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 世界的格局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步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 世界的格局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步練習

資源簡介

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 世界的格局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某歷史興趣小組在探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的變化這一問題時,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哪一項與歷史事實不屬(  )
A.在這一時期,美國在工業產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
B.在這一時期,德國在工業產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二
C.在這一時期,英國在工業產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
D.在這一時期,法國在工業產量方面位居世界第四
【答案】C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由于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故這一時期,英國在工業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故正解答案是C。
【點評】理解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相關知識。
2.某同學在參加王小丫的《開新詞典》節目時,遇到“三國協約”的參加國是誰這樣一個題目,她在請求幫助時,恰好和你連線。你給他的正確答案應是。(  )
①英國 ②意大利 ③法國 ④俄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的相關知識。四選三的題,建議用用排除法完成,本題的意大利是同盟國,不屬于協約國,所以正確答案C。
【點評】知道兩大軍事集團的組成。
3.某歷史興趣小組在分析三國同盟時,就其核心國是誰展開了爭論。你認為其核心國應是。(  )
A.德國 B.奧匈帝國 C.意大利 D.英國
【答案】A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一戰前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相關知識。20世紀初錯綜復雜的博弈,歐洲列強逐步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矛盾的焦點是英德矛盾,英國是三國協約的核心,德國是三國同盟的核心,正確答案是A。
【點評】掌握一戰前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相關知識。
4.小明在學完本節課后進行知識總結,下面是他對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性質的總結,列出了四項,你認為哪一項最能體現出它們的性質。(  ) 
A.帝國主義侵略集團 B.封建軍事侵略集團
C.資本主義聯盟 D.經濟發展組織
【答案】A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一戰前兩大軍事集團性質的理解。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都是帝國主義的侵略集團,故正確答案A。
【點評】理解一戰前兩大軍事集團的性質。
5.巴黎和會上,被排斥在外的國家有(  )
①中國②德、奧等戰敗國③日本④新生的蘇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巴黎和會參會國的知識點。在巴黎和會上,由于德國和奧匈帝國是戰敗國,而新生的蘇俄在中途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故符合選項的是②④,故正確答案為C。
【點評】知道巴黎和會相關知識點。
6.一戰后建立的凡爾賽體系(  )
A.消除了戰勝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緩和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
C.使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的矛盾暫時得到緩和
D.確立了戰后帝國主義新的國際秩序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凡爾賽會議的影響。凡爾賽會議由于分贓不均和對戰敗國的過度壓迫,并沒有消除戰勝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也沒有緩和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故AB說法錯誤。經過華盛頓會議后才確定戰后帝國主義新的國際秩序,故D項的說法是錯誤的。使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的矛盾暫時得到緩和,這個說法是正確的,故選C。
【點評】掌握察凡爾賽會議的相關影響。
7.《凡爾賽和約》的內容最能反映巴黎和會性質的是(  )
①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 ②對德國軍備嚴格限制 ③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占領15年 ④以“委任統治”形式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對巴黎和會性質以及這種性質反映在具體歷史事件中的理解與把握。巴黎和會是一場帝國主義國家分贓的會議,具體表現就是無視中國的合理要求,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后又以“委任統治”的方式瓜分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掌握巴黎和會相關內容。
8.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主要針對的國家是(  )
A.法國 B.中國 C.德國 D.意大利
【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巴黎和會相關知識。這是一道有關凡爾賽和約的單項選擇題,主要考查對這一問題的識記能力,直接選擇即可,由于德國是戰敗國,故主要針對的國家是德國故正確答案為C。
【點評】理解巴黎和會相關知識。
9.(2016九上·武義月考)下列《凡爾賽和約》的規定中,最能體現巴黎和會分贓性質的是(  )
A.軍備問題 B.殖民地問題
