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一課 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一課 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一課 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客觀原因是(  )
①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 ②國內經濟文化落后 ③集中發展重工業 ④斯大林個人獨斷專行 ⑤沒有任何經驗可資借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2.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存在許多嚴重問題,其中不包括(  )
A.發展重工業 B.農輕重比例失調
C.產品單調,質量低下 D.農民堅決反對工業化
3.下列關于蘇聯高度集中的斯大林體制的評述,正確的有(  )
①公有制經濟占絕對支配地位 ②基本適合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 ③有嚴重的缺點和弊端,越來越阻礙國民經濟的發展 ④適合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探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實施新經濟政策改變不了社會主義性質,這是因為(  )
A.農民歡迎用固定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B.國家大中小工業都收歸國有
C.一切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工礦企業仍歸國家所有
D.在流通領域實行自由貿易
5.列寧說,“我們原來打算直接用無產階級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導致這一錯誤的根本原因是(  )
A.擴大了無產階級專政的范圍
B.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很快就會滅亡
C.忽視了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D.帝國主義仇恨蘇俄,對其實行經濟封鎖
6.關于蘇聯農業集體化方針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新經濟政策逐步被取消
B.主要是通過行政手段實現的
C.為蘇聯工業化的實現創造了條件
D.農業集體化對農業的破壞說明農業集體化是錯誤的
7.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是在(  )
A.十月革命時期 B.蘇俄內戰時期
C.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D.“二五”計劃時期
8.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的新經濟政策(  )
①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發展 ②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重要步驟 ③是利用市場和價值規律發展經濟的一種嘗試 ④是蘇維埃政權經濟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9.俄國十月革命后,布爾什維克黨“設想不必先經過一個舊經濟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的時期就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在這一設想下采取的經濟政策是(  )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
C.新經濟政策 D.農業集體化方針
10.蘇聯的計劃經濟建設開始于(  )
A.1921年 B.1925年 C.1928年 D.1937年
11.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消滅人剝削人制度的革命是(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
C.法國大革命 D.俄國十月革命
12.世界上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哪項措施最能反映當時俄國人民的迫切愿望(  )
A.由工人對一切企業生產實行監督
B.將銀行、鐵路、大工業等收歸國有
C.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世界大戰
D.沒收地主土地,無償分配給農民耕種
13.在十月革命勝利后頒布的法令中,決定把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的是(  )
A.《四月提綱》 B.《和平法令》
C.《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 D.《土地法令》
14.俄國二月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
A.推翻沙皇專制制度
B.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C.建立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權
D.俄國退出一戰,給帝國主義以沉重打擊
15.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是(  )
A.巴黎公社 B.蘇聯 C.執行委員會 D.人民委員會
16.俄國退出帝國主義戰爭是在(  )
A.1917年二月革命后 B.1917年前線失敗后
C.彼得格勒起義之前 D.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后
17.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
①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②俄國出現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 ③布爾什維克黨提出了武裝起義的方針 ④以列寧為首的工農蘇維埃政府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18.(2019九上·臺州開學考)俄國十月革命得以勝利的最主要條件是(  )
A.俄國無產階級的組織性和戰斗性強
B.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
C.沙皇君主制度的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沙皇俄國的削弱
19.俄國十月革命就其斗爭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  )
A.暴力基礎上的和平奪權 B.暴力奪權
C.從農村到城市奪取政權 D.和平奪權
20.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的是(  )
A.沙皇專制統治 B.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C.農奴制度 D.俄國帝國主義統治
二、問答題
21.試比較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點。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目前俄國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性和組織性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階級手中。”
──列寧的《四月提綱》
(1)指出這一報告發表的背景、時間和地點。
(2)這一報告的發表有什么重大意義?
(3)普列漢諾夫說《四月綱領》是“夢話”,并稱“俄國的歷史還沒有磨出能烤制出社會主義餡餅的面粉”。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三、材料分析題
23.
閱讀下列材料:
“目前俄國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性和組織性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移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階層手中。”
請回答:
(1)上述條文出自什么文件?這一文件是由誰制定的?
(2)文中“革命的第一階段”和“革命的第二階段”分別指什么?
(3)文件的頒布有何重大意義?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社會主義究竟是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
——鄧小平
(1) 鄧小平這里所說的“模式”指的是什么模式?
(2) 這一模式有什么特點?
