維護正義第一課時 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編制:彭中東 審核:歐陽塘生編制時間:2012年5月 日班次: 第 小組 姓名: 學習目標:理解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正義的要求;正義的制度的含義和作用;正義制度和公平的關系。學習重點:理解憤青正義行為和正非正義行為;知道正義的重要性,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一)走進正義1、善良人的共同心聲是:期盼正義, 。2、做人的基本要求:實施 ,不做非正義的事,3、正義行為:在社會進程中,凡促進 、維護他人 和他人正當的行為。 非正義行為:凡妨礙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4、正義要求:尊重人的基本權利,尤其要尊重人的 ,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5、正義的制度的含義和作用(在書上找到)。(二)社會發展需要正義1、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體現了正義,正義因制度而有保證。2、正義制度和公平的關系(1)正義的制度給予人們 的支持和保障。(2)公平的獲得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沒有 ,就沒有真正的公平。(3)公平為人們提供了發展的權利和機會。3、正義的重要性(在書上劃出)。二、合作探究1、近年來,我國重視和保障民生問題,加強了一系列制度建設。如:下崗職工生活保障制度,減免和取消農業稅,免學費和書籍費,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你覺得這些制度體現了什么?建立這些制度的意義是什么?2、2010年某日,大學生小楊在超市購物時,放在購物車內的背包被盜,詢問站在附近的工作人員,他們均稱自己沒看見,正在焦急之時,以為16歲的高中女生勇敢站出來之人犯罪嫌疑人,并最終幫助小楊將被盜的背包找了回來。請找出材料中哪些人的行為是正義行為,哪些人的行為是非正義行為?請你說明理由。課堂提升選擇題1、人類良知的“聲音”是:( ) A公平 B正義 C誠信 D公正2、下列行為屬于正義行為的是 屬于非正義行為的是 。A.小剛主動幫助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 B.小明看見一群人在打架,撥打110報警C.小華考試時遞紙條給好朋友,幫助他取得好成績 D.西南旱災時,個別商家趁機提高礦泉水價格 E.小王幫助明明去教訓打他的人 F.小強舉報在小區偷盜的人判斷題1、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都是非正義行為。( )3、公平的獲得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 )4、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 )5、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就是維護正義。( )辨析題情景A:某中學學校門口有兩個不法分子在敲詐勒索學生的錢財。情景B:一個高大的男生正在對一個瘦小的男生拳打腳踢。情景C:小剛發現一個小偷正在把手伸向乘客的口袋,他巧妙提醒乘客保護好自己的錢包。(1)辨一辨:情境 是正義行為。 情境 是非正義行為。(2)做一做:面對情境A,打算怎么做?課后反思:八年級思想品德下冊 第十課 我們維護正義第二課時 自覺維護正義編制:彭中東 審核:歐陽塘生 編制時間:2012年5月 日班次: 第 小組 姓名: 學習目標:了解掌握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的要求;有正義感的表現,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的基本要求。學習重點:如何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一、自主學習(一)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1、必要性:作為社會成員,我們遵守 和 ,就是維護社會正義。2、方法:我們要從小樹立以自覺遵守各項 為榮的意識,養成自覺遵守各項社會制度和規則的 ,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二)自覺維護正義1、表現:一個有正義感的人,會對正義行為表現出 和 之情,對正義充滿向往和追求,會樂于把對正義的崇敬之情付諸行動;面對非正義行為,會產生不安、 、 等情緒,乃至采取 來維護正義。2、必要性: 、 這是做人應有的優良品德。3、基本要求:(在書上劃出)二、合作探究1、小華和小飛兩人是好朋友。最近,小華因體育訓練沒有搞好復習。在期中考試中,小華趁老師不注意,偷偷看了夾帶的資料作弊。小飛看見了,沒有制止小華,也沒有告訴老師。請問:小華、小飛的做法對嗎?是正義行為還是非正義行為,請你評價。2、2011年的一天,佛山市某街道上,正在玩耍的小女孩悅悅被汽車撞倒。從她身旁路過的人有18個,但都沒有去救她。第十九個人是一個姓陳的撿破爛的老婦人,她把小悅悅救了起來。雖經醫院搶救,幾天后小悅悅還是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1)請指出這個事件中的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2)如果你看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三、提升拓展練習判斷1、損壞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的行為是非正義的行為。( )2、制度的正義性在于,它的程序與規則是為少數不自覺的人制定的。( )3、正義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4、對高收入者征收高額個人收入所得稅是不公平的,因此不是正義的制度。( )5、當我們看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應見義勇為、匡扶正義,及時對受害者給予救助和聲援。( )6、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時,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7、有正義感的人,不僅會為自身和他人的正義去努力,更會為集體、國家的正義而奮斗。( )8、當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的身上,未成年人更應見義勇為,甚至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來維護正義。( )選擇1、八年級學生小蘇坐公交車回家,當車行駛到市少年宮附近時,一名男子突然一把奪過一位正在打電話的老太太手中的手機,碰巧這時公交車靠站,歹徒在車門打開時倉皇跳下,撒腿便跑……如果你是小蘇,會選擇下列哪種做法? ( )A.自身安全第一,雞蛋不要碰石頭?B.與我無關C.挺身而出,與歹徒搏斗D.記住歹徒的相貌和逃跑方向,撥打110報警2、小強平時成績很好,有一次期中考試,同學吳宇示意要他幫忙。礙于同學情面,他給吳宇傳了張紙條,結果被老師當場抓住。事后,學校宣布小強和吳宇的成績無效,并全校通報批評。面對這樣的結果,小強不正確的做法是( )A.及時反省自己的錯誤 B.換位思考,認識到學校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考場紀律 C.覺得委屈,找老師聊聊 D.覺得不公平,不去上課以示抗議3、從2011年9月1日起,國家將個人所得稅的減除標準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強調要加強對高收入者納稅的監管,實行高收入者多納稅。國家這樣做( )A.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維護社會公平和穩定 ?B.對高收入者來說有點不公平 C.可以完全消除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 D.可能會助長懶惰之風,不利于社會穩定4、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下列做法屬于正義行為的有(??? )①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②以大欺小,恃強凌弱 ????③哥們義氣,兩肋插刀④乘車購物不排隊??????? ⑤見義勇為,扶助弱小???? ⑥誠信考試不作弊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5、德漠克里特說:“使人幸福的不是體力,也不是金錢,而是正義和多才。”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以下做法不正確的是(??? )A.了解正義的基本要求?B.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會制度規則和程序C.有正義感是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D.當非正義的事情發生時,要見義勇為,不怕犧牲,采取一切手段維護正義簡答:怎樣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