C.德國邊界問題 D.成立國聯
【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對巴黎和會性質的正確理解。巴黎和會是一次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凡爾賽和約》從領土、軍事、殖民地和經濟等方面做出了規定,其中殖民地問題最能反映巴黎和會是一次分贓會議。故答案為B。
【點評】掌握巴黎和會的性質。
10.科技的進步使大量新式武器運用于戰爭,帶來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下列對科技與人類的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有(  )
①科技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發展關系密切②科技對人類生活只有促進作用
③科技的發展毀滅著人類④科技發展本身無害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如何看待科技的作用。科技本無害,但是人類如何利用科技來造福人類,一直是永恒追求的主題。故答案為D。
【點評】掌握如何看待科技的作用。
11.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奧軍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它又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A.意大利不守信用
B.列強之間的關系以自身利益為轉移
C.協約國戰爭具有一定的正義性
D.同盟國內部不團結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的性質。意大利的背叛說明列強的關系就是以自身利益為重,根本沒有道義可言。故正確答案為B。
【點評】掌握一戰的相關性質。
12.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洲列強爭奪的焦點地區是(  )
A.地中海地區 B.巴爾干半島 C.大西洋沿岸 D.中東地區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一戰前夕的相關知識。本題一個考查帝國主義國家矛盾,另外考查地圖知識,他們斗爭的焦點是巴爾干地區,故正確是B。
【點評】理解一戰前夕的相關知識。
1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薩拉熱窩事件
B.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C.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
D.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本題考查的是一戰性質內容,在給的幾個選項中,主要區別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和導火線的區別,一戰的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原因,所以正確是B
【點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
14.期末復習時,初三年級的小紅對部分具有因果關系的歷史事件進行了梳理,同桌小剛發現了其中的一處錯誤,請聰明的你也來找一找(  )
A.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
B.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C.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蘇聯成為工業國
D.日本軍部勢力抬頭──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答案】C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第一次世界大戰;30年代的大危機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中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選項C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意義是使中國開始向工業化道路邁進,C錯誤,故答案選C。
【點評】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和日本軍部勢力抬頭等世界重要事件的影響。
15.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劇
B.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C.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世界霸權
D.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進一步加強
【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一戰和二戰爆發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新老帝國主義為爭奪霸權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近二十年,資本主義發展 極不平衡,德國隨著其經濟軍事實力的迅速增長,強烈要求從英法美戰勝國手中奪取殖民地和市場,爭奪歐洲和世界霸權;意大利和日本不滿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分贓結果,企圖建立地區霸權,結果德意日首先發難,挑起了戰火,發動了二戰,所以二戰的根本原因也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所以答案選B。
【點評】知道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
16.下列屬于兩次世界大戰的參與者和戰勝國的是(  )
A.中國 B.日本
C.意大利 D.德國
【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和二戰的相關知識。運用排除法,BCD都是二戰的戰敗國,可排除。故答案選A。
【點評】了解一戰和二戰的參戰國及其結果。
17.比較與歸納是我們學習歷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有關兩次世界大戰相似點的歸納不正確的是(  )
A.德國都是罪魁禍首 B.美國都參加了戰爭
C.日本都是戰敗國 D.中國都被迫卷入戰爭
【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和二戰的相關知識。日本在一戰中是戰勝國,在二戰中是戰敗國,故答案選C。其余選項都是一戰和二戰的共同點,都不選。
【點評】區別一戰和二戰的異同點。
18.《凡爾賽和約》和《慕尼黑協定》的相同點有(  )