(3) 這一模式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21年3月8日,蘇俄潘非裸弗鄉的農民在給列寧的一封信中寫到:“在這封信中,我們向你敘述一下一些情況。現在幾乎把我們鄉的農民的一切東西——糧食、牲畜、種子、原料都拿走了。給每一個農民留下的糧食每個月只有18到30俄鎊。”
材料二:1921年后農民納稅后的余糧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
(1) 農民在信中向列寧反映了對哪兩種經濟政策措施的不同態度?
(2) 實行新經濟政策前,蘇俄的首要任務是什么?
(3) 新經濟政策開始實行的時間是哪年?新經濟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斯大林模式相關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分析推理能力。斯大林模式就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它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當時帝國主義極端仇視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國內經濟 文化十分落后,世界上又沒有任何經驗可資借鑒,是斯大林對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根據以上分析可以推斷①②⑤符合題意。
【點評】掌握斯大林模式相關史實。
2.【答案】D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即片面發展重工業,產品單調,質量低下,農輕重比例失調等。解題時一定要注意題干給出的限定語“不包括”,所以選擇D。
【點評】理解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答案】A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本題主要考查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思維的一類題目。蘇聯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是在外有帝國主義包圍、國內經濟文化落后 的條件形成的,在當時發揮過積極作用。斯大林以此把蘇聯建成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但它沒有解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經濟運行中的一系列根本問題,忽視了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要求。后來它愈發嚴重地阻礙了國民經濟的發展。每個國家的國情各不相同,而且斯大林體制存在很大的弊端,所以并不適合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
【點評】理解斯大林的體制的相關史實。
4.【答案】C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1921年 春,俄共根據列寧的意見,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它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國民經濟 的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蘇維埃政權。新經濟政策將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工礦企業仍歸國家所有,改變不了社會主義性質。
【點評】掌握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相關內涵。
5.【答案】C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本題主要考查閱讀分析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引言的含意。“錯誤”指的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經不適合俄國的國情,即忽視了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點評】理解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的相關內涵。
6.【答案】D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相關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應該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蘇聯農業集體化的基本完成,保證和加速了農業機械化的實現,同時它使工業化有了糧食、原料的保障,促進了工業化的進程。它的成就是巨大的,不能以偏概全、徹底否定。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理解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的評價。
7.【答案】D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本題是一道識記基礎上的理解題,有一定的歷史思維能力的要求。首先,注意題干說的是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根據“蘇聯”這個限定語可以排除A、B,因為1922年蘇聯才成立。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蘇聯把有限的財力、物力集中起來,加強重工業等方面的建設,在工業化建設的初期起過積極作用。但它沒有解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經濟運行中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沒有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理解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相關內涵。
8.【答案】C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新經濟政策的分析、綜合和理解能力。需要從實施的背景主要內容和意義等方面綜合考慮。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粉碎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進攻,保衛蘇維埃政權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和平建設時期繼續實行卻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不同的情況下應及時地調整政策,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是列寧從實際出發,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是對馬克思理論的重大發展。經過以上分析得知③④是正確的。
【點評】理解蘇聯新經濟政策的內涵。
9.【答案】A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俄國十月革命后實行的經濟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都是列寧對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探索。1925年列寧逝世后,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確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方針。從時間上分析可以排除C、D。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當時特定環境下的產物,由于殘酷的戰爭環境使得蘇俄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物資極其缺乏,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國的財力、物力、人力,布爾 什維克黨提出了“不必先經過一個舊經濟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的時期就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設想,從而為鞏固蘇維埃政權提供了物質條件。故正確答案為A。
【點評】掌握俄國十月革命后實行的經濟政策。
10.【答案】C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蘇聯對社會主道路的探索。本題考查歷史時間的識記能力。1921年俄國實行新經濟政策,1925年聯共(布)確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從1928年開始蘇聯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1937年完成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故正確答案為C。
【點評】知道蘇聯計劃經濟相關史實。
11.【答案】D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十月革命相關知識。正確解答本題,須掌握兩個關鍵:一是準確理解社會制度的性質;二是把握選項中每次革命的性質、任務。通過分析我們知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美國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使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使法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A、B、C三項都是以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故應排除。所以正確答案為D項。
【點評】理解十月革命相關內涵。
