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工業化國家的社會化【學習目標】1.理解工業革命后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感受科技進步對人類文明的推動作用。2.通過將工業革命的影響與現實社會比較,學習從歷史角度了解過去、認識今天、認識社會、探索未來。3.利用所學相關知識,正確評價工業革命帶給人類的影響;通過對工業革命的了解,感受它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重點難點】重點: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難點:城市化以及出現的社會問題鞏固基礎一.人口增長1.原因: 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2.社會結構變化:(1)越來越多的人放棄 生產,專門從事 。(2)越來越多的 成為工業勞動者,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二.大眾教育1.起因: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 。2.表現: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 學校、 學校、 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兒童實行 。3.影響:提高了歐美各國的 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三.城市化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環境開始得到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四.嚴重問題1. 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2. 加劇,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激烈。合作交流1.城市化出現了哪些問題?應注意哪些問題?應如何認識工業化和城市化?(1)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許多城市人口快速增長,超過了城市資源和環境承受能力,出現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城市無序擴張等現象。(2)注意:合理布局規劃;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注重科技創新和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等。(3)認識: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但發展中要注意科學、合理、和諧的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注意保護生態環境等。2.世界近代工業化進程對中國工業化建設的啟示(1)要注意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協調發展。(2)要節約能源,減少資源的過渡消耗。(3)要使用清潔能源,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4)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但發展中要注意科學、合理、和諧的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注意保護生態環境等。學以致用1.19世紀前50年,英國人口從900萬增加到1800萬。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人口增長更為驚人,19世紀20年代人口約為1000萬,到1914年人口已超過1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開辟 B.殖民地擴張 C.工業革命的推動 D.第一次世界大戰2.下表是歐洲城市人口統計表,可用于研究( )A.城市規模擴大 B.大眾教育普及C.貧富差距加劇 D.環境污染治理3.下列有關20世紀初英國勞動力結構的表述,正確的一項 ( )A.農業勞動力人數多于工業勞動力人數 B.農業勞動力人數與工業勞動力人數相當C.農業勞動力人數大大少于工業勞動力人數 D.不再劃分農業勞動力與工業勞動力4.在工業化進程中,西方國家也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主要表現在( )①社會貧富分化加劇 ②環境污染嚴重 ③毒品泛濫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5.下圖呈現了1839年英國各紡織部門男工與女工人數構成比例(%),與該圖反映的歷史事實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 )A. 新航路的開辟 B. 聯邦制共和國建立C. 婦女地位的提高 D. 工業革命的發展6.現代塑料工業自1869年誕生以來,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這表明科學技術( )A.引發工業革命B.造成環境污染C.是第一生產力D.是一把雙刀劍7.19世紀,面對燃燒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煙霧,來自國外的旅行者卻為它的魅力所傾倒;有錢的英國人更喜歡乘坐蒸汽輪船在渾濁不堪、散發異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覽。這說明( )A.電力在英國被廣泛應用 B.人們沉醉于工業革命成就C.發展工業必須破壞環境 D工業革命成果擴展到全球8.歷史學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眾化”“人口數量的激增”等來描述19世紀后期( )A.西歐封建社會的演變 B.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C.歐洲早期資本主義的萌芽 D.工業化國家的社會巨變9.如圖是英國畫家約·萊齊的漫畫。科學家法拉第遞給“泰晤士河老爹”一張白紙,用來檢測河水的不透明度。這幅漫畫諷刺的是 ( )A.城市化帶來出行擁堵 B.全球化導致貧富分化C.現代化加劇溫室效應 D.工業化造成環境污染10.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下列哪些方面( )①社會結構 ②基礎設施 ③公共教育 ④生活環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課堂小結】學以致用1-5:CACCD ; 6-10:DBDDD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