①都與德國元首希特勒有關 ②都涉及領土問題
③都犧牲了一些國家的利益 ④英法兩國都起了支配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凡爾賽和約》和《慕尼黑協定》的相同點。《凡爾賽和約》簽訂時,德國希特勒還未上臺,故與他無關,①說法有誤。《凡爾賽和約》涉及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慕尼黑協定》涉及捷克的蘇臺德區,都有領土問題;兩個條約分別犧牲了中國和捷克等國家的利益;英國和法國在兩次簽約中起到了支配作用。故答案是D。
【點評】知道《凡爾賽和約》和《慕尼黑協定》的內容,會比較它們的共同點。
19.《凡爾賽和約》簽訂后,法國元帥福煦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驗證這一預言的是(  )
A.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B.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C.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D.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答案】D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和二戰相關的知識。《凡爾賽和約》簽訂后,世界并沒有真正實現”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戰“。這一預言得到驗證是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二戰爆發。從《凡爾賽和約》(1019年)到二戰爆發(1939年)剛好相差20年。故答案選D。
【點評】知道凡爾賽體系的影響。
20.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戰敗國,受到下列哪個條約的嚴厲處罰(  )
A.《慕尼黑協定》 B.《凡爾賽和約》
C.《華盛頓條約》 D.“二十一條”
【答案】B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的結果。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戰敗國,受到了《凡爾賽和約》的嚴厲處罰。而《慕尼黑協定》是二戰中簽訂的,《華盛頓條約》、“二十一條”中沒有處罰德國。故答案選B。
【點評】知道一戰中簽訂的條約。
二、問答題
21.20世紀初,列強各國輿論大肆鼓吹戰爭,公然叫囂“戰爭是萬事之父”“是一種拯救人類的事業”。德國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戰爭計劃。1913年,德國參謀總長小毛奇狂妄地宣稱:“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對于我們,戰爭越快越好。”
①為什么他們這樣渴望戰爭
②你對他們的這種態度有何看法
【答案】①列強渴望戰爭是為了通過戰爭奪取世界霸權,重新瓜分殖民地,滿足壟斷資產階級的需要。
②必須揭露帝國主義的戰爭陰謀,堅決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努力維護世界和平。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背景。本題以近代教育為主題,主要考查近代教育的相關知識,考查根據材料分析和靈活回答問題的能力。①問在審題時要抓住“教育”,結合材料一中“亟于教育”等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可以得出康有為主張優先發展教育。②問結合材料一中“1906年”“吾國數千年中莫大之舉動”等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可以得出“此事”指廢科舉,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二小問。③問在審題時要抓住“綜合”,綜合三則材料找出其共性,即可得出認識。
【點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背景。
22.請你連一連:

【答案】威爾遜──美國 勞合·喬治──英國 克里孟梭──法國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對巴黎和會三巨頭的識別能力。在巴黎和會上,起主要作用的是英、美、法三國,其首腦操縱著和會。在平常的學習中,同學們應注意結合插圖進行掌握。
【點評】掌握巴黎和會的相關人物。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法國元帥福煦在聽到《凡爾賽和約》簽字的消息后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材料二:列寧說:“《凡爾賽和約》不過是強盜和掠奪者的條約,這不是和約,而是拿著鋼刀的強盜,逼迫手無寸鐵的受難者接受的條約。”
兩種觀點有何一致性?請試著用學過的歷史知識進行論證。
【答案】這兩種觀點都預見到凡爾賽體系不能持久。原因:構成凡爾賽體系的一系列和約,雖建立了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但其內部隱含了許多矛盾:其一,和約的掠奪性必然加深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例如巴黎和會剛一結束,德國國內就喊出“打倒《凡爾賽和約》”的口號,這成為日后法西斯德國撕毀條約的口實。其二,這是戰勝國之間相互妥協的產物,由于分贓不均,使它們之間的矛盾不可能消除,反而隨著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激化。其三,重新瓜分殖民地,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民族解放運動日益興起。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凡爾賽體系下的和平不能持久的原因。 構成凡爾賽體系的一系列和約,雖建立了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但其內部隱含了許多矛盾:其一,和約的掠奪性必然加深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例如巴黎和會剛一結束,德國國內就喊出“打倒《凡爾賽和約》”的口號,這成為日后法西斯德國撕毀條約的口實。其二,這是戰勝國之間相互妥協的產物,由于分贓不均,使它們之間的矛盾不可能消除,反而隨著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激化。其三,重新瓜分殖民地,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民族解放運動日益興起。
【點評】本題掌握凡爾賽體系下的和平不能持久的原因
三、材料分析題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有人說,一把槍跳起了一次戰爭……
(1)“一把槍”指的是什么事件?