12.【答案】C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點評】此題主要考察十月革命相關知識。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代表廣大工農群眾利益的蘇維埃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其中最能反映當時俄國人民迫切愿望的是退出世界大戰。這是因為,俄國是資本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特別經不起戰爭的打擊,因此戰爭給俄國造成的危害較之于其他參戰國更為嚴重,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點評】知道十月革命相關史實。
13.【答案】D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俄國十月革命相關史實。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抓住題干中的限定詞,如“十月革命勝利后頒布的法令”,可以排除掉A項;“把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屬于土地政策,最符合題意的是D項。
【點評】知道察俄國十月革命相關史實。
14.【答案】A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俄國十月革命相關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對歷史事件的掌握情況,應重點記憶時間和結果。牢記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專制統治,就可以排除其他選項。
【點評】知道俄國十月革命的史實。
15.【答案】D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俄國十月革命相關知識。本題考查歷史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A、D兩項容易迷惑。只要區分清楚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是人民委員會即可。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知道俄國十月革命相關史實。
16.【答案】D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俄國十月革命相關史實。本題主要考查我們把握歷史事件發展進程的能力。戰爭引發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了災難,二月革命雖然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然而掌握實權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帝國主義戰爭;1917年 前線失敗后,彼得格勒工人士兵游行示威遭到鎮壓。在這種情況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政府──人 民委員會;通過《和平法令》,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根據以上分析得知,俄國退出帝國主義戰爭是在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后。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知道俄國十月革命相關史實。
17.【答案】A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俄國十月革命相關知識。此類題目首先必須把握事件發生的大體時間。本題以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為突破口,理清線索。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之后俄國出現兩個政權并存局面;7月,由于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鎮壓革命,布爾什維克黨提出了武裝起義的方針;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宣告以列寧為首的工農蘇維埃政府成立。故正確答案為A。
【點評】知道俄國十月革命相關時間點。
18.【答案】B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十月革命相關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題目的四個選項從不同的側面說明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因素,但究其最主要的條件應該是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故正確答案為B。
【點評】理解十月革命相關內涵。
19.【答案】B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十月相關知識。俄國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形成了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存的局面。針對兩個政權并存的復雜情況,列寧提出促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臨時政府1917年9月殘酷鎮壓彼得格勒工人、士兵的游行示威,并下令通緝列寧,政權全部落入臨時政府手中,和平奪權已無可能,所以布爾什維克黨作出武裝起義的決定,即通過革命的暴力奪取政權。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和其他城市乃至農村蘇維埃政權的勝利就是明證。故正確答案為B。
【點評】理解十月革命的斗爭形式。
20.【答案】A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十月革命相關知識。俄國經過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19世紀末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但是在經濟和政治生活中仍然保留著大量封建農奴制殘余,其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于歐洲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政治上沙皇專制統治十分黑暗。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1917年3月俄國二月革命的勝利標志著統治俄國300多年的沙皇專制被推翻了。故正確答案為A。
【點評】了解十月革命相關知識史實。
21.【答案】(1)對象不同。前者是沙皇專制統治;后者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2)性質不同。前者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者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3)結果不同。前者建立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剝削本質未變;后者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消滅了剝削制度。(4)影響不同。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人類解放指明了方向,這是前者所不及的。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掌握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并能分析比較兩者不同點。做這道試題,必須對兩次革命的時間、經過、結果、在俄國歷史上的地位,都有一個透徹的了解。通過篩選整合,提煉出重要的信息。要從整體上把握,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時要把握二者的可類比點,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分析得出。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工人士兵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所以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兩者對象不同。前者是沙皇專制統治;后者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性質不同。前者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者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結果不同。前者建立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剝削本質未變;后者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消滅了剝削制度。影響不同。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人類解放指明了方向,這是前者所不及的。
【點評】本題掌握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并能分析比較兩者不同點
22.【答案】(1)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4月列寧回到彼得格勒,在布爾什維克黨的會議上作了被稱為《四月提綱》的報告。
(2)最重大的意義是提出必須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過渡,從而指出俄國革命的方向。
