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 盛唐氣象【學習目標】1.認知曲轅犁、筒車等農業工具的結構原理和先進性,加深對唐朝農業工具革新的理解。2.賞析和認知唐朝絲織品、陶瓷工藝品、城市布局,激發對我國古代工匠精湛技藝的敬佩之情和民族自豪感。3.知道“天可汗”的含義,了解唐太宗受到少數民族擁戴的有關史實。4.認識到祖國歷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是各族人民長期開發的結果,是各族之間友好交融的結果。5.掌握隋唐時期在文學方面的主要成就,認識李白、杜甫、白居易詩歌藝術的獨具特色。【重點難點】重點:唐朝經濟繁榮的表現;民族交往與交融難點:民族交往與交融;從藝術角度、歷史角度去理解、欣賞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鞏固基礎一、經濟繁榮1.農業:發明并推廣重要的生產工具: 和 。2.手工業:(1)紡織業:紡織業品種繁多,尤以絲織工藝水平最高, 冠于全國。 (2)陶瓷業:越窯的 如冰如玉,邢窯的 類雪似銀,還有聞名中外的 。3.商業表現:長安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 ,也是一-座國際性的 。二、民族交融1.政策:實行 民族政策,因此,唐太宗被西北地區各族首領奉為“ ”。2.和親:唐太宗將 嫁給松贊干布。3.意義:促進了吐蕃 的發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關系。三、開放社會社會風氣開放:唐朝時社會呈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婦女社會地位較高,社會風氣 ,人們衣食住行多受西北少數民族風俗影響。四、多彩文藝1.詩歌: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最為著名的有 、 和 。2.書法:唐朝書法名家輩出,最著名的是 、 和 。3.繪畫:著名的畫家有 一-《步輦圖》; 一-《送子天王圖》。合作交流唐朝處理與少數民族關系的方式有幾種?唐朝為什么與少數民族的關系非常融洽呢?方式:戰爭;冊封;設機構管轄;和親等原因:(1)唐朝自身的先進和強大是根本原因;(2)開明寬容的民族政策是直接原因。學以致用1.下圖所示為我國古代發明的一種工具,“形似紡車,縛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轉,轉動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晝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運輸 B.紙張印刷 C.澆水灌溉 D.陶器制作2.農村穩則社會安,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業豐則基礎強,而農業的根本出路則在科技創新。唐朝時創制的農業生產工具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天可汗’不僅是一種榮譽,更具實質意義,目的是使許多弱小鄰國或民族可以和平相處、共存共榮。”據此分析,唐太宗被擁戴為“天可汗”的原因是( )A.輕賦省刑 B.開明的民族政策C.廣開言路 D.任用賢良,提高行政效能4.文成公主入藏后,不喜歡吐蕃人的赭面(在臉上涂赤褐色的顏料)習俗,松贊干布便下令禁止吐蕃人的赭面習俗。松贊干布自己也脫下氈裘,穿上紈綺,逐漸仰慕唐風。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 ( )A.促進了吐蕃經濟的發展 B.促進了吐蕃社會習俗的變遷C.增進了漢藏人民的友誼 D.加強了唐朝中央的權力5.解析圖片是學習歷史的重要能力。下列一組圖片文物(遺址)可以重點研究唐朝的:( )A.中外交往 B.文學繁榮 C.唐蕃友好 D.民族交融6.下圖為唐三彩騎駝樂舞俑,出土于陜西西安。圖中四個人俑分坐兩側,其中兩人為漢人樂俑,另兩人為胡人樂俑。該文物可以用來說明唐朝( )①手工業水平高 ②音樂舞蹈多姿多彩③民族交融發展 ④尚武風氣盛行一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唐朝時婦女喜化“啼妝”,白居易的《時世妝》描寫了“啼妝”的特點:“時世妝,時世妝,出自西域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眿D女喜化“啼妝”反映了唐朝A.城市商業的繁榮 B.詩歌創作的豐富C.社會風氣的開放 D.婦女地位的提高8.史學家呂思勉曾寫道:“進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試策,不知什么時候改試了詩賦,唐時,進士科雖亦兼試經義及策,然所重的是詩賦?!边@一變化導致了(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詩繁盛輝煌C.市民文化興起 D.科學技術發展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钡脑娋涫惆l了詩人憂憤深廣的人生感慨。他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體現出詩人強烈的豪縱狂放的個性。他因此享有( )的美譽。A.詩仙 B.書圣 C.詩圣 D.詩鬼10.下列如圖出土于唐朝墓葬的文物反映出唐朝( )A.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 B.國內民族關系友好融洽C.科學技術發展領先世界 D.詩歌繁榮藝術璀璨奪目11.唐朝前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高度繁榮景象,民族關系和文學藝術呈現出輝煌局面。為此,七年級(1)班同學進行了探究,請你也一起參與進來吧!【經濟繁榮】材料一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br/>——唐代詩人杜甫《憶昔》材料二 水激輪轉,眾筒兜水,次第下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絕勝人力。(1)材料一中“開元全盛”是哪位皇帝當政時期?這種“全盛”局面歷史上稱為什么?(2)材料二中的灌溉工具是什么?這一時期還出現一種新的耕地工具是什么?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關系?【民族交融】材料三 “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br/>——唐代詩人陳陶《隴西行》(3)列舉一例唐朝“貴主和親”的事例。結合所學說說“貴主和親”起到了什么作用?【文學藝術】材料四 文學家韓愈稱頌李白、杜甫時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br/>(4)李白和杜甫的詩歌各具有怎樣的特點?(5)材料四中韓愈對李白和杜甫的評價是否恰當?請你簡單說明理由。材料五 “有唐一代書法,真草篆隸行,百花齊放……群星熠熠,組成了中國書法上空前絕后,最為輝煌的圖卷?!?br/>——《書法藝術》(6)列舉唐朝時兩位最著名的書法家。【探究感悟】(7)通過上述探究,請你用一句話概括唐朝發展的突出特點。【課堂小結】學以致用1-5:CCBBD ; 6-10:ACBAA ;11. (1)唐玄宗;開元盛世 (2)筒車;曲轅犁(3)材料二中唐朝生產工具的改進是推動材料一“開元盛世”局面出現的原因(4)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杜甫的詩淳樸厚重,后期多抒發悲憤凄婉之情(5)恰當;理由:李白和杜甫不僅詩歌創作藝術高超,風格獨特,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篇,而且他們還分別將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詩歌的創作藝術推向了高潮(6)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7)盛世氣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