(2)“一次戰爭”是哪次戰爭?
(3)這次戰爭的性質是什么?
【答案】(1)薩拉熱窩事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戰
(3)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進程及結果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知識。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帝國主義國家是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參照的,因此是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5.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在奧匈帝國控制的波斯尼亞舉行,并以鄰近的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年僅17歲的普林西普立刻沖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婦開槍射擊。結果斐迪南夫婦斃命,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04頁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2)這一歷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響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戰共有33個國家,15億人口卷入了戰爭,大戰涉及歐、亞、非三洲,雙方陣亡840萬人,傷2100萬人,戰爭中共支出戰費2084億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學習本課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答案】(1)(1)薩拉熱窩事件。
(2)一戰的爆發。
(3)世界大戰的發生是整個人類的悲劇,一切非正義的侵略戰爭都是對人類社會犯下的罪行;維護世界和平,避免戰爭是人類社會每個公民的職責和義務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進程及結果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知識。材料敘述的是薩拉熱窩事件的經過,因而(1)問是薩拉熱窩事件。(2)是事件的影響,直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3)是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對歷史事件的看法,符合題意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知識。
1 / 1人教新課標歷史與社會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 世界的格局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步練習
一、單選題
1.某歷史興趣小組在探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力的變化這一問題時,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哪一項與歷史事實不屬(  )
A.在這一時期,美國在工業產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
B.在這一時期,德國在工業產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二
C.在這一時期,英國在工業產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
D.在這一時期,法國在工業產量方面位居世界第四
2.某同學在參加王小丫的《開新詞典》節目時,遇到“三國協約”的參加國是誰這樣一個題目,她在請求幫助時,恰好和你連線。你給他的正確答案應是。(  )
①英國 ②意大利 ③法國 ④俄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歷史興趣小組在分析三國同盟時,就其核心國是誰展開了爭論。你認為其核心國應是。(  )
A.德國 B.奧匈帝國 C.意大利 D.英國
4.小明在學完本節課后進行知識總結,下面是他對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性質的總結,列出了四項,你認為哪一項最能體現出它們的性質。(  ) 
A.帝國主義侵略集團 B.封建軍事侵略集團
C.資本主義聯盟 D.經濟發展組織
5.巴黎和會上,被排斥在外的國家有(  )
①中國②德、奧等戰敗國③日本④新生的蘇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一戰后建立的凡爾賽體系(  )
A.消除了戰勝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B.緩和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
C.使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的矛盾暫時得到緩和
D.確立了戰后帝國主義新的國際秩序
7.《凡爾賽和約》的內容最能反映巴黎和會性質的是(  )
①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 ②對德國軍備嚴格限制 ③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占領15年 ④以“委任統治”形式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巴黎和會上簽訂的凡爾賽和約主要針對的國家是(  )
A.法國 B.中國 C.德國 D.意大利
9.(2016九上·武義月考)下列《凡爾賽和約》的規定中,最能體現巴黎和會分贓性質的是(  )
A.軍備問題 B.殖民地問題
C.德國邊界問題 D.成立國聯
10.科技的進步使大量新式武器運用于戰爭,帶來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下列對科技與人類的關系的認識,正確的有(  )
①科技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發展關系密切②科技對人類生活只有促進作用
③科技的發展毀滅著人類④科技發展本身無害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11.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奧軍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它又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A.意大利不守信用
B.列強之間的關系以自身利益為轉移