(3)普列漢諾夫認為俄國當時尚不具備社會主義革命的經濟基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列寧在提綱中精辟地指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已基本完成,因此布爾什維克黨要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人民手中,必須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共和國。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熟讀材料,注意關鍵詞“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性和組織性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結合教材知識可以知道它指的是俄國二月革命,所以就能確定這一報告發表的背景。從材料的出處可以推斷時間是1917年4月。從材料內容可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得出重大意義是指出俄國革命的方向──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過渡。普列漢諾夫認為俄國當時尚不具備社會主義革命的經濟基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列寧在提綱中精辟地指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已基本完成,因此布爾什維克黨要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人民手中,必須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共和國。
【點評】本題掌握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
23.【答案】(1)《四月提綱》;列寧。
(2)革命的第一階段即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革命的第二階段指社會主義革命階段。
(3)指明了俄國革命的方向。
【考點】列寧與俄國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列寧的主要事跡和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1)問考查的是列寧撰寫的《四月提綱》。(2)問考查的是列寧的革命的兩個階段 。(3)考查的是《四月提綱》的意義。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列寧的主要事跡和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24.【答案】(1)斯大林模式
(2)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3)初期使蘇聯的社會主義經濟飛速發展,使蘇聯躋身于工業化國家的行列,為后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后來,這一模式的僵化,阻礙了蘇聯的民主與法制建設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妨礙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發展。
【考點】斯大林模式的影響及弊端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相關知識和材料分析能力。從材料中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之后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其特點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這一模式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相關知識和材料分析能力。
25.【答案】(1)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余糧收集制表示不滿,對新經濟政策中征收糧食稅表示歡迎。
(2)蘇俄的首要任務是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的經濟。
(3) 1921年。對小農占優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到1925年,蘇俄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基本完成。
【考點】列寧與俄國的十月革命;蘇維埃政府的新經濟政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列寧探索社會主義的兩種經濟政策和學生的分析材料的能力。從材料中可以分析出農民對兩種經濟政策的態度一是不滿,一是歡迎。實行新經濟政策前蘇俄的首要任務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的經濟。1921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到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基本完成。新經濟政策對小農占優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列寧探索社會主義的兩種經濟政策和學生的分析材料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一課 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和發展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客觀原因是(  )
①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 ②國內經濟文化落后 ③集中發展重工業 ④斯大林個人獨斷專行 ⑤沒有任何經驗可資借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答案】C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斯大林模式相關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分析推理能力。斯大林模式就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它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當時帝國主義極端仇視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國內經濟 文化十分落后,世界上又沒有任何經驗可資借鑒,是斯大林對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根據以上分析可以推斷①②⑤符合題意。
【點評】掌握斯大林模式相關史實。
2.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存在許多嚴重問題,其中不包括(  )
A.發展重工業 B.農輕重比例失調
C.產品單調,質量低下 D.農民堅決反對工業化
【答案】D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即片面發展重工業,產品單調,質量低下,農輕重比例失調等。解題時一定要注意題干給出的限定語“不包括”,所以選擇D。
【點評】理解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下列關于蘇聯高度集中的斯大林體制的評述,正確的有(  )
①公有制經濟占絕對支配地位 ②基本適合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 ③有嚴重的缺點和弊端,越來越阻礙國民經濟的發展 ④適合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探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本題主要考查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思維的一類題目。蘇聯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是在外有帝國主義包圍、國內經濟文化落后 的條件形成的,在當時發揮過積極作用。斯大林以此把蘇聯建成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但它沒有解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經濟運行中的一系列根本問題,忽視了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要求。后來它愈發嚴重地阻礙了國民經濟的發展。每個國家的國情各不相同,而且斯大林體制存在很大的弊端,所以并不適合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
【點評】理解斯大林的體制的相關史實。
4.實施新經濟政策改變不了社會主義性質,這是因為(  )
A.農民歡迎用固定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B.國家大中小工業都收歸國有
C.一切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工礦企業仍歸國家所有
D.在流通領域實行自由貿易
【答案】C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1921年 春,俄共根據列寧的意見,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它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國民經濟 的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蘇維埃政權。新經濟政策將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工礦企業仍歸國家所有,改變不了社會主義性質。
【點評】掌握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相關內涵。
5.列寧說,“我們原來打算直接用無產階級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導致這一錯誤的根本原因是(  )
A.擴大了無產階級專政的范圍
B.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很快就會滅亡
C.忽視了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D.帝國主義仇恨蘇俄,對其實行經濟封鎖
【答案】C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本題主要考查閱讀分析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引言的含意。“錯誤”指的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經不適合俄國的國情,即忽視了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點評】理解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的相關內涵。
6.關于蘇聯農業集體化方針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新經濟政策逐步被取消
B.主要是通過行政手段實現的
C.為蘇聯工業化的實現創造了條件
D.農業集體化對農業的破壞說明農業集體化是錯誤的
【答案】D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相關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應該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蘇聯農業集體化的基本完成,保證和加速了農業機械化的實現,同時它使工業化有了糧食、原料的保障,促進了工業化的進程。它的成就是巨大的,不能以偏概全、徹底否定。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理解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的評價。
7.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是在(  )
A.十月革命時期 B.蘇俄內戰時期
C.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D.“二五”計劃時期
【答案】D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本題是一道識記基礎上的理解題,有一定的歷史思維能力的要求。首先,注意題干說的是蘇聯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根據“蘇聯”這個限定語可以排除A、B,因為1922年蘇聯才成立。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蘇聯把有限的財力、物力集中起來,加強重工業等方面的建設,在工業化建設的初期起過積極作用。但它沒有解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經濟運行中的一系列根本問題,沒有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理解蘇聯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相關內涵。
8.1921年蘇俄開始實行的新經濟政策(  )
①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發展 ②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重要步驟 ③是利用市場和價值規律發展經濟的一種嘗試 ④是蘇維埃政權經濟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新經濟政策的分析、綜合和理解能力。需要從實施的背景主要內容和意義等方面綜合考慮。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粉碎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進攻,保衛蘇維埃政權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和平建設時期繼續實行卻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不同的情況下應及時地調整政策,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是列寧從實際出發,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是對馬克思理論的重大發展。經過以上分析得知③④是正確的。
【點評】理解蘇聯新經濟政策的內涵。
9.俄國十月革命后,布爾什維克黨“設想不必先經過一個舊經濟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的時期就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在這一設想下采取的經濟政策是(  )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
C.新經濟政策 D.農業集體化方針
【答案】A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俄國十月革命后實行的經濟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都是列寧對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探索。1925年列寧逝世后,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確立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方針。從時間上分析可以排除C、D。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當時特定環境下的產物,由于殘酷的戰爭環境使得蘇俄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物資極其缺乏,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全國的財力、物力、人力,布爾 什維克黨提出了“不必先經過一個舊經濟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的時期就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設想,從而為鞏固蘇維埃政權提供了物質條件。故正確答案為A。
【點評】掌握俄國十月革命后實行的經濟政策。
10.蘇聯的計劃經濟建設開始于(  )
A.1921年 B.1925年 C.1928年 D.1937年
【答案】C
【考點】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蘇聯對社會主道路的探索。本題考查歷史時間的識記能力。1921年俄國實行新經濟政策,1925年聯共(布)確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方針,從1928年開始蘇聯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1937年完成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故正確答案為C。
【點評】知道蘇聯計劃經濟相關史實。
11.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消滅人剝削人制度的革命是(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美國獨立戰爭
C.法國大革命 D.俄國十月革命
【答案】D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十月革命相關知識。正確解答本題,須掌握兩個關鍵:一是準確理解社會制度的性質;二是把握選項中每次革命的性質、任務。通過分析我們知道: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美國獨立戰爭,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使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統治,使法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A、B、C三項都是以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故應排除。所以正確答案為D項。
【點評】理解十月革命相關內涵。
12.世界上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哪項措施最能反映當時俄國人民的迫切愿望(  )
A.由工人對一切企業生產實行監督
B.將銀行、鐵路、大工業等收歸國有
C.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世界大戰
D.沒收地主土地,無償分配給農民耕種
【答案】C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點評】此題主要考察十月革命相關知識。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代表廣大工農群眾利益的蘇維埃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其中最能反映當時俄國人民迫切愿望的是退出世界大戰。這是因為,俄國是資本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特別經不起戰爭的打擊,因此戰爭給俄國造成的危害較之于其他參戰國更為嚴重,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點評】知道十月革命相關史實。
13.在十月革命勝利后頒布的法令中,決定把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的是(  )
A.《四月提綱》 B.《和平法令》
C.《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 D.《土地法令》
【答案】D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俄國十月革命相關史實。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抓住題干中的限定詞,如“十月革命勝利后頒布的法令”,可以排除掉A項;“把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屬于土地政策,最符合題意的是D項。
【點評】知道察俄國十月革命相關史實。
14.俄國二月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
A.推翻沙皇專制制度
B.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C.建立第一個工農蘇維埃政權
D.俄國退出一戰,給帝國主義以沉重打擊
【答案】A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俄國十月革命相關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對歷史事件的掌握情況,應重點記憶時間和結果。牢記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專制統治,就可以排除其他選項。