C.協約國戰爭具有一定的正義性
D.同盟國內部不團結
12.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歐洲列強爭奪的焦點地區是(  )
A.地中海地區 B.巴爾干半島 C.大西洋沿岸 D.中東地區
1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薩拉熱窩事件
B.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C.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
D.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14.期末復習時,初三年級的小紅對部分具有因果關系的歷史事件進行了梳理,同桌小剛發現了其中的一處錯誤,請聰明的你也來找一找(  )
A.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建立
B.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彼得格勒武裝起義
C.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蘇聯成為工業國
D.日本軍部勢力抬頭──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15.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劇
B.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
C.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世界霸權
D.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進一步加強
16.下列屬于兩次世界大戰的參與者和戰勝國的是(  )
A.中國 B.日本
C.意大利 D.德國
17.比較與歸納是我們學習歷史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有關兩次世界大戰相似點的歸納不正確的是(  )
A.德國都是罪魁禍首 B.美國都參加了戰爭
C.日本都是戰敗國 D.中國都被迫卷入戰爭
18.《凡爾賽和約》和《慕尼黑協定》的相同點有(  )
①都與德國元首希特勒有關 ②都涉及領土問題
③都犧牲了一些國家的利益 ④英法兩國都起了支配作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凡爾賽和約》簽訂后,法國元帥福煦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驗證這一預言的是(  )
A.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B.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C.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D.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20.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戰敗國,受到下列哪個條約的嚴厲處罰(  )
A.《慕尼黑協定》 B.《凡爾賽和約》
C.《華盛頓條約》 D.“二十一條”
二、問答題
21.20世紀初,列強各國輿論大肆鼓吹戰爭,公然叫囂“戰爭是萬事之父”“是一種拯救人類的事業”。德國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戰爭計劃。1913年,德國參謀總長小毛奇狂妄地宣稱:“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對于我們,戰爭越快越好。”
①為什么他們這樣渴望戰爭
②你對他們的這種態度有何看法
22.請你連一連: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法國元帥福煦在聽到《凡爾賽和約》簽字的消息后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材料二:列寧說:“《凡爾賽和約》不過是強盜和掠奪者的條約,這不是和約,而是拿著鋼刀的強盜,逼迫手無寸鐵的受難者接受的條約。”
兩種觀點有何一致性?請試著用學過的歷史知識進行論證。
三、材料分析題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有人說,一把槍跳起了一次戰爭……
(1)“一把槍”指的是什么事件?
(2)“一次戰爭”是哪次戰爭?
(3)這次戰爭的性質是什么?
25.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參加指揮一次軍事演習。演習在奧匈帝國控制的波斯尼亞舉行,并以鄰近的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年僅17歲的普林西普立刻沖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婦開槍射擊。結果斐迪南夫婦斃命,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04頁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
(2)這一歷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響是什么?
(3)第一次世界大戰共有33個國家,15億人口卷入了戰爭,大戰涉及歐、亞、非三洲,雙方陣亡840萬人,傷2100萬人,戰爭中共支出戰費2084億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學習本課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由于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故這一時期,英國在工業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故正解答案是C。
【點評】理解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相關知識。
2.【答案】C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的相關知識。四選三的題,建議用用排除法完成,本題的意大利是同盟國,不屬于協約國,所以正確答案C。
【點評】知道兩大軍事集團的組成。
3.【答案】A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一戰前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相關知識。20世紀初錯綜復雜的博弈,歐洲列強逐步形成兩大軍事集團,矛盾的焦點是英德矛盾,英國是三國協約的核心,德國是三國同盟的核心,正確答案是A。
【點評】掌握一戰前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相關知識。