【點評】知道俄國十月革命的史實。
15.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是(  )
A.巴黎公社 B.蘇聯 C.執行委員會 D.人民委員會
【答案】D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俄國十月革命相關知識。本題考查歷史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A、D兩項容易迷惑。只要區分清楚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世界上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是人民委員會即可。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知道俄國十月革命相關史實。
16.俄國退出帝國主義戰爭是在(  )
A.1917年二月革命后 B.1917年前線失敗后
C.彼得格勒起義之前 D.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后
【答案】D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俄國十月革命相關史實。本題主要考查我們把握歷史事件發展進程的能力。戰爭引發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了災難,二月革命雖然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然而掌握實權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繼續帝國主義戰爭;1917年 前線失敗后,彼得格勒工人士兵游行示威遭到鎮壓。在這種情況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政府──人 民委員會;通過《和平法令》,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根據以上分析得知,俄國退出帝國主義戰爭是在彼得格勒起義勝利后。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知道俄國十月革命相關史實。
17.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
①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②俄國出現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 ③布爾什維克黨提出了武裝起義的方針 ④以列寧為首的工農蘇維埃政府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答案】A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俄國十月革命相關知識。此類題目首先必須把握事件發生的大體時間。本題以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為突破口,理清線索。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之后俄國出現兩個政權并存局面;7月,由于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鎮壓革命,布爾什維克黨提出了武裝起義的方針;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勝利,宣告以列寧為首的工農蘇維埃政府成立。故正確答案為A。
【點評】知道俄國十月革命相關時間點。
18.(2019九上·臺州開學考)俄國十月革命得以勝利的最主要條件是(  )
A.俄國無產階級的組織性和戰斗性強
B.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
C.沙皇君主制度的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沙皇俄國的削弱
【答案】B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十月革命相關知識。本題主要考查分析綜合問題的能力。題目的四個選項從不同的側面說明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因素,但究其最主要的條件應該是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故正確答案為B。
【點評】理解十月革命相關內涵。
19.俄國十月革命就其斗爭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  )
A.暴力基礎上的和平奪權 B.暴力奪權
C.從農村到城市奪取政權 D.和平奪權
【答案】B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十月相關知識。俄國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形成了工人士兵代表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并存的局面。針對兩個政權并存的復雜情況,列寧提出促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臨時政府1917年9月殘酷鎮壓彼得格勒工人、士兵的游行示威,并下令通緝列寧,政權全部落入臨時政府手中,和平奪權已無可能,所以布爾什維克黨作出武裝起義的決定,即通過革命的暴力奪取政權。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和其他城市乃至農村蘇維埃政權的勝利就是明證。故正確答案為B。
【點評】理解十月革命的斗爭形式。
20.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的是(  )
A.沙皇專制統治 B.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C.農奴制度 D.俄國帝國主義統治
【答案】A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十月革命相關知識。俄國經過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19世紀末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但是在經濟和政治生活中仍然保留著大量封建農奴制殘余,其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于歐洲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政治上沙皇專制統治十分黑暗。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1917年3月俄國二月革命的勝利標志著統治俄國300多年的沙皇專制被推翻了。故正確答案為A。
【點評】了解十月革命相關知識史實。
二、問答題
21.試比較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點。
【答案】(1)對象不同。前者是沙皇專制統治;后者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2)性質不同。前者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者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3)結果不同。前者建立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剝削本質未變;后者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消滅了剝削制度。(4)影響不同。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人類解放指明了方向,這是前者所不及的。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掌握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并能分析比較兩者不同點。做這道試題,必須對兩次革命的時間、經過、結果、在俄國歷史上的地位,都有一個透徹的了解。通過篩選整合,提煉出重要的信息。要從整體上把握,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時要把握二者的可類比點,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分析得出。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工人士兵蘇維埃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所以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兩者對象不同。前者是沙皇專制統治;后者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性質不同。前者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后者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結果不同。前者建立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剝削本質未變;后者建立的無產階級政權,消滅了剝削制度。影響不同。十月革命的勝利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人類解放指明了方向,這是前者所不及的。
【點評】本題掌握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并能分析比較兩者不同點
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目前俄國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性和組織性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階級手中。”
──列寧的《四月提綱》
(1)指出這一報告發表的背景、時間和地點。
(2)這一報告的發表有什么重大意義?
(3)普列漢諾夫說《四月綱領》是“夢話”,并稱“俄國的歷史還沒有磨出能烤制出社會主義餡餅的面粉”。你同意他的觀點嗎?