4.【答案】A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一戰前兩大軍事集團性質的理解。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都是帝國主義的侵略集團,故正確答案A。
【點評】理解一戰前兩大軍事集團的性質。
5.【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巴黎和會參會國的知識點。在巴黎和會上,由于德國和奧匈帝國是戰敗國,而新生的蘇俄在中途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故符合選項的是②④,故正確答案為C。
【點評】知道巴黎和會相關知識點。
6.【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凡爾賽會議的影響。凡爾賽會議由于分贓不均和對戰敗國的過度壓迫,并沒有消除戰勝國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也沒有緩和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故AB說法錯誤。經過華盛頓會議后才確定戰后帝國主義新的國際秩序,故D項的說法是錯誤的。使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的矛盾暫時得到緩和,這個說法是正確的,故選C。
【點評】掌握察凡爾賽會議的相關影響。
7.【答案】D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對巴黎和會性質以及這種性質反映在具體歷史事件中的理解與把握。巴黎和會是一場帝國主義國家分贓的會議,具體表現就是無視中國的合理要求,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后又以“委任統治”的方式瓜分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故正確答案為D。
【點評】掌握巴黎和會相關內容。
8.【答案】C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巴黎和會相關知識。這是一道有關凡爾賽和約的單項選擇題,主要考查對這一問題的識記能力,直接選擇即可,由于德國是戰敗國,故主要針對的國家是德國故正確答案為C。
【點評】理解巴黎和會相關知識。
9.【答案】B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對巴黎和會性質的正確理解。巴黎和會是一次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凡爾賽和約》從領土、軍事、殖民地和經濟等方面做出了規定,其中殖民地問題最能反映巴黎和會是一次分贓會議。故答案為B。
【點評】掌握巴黎和會的性質。
10.【答案】D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如何看待科技的作用。科技本無害,但是人類如何利用科技來造福人類,一直是永恒追求的主題。故答案為D。
【點評】掌握如何看待科技的作用。
11.【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的性質。意大利的背叛說明列強的關系就是以自身利益為重,根本沒有道義可言。故正確答案為B。
【點評】掌握一戰的相關性質。
12.【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一戰前夕的相關知識。本題一個考查帝國主義國家矛盾,另外考查地圖知識,他們斗爭的焦點是巴爾干地區,故正確是B。
【點評】理解一戰前夕的相關知識。
13.【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本題考查的是一戰性質內容,在給的幾個選項中,主要區別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和導火線的區別,一戰的爆發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原因,所以正確是B
【點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
14.【答案】C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第一次世界大戰;30年代的大危機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中外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選項C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意義是使中國開始向工業化道路邁進,C錯誤,故答案選C。
【點評】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和日本軍部勢力抬頭等世界重要事件的影響。
15.【答案】B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一戰和二戰爆發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新老帝國主義為爭奪霸權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近二十年,資本主義發展 極不平衡,德國隨著其經濟軍事實力的迅速增長,強烈要求從英法美戰勝國手中奪取殖民地和市場,爭奪歐洲和世界霸權;意大利和日本不滿意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分贓結果,企圖建立地區霸權,結果德意日首先發難,挑起了戰火,發動了二戰,所以二戰的根本原因也是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所以答案選B。
【點評】知道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
16.【答案】A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看中國的地位與作用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和二戰的相關知識。運用排除法,BCD都是二戰的戰敗國,可排除。故答案選A。
【點評】了解一戰和二戰的參戰國及其結果。
17.【答案】C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第一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戰的轉折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和二戰的相關知識。日本在一戰中是戰勝國,在二戰中是戰敗國,故答案選C。其余選項都是一戰和二戰的共同點,都不選。
【點評】區別一戰和二戰的異同點。
18.【答案】D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凡爾賽和約》和《慕尼黑協定》的相同點。《凡爾賽和約》簽訂時,德國希特勒還未上臺,故與他無關,①說法有誤。《凡爾賽和約》涉及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慕尼黑協定》涉及捷克的蘇臺德區,都有領土問題;兩個條約分別犧牲了中國和捷克等國家的利益;英國和法國在兩次簽約中起到了支配作用。故答案是D。
【點評】知道《凡爾賽和約》和《慕尼黑協定》的內容,會比較它們的共同點。
19.【答案】D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德國突襲波蘭);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和二戰相關的知識。《凡爾賽和約》簽訂后,世界并沒有真正實現”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戰“。這一預言得到驗證是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二戰爆發。從《凡爾賽和約》(1019年)到二戰爆發(1939年)剛好相差20年。故答案選D。
【點評】知道凡爾賽體系的影響。
20.【答案】B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的結果。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戰敗國,受到了《凡爾賽和約》的嚴厲處罰。而《慕尼黑協定》是二戰中簽訂的,《華盛頓條約》、“二十一條”中沒有處罰德國。故答案選B。
【點評】知道一戰中簽訂的條約。
21.【答案】①列強渴望戰爭是為了通過戰爭奪取世界霸權,重新瓜分殖民地,滿足壟斷資產階級的需要。
②必須揭露帝國主義的戰爭陰謀,堅決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努力維護世界和平。
【知識點】20世紀初的世界格局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察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背景。本題以近代教育為主題,主要考查近代教育的相關知識,考查根據材料分析和靈活回答問題的能力。①問在審題時要抓住“教育”,結合材料一中“亟于教育”等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可以得出康有為主張優先發展教育。②問結合材料一中“1906年”“吾國數千年中莫大之舉動”等關鍵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可以得出“此事”指廢科舉,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二小問。③問在審題時要抓住“綜合”,綜合三則材料找出其共性,即可得出認識。
【點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背景。
22.【答案】威爾遜──美國 勞合·喬治──英國 克里孟梭──法國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對巴黎和會三巨頭的識別能力。在巴黎和會上,起主要作用的是英、美、法三國,其首腦操縱著和會。在平常的學習中,同學們應注意結合插圖進行掌握。
【點評】掌握巴黎和會的相關人物。
23.【答案】這兩種觀點都預見到凡爾賽體系不能持久。原因:構成凡爾賽體系的一系列和約,雖建立了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但其內部隱含了許多矛盾:其一,和約的掠奪性必然加深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例如巴黎和會剛一結束,德國國內就喊出“打倒《凡爾賽和約》”的口號,這成為日后法西斯德國撕毀條約的口實。其二,這是戰勝國之間相互妥協的產物,由于分贓不均,使它們之間的矛盾不可能消除,反而隨著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激化。其三,重新瓜分殖民地,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民族解放運動日益興起。
【知識點】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凡爾賽體系下的和平不能持久的原因。 構成凡爾賽體系的一系列和約,雖建立了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但其內部隱含了許多矛盾:其一,和約的掠奪性必然加深戰敗國和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例如巴黎和會剛一結束,德國國內就喊出“打倒《凡爾賽和約》”的口號,這成為日后法西斯德國撕毀條約的口實。其二,這是戰勝國之間相互妥協的產物,由于分贓不均,使它們之間的矛盾不可能消除,反而隨著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而激化。其三,重新瓜分殖民地,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民族解放運動日益興起。
【點評】本題掌握凡爾賽體系下的和平不能持久的原因
24.【答案】(1)薩拉熱窩事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戰
(3)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進程及結果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知識。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帝國主義國家是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參照的,因此是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5.【答案】(1)(1)薩拉熱窩事件。
(2)一戰的爆發。
(3)世界大戰的發生是整個人類的悲劇,一切非正義的侵略戰爭都是對人類社會犯下的罪行;維護世界和平,避免戰爭是人類社會每個公民的職責和義務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進程及結果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知識。材料敘述的是薩拉熱窩事件的經過,因而(1)問是薩拉熱窩事件。(2)是事件的影響,直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3)是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對歷史事件的看法,符合題意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知識。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甘肃省| 新郑市| 维西| 奉贤区| 井冈山市| 北安市| 依兰县| 新营市| 德令哈市| 武冈市| 长治市| 来宾市| 长治市| 浦县| 晋宁县| 大丰市| 神农架林区| 平武县| 台北县| 阳曲县| 无极县| 海城市| 塘沽区| 榆中县| 百色市| 峡江县| 昌黎县| 左贡县| 新乡县| 五寨县| 石渠县| 安庆市| 若羌县| 上栗县| 石屏县| 桐庐县| 清丰县| 齐河县| 汝南县| 凤山县|