【答案】(1)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4月列寧回到彼得格勒,在布爾什維克黨的會議上作了被稱為《四月提綱》的報告。
(2)最重大的意義是提出必須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過渡,從而指出俄國革命的方向。
(3)普列漢諾夫認為俄國當時尚不具備社會主義革命的經濟基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列寧在提綱中精辟地指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已基本完成,因此布爾什維克黨要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人民手中,必須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共和國。
【考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熟讀材料,注意關鍵詞“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性和組織性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結合教材知識可以知道它指的是俄國二月革命,所以就能確定這一報告發表的背景。從材料的出處可以推斷時間是1917年4月。從材料內容可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得出重大意義是指出俄國革命的方向──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過渡。普列漢諾夫認為俄國當時尚不具備社會主義革命的經濟基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列寧在提綱中精辟地指出革命的根本問題是政權問題。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歷史任務已基本完成,因此布爾什維克黨要使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人民手中,必須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共和國。
【點評】本題掌握俄國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
三、材料分析題
23.
閱讀下列材料:
“目前俄國的特點是從革命的第一階段過渡到革命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由于無產階級的覺悟性和組織性不夠,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中,第二階段則應當使政權轉移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階層手中。”
請回答:
(1)上述條文出自什么文件?這一文件是由誰制定的?
(2)文中“革命的第一階段”和“革命的第二階段”分別指什么?
(3)文件的頒布有何重大意義?
【答案】(1)《四月提綱》;列寧。
(2)革命的第一階段即指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階段;革命的第二階段指社會主義革命階段。
(3)指明了俄國革命的方向。
【考點】列寧與俄國的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列寧的主要事跡和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1)問考查的是列寧撰寫的《四月提綱》。(2)問考查的是列寧的革命的兩個階段 。(3)考查的是《四月提綱》的意義。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列寧的主要事跡和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社會主義究竟是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
——鄧小平
(1) 鄧小平這里所說的“模式”指的是什么模式?
(2) 這一模式有什么特點?
(3) 這一模式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
【答案】(1)斯大林模式
(2)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3)初期使蘇聯的社會主義經濟飛速發展,使蘇聯躋身于工業化國家的行列,為后來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后來,這一模式的僵化,阻礙了蘇聯的民主與法制建設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妨礙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發展。
【考點】斯大林模式的影響及弊端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相關知識和材料分析能力。從材料中列寧的新經濟政策之后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其特點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這一模式對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相關知識和材料分析能力。
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21年3月8日,蘇俄潘非裸弗鄉的農民在給列寧的一封信中寫到:“在這封信中,我們向你敘述一下一些情況。現在幾乎把我們鄉的農民的一切東西——糧食、牲畜、種子、原料都拿走了。給每一個農民留下的糧食每個月只有18到30俄鎊。”
材料二:1921年后農民納稅后的余糧可以在市場上自由買賣。
(1) 農民在信中向列寧反映了對哪兩種經濟政策措施的不同態度?
(2) 實行新經濟政策前,蘇俄的首要任務是什么?
(3) 新經濟政策開始實行的時間是哪年?新經濟政策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余糧收集制表示不滿,對新經濟政策中征收糧食稅表示歡迎。
(2)蘇俄的首要任務是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的經濟。
(3) 1921年。對小農占優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到1925年,蘇俄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基本完成。
【考點】列寧與俄國的十月革命;蘇維埃政府的新經濟政策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列寧探索社會主義的兩種經濟政策和學生的分析材料的能力。從材料中可以分析出農民對兩種經濟政策的態度一是不滿,一是歡迎。實行新經濟政策前蘇俄的首要任務恢復被戰爭嚴重破壞的經濟。1921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到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恢復工作基本完成。新經濟政策對小農占優勢的國家走社會主義道路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列寧探索社會主義的兩種經濟政策和學生的分析材料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襄樊市| 平定县| 清水县| 佛教| 龙岩市| 南江县| 偏关县| 偃师市| 屏东市| 三穗县| 南木林县| 松江区| 广丰县| 长汀县| 成安县| 阿瓦提县| 泗洪县| 瓦房店市| 彭州市| 土默特左旗| 岑巩县| 铜梁县| 仁寿县| 通州市| 吴江市| 乐清市| 柳河县| 股票| 托克逊县| 米林县| 龙井市| 双柏县| 登封市| 榆社县| 英超| 龙岩市| 灵川县| 甘肃省| 岫岩|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